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 | 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北师大边玉芳教授教你读懂孩子(建议收藏转发)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上通过了保障全世界儿童权利,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的决议,并决定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自此世界各国纷纷废除原来的儿童节,而统一为“六一国际儿童节”。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六一国际儿童节”代替原来的“四四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到来,很多父母都在思考应该给孩子送什么礼物,如何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些非物质的“礼物”更为珍贵,并让他们能受益终身。
新衣会变旧,
新玩具也会玩厌,
美味难长存,
游乐只是一时新鲜……
只有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读懂孩子,
让孩子在爱与信任中成长
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长和教师是否读懂孩子?
2015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带领团队,对国内三个城市“家长和教师是否读懂孩子”展开调查。
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调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课题组
●参与调查城市: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烟台市
●参与调查群体:学生2909名,其中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1709名,初中一、二年级学生1200人。与学生相对应的家长和班主任,以及部分科任教师。
在对学校的调查中,“教师是否知道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一项,有71.4%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学生情绪变化的原因,而学生认为教师比较了解自己情绪变化原因的比值只有37.2%;在“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调查中,有88.1%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而认为教师了解自己想法的学生只占63.5%。
在对家庭的调查中,父母认为“自己了解孩子”与孩子认为“父母了解自己”的比率依然相差悬殊。比如在“父母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的调查中,有81.4%的家长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孩子的想法,但只有67%的孩子认为父母比较了解自己。同时,父母与孩子两者看法的差异随着孩子年龄的升高、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大。
针对调查中呈现的结果:教师、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孩子并不领情,或者说,孩子认为家长、老师并不完全懂他们?
边教授认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依然不够全面,还是会更关注学习成绩等方面。例如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情绪情感、兴趣爱好、同伴交往的关注远远排在了身体健康、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之后。
二是父母和老师往往更看重孩子的行为表现,并没有深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感受和心理机制。在学校和家里,孩子的想法、情绪,并没有得到家长和教师很好地了解和尊重。家长和教师有时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地想问题,与孩子的实际感受相差较大。没有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也不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和特点,这些构成“读懂”必要的心理因素都没有实现,成人与孩子亲密感疏离,是自然的事情。
让孩子心理健康,应该从读懂孩子开始。对网瘾孩子的样本追踪分析也得出这样的结论,有许多孩子正因为无法从父母等身边的人身上获得理解感,内心的情感难以排除,所以只好从网络世界去排解内心的情感和孤寂。再如 “好孩子自杀”事件,所谓的“好学生”一般是指听话或成绩好的孩子,他们总是很让老师和家长“省心”,所以他们的情绪、情感和内心感受也更容易被忽视。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都提醒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让孩子懂得有不好的情绪,要学会求助。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找到排解的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此外,学校和家庭还要引导孩子悦纳自己的情绪,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不能用单纯的“好”或“坏”来评判自己的情绪。有了情绪,正确的处理方式不是逃避,而是面对。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边教授团队所做的一个大样本研究发现,家庭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每提升10%,孩子的学习成绩、认知能力、学校归属感等都会相应提高,而网络成瘾这样由心理导致的行为问题却会下降。同样在学校,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减少儿童的危险行为的发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品行。
边教授对中国老师,尤其是家长的建议是:我们一定不要把孩子作为我们的成绩单,我们要将孩子视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减少对他们的过度控制。从心理学视角看,如果一个人被过度控制,一味被要求服从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那么这个个体往往畏惧改变,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丧失目标和信心,而且会削弱其自立与自律能力。有时,他们会有很多的“我应该”而不是“我要”,如果这些“我应该”他都做不到,就会导致这个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针对近年来频现于媒体的校园欺凌事件,边教授指出从家庭对孩子影响的角度,欺负者一般来说可能生长在对外部环境相对充满敌意的家庭,遇到事情,这些家庭的家长总是把事件的归因倾向于负面,而不是抱着友好的态度想着怎么解决,这些家庭的家长性格也多是暴躁型,连带的孩子也会遇事不够冷静,总是想着以暴制暴;而总是受到欺负的孩子,多生长在高控制的家庭,这些孩子性格相对懦弱、胆小、缺乏自信,遇到事情也没有胆量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类事件中,还有一类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我们叫做“欺负者—受欺负者”,他们有时是欺负者,有时又是受欺负者,他们有的是从欺负者变成“受欺负者”的,有的又是从受欺负者变成“欺负者”的,这些孩子的发展更加令人担忧。
所以,发生校园欺凌之类这样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对的方案,一是干预,二是预防。我们首先要对其行为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再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让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将读懂孩子作为起点。
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边教授的观点是,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存在的价值,是要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的一生储备心理能量。不仅要对一些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干预和帮助,更要让所有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他们的心理潜能,为他们一生的幸福奠基。这也与国际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心理学”一致。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在他们成人之前,就有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有自信乐观、有心理弹性等,就如同为他们建立了终生的保护伞,也为他们提供了未来生活的动力源。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人一生的健康、幸福甚至经济收入都会有正相关。
随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现在中小学都有了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高校也建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边教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是需要学校所有老师和家长全员努力的。孩子的心理需要每一个与孩子相关的人细心呵护,如果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靠心理老师一个人就行了,这样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定不会好。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达成这样的共识:提升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基本的心理辅导能力。咨询技术背后的道理和对咨询者的要求是相通的,所以要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老师们要研究孩子、理解孩子,也就是说要有读懂孩子的能力,不但自己会,还能指导学校的其他老师和学生家长,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就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0-12岁儿童成长规律及教育策略
忽视学生成长规律而产生教育误区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家长们和教师们通常会遇到不少困惑,甚至会陷入各种各样的教育误区,而这些误区正是由于对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缺乏了解而造成的。只有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也只有尊重和运用这些发展规律,逐渐形成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家长们和教师们才能走出教育误区,共同培养出健康、快乐、全面发展的学生。
误区一:重超前学习,轻适时教育
建议:摆脱起跑线的束缚,把握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孩子识字并不是越早越好。
首先,过早识字不符合孩子的思维水平,因为学龄前孩子的思维方式偏好直观、形象、可感知的事物,尤其是3岁之前,识字太枯燥、太抽象,容易造成较大的负担。
其次,过早识字后,孩子反而被文字“束缚”,在阅读图文并茂的信息时更多的是读字,而不是积极观察图画细节、发挥想象,这种让孩子过早进入符号阶段,开始时收效甚快,但到后期就会出现想象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当孩子上学后,过早识字的孩子会觉得课堂的内容很无趣,学习兴趣不浓,且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类似“早识字”的“超前学习”误区很多,那么这真的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其实,起跑线应该指不同能力和品质培养的最佳期,即关键期。比如:0-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不要逼迫孩子识字,应重点关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幼儿阶段要鼓励孩子参与各项活动,小学阶段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初中阶段要帮助孩子调整情绪顺利度过青春期,高中阶段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在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在关键期内,人的某种行为、技能和能力等发展最快,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相应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段,再进行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过早培养,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会影响其他重要能力的发展,其中最让一些家长后悔的是导致孩子走向厌学。
误区二:重智商,轻情商
建议:摆脱分数的束缚,关注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等情商的发展
情商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技能之一,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延迟满足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有心理学家提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源于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如果把智力看做一种个人潜在能力的话,那么情商则是开启这些潜能的钥匙。
延迟满足能力是孩子情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中国的家长对这些并不重视,商场里、公园里,我们不难看到为了达到目的撒泼打滚的孩子,更不难看到为了要面子怕麻烦而委屈妥协的家长。其实,情商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孩子的未来生活,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不能把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割裂开来。如众多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会影响大脑功能的实现,对大脑功能起到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包括注意力集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倘若家庭教育的重点完全放在智商培养上,无疑是强迫孩子单脚走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误区三:重干预,漠视孩子自主成长
建议:摆脱过度控制行为,相信孩子并为孩子提供自主发展空间
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道路是出于好意,以免孩子走弯路。家长总是担心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肯定会犯错的,总想着“孩子现在喜不喜欢没有关系,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我们的用心的”。但是不知不觉中,家长的过度干预和控制,会变成孩子发展道路的绊脚石,压缩孩子成长空间,使得孩子没有机会和动力自主探索和开发潜能。研究发现,当目标由自己设定而非他人强加时,孩子会更愿意付出努力,动力更强。若孩子缺乏自我探索,只懂服从父母或他人的安排、变成他人期望的样子,他们往往畏惧改变,遇到挫折时容易逃避问题、丧失目标和信心。
因此,孩子的人生属于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自我探索,其他人是替代不了,包办不了的。请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多引导和陪伴,多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机会,让孩子自由、健康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误区四:只关注近期成绩,不关心长远发展
建议:掌握学生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平衡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需求。
为何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学生的发展却出现了很多不顺利或严重问题?是因为我们把学生的生活人为地割裂成了“中考前、中考后”,“高考前、高考后”,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学生近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长远发展。
大多数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听话,但目前有许多证据表明,一些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以后却很容易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如何实现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家长和教师需要掌握学生发展的连续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平衡学生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需求。例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心理调整能力,这些都要在中小学培养。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级以前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又如,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在小学中、高年级必须要引导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意识,避免在中学阶段甚至大学阶段产生厌学,导致一生只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空虚,缺少生活幸福感。
误区五:只要整齐划一,不求差异发展
建议: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
由于基因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体现在学生发展速度不同,需要的教育方式不同,达到的要求也不同。
研究表明,孩子生理发育水平的差异,造成不同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不同:
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更擅长通过视觉信息进行学习;
有的学生属于听觉型,更擅长通过听觉信息进行学习;
有的学生属于动作型,更擅长通过运动来学习。
对于不同学习方式类型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引导、辅导方式。还有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存在较大的差别,男孩的脑额叶发育速度比女孩慢。因此,男孩比较冲动,女孩则更能遵守规则。因此,家长和老师对男孩要多一点宽容和耐心,给予更多的引导,绝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成功的教育案例说明,只要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并真正地研究有差异的学生,就能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就能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和目标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打开健康成长的大门。
误区六:只有好的动机,却没有产生好的效果
建议:有好的动机,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尊对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自尊水平不高的学生相比,自尊水平高的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更高,经济前景更好、心理更健康、问题行为更少。适度的挫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抗挫折能力,而过度的挫折会使学生失去自信,怀疑自己,常常觉得无助和绝望。综观教师严厉体罚、责骂、惩罚学生的现象,很多教师的动机都是好的,但由于缺乏智慧的方法和策略,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和影响。
教育者一定要有效避免因为“无心之失”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有了好的动机,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提升教育质量要回到教育的源头,那就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当教育者真正掌握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就能克服教育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避免因“无心之失”对学生造成负面的影响,真正实现科学育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了解孩子,读懂孩子,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来源:微信公众号 边博士直播间、《读懂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编辑:崔倩倩】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样本 | 打造特色德育,为职教学生撑起一片蓝天 ——宁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采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