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个真实故事告诉你,为什么很多人越忙越穷?
我们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各个岗位,坐在光鲜的写字楼,从事着看似高端的工作。我们渴望逆袭,于是撸起袖子加油工作,甚至模糊了「生活」的存在。
然而,真相总是残酷的,我们渐渐发现:越努力越忙碌,越忙碌越贫穷,我们依旧摆脱不了月光族、打工族、啃老族、蜗居族等众多代号。
那么,贫穷与忙碌背后,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小花将尝试为大家解答两个问题:
穷忙思维是什么?
如何过渡改变?
穷忙,说到底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穷忙主要分为两方面:穷说的是金钱,忙说的是时间。
穷忙思维的第一面:用时间来换金钱
大学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的一家都市报做记者,刚毕业薪水少得可怜。有一次,我要去采访一个拍天安门拍了几十年获过各种大奖的摄影师。
摄影师的家离我的住处不远,打车大约20分钟,但走路就要1个小时了,我选择了走路去。哦对了,那是个仲夏。
吃完午饭,顶着巨大的太阳,我出发了,比预计慢了半个小时,1个半小时后我到了摄影师的家。中途的采访进行了大约4个小时,结束后又花了1个半小时走了回去。
来回步行的3个小时,我省掉了两次打车的钱,大约60块。
我抱怨着自己太忙了,只是一个采访就用掉了7个小时,若再将采访写成稿件,至少要再花2、3个小时。
然而,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我原本可以用一天的时间跑2条新闻,因为步行只跑了1条,虽然省出了60块钱车费却损失了价格更高的稿费。
我看起来很忙,却越忙越穷。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能免费看到书、追一部剧,拿到一个不可描述的种子,充分发挥中国人勤劳智慧的本色,翻遍网站求遍网友耗完时间。
但正是这样,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糟糕的恶性循环:
对金钱渴望 -> 注意力集中到钱上 -> 大脑里反映出各种与钱有关的事情,并变得冲动失去控制能力 ->做出错误认知,做出更多错误的决定 -> 放大对金钱的渴望->恶性循环。
如果非要用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穷忙思维符合「沉没成本」,这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花30元看电影,无论电影好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所以你为了这30元的沉没成本即使电影不好看也会继续忍受,不愿中途退场。
现在,回过头再去看日本作者胜间和代写的《时间投资法》,其中那句「要不惜代价去创造时间,为了创造出时间你要舍得打车」,简直就是真理。
02
穷忙思维的第二面:消耗有限的自控力
有经济学家发现,消耗有限的自控力是穷忙思维最致命的一点,经济学上叫「决策疲劳」。
决策疲劳是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做的决定越多,越消耗精力,人也变得越疲惫。当你越疲惫,内心就不愿意再一次权衡利弊,导致决策越来越随意。
小花先说个故事,各位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尤其是女性朋友们。
我之前有个同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网上购物,接二连三收到包裹。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痴迷某宝,她回答我:便宜。
有一次,她需要买一瓶50块钱的洗发水,却因为商家「满199包邮」的优惠,挑了一个小时,硬生生地把购物车里的商品凑够199元,以至于买了好多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过了几天,我便听到她抱怨凑单买来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即使可以用到也根本不好用——既无判断力,又无自制力。
她很忙,真的很忙,每天都忙着在网上购物,找便宜货。
她说,她每看到一件商品,就要关于便宜不便宜、怎么买最便宜、要不要买、什么时候买这些问题来回决策,很不果断,耗尽大量时间,犹豫不决一直挑,而且还买不到几件合适的。
03
穷忙思维还有第三面:非理性的价值判断
这点非常容易理解。
今年清明假期,我和朋友去逛宜家,正好碰上床上用品的四件套打折,大、中、小三种规格现在都是249元。
朋友想买最大的那套,即便他知道家里被子的尺寸是中号,虽然我反复劝说,他还是选择了最大的那个,而且还想要为了这个四件套重新买条被子。
这就是典型的穷忙思维,容易在价值判断上出问题。根据售货员的经验:穷人更倾向于买大的——省钱,而有钱人更倾向于合适的尺寸——为了自身需求。这在经济学上叫「价格歧视」。
聊完了穷忙思维的本质,最关键的是如何过渡改变。我们来根据穷忙思维的3种表现逐一对应分析。
1.花钱来节省时间,而不是花时间来省钱
刚刚我们提到《时间投资法》这本书中「创造时间去打车」的观点,虽然刚毕业时我不理解,但现在我很认同。
书里写道,如果要比较干一件事情、买一个东西值不值的话,一个方法是计算你的时薪来对比,是时薪反映的就是市场对你的价值的认可度。
比如月薪1万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9小时算下来,时薪是50元左右。假设你想买个好本子,要50元,贵吧?
但这个本子有特别的模版格式设计,不用你每天拿尺子画线了,它未来至少能节省你一小时,这时候你就该把它买下来,而不是买个大路货的笔记本,自己天天画线。
打车的逻辑也是这样,这是一个算经济账的思维,买入时间这种更稀缺的资源。通过购买别人的服务,节省自己的时间。
再说的夸张一点,相传比尔·盖茨曾说过,「如果我走在路上,我掉了10美元,我不会弯腰去捡。因为我弯腰去捡的功夫,我能挣100美元。」
2. 把重要精力用在核心价值上,减少干扰
任何决策都不要再次要价值上耗费太多精力,减少决策所带来的自控力耗散,避免做出自己时候最不想看到的那个决定。
苹果的前掌门人乔布斯的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很具有参考性。乔布斯请他的好友为自己设计出100件黑色高领上衣,因为乔布斯的精力几乎全都放在了如何将手机做到最好,根本无暇顾及穿什么。
同样,号称挣钱速度最快的扎克伯格也根本不在这种无所谓的事上浪费时间。
3. 选择最合适自己的,不一定要最大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也陷入了这种穷忙思维。
最常见的论调是,创业团队初期一定要凑齐最牛的人,阿里的运营、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可这样的团队,创业成功率却不见得高。
最近哈佛大学出了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你还没戒掉以下3个习惯,你会越来越没出息,越来越穷。
有个同学毕业后进入了外企工作,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毕业几年到了瓶颈期,迟迟没有晋升。她知道,英语就是她的拦路虎。
于是,有一天她终于下定决心跟我说要重学英语,还做了个计划:
晚上下班后,利用空闲时间背单词、做阅读,至少2小时;早上6点起床练听力;上班路上背单词;中午复习巩固......
计划听上去很完美,她也充满信心和斗志。结果,只坚持了不到一星期,计划再次“流产”。起因只是某一天晚上她加班后到家,倍感疲惫,忍不住对自己说:今天太累了,明天再说吧......
其后,计划不断被破坏:晚上被电视剧、综艺夺走了注意力;早上怎么也起不来;中午更是困意袭来,直接放弃。
“三分钟热度”,让同学的计划无疾而终。不只是她,我想大部分人都有过“雄心勃勃的制定计划,心灰意冷的放弃计划”的经历。
下定决心健身,但是跑步没几天,就放弃了;
买了一本好书,翻了几页,到现在都还没有读完
逛完画展,忍不住报了绘画班,却在削铅笔时就觉得兴趣索然;
……
心理学上,“三分钟热度”可以用“奖励与惩罚”理论加以解释,即人们都追逐短期效益的“奖励”,而忽略潜在危害的“惩罚”。
这种“三分钟热度”,是一种即刻的满足,缺少对长远规划和坚持付出的认识。而一个高效和幸福的人生,绝不能有太多的“三分钟热度”。
因为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失败,其实都是源自于半途而废。三分钟热度的人,永远体验不到坚持做一件事成功后带来的喜悦。
我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观点:成功的人都特别聪明且有运气,而自己不够聪明又没有运气,所以难以成事。
作家李尚龙写过这样一段经历:
几年前,他和同事小方,都在一所城市里当英语老师。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生活像上了发条,虽累,但重复着。
几年后,小方依旧在上课,李尚龙则成功转型成了导演、作家。而小方将李尚龙的成功,归结为聪明、运气好,却完全忽略了他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下班很累,同事打开电视,而他打开电脑;同事看节目,他码字;同事准备睡,他继续熬。那段时间,他每天一部电影,每三天一本书。笔记记在厚厚的本子上,光是本子,就写满了十多个。
而这些,同事小方都选择性忽略了,她只会继续抱怨着工作太累,重复性太高......下班后依旧逛街、看电视、睡觉。
遇到困难,不想承担,很多人都会自动给自己找借口,因为这是最容易办到的事,它是我们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常用的手段。却浑然不觉,当找借口成为习惯的时候,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没出息。
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所说:你一旦为自己找到一个错误的借口,你不久就会再为自己找到一百个借口。
同时,爱找借口的人,还习惯给自己设限,杀死自己的潜能力。
习惯在事情还没做之前,就先否定自己,在自己的心里默认一个“高度”暗示自己:这件事情我肯定没办法做好,就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后,给自己找了一堆不努力的借口。
的确,这种心理暗示可以帮你阻挡任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并给你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但是,它却剥夺了你“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机会。
上个月,大学同学小松突然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录取通知书。原来,她成功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类研究生。
顿时,班上的微信群爆炸了。毕竟,我们本科阶段的专业,和设计、艺术完全不搭边。大家纷纷在群里恭喜她,大赞她有艺术细胞。
出于好奇,我私聊询问了她是怎么办到的。
小松回答:“哪有什么天赋和艺术细胞。我原本就喜欢设计,但碍于专业所限,没法从事相关工作。毕业这几年,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业余时间、精力,这几年的工资几乎全部都花在这上面了。到如今,才终于有所回报。”
小松的话,让我这个大学毕业后,就几乎停止学习的人醍醐灌顶。我不禁想,明明是一样的起点,为什么会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悲催地发现,原来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人家一直在学习,而我却惬意地停了下来。
不聪明、没运气、不如对方,都是借口,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一方以为学习已经停止,而另一方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HBO今年拍摄了一部记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巴菲特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在自己的书房或者办公室静静地度过的。
他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
而他每天就坐在那里阅读和学习。时光静静流逝,他从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终生读书和学习,是巴菲特坚持了一生的习惯和信仰。
这部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事实:一个人一生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离不开终生学习。
的确,持续地学习需要费脑子,自我成长需要不断和自己作斗争。远远不如躺在家里玩手机、看电影来得舒服。
但是,保持好学的心态,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将会是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决定。
感谢有你,感恩返现
大把的现金等您拿
↓↓↓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合力贷这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