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习派 | 北大女孩黄瀚贤:“三无少女”的华丽转身

微软学术合作 微软学术合作 2021-04-28


“如果要给我的大学四年划两个重点,那就是大三的奋斗史和大四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经历。”瀚贤笑着说。


黄瀚贤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虽然只是一名大四本科生,但她已手握两篇论文,并拥有国际顶级计算机实验室的科研经历。通过乘风计划的层层选拔和考验,她成功来到 MSRA 系统组实习,从事神经网络加速的科研工作。


实习期间,在 Mentor 张宸的带领下,瀚贤不仅向 NeurIPS 2019(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投出一篇论文,更拿下了 UCSD、UCLA 等计算机领域顶尖名校的 PhD offer。曾经是“三无少女”的她,是如何坚定科研理想,实现自我突破的呢?



科研之路,从懵懂到坚定


“上北大之前,我的人生一直在波澜不惊地稳步前进,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地获得的。”自小学习成绩优异的瀚贤,一直扮演着别人眼中的“学霸”形象,在高考中也成功突围,被北大信科录取。


然而,刚上大学的她却很迷茫:身边围绕着最优秀的同龄人,有早在高中就打好了计算机基础的大神,更有国际计算机竞赛金牌获得者……面对众多“天赋型选手”,瀚贤突然觉得自己失去了向上的动力。


“不论再怎么努力,总会有人比自己学得好,当时我就没有了那种总想争第一的劲头。”瀚贤说,“可能得了在北大常见的‘空心病’。”


这种“随波逐流”的状态,持续了整整两年。在男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下,瀚贤终于迎来第一个转折。“他告诉我,绝大多数事情的结果并不会出人意料,努力不同,收获到的结果也自然不同。”瀚贤回忆,大三这一年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大四就会收到什么样的结果。


瀚贤在北大


瀚贤决定出国。确立目标只是第一步,实现目标却有诸多困难: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没有高绩点、英语也不好。“当时,我应该算是一个‘三无少女’。”瀚贤笑着说,“这是一条漫长的填坑路。”


于是,瀚贤开始了与学业、与科研、与自己“搏斗”的一年。她向罗国杰教授申请进入北京大学高能效计算与应用中心进行科研训练,罗老师从选题开始对她进行了指导。瀚贤也非常努力,赶论文 deadline 时,她经常在实验室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宿舍,早上七点又出门——不着宿舍,成为她在大三期间的常态。


同时,为了弥补之前不高的绩点,瀚贤加大了选课量。大三一年加上本科生科研项目,她修满了 56 学分,还以优异的大三成绩获得了奖学金。


瀚贤说自己是被罗国杰老师和实验室学长们“点石成金”,其实,这也是她十二分努力的回报。从一开始一周只能精读一两篇论文,入门实验要钻研几天的“科研小白”,瀚贤进步到能快速调研科研课题,并从中发掘出潜在问题;她更以第一作者身份与实验室学长合作发表了论文。


大三下,曾经只能仰望北大拔尖班的瀚贤顺利通过面试,成为其中一员。


“最佳Mentor”张宸


“特别幸运的是,我 3 月进入拔尖班,4 月就来到微软面试并加入了‘乘风计划’。”瀚贤说。北京大学拔尖班负责人郭耀教授、实验室导师孙广宇副教授也鼓励她抓住这次机会。


乘风计划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的项目,旨在选拔在计算机领域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本科生,帮助他们在科研起步阶段快速入门、找准未来研究方向。通过第一轮面试的同学获得了与导师互选的资格,从而匹配出最合拍的“导师-实习生”搭档。


微软亚洲研究院系统组副研究员张宸,是瀚贤的首选 Mentor。早在学校实验室实习时,瀚贤发表的两篇论文就引用了张宸之前发表的文章。“其实在我见到他之前,他就已经是我的偶像了。”瀚贤说,“他不仅是北大实验室的大师兄,而且是 FPGA 加速领域的前辈,在这个方向上做了非常有影响力的工作。”


瀚贤与Mentor张宸、实习生小伙伴林郅琦合影


瀚贤在面试环节的表现并不理想。“和我之前的实习生比起来,瀚贤缺乏长期的编程实践和动手能力。”张宸说,“这在本科生中也很常见,毕竟基础教育都以笔试为主。不过我个人相信技术上的缺陷总是可以克服的,她勤奋聪明,我愿意相信她在 MSRA 平台上会有不错的成长。”


瀚贤的第二个重要转折就此展开。不论是科研的基本意识、编程的熟练度,还是专业方向和前沿学术背景,张宸都事无巨细地予以引导。在瀚贤看来,如果将研究比作一个穿针引线的过程,那张宸作为 Mentor 所扮演的角色就像“在上面指引着方向的针”。


“他会一直向你提问,做这个实验是为了什么?得到这样的现象后,应该怎么去分析?下一步又应该如何行动?”瀚贤说,“我特别仰慕宸哥的一点,就是他在某个 topic 上会研究得很透彻。他做的是真正有影响力的科研。”


瀚贤与MSRA实习生小伙伴


经过初期的磨合和中后期长达半年的合作,瀚贤的确没有令张宸失望。NeurIPS 2019 的论文投稿过程是瀚贤的“顿悟”时刻,张宸明显感觉瀚贤“十分能够跟上节奏”。“有时在大家讨论一筹莫展的时候,瀚贤能够准确把握核心逻辑,刨去细节的影响,甚至还能提出一些挺闪光的想法。”张宸说,“我开始意识到她在科研上挺有天赋的。”


MSRA,注定与你相遇


对瀚贤来说,在 MSRA 为期七个月的实习经历,更像是之后五年博士生活的“预演”。“宸哥知道我之后要去读 PhD,所以他其实是以一个 PhD 的标准来要求我。”瀚贤说,“是他让我明白,博士期间做什么才是正确的。”


在瀚贤申请国外学校时,张宸也给予了不少建议和帮助:不仅亲自为瀚贤写推荐信,更帮助瀚贤获得了与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要多多和新朋友们交流,不要自己闭门造车“,这是张宸从博士生导师那里学到的经验,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实习生。


瀚贤与 Mentor 张宸合影


MSRAer 的身份,成为瀚贤申请路上的无形加持之一。“面试的时候,当我向面试官介绍自己在 MSRA 实习,Mentor 是张宸,面试官们就会更加信任我,想要了解我所做的项目和工作。”瀚贤说。


从大学初期的“三无少女”,到北大拔尖班学生、大三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MSRA 系统组实习生、UCSD 直博……瀚贤用自己的实力证明:女生也可以在计算机领域做得很优秀。


回顾从大三开始的“奋斗史”,瀚贤都觉得期间所做的每一个决定之间都有联系,就像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反应,一环扣一环。光环闪耀的履历并非天赐的礼物,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隐藏在背后”。从懵懂到坚定,瀚贤走过了一段独特的旅程,也收获了别样的风景。


未来,瀚贤打算继续从事 CS 领域的研究工作。在 MSRA 的实习经历,坚定了她对科研的信心。“来到 MSRA 实习,就和考上北大一样。”瀚贤说,“都是给我带来太多幸运的旅程。”


Mentor 寄语

张宸

微软亚洲研究院

副研究员

首先恭喜 Hanxian 完成北京大学的学业,也祝贺她获得美国一流学校的 offer!本科的学习,像是开火车:老师已经为你铺好了路,你尽力开得快就好。然而博士研究像是旷野旅行,前方已经没有了道路,需要自己建立知识的地图,收集各种工具,认清前进的方向。相信她的聪明、努力、坚韧的优秀品质一定能帮助她克服一切困难,做出世界顶尖的研究!


关于实习派,你可能还想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