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抓德育要抓学科渗透?——田保华:学科德育是内生“溢出”,非外求“渗透”

田保华 中国德育 2021-05-26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我们时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抓德育,要抓学科渗透、课堂渗透。我不同意甚至反对这种说法,因为它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不符合学科教育的规律、功能与价值定位。在发展素质教育、培育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教育应该是一种基于理念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行为。



01

学科教学内生道德追求。


教育一直承载着认识生命、净化灵魂,塑造精神、提升智慧,完善个性、教人向善的使命与责任。教学自古以来作为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其目的也必然是服务于教育。这即是说,教学本身就内生着教育的道德追求。

首先,教学以道德为最高目的。学科教学在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成为形成学生美德的重要途径。其“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为教学设置了伦理基础,使教学散发道德的光辉,使教学回归成人的终极目的,教学不再是为知识而教,而是为人而教,为了人成为内心自由的道德立法者而教。近代学校教育以学生人格完善发展为目的,教学被视为达成教育目的的手段,道德成了教育的最高目的,且把理智能力的发展看作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必要基础,从而使理性德育得以实现。

其次,学科课程内存道德价值。学科课程是从各门科学领域中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排与组织体现着国家、民族的意志和人民广泛认同的价值观。知识本身就是人类的德性生成的,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道德价值。教师依据课程实施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从中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更能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相应的精神气质。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别。可谓是“学问变换气质”,其德性便油然而生。

最后,教学乃是一种德性实践。学科课程的内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道德理想的载体。教学中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学科教学长期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追求教学的工具价值,忽视课程本身固有的道德价值,疏于学科思想的启迪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导致了创新能力的缺失和精神信仰的危机。新课程改革促使课程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尊重人全方面的主体地位,重视课程与教学的育人价值,使得教学作为一种德性实践,在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实现师生生命共同成长。



02

新课程促进学科德育价值回归。


当前学科德育的根本问题是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其根源在于道德“外求”的思路:道德外在于教学,规范外在于学生,教学没有自身的德性,教学沦为达成外在道德规范的工具,教学遏制了人的道德发展

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是要求所有学科教师都自觉承担德育的责任,而不是将德育视为德育课或德育教师的专属任务,此为学科教学本质使然。然而,长期存在的根深蒂固的德育“工作意识”及在其实践下形成的德育“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和学科德育形式主义的现象。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中一再强调指出,要把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似是对德育的“拨乱反正”,实则却蕴藏着德育迷失和贬低教学的危险。由于德育“工作意识”和“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师中盛行教学与道德分离的二元思维和教学实践中的德育形式主义现象,教学丢掉了灵魂,迷失了方向;德育拥有了“荣誉”,却走向了孤立。新课程倡导三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即是课堂教学的德育目标。这一改革致力于实现知识和道德、教书和育人、教学和教育的统一,使德育回归学科教学的核心地位并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追求,而不是学科教师额外的道德义务。



03

让学科教学洋溢道德的光辉。


学科教学因其内生道德追求而使德育本源地成为教学的应有之义,不是为学科教学外穿一件“道德”的袈裟。学科德育要回归正途,必须扭转外求道德的思路,转而在学科教学内部寻找出路,学科德育不应成为关于“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教师学科育人的意识和德能。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教师要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强化育人意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能。其次,要按照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以学科思想和方法为主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设计三维教学目标,时刻提醒教师教学的道德追求,并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具育人效力。最后,实现生活化的教学,达成学科德育目标。生活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超功利、超知识性、超越主客认识的关系。师生会分别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和民主、平等的方式参与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的共融。教师应更多地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境遇中感受学科知识的价值及其中蕴藏的人性光辉,获得学科思想的理解与应用,从而主动参与道德生活的实践,实现道德问题的解决,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学科德育的问题,不是外在、外部“渗透”的问题,而是内在、自身自然而然呈现的问题,是“溢出、洋溢、滋润、滋养”的问题。作为学科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育人意识,真正走进课程,多在教学“本身”下功夫。把教学还原为社会生活,突出教学活动的内在道德,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成德达才,获得最自然、最有力的德性品质,即实现道德“内求”。如此的教学,才算实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革命”,才是道德环境中有道德的教学,学习过程也就成了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就成了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作者:田保华,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李至善】

【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7期】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新刊速递丨中国德育2018年第15期

观点 | 于书娟:师德有边界,处罚应有据

大家谈 | 鲁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

观点丨王晓春:班规“七问”

荐读丨陈鹤琴:怎样做父母

讲堂丨苏霍姆林斯卡娅:穿越时空的“活的教育学”——我的父亲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征稿 | 固定栏目征稿          非固定栏目征稿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全年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