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骥才:我拉着生命的马车不放手

2017-09-23 郭影 夜光杯

75岁的冯骥才是个大孝子。多年来,只要在天津,他每个周二周六晚上一定提前一小时下班,去看母亲。他说,母亲老了,我要把她当女儿珍惜!而母亲则提前梳妆打扮,有时还会穿上旗袍,等候儿子……


01




孝子冯骥才

按时看望母亲,老人身穿旗袍等候


冯骥才是个大忙人,写作,绘画,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带研究生和博士生……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平时只要他在天津,每个周二周六,一定提前一小时下班,去看母亲,陪母亲聊天。所以,这两天的下午5点,他们是不会打扰、耽搁他的。


冯骥才说,一般去北京等地的短途出差,他都不告诉母亲,以免老人家惦记。“必须给她安全感,让她知道,我随叫随到。”如果出差时间长不能去看母亲,他会每天给母亲打好几个电话,随时“汇报情况”,让母亲心安。


冯骥才72岁本命年时,母亲为他亲手缝了一条红腰带 冯骥才工作室供图


而每逢周二周六,母亲必定梳妆打扮,有时还穿上旗袍,等候儿子。儿子自然领会母亲的心——希望以最好的状态、最佳的面貌和儿子相处,让儿子觉得她很精神,很健康,让他放心。

冯骥才动情地说,现在母亲是我的女儿!母亲老了,我把他当女儿一样爱惜她,搁在手心里,保护她……


记者问他:“9月19是周二,您陪伴母亲的日子,您一整天在开会,直到晚上七点多才结束,没能去看老人家,妈妈怎么说?”冯骥才拿起手机,快速滑动屏幕,满脸笑容地说:你看,她一早给我发来微信:今天风和日丽……我心系大会。这是一封简短的贺信,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信任、自豪和开心之情从屏幕里扑面而来。



冯骥才的母亲今年99岁,老人精神健朗,思路清晰。她上网,玩微信,知道儿子每天休息晚,有时自己睡不着时还给儿子发微信,分享好内容。提到母亲,冯骥才的表情是柔和的,暖意十足的,他又从手机里找出一张照片给记者看,说到,“我母亲前几天刚出院,这是和医生的合影。”照片里,老人微笑端坐,银丝柔顺,戴一条水粉色长丝巾,眼神清透,清雅温婉。冯骥才说,“还有3天母亲100岁。我要和家里人商量给母亲过生日。”看着妈妈的照片,聊着和妈妈相处的时光,冯骥才时而像个大家长,时而又像个小孩子。


02




激情冯骥才

忘记年龄,永远年轻


一湾池水锦鲤悠游,一座明代木结构门楣,木质斗拱飞檐,徐志摩塑像静立树间,几块纤夫石散落,建筑外壁爬满绿植,几何形状的架构空透处的天空蓝得纯粹。这里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现代主义风格掩映下的俨然是一个微型村落,这里承载着冯骥才的人文理想。一墙之隔,走进院子,人就会霎时安静下来,随着它的创建人一起,慢下来,思考,审视。


冯骥才研究院一景 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摄


冯骥才是著名作家,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画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冯骥才在全国举办个人巡回画展,画展间隙他总爱四处逛逛、探访当地有名的民间艺术。一次民间采风中,他发现,传统历史文化遗存亟待保护。从那时起,他冲到田野里去,到民间去,开始新的征程。


冯骥才画作《激荡》 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摄


冯骥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为各项文宝事项闪转腾挪。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缺乏专家,他便身体力行,“把书桌搬到田野上”,带领专家组奔波在田间地头。筹措资金出现困难,他一着急就买画。1991年12月,在周庄发现柳亚子南社的活动场所——迷楼面临拆除,他立刻卖画促使其得以保存。这些年,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记不清卖了多少幅画。学院刚创建时,冯骥才邀请莫言和余华前来,说话间有人找他谈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他放下电话,撇开两位老朋友,坐车去北京。


田野调查,捐修贺秘监祠,“激活”弘扬重要的民间艺术遗产,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等,多年来,冯骥才没有写过纯小说,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保和坚守文脉上。去年一年他基本没画画,他说心里有好多东西要表达,但是根本没时间画。他的夫人说:看到有些文化遗产来不及保护,他着急,会发脾气。


冯骥才夫妇 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摄


多年来,冯骥才和他的同路人,热诚奉献、一路心酸、一路感怀,无怨无悔。他说,看到老百姓自知自觉保护文化遗产,我最开心了。比如,最近在帮助绍兴胡卜村研究重建。这个村子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村民将村整体从水库淹没区迁出,还挖了几十吨土带走,这令冯骥才特别感动。


冯骥才说,2013年在法国演讲时说要保护中国的古村落,法国人不相信他70多岁。他说:“我也经常忘记自己的年龄,忘记年龄的人永远是年轻的。这里有两方面使然。一是,我永远与现实,与生活,与生活的前沿,与生活的问题纠结在一起,我一直在生活的漩涡里,不会觉得自己老了。二是,我在大学里,与年轻人在一起,培养研究生、博士,充满活力”。



充满激情的冯骥才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生命有多长理想就有多长,不能忍受不美和庸俗。他的理想是文明,“我所有的写作、所做的文化遗产保护都是为了更加文明。”


朋友们深情话“大冯”


冯骥才说:

最有力量的是我们的脊梁,知识分子是脊梁里最有力的那块骨头。我今年75岁了,不知不觉进入人生的下一个季节,如何演奏好这一乐章,必须要总结自己,要活得明白。我自己还有理想,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我是跨界的,大家说我赶着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这些年,我拉的每一驾马车都没有放手,我也不会停止。请大家帮我总结,帮我思考未来更主要的方向。


冯骥才(中)和朋友们在一起,右三为铁凝,左三韩美林 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摄


 铁 凝 

他的生命和事业是辽阔的

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谈起她眼中的冯骥才,真挚地说:

文学界的老朋友平时都称他“大冯”,是因为他身材高大。我也想说,他的生命和事业确实是大的,是辽阔的。


“冯骥才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更是一位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这些年来,迅猛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急剧改变着我们所栖居的城市和乡村的面貌,一切都来得太快,人们还来不及沉吟、来不及细想,有些事物就可能被放弃,有些事物就可能失落。好在还有很多人,他们具有更长远的眼光,他们意识到,不管变化来得多么快,多么令人欣喜,有些事物我们必须珍重地传承下去,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凝结着前人的灵感和心意的雕塑,那些世代相传的故事和歌谣,这一切都是美好的,是我们得自前人也必须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这些人成为了我们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冯骥才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这些年来,他奔波劳碌,既致力于深入田野的普查和抢救,又不知疲倦地向公众宣讲和呼吁。他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强烈责任感,他身体力行的示范和推动,感染和带动着越来的越多的人,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现在,中国已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而冯骥才先生正是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最初倡议者。”


铁凝在观看冯骥才的画作 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摄


铁凝说,无论冯骥才先生有多少种身份,我们都不会忘记他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是中国 44 34533 44 15288 0 0 4439 0 0:00:07 0:00:03 0:00:04 4439时期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的《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小说被认为是“反思文学”的代表作。而他的《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神鞭》等,从地域传统和民间经验中别开生面,创造了传奇性、具有丰厚文化意涵的艺术世界。他深爱着万家灯火、人间风致。无论是作为作家、画家,还是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冯骥才都在执着地、深情地传达着我们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韩 美 林 

他有真正的家国情怀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与冯骥才的友谊已经有35年,他们年龄之和超过150岁,艺龄之和超过100岁。二人一见面便热情拥抱。韩美林风趣地说:“我比冯骥才大6岁,81了,我是矮大哥。”冯骥才回应道:“我是高小弟。”


韩美林说:

我们两个身高不一样,但是脚下踩的土地是一样的,我们所受的民间文化的滋养是一样的。大冯这些年地毯式地寻找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功在千秋,这是国家宝贵的财富。他的努力让我们的艺术创作能有更多的民间文化滋养,这是以国家、民族为己任,这是真正的家国情怀。作为艺术家、文学家,我们不能只关注画面、文字,我们要关怀这个社会、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和大自然中那些不会说话的朋友们,这是我们的天职,也是底线。


 赵 丽 宏 

他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对老朋友“大冯”由衷表示敬意:

朋友们亲切地称他大冯,除了他人高马大,更因为他从文半个多世纪表现出的气度和格局。这些年,大冯一直在为研究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奔走呼号,影响遍及海内外。然而,作为一个作家,他从来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笔,读者不时能读到他撼动人心的新作,非常难能可贵。


 周 立 民 

他的初心始终未变


上海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说:

尽管冯骥才先生的创作已从最初起步走出很远,越来越纷繁多彩,可是,他的文学初心始终未变,贯穿了整个创作。很多作家的文学创作源自对文学的热爱,内心情感的宣泄,冯骥才除此之外,还是为数不多的,一开始就有着历史敏感性和自觉的历史意识的作家。


 李 辉 

他敏感焦虑,四处呼吁,走进田野……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辉与冯骥才相识30多年,谈起老朋友大冯,他有说不完的话。他说:

这位个头高大的人,喜欢运动,曾是篮球队员,却把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艺术门类中。从小开始画画,居然一次又一次临摹《清明上河图》!他喜欢收藏民间大大小小的物件,从而奠定后来全身心投入的文化保护的扎实基础。当然,对于他,更大的诱惑是文学创作。几十年来,从小说创作到非虚构写作,从个人收藏转而在全国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等,冯骥才与现实的对应关系,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爱之深痛之切,令他不能放弃个人责任,不能让文脉在这一代人手里断裂。他敏感焦虑,他四处呼吁与演讲,他走进田野考察……冯骥才走上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我们看路上精彩的风景。


冯骥才年轻时临摹的《清明上河图》



【记者手记】

爱美,保护美,留住美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一步一景,处处有宝,都是冯骥才个人藏品。其中,大树画馆给人印象尤为深刻。1993年,冯骥才创建大树画馆,这里既陈放作品以及文化珍藏,也是海内外文艺家和文化人以文会友的沙龙。馆内儒雅大气,意境清幽。大树画馆的“大树”二字,取典于冯家先祖汉将军冯异,为国建功却不思封官,每逢论功行赏,必避于大树之下,因此被军中称为“大树将军”。由于景仰先祖“为国不为己”的高风亮节,故以“大树”为名。文坛泰斗冰心老人生前深会冯骥才的用意,专门题写了“大树画馆”四字。


研究院里的徐志摩雕像


9月19日的研讨会结束后,冯骥才送走专家学者朋友,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夜色渐浓,他从大树画馆出来,走过锦鲤池,准备上车回家。在这里工作多年,每一棵树、每一片叶他都无比熟悉。上车前,他抬头,忽然取出手机,走到徐志摩雕像前,身高1.9米的他微微弯腰,拍了几张,然后才回家。

第二天早上,记者问他为何忙碌一天,临回家前还给再熟悉不过的“徐志摩”拍照?他说,那一刻,灯光打在树叶上,光影斑驳,与平时不同,很美。艺术就是将瞬间的美凝固下来。


这,就是冯骥才,爱美,保护美,要留住美!




冯骥才小传

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后入文坛。1990年投入城市文化抢救。2002年发起并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2年倡议国家紧急保护古村落。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


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郭影



关于我们:

本公众号乃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在微信平台,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陪伴您。欢迎免费订阅,我们将每日精选两篇新鲜出炉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机。所有文章皆为《夜光杯》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下面的篇目链接,可重读夜光杯微信公众号8月高点击率美文:

李大伟:怀念有点钱的日子

王汝刚:参观友谊商店

报应何时了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连长来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