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会有那么多人想看乔丹?

苏群 苏群 2021-02-17


今天文章的音频版


《最后的舞蹈》,今天在ESPN正式推出。


这是一部纪录片,分10集,说的是乔丹和他的公牛队最后一年夺冠的秘闻。纪录片的素材,尘封了将近22年。


在职业体育完全商业化的当代,一个头牌巨星的史料被尘封22年,相当罕见,甚至绝无仅有。这其中的原因另当别论,现在的问题是:乔丹捂住不发的历史镜头,隔这么久公诸于世,还能引来关注吗?还会带来震撼吗?


显然,这需要时间来检验,毕竟乔丹是二三十年前当红的巨星,如今的球迷有相当一部分从来没有看过他的实况比赛。


视频:《最后的舞蹈》官方预告片带来视听震撼


你会有兴趣看吗?我不敢确定,因为我的读者以年轻球迷为主,他们当中一部分迷恋詹姆斯、科比,一部分钟情库里、汤普森,还有很多喜欢杜兰特、哈登、威少、利拉德,甚至更新一代喜欢布克、英格拉姆。


这些巨星当中,年龄最大的是詹姆斯,他进入NBA的那年,乔丹刚刚结束职业生涯,那还是他为了当老板而第二次复出的职业生涯。如今的詹姆斯35岁,刚好是乔丹在1998年完成“最后一投”的年纪。


隔代显然已经形成,因为看过乔丹最后一次夺冠的球迷,如今至少已经30岁,假设他当时8岁。更多的乔丹和公牛球迷,如今在40岁上下,当年他们或者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或者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或者步入社会未久,正如我当年那样埋头苦干,不知疲倦。


乔丹和公牛那批球迷,眼下是社会骨干,国之栋梁,上养父母,下育未来。虽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他们完全无暇顾及怀旧题材,因为他们还没有到怀旧的年龄。


在这个时刻推出《最后的舞蹈》,不是太晚,就是太早。




前几天我直播回顾1998年公牛爵士总决战G6,并写了一篇《你真以为过去的比赛更好看?我来告诉你真相》,陈述了我对上世纪90年代篮球的看法,也知道了更多球迷心中“过去的比赛更好看”到底是哪些比赛。他们说,2004到2010那几年的比赛,有打内线的,有打跑轰的,各有所长,不像现在清一色投三分;还有的说,喜欢那几年夺冠的马刺;有的怀念“三巨头”凯尔特人和科比的湖人巅峰大战。


大部分仍然在追NBA的球迷,有着大把的时间,旺盛的精力,单纯的情感,把英雄人物当作偶像,内心对他倾诉的大哥,就像二三十年前视乔丹为惟一的前辈们。


所以,我相当怀疑此时推出《最后的舞蹈》已经太晚了。乔丹原本可以在退役后几年,持续不断地向新来的球迷传递他的形象,这些尘封的素材肯定非常震撼。但他却选择了隐居幕后,而留在磁带上的那些比赛画面,因年代久远,分辨率过低,无法和如今的高清比赛相比。年轻的球迷看惯了优质画面,所以乔丹的壮举停留在传说中,离他们越来越远,逐渐石化为一个符号。


或者,他们可以更晚推出这个作品,等当年痴迷乔丹的那一代过了50岁,也就是再等10年左右,到了他们进入怀旧的年纪,一定也会引起轰动。那时,他们仍然拥有话语权,但家庭负累已减轻不少,有充裕的时间,踌躇满志回顾人生,年轻时的偶像能让他们想起青春时的自己。



《最后的舞蹈》原定今年6月总决赛期间推出,因疫情爆发,提前将近两个月,此前詹姆斯也曾提议,不如现在推出,一定大火。


美国的球迷不像我们这里代际分明。我们这里是年轻人的接力,美国更多是家庭的传承。尽管如此,乔丹捂住这些素材,不让成片,也很令人费解。


当年拍下公牛最后一季的素材,首功属于克雷·汤普森的叔叔安迪·汤普森,当时他是NBA娱乐公司的制片人,听说乔丹那批冠军班底打完1997-98赛季就要飞鸟投林,便向他当时NBA娱乐公司的老板、如今NBA的总裁萧华请示,想对最后一季做全程高清记录,当即获得鼓励,也得到了乔丹本人、“禅师”教练和公牛队的批准。


经过整季跟拍,数百盘的音像素材由此完成,时长超过500小时,里面有更衣室争吵、飞机上打牌、乔丹输球后怒踢纸箱的镜头,从未披露。奇怪的是,乔丹完成第二个“三连冠”后,还是不同意做成纪录片,一直在仓库堆放到2016年。



NBA和球员工会有一个“集体肖像权”的协议,联盟为了做推广,可以免费使用比赛素材,只要不是个人形象,而是以三人以上的集体形象出现。但当时有两个人例外,一个是乔丹,另一个是尤因,他们的经纪人都是大卫·法尔克。这意味着,如果要使用那几百盘素材,必须经过乔丹同意。


你应该记得,我直播回顾“最后一投”那场比赛时,今日头条的NBA官方账号都没有把乔丹形象和头号LOGO放在一起。


那年我采访乔丹,摄影记者给我拍了工作照片,然后叮嘱说,我和乔丹握手的照片不能发到互联网上,所以我没有发。


这些珍贵史料堆在仓库中,每过一两年都会有新来的制片人,问可不可以制作成纪录片,但乔丹从来没有同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体育电影和纪录片制片人,名叫迈克·托林,他担任导演或制片拍摄的电视和电影纪录片、故事片有九十多部,得奖或提名十几次。其中我们熟悉的有电影《卡特教练》和纪录片《艾弗森》。托林跟ESPN提议,这么多素材,只做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可惜了,不如分成六到八集。


2016年,托林拿着他的制作构思,亲自去见乔丹。那些PPT打动不了帮主,但在最后介绍托林参与制片或导演的片子时,最底下有一部《艾弗森》,抓住了帮主的眼球,他问托林:“那是你做的吗?”托林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帮主又问了一遍,托林说是的。


乔丹摘下眼镜,看着他说:“那部片子我看了三遍,把我看哭了,我喜欢那小个子。”


这样,事就成了。



那些成名的英雄人物,大多有一些怪癖,比如怕老。


麦迪说,科比就曾跟他讲过,自己宁愿早一点离世;2013年,乔丹在一次采访中也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年纪轻轻就会死去”,他说自己从没想过会活到50岁。


ESPN记者拉莫娜·谢尔伯恩在回顾《最后的舞蹈》诞生历程时写道,乔丹不愿意自己被当作一个符号挂在天花板上,不喜欢自己去打棒球时公牛队为他树一尊雕像,他甚至不知道退休几年才能进名人堂。


女儿要生小孩了,乔丹要当外公,女儿问他,孩子该怎么叫他呢,是外公还是姥爷?乔丹说:“让他叫我迈克尔。”


视频:《最后的舞蹈》的NETFLIX版预告片


没有人不会老去,无论你当初多么厉害。


在科比的悼念大会上,乔丹充满深情的讲演,泪流满面,让我们见到了另一面的帮主大神。那是他真实的一面,有血有肉,也跟我们一样,会喜欢艾弗森,欣赏科比,而不是耽溺于自己的成就。


他不是那个只顾自己高高在上的帮主,更不是睥睨天下的君王,他只是一个害怕老去的前巨星。越是怕老去,越是不想让年轻时的自己被一次次翻出。与其说他不想让新来的球迷看到过去,不如说:他不想看到年轻时的自己,而让现在的迈克尔·乔丹自惭形秽。


其实,这又有什么呢?帮主已经过了57岁,年届耳顺,心境又进阶一层。同意《最后的舞蹈》成片,还亲自参与写意桥段的拍摄,说明乔丹比过去豁达了。他是多么较真的人啊,训练中不依不饶,球场上没有对手就去赌场,可是20年以后,他已经懂得人生的妥协。



这部《最后的舞蹈》,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看,但这并不重要。


历史最大的价值就是存在,只要存在,今后总会有人回顾,无论多少。最怕的是历史湮没,无人知晓。


历史是一棵树,有根,有树干,有枝杈,有树叶。


春暖花开,那些新钻出的嫩芽长在新枝上,让人怜爱。


但它们有树干,有根。


只要根在,绿叶常青。



如果漏过下列文章


请点击图片和标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