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世界文学》2024年第4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孤独日常(小说)
王韵涵译 / 7
天空中的露西(小说)
朱豫歌译 / 14
卡图莎女士(小说)
朱豫歌译 / 17
洛卡尔诺老师(小说)
王韵涵译 / 24
叛徒(小说)
王韵涵译 / 28
克里姆特之金(小说)
王韵涵译 / 33
娃娃脸(小说)
朱豫歌译 / 38
“写作就是耐心加上写,写,写!”——访安东尼奥·卡洛斯·维亚纳
〔巴西〕亚·斯道特作 朱豫歌译 / 42
诗人与安东尼奥·卡洛斯·维亚纳的重要对话(回忆录)
〔巴西〕保·恩·布里托作 王韵涵译 / 52
意大利女作家娜塔莉娅·金兹伯格作品选海边小屋(小说)
尹正中译 / 59
我的丈夫(小说)
尹正中译 / 67
母亲(小说)
尹正中译 / 82
阿布鲁佐的冬季(散文)
罗帅译 / 94
我的志业(散文)
罗帅译 / 100从化身到重生:文学翻译谈集萃为何翻译如此重要
〔美国〕伊·格罗斯曼作 叶萌译 / 120
翻译的冒险
〔智利〕阿·罗·维亚尔作 余晓慧译 / 134
对于诗人,翻译何为?
〔阿根廷〕丹·萨莫伊洛维奇作 赵祎麟译 / 140
诗歌是对词语皮肤的翻译
〔哥伦比亚〕爱·加·阿吉拉作 张鲜凯 余晓慧译 / 149
说几乎同样的话——翻译经验谈
〔意大利〕翁·埃科作 罗帅译 / 167
翻译的风格
〔美国〕马·波利佐蒂作 陈丹菁译 / 179
生而译就
〔美国〕丽·沃科维茨作 许晨琪译 / 193
阿罗多·德·坎波斯的“创译”与民族身份
〔巴西〕乔·玛·达·席尔瓦作 梁颖怡译 / 205中篇小说
皮波·斯帕诺
〔德国〕亨·曼作 杨稚梓译 / 214
虚妄的唯美:评《皮波·斯帕诺》
杨稚梓 / 261短篇小说乐在追逐
〔美国〕欧·海明威作 李博闻译 / 273诗歌加勒比夜曲:巴埃斯诗选
〔多米尼加〕弗·巴埃斯作 闫梓萌译 / 294简讯《世界文学》译文投稿常见问题解答 / 314
安东尼奥·卡洛斯·维亚纳(1944—2016)是巴西当代优秀短篇小说家、译者。其文学创作关注社会边缘群体,文风简洁、凝练,善于以辛辣讽刺或诙谐幽默的手法呈现人的欲望以及人性之恶。性欲、童年的纯真和老年的孤独都是维亚纳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本小辑从维亚纳出版于2015年的短篇小说集《杀死毛毛虫的方法》中选译七篇,这些作品主要描写老年人的生活,从日常入手,勾勒出一幅不同社会身份、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下的老年人全景图。《孤独日常》和《天空中的露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独居老妇人的孤单生活以及她们为了消解孤独而做出的努力。《卡图莎女士》《洛卡尔诺老师》和《叛徒》生动展现了人在面对衰老时的不同表现:有人开心地独自迎来六十岁生日,在生活中积极寻找新的乐趣;有人却在儿孙为自己举办的八十九岁寿宴上痛苦无比,只想快点死去;还有人无法接受青春已逝的现实,始终活在幻想里。《克里姆特之金》和《娃娃脸》描绘了两个经济条件不同的老人所经历的晚年生活。无论是吃穿用度一律名牌的退休律师,还是全部家当只有一辆小推车的流浪汉,都可能面临独自老去的结局。除上述短篇小说外,本小辑还收录一篇访谈《“写作就是耐心加上写,写,写!”——访安东尼奥·卡洛斯·维亚纳》和一篇回忆录《诗人与安东尼奥·卡洛斯·维亚纳的重要对话》,希望能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巴西作家。
娜塔莉娅·金兹伯格(1916—1991)是二战后意大利重要作家、戏剧家和翻译家,也是战后意大利文化生活的中心人物,政治活动家。她自幼热爱写作,17岁即在文学杂志《太阳岛》上发表了处女作短篇小说《孩子们》。在绵延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里,金兹伯格经历并见证了20世纪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其作品也凭借对混乱社会背景下个人命运的深入描写而被读者高度认可。在金兹伯格丰富的小说、戏剧、随笔和文学评论中,短篇小说是作家早期用力很勤的创作体裁,不仅奠定了她在文坛的地位,也彰显了她日后创作的主题和风格。金兹伯格短篇小说的主题多是围绕家庭中的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展开,表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缺少爱和交流的生存状态。她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感受不到幸福,跟周围环境有着强烈的疏离感:男性多属于缺乏行动力、优柔寡断的类型,而女性多在情感和生存的困境中挣扎。金兹伯格既共情女性的遭遇,也能捕捉到表面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男性内心深处的脆弱和绝望。这些特点在我们所选的三个短篇中都有体现:《海边的房子》刻画了三个情感无能的男性形象;《我的丈夫》讲述了无法从对方身上找到满足感的一对夫妻的悲剧;《母亲》则描摹出一位年轻母亲苦觅爱情而不得的悲惨命运。在本小辑中,除了上文提到的三篇短篇小说,我们从作家首版于1962年的散文集《小小的美德》中选出《阿布鲁佐的冬天》和《我的志业》介绍给读者。金兹伯格在《阿布鲁佐的冬天》中描写了自己早年追随丈夫流亡所至的意大利中南部地区阿布鲁佐,充满了对那里民风和人情的怀恋,是其散文作品的名篇。《我的志业》则是作家的创作谈。
不久前过世的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曾感叹说:“译者是文学的影子英雄,常被忽略的工具人。”如果将原创作家比作站在世界剧院的舞台向四海观众献艺的表演者,译者则势必是那个在舞台背景处模仿其动作神态、声口腔调的角色。不管模仿者“演”出了几分相似,是否赢得了掌声,他的努力必定要从观摩、倾听和改扮开始。一旦演技臻于化境,模仿者的形象将会脱胎换骨,仿佛以全新的形态转世重生,而原创者的神识也将借助异己的躯壳开启永世轮回。本专题所收录的翻译散论,既有译家的走心经验谈,也有学者的客观论说,涵盖了这条始于“影子英雄”化身为他人的表演,充满共情与融合、冲撞与妥协的重生之路:一条对译作者及其所处的两种文化而言都意味着永生可能的道路。
美国著名西班牙语文学翻译家伊迪丝·格罗斯曼在《为何翻译如此重要》一文中强调,翻译活动乃是建立在对两种语言的微妙感受,对原作“深入而完整”的“聆听”基础之上。面对不够重视翻译的美国文化环境,格罗斯曼将文学翻译提到了可以与原创写作等量齐观的地位,并将译者对作品的阐释与演奏者对乐谱的演绎、演员对剧本的发挥相提并论,以此为译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正名。
智利译者阿尔曼多·罗亚·维亚尔的文章《翻译的冒险》同样谈及翻译与阅读的关系,即翻译是一种“享有特权”、有着“创造性维度”的阅读方式。此外,作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音乐学习经历,指出文学翻译与乐器演奏的共性:这两门手艺所面对的文本在某种意义上都是未解码、待完成的,给创作者留下了丰富的能动空间。
在《诗歌是对词语皮肤的翻译》一文中,哥伦比亚译者爱德华多·加西亚·阿吉拉从一场发生于南亚次大陆、充满误会和尴尬的文化之旅起笔,以富于史诗意味的笔调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启蒙史以及作为译者的成长史。
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在《说几乎同样的话——翻译经验谈》中指出,译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原作内容,很难百分百不走样,翻译的过程离不开意义的协商,而这时常“意味着‘锉去’原文表达所暗含的某些效果”。
美国法语文学翻译家马克·波利佐蒂在《翻译的风格》中列举了大量有趣案例来说明不同译法、译风或译本各有的优点和缺憾。美国学者丽贝卡·沃科维茨在《生而译就》指出,早在某些小说译成其他语言之前,翻译就已嵌入其文本肌理,“承担着主题、结构、概念功能”,甚至起到字体装饰作用。这种“生而译就”的小说,可分为“为译而作”“以作为译”“从译而作”,是全球化(尤其是图书出版业全球化)大浪潮的产物。
巴西学者乔万娜·玛塞拉·达·席尔瓦的文章《阿罗多·德·坎波斯的“创译”与民族身份》除了用“翻译”指称文本层面的摹写外,还用它表示对各种文化资源的移植、解析、吸收、整合和创造。后者与文本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巴西“食人主义”理论的核心体现。作者着重从这个理论角度评述和阐发巴西文化学者坎波斯的观点,指出以批判的方式“吞噬”异域文明,以创造的方式翻译外来文化(即“创译”),对构建国家身份及民族性至关重要。
亨利希·曼(1871—1950),德国作家,生于吕贝克商人家庭,大作家托马斯·曼的哥哥。1885年开始出版小说,1905年发表著名长篇《垃圾教授》。《皮波·斯帕诺》是亨利希·曼早期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1903年,作家旅居佛罗伦萨,在那里创作了这一作品,1904年收入小说集《长笛与短剑》中出版。亨利希·曼早年和慕尼黑波西米亚艺术家群体往来甚密,对一些艺术家重视语言和形式、忽视实质的创作倾向深有体会,这篇小说可以看成是亨利希·曼对自己早年艺术观的总结与反思。除小说外,本栏目中还配有一篇评论文章《虚妄的唯美:评<皮波·斯帕诺>》。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记者,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乐在追逐》是海明威生前没有发表的作品,2020年6月1日在《纽约客》上首次刊出。该作品写的是海明威的一段海上捕鱼经历,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海明威生活中的人。但海明威的孙子肖恩·海明威坚持认为这个作品是自传体小说。他的理由是,海明威确实在作品里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但又不停留于单纯地记录生活,而是做了很多艺术处理,显然别有旨趣。
弗兰克·巴埃斯(1978— ),多米尼加当代诗人,小说家,曾获萨洛梅国家诗歌奖,多部诗集被译成英语和阿拉伯语,在美国和埃及发行。《加勒比夜曲:巴埃斯诗选》收录了诗人自选并授权本刊发表的九首代表作,选自《明信片》和《这是你一直在等的未来》两部诗集,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巴埃斯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方面,无论是自传体写作还是对“元诗歌”的反复尝试都体现出诗人善于向内挖掘自己的经历与思想并将它们付诸纸上。另一方面,加勒比海是巴埃斯永远的心之归属和不竭的灵感来源。不同于许多去往美国发展后选择用英语写作的加勒比作家,巴埃斯始终坚持在自己来自的岛屿上用西班牙语写作,并在诗歌中融入加勒比的文化元素。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扫码关注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编辑:琳琳
配图:琳琳
摄影:裴玉版式:熹微
终审:琳琳
征订微信: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