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写作提示基于实地调查的研究报告类型多样,从写作目的来看,既有政策取向的,也有学术取向的,还有两种取向混合的种类。就混合型而言,初学者可以先从主题单一的调查报告写起。这一体裁容易掌握,写出的文章可形成经验研究的初步成果。此类报告的读者对象,多为政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官员,以及对特定领域感兴趣的公众。为此需要作者至少把握三个要点:第一,集中一个问题,抓住一条线索,讲清报告主题的来龙去脉;第二,用实地调查获得的信息来突出调研地区的特色;第三,有故事、有分析、有基于调查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避免空泛议论。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新手在写作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即可尝试写作题目具有延伸性的研究报告。它与学术刊物论文的明显区别,首先在于读者对象略为广泛,除了特定专业的教研人员和学生,还有政策研究者。其次在于,篇幅限制稍显宽松,若不考虑发表于特定刊物,甚至可以恣意挥洒写成专著。这样,它既可作为研究项目最终成果的组成部分,又有可能改写成学位论文。这里强调“改写”,是因为学位论文的读者多来自学术圈,作者必须以此接受答辩委员会对研究生学业的“综合检阅”。因此,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的学位论文还需要体现作者在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的基本功,并且能够展示新发现和创造性。我理解,研究报告的写作并无固定程式,因而以下只是根据个人的经验,针对常见的研究报告缺陷,以及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扼要讨论进入写作之门的办法,而非探究“写作入门”本身。1.总体设计和导言研究报告的导言虽然位于篇首,却并不一定是写作过程的开端。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是说明研究对象,二是介绍研究路径,三是简述篇章安排。恰恰是研究路径,往往会在研究过程中发生变化,因而即使作者从这一章节起步,很可能在完成报告后还需回头来改写。所以,研究报告的实际起点是总体设计的写作,这一部分最终将构成导言的主体。就总体设计框架而言,Heckman等人的研究报告仍不失其典型意义。它始终紧扣既定的研究主题,不仅在分析现存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清晰地展示新的路径,而且还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在对近50年美国经济现实的观察中引申出自己的创见,运用丰富的数据、严密的逻辑和娴熟的计量技巧来论证这些发现,然后以抽丝剥茧般的功力对分析结果做出缜密的解释,末了又在讨论和归纳研究结果的同时点明其中的政策含义。这些步骤,恰好都是研究报告必不可少的构件,即使添加了实际调查这一因素,报告的一般框架也大抵如此。基于这一理解,我把框架构建的学习要领提示如下:研究报告的框架实质上取决于研究项目的设计。对于博士生,这个设计就是开题报告。此类设计通常会使尚无研究经历的学生焦虑不安。其实,最简单的入门方案就是找到既定研究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论著,钻研其中的导言或绪论。例如,若是选择了与农民工有关的研究问题,可以在写作前参阅蔡昉教授为《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蔡昉、白南生主编,2006)一书所写的绪论。其中,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研究面临的任务”,可以视为对研究背景的陈述;第二节“在研究上我们究竟走了多远”,显然是在文献回顾中展开这本书的内在逻辑框架;第三节,“劳动力流动的发展和制度变革眼光”,以及末尾的“结语”,则着重表明作者的研究视角和对该领域研究趋势的展望。还有一个课题设计的“路线图”可供初学者参考,那就是基金会的研究项目申请表。只消顺序回答其中的问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完成项目设计。例如:研究主题(做什么?);目的(为什么做?);研究路径(在同一领域或主题上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留待进一步研究?注意:把研究主题分解为逐步回答的问题,说明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回答每一个问题);预期研究结果(outcome,对研究问题将会给出怎样的答案);预期产出(output,即成果形式);预期影响(impact,即研究结果和产出的作用)。如果项目设计书或者研究报告的导言没有阐明作者想干什么,怎么做,就意味着作者思路不清楚,或者未能建立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此外,“模仿”也许对任何一位新手都是可行的入门办法。21年前,我在做博士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曾多次求教于来自德国北部Kiel大学的“新科”博士Beat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