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访 || 张瓅文博士:活在当下
导语
张瓅文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师从译界泰斗Mona Baker与Luis Pérez-González两位教授,现为人文社科学院翻译硕士项目负责人。主要教授英汉交替传译、翻译研讨课等课程。
张博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超高的职业素养。译著丰富,治学严谨,时刻以身作则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此外,张博士还对红酒,旅游,登山,潜水深有兴趣,在课堂上也能将学术与兴趣结合,处处散发个人魅力。做张博士的学生,会紧张,会受挫,甚至会因为自责而流泪,但同样,会收获满满的专业知识,也能拥抱更大的世界。
师资简介
张瓅文博士为口译班教授Seminar课程
— 张瓅文博士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级讲师,翻译硕士课程负责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口译研究哲学博士。张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研究、口译研究、社会符号学、多模态研究。翻译作品见诸于《玫瑰之屋》、《在你曾在的地方》、《把你生回来》、
《13岁的天堂》、《漫漫归途》、《理想生活的起点》等十余本书。
Q&A
加入港中大(深圳)
“
您加入香港中文大(深圳)的机缘是什么,学校哪一点吸引了您做出选择的呢?
选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叛逆”。当时我手上有三个选择:一个在香港,一个在深圳,一个在上海,而我最后决定选择这里,最主要是因为她的“新”。其实“新”是很多人都非常担心的事,过去这四年我们招生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担心因为“新”会有很多不足、很多不完善,但是在我看来,新代表的是一个机会,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什么都有可能。作为第一个加入这个项目的老师,说实话,那时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样的学生,也不知道同事会是谁,“不知道”是当时我唯一知道的事情。
所以你问我什么样的机缘,其实是因为我想要去体验这些新的东西、去挑战未知。
“
张博士作为港中文(深圳)MAT&I项目负责人,您能和我们说说相比于其他高校,我校的MAT&I学生能得到什么不一样的收获?
中国至少有200多所的翻译院校,每一间学校都各有其特色与强项,而这些年观察下来,我觉得我们的学生是属于幸福与幸运的一群,如果他们能好好把握与善用这一、两年的学习机会与资源。
(1)师资综合能力强。在学翻译的时候,谁来教翻译其实很重要。在目前的市场上,专业译者不少,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很多,但是要找到有实务经验又有博士学位的人,我相信这个是全国翻译院校目前最大的困境。不过我们学校翻译项目的师资结构中,老师基本都有实务经验,以及足够的学术背景;
(2)课程安排合理。在我们的翻译硕士项目当中,老师的排课都是依照老师的多年专长,而不是因为需要开课,硬推给现有的老师;
(3)教学内容广泛且实时更新。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是翻译,在我们翻译项目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教科书,课程内容都是基于老师的个人经验与工作心得,而不是靠着教科书上面的内容来教授;
(4)实践机会丰富。学以致用很关键,而不是只学理论。不管是在口译也好,笔译也罢,学校都会给学生不同的练习场合、方式、机会。以口译为例,学校许多大型会议会讲座都是学生练习的场合;
(5)学生能及时找到老师指导。很多学生应该都可以感受到,在我们这个项目当中,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其实算是非常的密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导师,只要学生有任何需要协助的地方,无论是在学术或者生活上,要找到老师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隋云教授(左)与张瓅文博士(右)在口译班模拟会议现场点评学生表现
教学与素质要求
关于课程设置我也想问一下,就是在第一个学期,我们都是实战型的课程,口译笔译、二外、机器翻译,而在第二个学期加了Seminar和翻译理论。
“
老师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学习理论能如何帮助实战性很强的口笔译吗,这种课程的安排初衷是如何的呢?
(1)从广切入,寻找兴趣点。翻译硕士项目分成一年制跟两年制,一年制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学一年就要变成一名专业的译者,说实话不可能,一个专业译者需要的是时间的累积。在这一年当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带学生认识什么是翻译,而翻译所涵盖的层面非常广,不单纯只是字怎么翻,而是在于翻译的不同的种类、形式、领域,所以在一年当中如果走不了深,我们就得走广,走广了之后,让你在这些广的领域当中去找到你未来想要深入发展的方向。所以在面向上面,我们自然是希望把翻译领域中的口译、笔译、CAT,以及翻译理论,都能让学生有所涉猎,也增加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与多面性;
(2)实务与理论皆有价值。在过去这一段时间,我观察到在翻译领域中,有一些做实务的人瞧不起做研究的,也有做研究的瞧不起做实务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在翻译领域当中,做实务也好,做研究也罢,都只是翻译领域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所以没有人有资格说做研究没有价值,或者是做实务没有价值,研究与实务应该是要并存。任何一个好的译者也应该要能涵盖这两个面向,而不是只抓住其中的一个部分,然后把它当成是翻译的全貌。我个人希望我自己的学生是有能力同时涵盖实务跟理论两个领域,因为这才是真正认识翻译的方法跟角度。
2018级口译班口译老师与所有学生合影
对话自我
老师的翻译之路与众不同,最开始想读法律专业,但最终同意就读妈妈给自己选择的翻译专业,并以负责任的方式一直读到了博士。平时老师的生活也有探索品酒、冲浪、文学翻译等兴趣爱好,成就了自己的丰富人生。
“
您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在不自主的情况下选择的专业一直坚持下来,翻译对于您的意义如何呢?
我觉得是心要大,做翻译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题材,很难说这个我喜欢所以我做,这个我不喜欢所以我不做。如果你要把翻译这件事情做好,你没有选择。
如果你能在翻译这件事情上养成为负责任而学习的态度,那我相信无论做什么,即便是翻译领域以外的事情,你都有本事把事情做好。
(1)用负责任的态度做好专业内的事。其实大部分的大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真正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其实不多,有的时候学生做的决定只是基于当下的想法,也可能是基于顺从父母亲的建议,但不见得是自己想要的。可是这并不能构成不把事情做好的原因。大家觉得在大学要把本专业学好,可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在专业中把事情做好。所以当时翻译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也不是我最想填的志愿,可是我同意把志愿给填上去,那么我就知道我必须要去承担这样的结果,既然结果已经是这样了,不管我喜不喜欢,这是我做的决定,那么我就要把事情给做好。而现在回头看看,我很感谢母亲当时的决定。
(2)迷茫不是借口,专注当下。有些年轻人会说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或者甚至说不知道学翻译要干嘛。说实话,如果是这样子心态的,不管是学什么专业都不会知道自己要干嘛。如果心里只想的是我要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但你其实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那学什么专业都是一样的。我观察下来,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学什么专业,而是无论你喜不喜欢都能把眼前应该做的事情做好的人才叫成功,那才是一种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张瓅文博士在冰岛高地徒步旅行
“
您在过去是如何培养出如此广泛的兴趣爱好?它们在您的翻译之路上对您有什么帮助呢?
我刚开始在大学教书是24岁。当时,我礼拜一到礼拜四,就是做翻译、当个正经八百的老师;礼拜五、礼拜六、礼拜天这三天,我基本上就是跑到海边去,只负责潜水、冲浪、玩摄影、当调酒师。这样的一个状态大概维持了三年;之后去澳洲working holiday,然后再来就是去英国念PHD。
这一切都基于尝试。对于年轻人来说,因为一直都在学习,生活中不是课本,就是手机,如果你的世界仅限于此,我觉得你很难知道你想要什么,或是你喜欢什么。如果想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东西、真正喜欢的事情,你必须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只是在电脑世界里面去羡慕别人的生活。也就是因为学了翻译,所以你会去接受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我就会觉得只要是我没有做过、没有尝试过的事情,只要没有生命危险,我觉得都可以去做。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叛逆的态度。可是我的叛逆不是说我想做所以我做,我喜欢做所以我做,我不喜欢所以我不做。我所谓的叛逆是不甘于这么平淡,但也必须要建立在对自己和对别人负责之上。但是即便我尝试了学习某种事情,也不代表就说我这一辈子一定要一直做这件事情。因为没接触过,所以我愿意尝试。尝试过了,我觉得行,那就继续做;不行,至少我尝试过了,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更重要的是,这种喜欢和不喜欢并不是来自别人的意见,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才是最真实的。
“
您对自己以及同学有什么期待和祝福吗?
简单来说,我希望大家认真地活在当下,负责任的过生活,认真的学习,尽情的享受青春,探索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
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你!
人文社科学院2019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点击图片进入报名页面)
摄影&采访:
王明宇(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郑惠泽(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何泽旭(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文案&排版:
郑惠泽(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陈雅琴(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学勤书院)
费军(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逸夫书院)
何泽旭(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