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博士项目线上宣讲会回顾
活动回顾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全球研究博士项目线上宣讲会
11月29日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研究博士项目线上宣讲会圆满落下帷幕。全球研究项目博士生导师、人文社科学院教授宋新宁教授介绍了全球研究博士项目的基本情况。两位博士在读学姐——何芮玮和苏静,为同学们了分享了自己的就读体验,以及干货满满的申请建议,快来一起回顾本次宣讲会的主要内容吧!
Part 1:教授分享
宋新宁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全球研究项目博士生导师
人文社科学院教授
让·莫内终身讲座教授
独特的教学
宋新宁教授介绍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设立全球研究博士专业,旨在重点培养新一代具有跨学科综合分析专业知识、批判思维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所涵盖的研究领域包括:国际关系、国际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国际组织、比较政治、中国政治经济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在这里学生可以体验全英文教学的氛围,聆听一流师资的课堂,感受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最终拿到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证书。
卓越的平台
作为博士项目,平台是不可或缺的。全球研究博士项目依托于人文社科学院和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并联系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拥有百川论坛等前沿学术论坛,社会实践诸多,研究领域广泛。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积极发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国际化优势,汇集国内外社会科学优秀青年才俊,积极展开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培养活动,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接轨的新兴学术建制,提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水平。而每季度举办一次百川论坛也体现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主旨,集思广益,凝聚各方智慧。百川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为学生提供了与海外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
Part 2:博士生感悟
何芮玮学姐
硕士毕业于港中大(深圳)全球研究项目
现为全球研究项目博一学生
“合作永远大于竞争,在这几年时光中,同学就是战友。”
Global
Studies
学海无涯 以乐行舟
谈到申请全球研究博士的原因,何芮玮学姐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她的硕士专业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全球研究项目,更了解本校的师资,配置和教学内容。也正因如此何学姐才对本校的全球研究博士项目充满信心。而支撑她念到博士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的学习生活让她发掘到对学术的热爱,“每一次课题的完成,价值的输出,都能获得成就感。”何学姐谈到,这样的学习历程能让自己更能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有条不紊的地完成每个阶段,驱使自己不断在领域内探索。
规划未来 迎难而上
博士阶段的学习并非易事,它与之前任何阶段有很大不同。在读博时,人们最常说的就是要自律,但这种自律又与硕士阶段不同,并不是要去完成多少任务,而是需要对自己这几年有可持续性,可操作性的规划。进入博士阶段,要兼顾的事情变多了,同学会担任助教,助理研究员,和导师对接任务等,这就需要高自律性的规划。
理性思考 合作互赢
在最后,何芮玮学姐非常诚恳地给出了几点建议。在申请之前,就要问问自己:
经历硕士阶段后,是否还有决心攻读博士?
博士阶段对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和分析要求很高,现在自己的能力是否合适?
自己的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是否能支持这个决定?
这些是现实的因素,更是对自己负责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合作永远大于竞争,在这几年时光中,同学就是战友。”何学姐最后说道。我们应该永怀虚心的心态,向周围人学习,因为,这个学科背后能收获的价值远远大于博士这个名号本身。
苏静学姐
德语语言文学学术硕士毕业
现为全球研究项目博一学生
“多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事件,保持独立思考,这是每一个全球研究学子都应具备的责任感。”
是转变也是机遇
与一直在学术之路上研究的同学不同,苏静学姐有过几年的工作经验,正是因为在工作中接触到了诸多国际关系议题,才让她明白这个学科的重要性。她重燃了对学术的兴趣,埋下了回到学术道路的种子。“这是人生规划的转变,也是重要的深造机会。”苏学姐了解了各类信息,逐渐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独特性所吸引,因而选择在此攻读博士。
能获得也能输出
作为一个重返校园的职场人,苏静学姐坦言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这座学校的新奇之处。校园的软硬件设施非常先进。图书馆丰厚的纸质藏书,电子书籍,资料库里的海量文献以及外文原版书籍,为全球研究这一非常需要查阅大量文献的专业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和资源。这里师资力量雄厚,可以聆听到行业最前沿人物的课堂。并且像百川论坛的举办也让学生有机会和大咖面对面交流,苏学姐感叹道,论坛中不同的思想碰撞非常有意思。
是专业更是责任
苏学姐也认真分享了关于就读此专业的建议。首先,如果决定了申请就要坚定这个决心,提早做准备,想好博士阶段要研究的大致方向。考试要放平心态,尽力发挥就好。在生活当中,多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事件,并保持独立思考,这是每一个全球研究学子都应具备的责任感。
Part 3:Q&A
Q1:GPA3.0的要求是需本硕都达到,还是硕士达到即可?
A:本硕GPA都需达到3.0及以上(满分4.0),或百分制平均分80及以上/等级制B等级/乙等荣誉及以上。
Q2:网申要用什么语言填写?
A:中英文皆可。
Q3: 今年预计录取多少人?
A: 预计10人以内,择优录取。
Q4: 可以同时申请全球研究硕士和博士项目吗?
A:如已有硕士学位,可同时申请。
Q5: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吗?
A:本科生需完成硕士项目方可申请。项目不单独接受研究型硕士学位(Mphil)申请。
Q6:如果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导师们的研究方向都不直接相关,还可以投递申请吗?
A:可以尝试申请。
Q7:香港的硕士可以豁免语言成绩吗?
A:如能提供全英授课证明/注明全英教学的成绩单或硕士文凭,则可豁免语言成绩。
Q8:在读硕士暂时不能提供硕士成绩怎么办?
A:可先提交申请,在硕士成绩单出来后,通过邮件补交硕士成绩单。
Q9: 一年制的硕士2022年5月结课,但要11月才能拿到学位证,请问可以提交2022秋季入学的申请,后补交学位证和毕业证吗?
A:可以,提交申请时需提供大学开具的结课证明。
Q10:正在读两年制硕士,在硕士一年级结束时是否就可申请该项目?
A:必须在博士入学前完成硕士课程且拿到学位证及毕业证,否则会取消入学资格。
Q11:硕士期间没有发表论文可以申请吗?
A:建议有发表论文后申请。
Q12: 请问博士的学费会通过什么方式返还?奖学金的覆盖率是多少?
A:如被博士项目录取,奖学金基本可覆盖所有学费;另外承担助教工作,每月可获5000-10000元人民币补贴;大学提供住宿,住宿费用为一年1200元人民币。
Q13:审核的标准侧重哪些方面?
A: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本硕学历背景、语言能力、是否有海外学习经历、是否有发表作品、research proposal完成质量等。
Q14: 笔试是在网上进行还是线下考试?
A:目前为线上形式,具体请以邮件通知为准。
Q15:面试和笔试主要考专业知识吗?跨专业申请人如何准备?
A:面试时教授们会着重考察申请人的专业背景,申请人需要阐述自己research proposal的核心内容见解;笔试则会考核申请人的全球研究专业知识,申请人需对国际关系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理论等有一定储备,题目将会结合理论分析时事(以上为2021年笔面试经验,仅供参考)。
Q16:请问一位导师带几名学生?
A:目前有3位博士生导师,分别是郑永年教授、郝雨凡教授和宋新宁教授,博士生共有7-8位。
Q17: 除了3位博士生导师,其他6位教授是否接收博士生?
A:目前教学形式为3位博士生导师领衔,其他导师作为co-supervisor协同辅导。
Q18:博士生需要上课吗?一周需上几节课?
A:需要,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年,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项目实行选课制,课程分配取决于个人具体安排,课程需在两年内修完,具体信息可参考官网的课程设置。
Q19:请问获得香港授课型硕士后入学,也需要60个月的培养期吗?
A:是的,如以授课型硕士学位被录取,需要至少五年的读博期。
Q20: 国际关系硕士毕业,博士选修课只能选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吗?
A:选修课较自由,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本硕专业方向不同亦可。
Q21: 请问本校学生申请该项目,博士课程与授课型硕士课程有重合的能否免修?
A:重复性的课程可申请免修,但需通过研究生院和项目组的审核后方可免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宣讲会回放链接
https://vjc.h5.xeknow.com/s/3pnOKU
全球研究博士项目开放申请!
申请要求
博士项目申请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国际关系、政治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社会学或其它社会科学相关科目的教育背景;
具有被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学硕士学位或学士学位,平均绩点不低于B或不低于乙等荣誉;
满足下列的英语语言能力要求(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完成以英文为授课语言的学位课程;
2
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AS-Level)或香港高等程度会考英语科目取得合格分数;
3
获得香港中等文凭考试(HKDSE)英文科目取得4级或以上成绩;
4
托福(网考不低于79分);
5
雅思(学术类)(不低于6.5分);
6
GMAT(语文不低于21分);
7
取得英语国家及地区颁发的专业资格或资格证明。
注:项目不单独接受研究型硕士学位(Mphil)申请。只有无法通过博士生资格考核的同学在满足相关要求后,会被授予研究型硕士学位(Mphil)。
报名费人民币300元。
申请材料
1. 本科及硕士毕业证及学位证书副本;
2. 大学官方成绩单副本,需教务处或学院盖章,并列明全部曾修读之科目及考试成绩;
3. 英语水平证明(托福、雅思及其他成绩报告副本);
4. 至少两位学术推荐人(联系方式);
5. 个人陈述(英文);
6. 个人简历(英文);
7. 研究计划书(英文);
8. 论文作品(若有)。
如有需要,或会要求申请人提交补充资料或证明文件。
申请时间
第一轮申请时间
2021年10月25日至2022年2月15日
第二轮申请时间
2022年2月16日至2022年5月10日
*注:由于博士申请需准备较多材料,如有疑问,可发送邮件至 hssphd@cuhk.edu.cn。
申请方式
网上申请
请将所有申请材料按要求上传。学院将以邮件形式通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相关安排。
网申地址
https://pgapply.cuhk.edu.cn/
注意事项
新网申系统初次运行,如有问题,请联系人文社科学院硕博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755-84273180,邮箱:hssphd@cuhk.edu.cn)。
人文社科学院硕博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755-84273180
硕士咨询邮箱:shsspg@cuhk.edu.cn
博士咨询邮箱:hssphd@cuhk.edu.cn
官网:http://hsspg.cuhk.edu.cn/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学楼B栋545办公室(邮政编码:518172)
文案/排版:康瑞(人文社科学院 祥波书院)
审核:Ruby、Karen(HSS Off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