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可八卦也常有高低之分——玩高级了,就是史学,就是考据。读史明智的通俗说法,就是八卦让你智慧。
公共政策研究,不八卦不行。不八卦,就不知道事物的由来,群体的偏好,不知道一草一木背后的故事,于是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总透着几分隔靴搔痒,不实不尽。
今天奉上中心读书小组负责人张心远的一则史学笔记,来跟大师学习:如何系统、严谨、深入、全方位地!八卦。
张心远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读书小组负责人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其实是一部考证的作品。作者整理了来自苏联、日本和中国的六百多份档案、报章、书刊等材料,写了一本四十万字(日文原著字数)的书,来叙述和辨析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仅两年左右、涉及人数不足百人”的一段历史,以尽量搞清楚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共建党实践中的种种细节。这当然是很有野心的。尤其,这本书出版于2001年,中共建党八十周年之际,对中国学界来说,简直是“踢馆”了。可能因此,曾有中国学者组织起来给他挑毛病。不过后来,石川先生过硬的考证工夫还是得到了中国学界普遍的佩服——而且,他写得又清晰流畅,抽丝剥茧,详尽而不琐碎。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经典,其中考证出来的种种细节也被认为是信史了。
关于这本书,我主要有三个心得。
全书结构和叙述思路
首先是关于全书的结构和叙述的思路。从后记可以知道,这本书里收录了作者从1990年起的十年间关于中共成立这个题目的很多研究成果,全都是考证的论文。但此书并没有写成一本考据论文集,而是一本思路非常清楚的“史书”。
石川先生在序章里用了一个“天地人”的比喻来介绍这本书的结构。第一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者把这件事放到了近代西方思想以日本为中转站在东亚传播的背景下,结合当时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正处在复苏期这个时机,因此有了“天时”。第二章介绍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作者特别点出在苏俄对远东的工作中,因为从陆地上与中国相接,相互间接触便利,可算是一种“地利”。第三章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作者指出中共的人才基础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出现在政治舞台上的以学生为主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中心正是像陈独秀这样的新文化运动干将,这种人才的集结,不妨归为“人和”。第四章则详细考证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细节,以为全书的收束。
“天地人”只是一种比附,真正主导全书结构的,其实是作者围绕中共成立这个题目提出的问题。首先,共产党是有主义的党,各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是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一个共产党得以诞生,必然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在这个国家开始传播。因此第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怎样传播的?由这个问题作者提出日本在近代西方思想东传中的特殊地位,因此从日本着手,进行细密的横向比较,梳理出日文和中文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对应关系(甚至制作了《日中社会主义文献翻译对照表》作为本书附录)。接着,作者又整理出当时中文马克思主义文献的其它来源,提出来自英美的英文文献同样是一大资源。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作者可以总结出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思想方面的一些特点。例如,陈独秀等人直接接触了对革命后的苏联的介绍,以及第二国际失败后左派对革命形势的总结,因此一开始就处于共产国际的影响下。
其次,作者看到朝鲜、中国和日本的共产党几乎是同时成立的,而其中朝鲜和中国还要稍早于更先接触马克思主义且工业更发达的日本。为解释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作者提出了苏俄和共产国际的活动这一因素。通过详述苏俄多次对华遣使以及使者的各种活动,作者评估了苏俄在中共成立中发挥的作用。而通过揭示苏俄在远东活动的力度和深度,作者再次把中共成立和朝共、日共的成立放在一起,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背景下进行考察。
最后,无论“外因”多么重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这段历史的主人公。因此本书的核心,也就放在中共成立前后这两年中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的活动上。从各种组织的活动,到每一份文件的产生,再到和共产国际的互动,最后进入“一大”的过程。这就是本书的主干问题,也是戏肉所在了。
对线性历史叙述的警惕
第二个心得,则是对线性历史叙述的警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共的人才基础是五四运动后活跃的知识青年”,这样的叙述其实都挺客观的,但我们真的正确理解了这两句话和中共成立的关系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五四青年,其实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就结合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山头林立才是常态。而现在的中共能在当时脱颖而出成为“正统”的原因是什么?石川先生在书中考证出的中国“伪”共产党活动情况,尽量还原了共产国际最初在远东选择合作者时的复杂情况。而关于“正统”如何确定的过程,也不是单纯的“择优而取”,而有种种让人唏嘘感叹的巧合。
最后一个心得就是考证的工夫。历史细节不但有价值而且有趣,但从我们读书小组来说,能不能记住它们不是最要紧的,学习这一番考证方法更有意义。我在这篇读书笔记里很难还原精细的考证过程,只简单举一个例子。作者在第四章“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一节中写了“时增时减的一大出席人数”这个问题,分析不同档案和回忆录材料中“12人”和“13人”两种说法是怎么来的。作者通过分析每个材料的形成过程和其时的政治、历史环境,摘出不同人前后矛盾的说法,分析这些说法的形成原因,最后推理出“少了”的那个人到底是谁——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像推理小说一样精彩,而且其中揭示的辨析回忆录、口述历史材料的方法,非常发人深省。
欢迎分享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号: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 (publicpolicycass);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 | 孙梦婷 傅婧琳
公共政策 | 专业客观 | 新型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