查看原文
其他

商业生态研究的实践动机

2017-03-15 侯宏 侯宏文存



数字化浪潮下,既有被动转型者如电信运营商、家电巨头、软件企业、银行等,又有积极进取者如互联网集团。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在经历一个多元化过程。后者自不待言,而前者将长期共存的新旧业务,即使面向同一市场,通常也具备截然不同的业务本质,如智能家电之于传统家电、Saas之于软件业务、租车业务之于在线租车平台,等等。


如何从公司整体视角来布局、并购、治理、协同、扩张、优化日趋多元异质的业务组合,是企业家普遍需要面对的难题。业务战略分析工具已很成熟,但公司战略不等于业务战略之和,各类业务商业模式简单叠加也不能得到公司的整体商业模式,各业务板块独立估值的加总也不一定能反映公司的整体估值。此类问题,困扰着大型企业集团的高层决策者和投资者。


传统上评估这些业务的战略定位,如果是同产业不同环节的业务组合,可以用到纵向一体化理论,若是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可采取波士顿矩阵或者GE矩阵。但现在很多公司的业务布局:1)既有同产业的业务单元,也有不同产业的单元;2)既有完全控制的业务单元,又有半控制的单元;3)不同产业、不同控制程度的业务之间高度互补。


这些业务如果布局得当,其整体竞争力会大大优于个体之和。即使每个业务单独来看都很弱,但巧妙的整体布局可能使其摆脱被各个击破的命运,而那些在本领域本就强大的企业,借助正确的布局,也可以大大增加进入新领域的胜算。反之,对这种趋势视而不见的企业会逐步丧失竞争力,而那些罔顾内在逻辑任性布局的企业也会受到惩罚。


现在,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用“生态“一词来描述其整体布局。


尽管业务战略各不相同,但在公司战略层面大家共同的目标都是打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安全区,这个势力范围/安全区被称为生态。高管们在PR中频频使用生态一词,既暗示各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又隐含对外部合作伙伴的招揽,试图传递非常积极正面的信号。


近十年来企业高管话语中,“生态”一词存在三种用法。


  • 一是泛指产业环境,尤指产业融合及新产业孕育期角色的多元性、关系的复杂性和格局的不确定性,比如2007年前所谓的三网融合以及移动互联网初兴,主导设计尚未出现;


  • 二是指围绕某种技术平台建立的产业阵营,比如2010年后明朗的Android生态与iOS生态,分指Google和Apple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势力范围;


  • 三是近两年,随着ICT企业多元化幅度变大和进度加快,指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相互托权,作为一个整体吸引、绑定外部资源,从而形成该企业跨产业的势力范围。


我们关注第三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指产业层面的生态,第二、第三种是指企业层面的生态,或曰势力范围,这个区分是清晰的。但与第二用法相比的区分需要仔细辨别。


当公司业务模式相对单一时,区分第二种、第三种用法的意义不大。但当公司业务多元化后,第二种用法实际上指产品/业务层面的生态,是第三种的子集。比如, android生态(第二种用法)从属于Google生态(第三种用法)。


另外,当某产品/业务在行业内占据主导份额时,比如Intel的PC芯片,第二种用法可能和第一种用法混淆,因为这个该产品生态基本上就是整个产业生态。尽管如此,仍不能用Intel在PC芯片上的生态代替Intel生态,因为它正在努力走向手机和汽车芯片市场。


这三种生态所指如下图所示。公司层面的商业生态,应采纳第三种用法,在公司战略层面而非业务战略层面开展。这并不是说构建业务生态不重要,而是因为很大程度上,平台理论 52 29018 52 15265 0 0 1237 0 0:00:23 0:00:12 0:00:11 2985者竞争战略能够胜任这个层面的分析,不能体现商业生态理论的独到之处。


生态的三个层次/三种用法,右图仅为示例


在公司战略层面的商业生态理论,需要对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加强研究:


  1. 生态延展-是否可能利用已经建立的产品生态帮助公司延伸到另一个产品生态,至少提升该产业进入的胜算,从而扩大公司整体生态。典型地,在产业互联网浪潮下,消费互联网的在位者如何进入垂直行业和企业级服务?传统软件企业如何将企业客户基础和产品沉淀将客户迁移到互联网?


  2. 生态增强-是否可能通过对现有产品&服务进行改造,或者引入新的平台,使得原企业生态更健康、更有竞争力。典型地,GE和海尔都在打造数字化软件平台,推动其产品向服务转型,通过把用户/客户纳入企业生态,使得该生态更具活力和价值。


  3. 生态防御-是否可能通过产品生态的多元化布局,形成系统层面的差异化优势,帮助弱势业务抵御直接竞争对手的冲击,进而赢得持续演进的机会。典型地,乐视能够在强敌环伺的视频行业幸存、成长至今,可能得益于其独特生态布局所形成的防御力。


以上三方面的案例,本公众号过去文章都有涉及。显然,这三个问题可以视为三种生态战略,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不同企业,也可视为一个企业生态全生命周期演化的不同阶段。如果加以完善,透析其适用条件、具体配置和演进机理,当可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使商业生态/Business Ecosystem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核心学术概念。


生态是行为模式,其理论构建应形成actionable inspiration,而非停留在概念和描述层面。更重要的是,生态一词强调整体性,应包括两层内涵。我们通常谈论的一种是企业与外部伙伴网络的整体性,而我们忽视的一种是企业内部各业务之间的整体性。作为产品/业务生态分析对象的某一业务单元,不仅处于外部合作伙伴网络中,更处于其内部业务组合构成的网络中,而后者对前者具有巨大影响,不应被忽视。


这篇从实践出发谈BE理论的研究方向,下一篇从理论定位来谈,BE理论需要怎样的定位才能在理论丛林中脱颖而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好的理论一定有唯一的灵魂。如果BE理论只能选择一个概念作为核心,它将是什么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