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方法 | 研究报告写作“难产”? 解决方法都在这里(下)

朱玲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 2022-12-31



写作提示

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报告类型多样,从写作目的来看,既有政策取向的,也有学术取向的,还有两种取向混合的种类。就混合型而言,初学者可以先从主题单一的调查报告写起。这一体裁容易掌握,写出的文章可形成经验研究的初步成果。此类报告的读者对象,多为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以及对特定领域感兴趣的公众。为此需要作者至少把握三个要点:第一,集中一个问题,抓住一条线索,讲清报告主题的来龙去脉;第二,用实地调查获得的信息来突出调研地区的特色;第三,有故事、有分析、有基于调查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避免空泛议论。


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新手在写作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即可尝试写作题目具有延伸性的研究报告。它与学术刊物论文的明显区别,首先在于读者对象略为广泛,除了特定专业的教研人员和学生,还有政策研究者。其次在于,篇幅限制稍显宽松,若不考虑发表于特定刊物,甚至可以恣意挥洒写成专著。这样,它既可作为研究项目最终成果的组成部分,又有可能改写成学位论文。这里强调“改写”,是因为学位论文的读者多来自学术圈,作者必须以此接受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学业的“综合检阅”。因此,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学位论文还需要体现作者在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的基本功,并且能够展示新发现和创造性。我理解,研究报告的写作并无固定程式,因而以下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针对常见的研究报告缺陷,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扼要讨论进入写作之门的办法,而非探究“写作入门”本身。

1.总体设计和导言
研究报告的导言虽然位于篇首,却并不一定是写作过程的开端。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是说明研究对象,二是介绍研究路径,三是简述篇章安排。恰恰是研究路径,往往会在研究过程中发生变化,因而即使作者从这一章节起步,很可能在完成报告后还需回头来改写。所以,研究报告的实际起点是总体设计的写作,这一部分最终将构成导言的主体。就总体设计框架而言,Heckman等人的研究报告仍不失其典型意义。它始终紧扣既定的研究主题,不仅在分析现存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清晰地展示新的路径,而且还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在对近50年美国经济现实的观察中引申出自己的创见,运用丰富的数据、严密的逻辑和娴熟的计量技巧来论证这些发现,然后以抽丝剥茧般的功力对分析结果做出缜密的解释,末了又在讨论和归纳研究结果的同时点明其中的政策含义。这些步骤,恰好都是研究报告必不可少的构件,即使添加了实际调查这一因素,报告的一般框架也大抵如此。基于这一理解,我把框架构建的学习要领提示如下:

研究报告的框架实质上取决于研究项目的设计。对于博士生,这个设计就是开题报告。此类设计通常会使尚无研究经历的学生焦虑不安。其实,最简单的入门方案就是找到既定研究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论著,钻研其中的导言或绪论。例如,若是选择了与农民工有关的研究问题,可以在写作前参阅蔡昉教授为《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蔡昉、白南生主编,2006)一书所写的绪论。其中,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研究面临的任务”,可以视为对研究背景的陈述;第二节“在研究上我们究竟走了多远”,显然是在文献回顾中展开这本书的内在逻辑框架;第三节,“劳动力流动的发展和制度变革眼光”,以及末尾的“结语”,则着重表明作者的研究视角和对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展望。

还有一个课题设计的“路线图”可供初学者参考,那就是基金会的研究项目申请表。只消顺序回答其中的问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完成项目设计。例如:研究主题(做什么?);目的(为什么做?);研究路径(在同一领域或主题上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留待进一步研究?注意:把研究主题分解为逐步回答的问题,说明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回答每一个问题);预期研究结果(outcome,对研究问题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预期产出(output,即成果形式);预期影响(impact,即研究结果和产出的作用)。如果项目设计书或者研究报告的导言没有阐明作者想干什么,怎么做,就意味着作者思路不清楚,或者未能建立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

此外,“模仿”也许对任何一位新手都是可行的入门办法。21年前,我在做博士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曾多次求教于来自德国北部Kiel大学的“新科”博士Beatrice Knerr。虽然我与她的专业方向不同,但是因为原本就带了一脑子中国问题去留学,所以不难选择研究题目,难的是不知道项目设计的套路。因此,借鉴她的学位论文结构,我便很快写出研究对象一节,并提炼出一个标题:“中国农村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然后,根据导师Erwin Reisch教授的建议,选择经验研究方法。接着,找到一本刚刚出版的博士论文当参考书,因为作者与我同校同系同专业而且以一项经验研究获得学位。我就参照他的抽样调查规模和分析步骤,照葫芦画瓢地设计了一个包括实地调查方案在内的研究路径。最后,把这些部件用三页纸的篇幅组装在一起,请Beatrice对德语表达做了修改,又跟导师手下的博士Litzka先生逐段讨论,改进调查方案。结果是,导师找我面谈一次就顺利通过项目设计书。事实上,学者做研究颇似京剧演员学戏,先是简单模仿师傅,寻求唱念做打皆“形似”。后是循序渐进,“化有形于无形”,向“神似”接近。末了,在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中“渐入佳境”,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在初学阶段就放弃对创新的追求。为了能写出新意,在论文设计之时就要琢磨如何使自己的研究与模仿对象不一样。我做学位论文时的想法,就是尽可能采用第一手资料,分析选定的中国经济问题,全篇突出中国特色。这样,即使不采用前沿方法,只要能从实地调查中采集新资料,就能保证论文“有所发现”。

导言中的篇章安排,一般与研究报告的目录相对应。如今国内有不少专著和学位论文,似乎都在依照教科书的体裁编排章节。问题是,这些著作的章节仅仅是在形式上有关联,相互之间却几乎在逻辑上无涉。这很可能是因为作者并未以研究主题为“红线”,提纲挈领地抓住一条贯穿于全文各个部分的逻辑通道。我认为,每一个研究主题都由一系列逻辑环节组成,章节的安排就是由这些环节决定的。倘若脱离了这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使排列了许多章节,那也就是罗列了一堆文字而己。


2.描述和分析
导言好似戏剧的序幕,此后剧情即正式展开,那就是围绕主题,按照研究路径的设计,逐步探究从主题分解而来的次一级问题。首先,需要描述问题是什么。描述手段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统计,还可以是二者组合的图表。总之,只有通过描述,才可能在文章初始阶段即刻画出问题的历史和现状。Heckman等人在研究报告中的第一步,即对Mincer方程来龙去脉的表述,做的就是这项工作。其次,必须说明现状为什么如此,这就构成了分析过程。仍以Heckman等人的报告为例,从第二到第五步,即模型审视、统计检验、限制放松和逐步添加因素,就构成主题的分析部分。

有些青年学者也许是看惯了学术刊物上那些极为浓缩的论文,即使做过实地调查,写起研究报告来一上手还是引入数学模型,推演计算一番,得出结果后却无话可说。因此,写出文章要么缺靴少帽两头单薄,要么有骨架无血肉了无生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收集来的资料几乎不加取舍地陈列出来,洋洋数千言,然则离题几万里。对于遭遇“文字表述瓶颈”的人,建议回顾项目设计书,写作时不断问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与研究主题有什么关系?使用哪些数据和非数字资料说明问题?为何要设计公式?为什么而计算?如果计算之后不能揭示数据背后的关系,那数据仅仅是数据。有了对数据含义和计算结果的理解,数据才能变成加工过的信息。作者一旦站在读者的角度上考虑,可能就会沿着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轨道,一步步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用写作的形式描绘个人思考的轨迹,传递用自己的思维逻辑串联起来的信息。

对于使用资料“跑题”的人,建议在写作之前根据提纲把文献和调查资料分类做上标记,引用时问问自己,从文献资料中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份而不是另一份资料?如何用它说明问题?怎样用它支持自己的判断?总之,作者必须明了如何用研究主题“统领”文献资料,而不是任凭自己的思维被文献资料牵着走。对此,一个可供观摩的范例是《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作者Pierre-Etienne Will(汉名:魏丕信)写作此书时,拥有明清以降甚至宋代的救济救灾文献,然而他仅仅选取那些足以说明国家救灾能力的资料,例如当事官员的奏折、皇帝的批示、官员幕僚的日记和专著等等,以极其简洁的文字,重点勾勒出雍正、乾隆时期以政府为组织中心的救灾救济制度,以及这一制度运行中皇帝、官员、乡绅、灾民等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当一个作者面对汗牛充栋的资料不知如何取舍时,也许浏览一下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就能看见“隧道尽头的亮光”。

3.解释讨论及总结
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interpretation)和讨论,阐明这些结果的含义,往往是研究报告中展现创新见解的地方。在Heckman等人的报告中,第六到第七步便是如此。如果既未交代清楚研究主题的来龙去脉,做完描述和分析又缺少解释和讨论,那么无论在动笔之前已经完成了多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也难以被读者所认识。而且,研究报告的结论还会因此而黯淡无光。对于不知如何解释和讨论分析结果的新手,建议阅读李实教授撰写的西藏地方财政考察报告。他在分析中发现,近年来中央财政补助不断增加并未使县际财力差异显著缩小。对此,李教授用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讨价还价、地区内部的“软预算”财政制度,以及财政补助在县际之间的分配机制,来解释这些发现。可见,解释和讨论靠的是计算以外的功夫,这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详加提示。

从研究报告的分析、解释和讨论中引申结论,乃至最终写出论文提要,是对作者的归纳能力和毅力的考验,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多数人的精力和体力几乎都堕入“强弩之末”的状态。可是结论和全文总结对整个研究报告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研究者稍加松懈就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只能坚持到底,倾心尽力“画龙点睛”。一个能够减轻最终写作压力的办法,是在写作过程中分段总结。这就如同登山,可以一路看风景,同时在不同的阶段歇一会儿做个小结。到了全篇文章的结束阶段,作者就不难用同一逻辑把它们串联起来,并基于对所有小结的综合而更上一层楼,在文章末尾抵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地。在此,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堪称典范。

研究报告初稿完成后,最好送给同行批评。作者则不仅要反复揣摩立论、描述、分析、解释和结论等构件是否布局得当,以及各组成部分是否有重大缺陷纰漏,而且还应静心审视分析手段的局限、计算结果的偏误、资料出处的忽略、文字表述中的病句和错别字等等细节。在遵守交稿期限的条件下,纵然做不到对作品千锤百炼,也应反复修改,力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尽善尽美。研究生即使不打算毕业后做科研,对学位论文的写作也必须全身心投入,尽可能在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上把它做到极致。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对于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有益。况且,研究生也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迸发不屈不挠的实践精神,才可能写出质量优良的作品来。至于立志终生投身于经济研究的人,那是要一辈子如此的。


结语

本文之所以重点讨论经济学调研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开列写作方法“指南”,一是因为经济学领域宽广无垠,笔者作为科研人员,眼界和经验必然限于特定专业方向,必须尽可能避免用一孔之见误导读者。二是因为研究和写作并无固定程式,笔者作为教师,不应用“八股文”一般的套路来束缚学生的创造力。三是因为研究方法的掌握蕴含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从教研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经济学新人,只要获得了基本的研究能力,就不至于在面临写作障碍时感到遭遇的困难无法逾越。


本文发表于《经济研究》2007年01期,欢迎分享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号: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 (publicpolicycass);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END

编辑 |   周彦 傅婧琳

公共政策 | 专业客观 | 新型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