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堂丨田国秀:价值观代际转变与学校德育理念更新

田国秀 中国德育 2021-05-26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田国秀教授

改革开放近40年了,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青少年的发展机会日益增多,青少年的成长困惑也不少。

比如:“生活太无聊,能不能有点‘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们总跟我说‘上大学今后才能找到好工作’,难道我的一生就是为了工作吗?”“因为没有能力思考明天,只能得过且过地过今天。”一位自杀未遂的高考状元这样说:“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方设法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尽头。”一位“学霸”说:“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徐凯文教授将上述问题归结为:

价值观缺陷所致。

当今青少年价值观缺陷问题表现在多方面,也表明我们学校德育有诸多滞后之处,对此,我们需要关注罗纳德·英格尔哈特(Ronald Inglehart)的价值观代际转变理论,从中探寻改革创新的路径。

♔价值观代际转变对学校德育的重大启示01

所谓“代际价值观”,是指不同时代或代际的人们所持有的价值观念,而“代际价值观转变”则是指不同代际的人们所持有价值观念的变革。英格尔哈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享誉世界的价值观研究专家。从1970年开始,他带领研究团队,持续40多年以全球价值观调查为基础,跟踪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变迁,“代际价值观转变”是他众多观点之一。他的理论揭示了代际人口更替与价值观转变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了“匮乏假设”和“社会化假设”的重要解释力。基于两个假设与海量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他提炼出影响价值观形成的三个路径。三条路径分别内涵了个体早期教育、父亲社会地位、家庭信息资源等因素对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英格尔哈特在价值观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坚持科学实证研究取向,通过大量调研及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将价值观变化的相关因素做出具体、细微、严谨的数量呈现,因而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分析青少年一代价值观的变化,推动学校德育理念的更新,改变陈旧落后的途经方法有诸多启示。

启示一:

社会整体价值观在发生由旧到新的变迁


英格尔哈特基于他科学的实证研究,将全球范围的价值观趋势总结为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从“生存价值观”到“幸福价值观”的转变。正如《代际价值观转变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探究》所形容的:“持有旧价值观的一代人逝去,持有新价值观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伴随人口的代际更迭,社会整体价值观发生由旧到新的变迁。”这是英格尔哈特研究的重大发现,他绘制了一种解释价值观由“物质主义价值观”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转变的理论模型,这一模型清晰表明,价值观的代际转变犹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在代际人口的更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英格尔哈特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下简称《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一书中告诉我们:“根本价值观的转变是逐步发生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伴随着新老年龄群体在某个社会的成年人口中的更替而发生的。”

根据英格尔哈特的研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年龄群体与价值观类型之间存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越是年长者,在人口结构中秉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比例越低。相反,现在的年轻一代,出生后的绝大部分人生阶段赶上的是世界经济繁荣,物质日益丰富,生活条件优越。他们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更加追求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比如生活品质、自我表现、政治参与等,坚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比重就会相应增加。

英格尔哈特的研究为我们描绘了整个社会价值观变化的一个总体趋势和图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价值观的代际特点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年轻一代。价值观的代际转变与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正视这个代际转变与差异的客观存在,深入了解青年一代学生价值观特点以及学校德育如何积极应对。

启示二:

家庭是价值观代际更替的基础载体和重要单位


在《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一书中,英格尔哈特基于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将其提出的“社会化假设”进行了操作化定义,梳理出年龄群体、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变量。通过对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数理统计,找到了不同变量与价值观形成的相关系数,绘制出变量与价值观形成的结构模型。该模型充分强调了价值观奠基过程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是代际更替的基础载体和重要单位。

孩子成长的早年、青春期之前的社会化经历,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奠基,对成年期价值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特别是父亲良好的社会经济地位,有能力为孩子支付较多的教育费用,保证孩子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出生并成长于此类家庭中的孩子,未曾经历过物质匮乏,不曾有过生存忧虑,他们对“社会归属、精神丰富、独立意识、自由平等”等精神世界的要求较多,往往会秉承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也深刻地启示我们,最有力的价值观教育是影响家长,学校德育不能缺失对家长教养方式的正面引领,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引领家长处理、协调、优化父子两代的价值观更迭。

启示三: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反映的是需求排序的变化

根据英格尔哈特《现代化与后现代化》一书的解释,秉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们并不拒斥物质需求,而是他们的需求排序发生了变化。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划分,他们的高级需求成为优先考虑,低级需求退居其后了。经济落后时期,人们的生活缺医少药,捉襟见肘,严重干扰到人们的生存安全。为此,关注经济收入,渴望财富积累,满足生存安全就成为人们的首要任务,是物质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原因。

该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典型特征提供重要启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进步,整个社会的价值结构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年轻一代人明显地强调自我表现和生活质量的价值观更胜过经济收入多少及人身安全的价值观,秉持的是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更看重自我实现、自我表达、幸福感、尊重、宽容等,相对于上一代人,价值优先排序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学校德育只有因势利导,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中的积极因素结合起来,促进他们传承物质主义价值观中的有益成分,树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准则的独立、自主、追求幸福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让学生真正拥有能够让他们自己信奉的信条、理念、生存主张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确立对“好坏、善恶、美丑、成败、贵贱、贫富、是非、对错”的基本价值信仰,形成“求真、求善、爱美”的人生追求。

♔学校德育对价值观代际转变理论的回应02

基于英格尔哈特“价值观代际转变”的理论观点,我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充分意识到价值观代际转变的客观现实,在理念上实现如下更新。

(一)改变我们的教育习惯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一些习惯,往往会在不以为然之中直接或间接给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带来种种影响或伤害。很多的缺失恰恰就是在那些微小之处,几乎没有经过认真拷问过的习惯中产生的,我们需要从这些不以为然的习惯中自拔出来。现有教育习惯于给予现成答案、结论、确定的东西,常常省略探索、争论、交锋等过程,使得学生不愿意、不习惯、不善于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承担。这其中的主观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甚清楚,不是他们拒绝思考,而是他们想不明白。面对急剧变化、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没有深刻、内省的自我思考,很难悦服自己。其客观原因是:教育者了解年轻人的需要吗?成年人习惯于以自己的需要假设青少年的需要:“我需要的就是你需要的。”“大家不都是这些需要吗?”“我当然了解年轻人了。” 

太多的教育误区仍在发生:物质奖励代替心理回应、物质满足取代精神陪伴;将教育等同于讲知识、将教育目的替换为考试、将教育过程简化为知识传输……这无疑是物质主义价值观统领的教育范式,是物质主义价值观统领下的思维逻辑。太多的教育错位在学校、家庭教育中也在时时上演:你给的,他不要;他要的,你没有;知道的很多,信奉的很少;习惯于模仿,渴望创造,但找不到路径。这些误区和错位都需要我们从改变教育习惯做起。

(二)叫停扭转倒错的教育方式

所谓倒错,最基本的涵义即是“颠倒错乱”。在现实生活中,颠倒错乱的教育方式首先是体现在家庭教育上。有为数不少的家庭,在生活富足后,出现诸多过度养育的现象,如父母替孩子设计未来、安排学业、选择专业、规定生活。很少有家长认可孩子的独立性,把孩子当成大人去对待的。很多父母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的消费,而是随意给孩子零花钱,喜欢用金钱奖励孩子,纵容孩子的消费需要。与孩子的沟通内容也贫乏到只有查询、指责、批评,其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低估了孩子的抗挫能力,淹没了孩子的责任感,挫败了孩子的自信心。

林则徐家教理念值得借鉴:“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家长到底给孩子留下什么?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而现在有的孩子们已经不缺物质了,他们缺少的恰恰是优秀品格、成长动力、健康家风、家人良性关系,这些均属于一个家庭的软实力。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性格品质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东西,最有力的教育是影响家长,学校德育不能缺失对家长教养方式的正面引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大量忽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差异得不到合理的承认,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德育过程中,往往把“防堵”“禁止”作为立足点,将批评与惩罚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处在受人支配的地位,久而久之便表现出缺乏进取心、见困难就退缩,缺少积极主动、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独立判断、自立自理等独立的人格,德育过程中该如何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反思的问题。

(三)关注需求而不是关注症状

一般学校德育比较敏感于学生的问题、偏差行为。以青少年网游成瘾为例,很多孩子沉迷网游,深层原因是逃避孤独、证明能力或建构关系,这三种动机都是成长性需求,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表明这类孩子有生机、有能量、有成长的驱力,问题出在他们满足动机的行为方式不好,有偏差。教育的关键是肯定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保护青少年的成长驱力,引导他们以健康行为满足动机,这其中意味着教育理念的转型——从关注症状转向关注需求,从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意味着教育触角的前伸——没有问题不等于发展良好。如果我们教育的落脚点仍然定位于防止学生出现问题,杜绝学生发生问题,表明我们的教育理念已经落后了。因为今天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目标已经提升为积极发展了,这就是发展性价值观取代生存性价值观的证明。

随着人口变更而形成的价值观更迭与转变,应成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视角。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行为偏差,但是我们不能被他们的各种偏差症状牵着走,而是去关注他们症状背后的需求变化,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进步与优势。如果我们正确识别了学生内心的发展愿景,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探讨到底什么是最合理的育人方案。

基于需求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方案才是稳固可行的,因为它有牢固的根基。而客观上,常常是学生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而教育者并没有明白到底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可能仅仅看到了“症”状或表象。根据我们的研究,基于这些自身资源和环境资源,学校德育可从目标、标准、理念、途径、方法等五个方面着手实施价值观教育引导方案。


【作者:田国秀,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来源:本文系作者2017年3月21日于北师大二附中所作的报告,刊发于《中国德育》2017年第20期】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样本丨与德有缘,以德育人 ——湖南省常德市德育工作采访手记(一)

观点丨“掩耳盗铃”还是“直面生活”?——社会事件融入中小学教育

大家谈 |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关注 |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

课例 | “爱情是什么”教学实录

征稿 | 固定栏目征稿         非固定栏目征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