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立生活继而热爱生活——中国科大校友赵宇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 Author 中国科大校友会


独立生活继而热爱生活

——在202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赵宇(9610)

(2021年9月1日 东区大礼堂)



尊敬的舒书记、包校长,

各位老师、各位校友:


大家好!我是9610的赵宇,今年是我本科毕业20周年,因为疫情,不得不中止了筹备已久的返校值年活动,没想到却意外受邀参加今天的开学典礼,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回到母校,与有荣焉。


首先恭喜在座的学弟学妹,考入了中国最好的理工科大学。在你们即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为何而学?”也许你的学习目的很简单:考上一所好大学。那么,考上好大学以后呢?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当你多追问几个问题,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并没那么容易回答。学习是一个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对于那些天才和雄心勃勃的人来说,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正确地改造世界,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寻求与世界和谐共处的方式。


每逢高考填报志愿,我就会接到不少朋友的来电,咨询孩子应该报考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我的标准答案是:“孩子喜欢什么就报什么。”很遗憾,这个回答无法令他们满意,因为无论是家长和孩子,都不知道究竟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我们研究所招收研究生,我会问面试的学生:你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吗?我很少听到满意的回答,也很难从面试者的眼神中感受到求知欲。似乎,他们考上大学后的唯一目的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更好大学的研究生,至于学习的兴趣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怎样才算打开学习的正确方式呢?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主任请一位学长到班里来做职业启蒙教育,他讲到“精算师”这个新兴的职业,以及做一名精算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我的好友听了之后,被深深吸引,他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精算师。因为精算对数学建模准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他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科大数学系。进入大学后,当别的同学忙着考G、考托,准备出国的时候,他不为所动,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几十门精算课程,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完了北美精算师协会要求的所有学分,成为了北美精算师协会最年轻的精算师之一。他本科毕业就被某世界知名保险公司录用,没过几年,就成为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首席精算师。


而我在大四进实验室之前,都不清楚为何而学?科大出国深造的比例很高,我的成绩并不差,也跟风考GRE,至于为啥要出国?不知道!直到我面临毕业设计选题时,才开始认真考虑未来的路何去何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选定了人工智能与通信信号处理相结合的研究领域,自学了无线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我花了4年时间终于搞明白为何而学。博士毕业,我放弃了外企的高薪,选择到虽然薪资低但更适合我发展的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工作,有幸遇到了一位非常器重科大学生的领导,在一个能充分发挥我所长的舞台上实现了我人生的阶段性目标。


最近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引起热议,教育的内卷已经到了让所有人不堪重负的地步。超负荷的学习让孩子们身心俱疲,高考结束之日,也就是学习热情耗尽之时,这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鉴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我给你们的第一条建议是:去广泛地涉猎未知的知识领域,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搞明白你为何而学?你越早找到答案,就越早赢得人生的选择权。不要只盯着热门专业,更不要为了GPA成绩而学,要找到个人禀赋与兴趣的结合点。科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让你们自由地选择专业,别辜负学校为你们创造的良好条件。如何找到个人禀赋与兴趣的结合点呢?破局之道不在象牙塔内,得把目光移向校园外的广阔天地,多关注世界在发生哪些变化,多关注颠覆性的黑科技,多关注正在或即将发生产业升级的领域。


如果有人像我一样,一时半会还找不到方位和目标,那么我给你们的第二条建议是:尽可能地博览群书,这是你一生中既有空、又方便地能免费看书的最好时光。曾经有一个网传帖子,晒各大高校借书排行榜,我科不愧为最硬核的理工大学,借出次数超过100次的图书中,除了《中国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外,全是《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电磁学千题解》、《有机化学习题与解答》这类书。其实,理科生同样需要人文的滋养,如果哪天借书排行榜上能出现《万历十五年》、《中国哲学简史》、《百年孤独》、《道德情操论》这样的书,我想科大会更令人向往吧。我在科大十年,每年看近百本人文社科类的书籍,涵盖心理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文学……正是广泛的阅读为我的职业发展拓宽了视野。


25年前,我和你们一样,暂别父母,远离故土。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比你们想象中更大,你们与故乡的联系会越来越少,你们与亲人的相聚也会越来越短暂。若干年后,有些人远渡重洋,记忆中的故乡和亲人将遥不可及。想到此,你是否心有戚戚焉?


我清楚记得父亲在我入校后寄来的第一封信中叮嘱我:新到一地,要给亲朋好友和老师们写封信,报声平安,道声感谢。那是打长途电话还要排队的年代,人与人之间跨地域的交流主要靠信件。我的父亲信奉“养不教、父之过”的传统教育理念,在我成年前,父亲的形象一直是不怒自威的,我只顾着怕他、躲他,难以体会他静水深流的爱。直到我负笈远行,我才发觉距离不仅可以产生美,距离还可以产生爱。大学十年,父亲与我通了上百封信。信中的父亲不再是凛然不可侵犯的模样,他会跟我探讨人情冷暖、社会百态、事无巨细地叮嘱我注意身体、也常常将他认为对我有益的文章剪报随信寄给我。随着年岁日长、智识愈广,我也敢斗胆在信中反驳父亲的某些观点,把我改造世界观的点点滴滴,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他面前,常常令他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感。我的母亲虽然识不了几个字,但她总是关照父亲要把她想对我说的话一字不落地写进信中,而我的回信,父母总要反复读到我的下一封来信为止,仿佛多读几遍,儿子的身影就能跃然纸上。父亲曾说:书信寄托的情感是任何一种先进的通信工具无法替代的。隔着薄薄的信纸,你能从熟悉的字体中感受到书信者饱含的深情,也因为东方人的含蓄,使得面对面或者在电话里难以启齿、欲说还休的话题可以借着时空的距离酣畅淋漓得一吐为快。


我很庆幸没有留在上海读大学,也庆幸当年还没有微信。如果有微信,它会把写信带来的期盼和思念的味道搞坏的。在当下这个充满了快餐文化,做任何事都要求及时反馈的时代,你们也许很难再像我那样,或在风和日丽的午间、或在云蒸霞蔚的黄昏、或在风雨如晦的夜晚,躲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安安静静地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书。但是,我仍然要给你们提第三条建议:不管用什么方式,你们都需要与父母建立深度沟通的渠道,去倾听、去感恩,去表达你们的爱意。


网传我科是除了军校和公安大学外,男女生比例最失衡的高校,但我初入科大时毫无违和感。你们一定猜不到,高中三年我没跟女生说过话,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因为我们班压根没女生。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我在计算机系的同学显然属于在沉默中爆发的那类。他在军训期间就锁定了同班一位女生,在我们同年入校的同学中率先脱单。抱着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想法,该同学和他女友作为内应,把他们班另一位女生介绍给我认识。初次约会前,我怕被拒,请几位同学在寝室召开战情分析会,那位同学以过来人的口气指点我:“追女生就是要胆大、心细、脸皮厚,第三点是精髓。”言犹在耳,那位女生已成了我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把和她恋爱的日常点滴记录下来,集结成册,名为《我的爱情》,以此见证我们在科大共度的美好时光,并在大女儿出生的当天将其作为礼物送给这位女生。我在结婚十周年纪念日写给太太的信中说,在科大娶到她,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为此,我又多了一份爱科大的理由


我高度怀疑学校外联处在筛选校友代表的时候,将受邀人在科大谈过恋爱并牵手成功作为必要条件,理由是我的同学梅涛博士前两个月刚受邀在毕业典礼上发言,他也娶了一位同级的科大妹子。如果在座的各位也想在毕业二十年后回到母校对更年轻的校友们说些什么,请不要犹豫,赶紧向你们心目中的女神和男神抛出橄榄枝。《诗经》开篇就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西方也有哲学家讲,遇绝代佳人,如你不动心,你就对不起上帝。在座的师弟,我要给你们一个忠告:别把机会留给你们的师兄!同时,我也想告诉科大的小师妹: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要想钓到鱼,就要到有鱼的地方去钓鱼。同理,要想找到好男人,就要到好男人多的地方去,你们已经选对了地方,可千万别错过科大这座金矿啊!


大学校园不是一片乐土,欢乐有时,悲伤亦有时。你会发觉,在二十多年后最难以忘怀的,反而是听起来不那么美好的事。对我而言,报考GRE的经历无疑是不堪回首的。那是GRE机考之前的最后一次笔试,报考人数比往年翻了一倍,我和同学们到东区四牌楼领报名表,本以为个把小时的事,结果队伍排到了校门口,整整一个通宵,纵使年轻,也扛不住深秋夜里刺骨的寒风,幸有数学系的同学给我送来了军大衣和小板凳,我才瑟瑟发抖地熬过那一夜。春节期间,我和同学组团到北京新东方参加培训。那时候的新东方还没开枝散叶到各地开分店,俞敏洪还亲自上课,罗永浩尚未出道。老俞上课中规中矩,学生反响平平,而喜欢侃大山的老师却倍受欢迎,盖因学生不容易犯困。大年夜新东方停课放假,我们在一位女同学的亲戚家,每人做道家乡菜,凑了一桌年夜饭,菜肴虽不丰盛,但却吃出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味道,我也算有了第一次在外地过年的人生体验。备考是个磨练心性的过程,背单词背到想吐,模拟考成绩起伏不定,让我焦虑到犯胃病。终于熬到考试那天,考卷竟离奇地没有按时送进考场,我们在教室苦等了3个多小时才开考,我边答题边反胃酸,考试还没结束,我就知道凉凉了。一个月后,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全合肥高校的学生们头缠红布巾,手举标语牌,义愤填膺地上街游行,我的上海老乡竟然梦见自己作为外交官陪同朱镕基总理出访欧洲,声讨北约暴行。我心想:中美关系都到这份上了?我还出国干嘛?就在我百无聊赖,觉得前途茫茫的至暗时刻,有同学对我说:“不如给你介绍个女朋友吧。”这便有了我刚讲到的那个爱情故事。


我们常常会美化以前的一些事物,甚至会觉得以前的某次痛苦经历美妙无比,只因在我们失意之时,身边总有好友相伴,只因与我们共度青春的人值得珍视和怀念。若未认识那些人、经历那些事,我们的青春就不值得浅吟低唱。我给你们的最后一条建议是:敞开心扉,投入生活,用心去交几个好朋友。当你离开这座城市,若无人为你洒泪,实乃人生憾事。


博士毕业时,我的导师奚宏生教授对我说: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想对你们说:学习是大学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大学校园里既有阳光面,也有阴暗面,它是善恶美丑一应俱全的小社会。未来若干年,你们将在这里学习、成长,为进入象牙塔外面的大社会做准备,除了掌握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外,还应独立思考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学习做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热爱生活的人。


最后,我用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发言:“知识的积累并不产生优越感,他只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承担这份责任,是知识精英的宿命。”作为科大的一份子,就要承担你该承担的那份责任,哪怕你终生默默无闻,哪怕你只是新时代浪潮中的一颗螺丝钉,那也是镌刻着“made in USTC”的螺丝钉。祝你们的大学生活充实、愉快!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会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各官方平台

了解更多最新信息

还可以通过消息、私信或者留言进行咨询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新浪微博

哔哩哔哩

抖音视频

快手视频

推荐阅读

中国科大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强国有我 | 中国科大2021级新生军训剪影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美 | 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一)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Cool | 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二)

科大时间,就是这么amazing | 中国科大招生宣传系列片(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