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好母亲,是怎样逼死孩子的?

指尖的豌豆 豌豆花 2019-04-28

在去武汉的高铁上,看完了《无声告白》。

这是一部位列亚马逊2014年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小说。

这部小说技艺娴熟——倒叙式的结构铺陈着悬念,过去与当下的双线故事吐露着真相,让作为读者的我们,看着故事主人公一步步滑向深渊和那不可挽回的结局;人物的情绪和行为都有着恰到好处的精准。也正是如此,有人诟病它匠气有点重,人物动机不自然。但对一个小说家的处女座来说,这样已经很好。

想聊聊它,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现实意义,关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关于不成熟的父母,关于独立人格的养成。大概正因为这些现实话题击中了大众敏感的神经,这部小说才如此畅销的吧。

1

原生家庭的影响


“生下孩子就自然成为母亲了吗?”

《小偷家族》女主人公信代的追问犹言在耳。如果说信代所谴责的父母,是那些只顾生养,不顾陪伴和教育的父母,那么《无声告白》中的母亲,则是另一种类型的角色,她更像中国式的“虎妈”,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有着高期待和高要求。

莉迪亚死了,而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第一句以一个人物的死亡为起点,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真相是什么?理由呢?

每个人都想知道理由。故事的任务,就是挖掘被死亡带走的真相和理由。这样的开头赋予了这个故事继续前进的动力。

故事以当下和回忆两条线穿插行进,起始于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和母亲玛丽琳的童年时代。因为少女死亡的根源在父母。

詹姆斯李是一个哈佛毕业的华裔学生,家庭贫困而低微,靠着天赋一路学霸到了哈佛。即便这样,他在白人社会依旧显得格格不入,没有朋友性格孤僻,最大的渴望便是融入人群

玛丽琳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喜欢被人刮目相看,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女医生,因为这“她想象的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

命运总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跟人开玩笑。当与詹姆斯李处于热恋期的玛丽琳发现自己意外怀孕时,她不得不中止了在哈佛的学业,放下了自己的医生梦,进入家庭,过上以厨房、丈夫、孩子为圆心的生活——这是曾经她的母亲最希望她过上,而她自己最为不屑、视为最平庸的人生选择。

当她深陷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发现自己离医生梦越来越远时,她恐惧、焦虑,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止如此,她被一种“我本可以”的悔恨填满,她甚至瞒着丈夫一走了之,重新回到了学校。只不过,再一次的怀孕让她的离家出走计划戛然而止。

回归家庭的玛丽琳并没有掐灭心中的梦想,她为那个梦想找到了新的宿主,也是她的人生的全新意义——她的女儿莉迪亚。

玛丽琳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它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

绝不过分纠正她的坐姿、逼她寻找丈夫、打理家务;决不建议女儿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过不属于她的生活。

她要在余生中一直鼓励女儿,让她做出超越母亲的成就。

她没有察觉,正是她的“好心”,让莉迪亚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对女儿的期待,是对自己“失败”人生的矫枉过正。她恐怕并没有承受力去面对一个不如自己的女儿。

在玛丽琳和詹姆斯李身上,我看到了他们试图逃离“原生家庭阴影”的巨大努力,但“逃离”将他们指引到了另一条歧路:詹姆斯李不希望子女像自己一样不合群,于是以一种催迫性的方式鼓励他们多交朋友;玛丽琳不甘于成为母亲那样整日围着家庭转的人,但却不得不深陷于家庭中,于是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女儿身上。

他们以爱之名绑架着子女,让孩子们以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生活。连莉迪亚都不得不承认“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将莉迪亚的死亡与她的家人联系在一起,难以想象什么样的家庭会逼得一个孩子去自杀。但当我阅读完全书,我发现,莉迪亚死亡的理由太充分了。她的生命像一根脆弱的树枝,承受着家人的压力——错误期待的压力、情感漠视的压力,最终被折断。

2

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作为推荐语,赫然出现在小说的封面上。

这句话很重要,它解释了莉迪亚之死的另一个原因(虽然它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莉迪亚错将顺从当成了爱,对于母亲的“无理要求”从不 say no,以致于将自己逼到了濒临奔溃的边缘。

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的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的身边。

莉迪亚对母亲言听计从,因为当年母亲的离家出走,给莉迪亚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为了避免母亲再一次抛弃自己,莉迪亚决定做一切能让母亲开心的事情。

当然,将罪责归于莉迪亚,是对她的一种苛责。她只是以一种孩子所认为的“爱”去爱着母亲。是她的母亲滥用了这种爱,滥用了孩子的依恋。

“如果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哦。”不知道有多少母亲曾经这样滥用过孩子的依恋。

最终,玛丽琳在整理莉迪亚的遗物时,才第一次走进了女儿的内心,真正了解了莉迪亚的“爱”:

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而是母亲。

撕碎的海报和图片、散乱的书本、倒伏在她脚边的书架,它们代表着她对莉迪亚的每一个期望,莉迪亚并不想要,但是却接受了它们。

玛丽琳一厢情愿的以为莉迪亚热爱科学学科,以医生为毕生职业追求,却不知道莉迪亚早已不堪压力,不仅课业成绩越来越差,而且对人生越来越迷茫。

莉迪亚也不敢将这些告诉母亲,因为她不忍心看到母亲满怀殷切希望的眼神变得暗淡,她不想让母亲失望。

说到底,孩子不能摆脱父母的期待,是因为父母从未教给他们,如何摆脱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的样子。

在小说里,作者一边层层剖析少女心中百转千回的苦闷和焦虑,一边以淡淡的笔调刻画父母们的无知无觉和后知后觉。

两相对比中,营造出了巨大的反讽效果。(反讽——对事物的预期和现实结果之间的矛盾的嘲弄。)

两相对比中,读者看到了一个少女的渴望、呼喊和爱而不得,最终活生生被父母和自己逼死。


找到真正的自己,几乎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找到自己,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坚持做自己,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更加重要。

莉迪亚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而玛丽琳没有坚持做自己,并寄希望于女儿来弥补自己人生的缺憾。她们最终伤害了彼此。

往期书评

《大国大城》:割裂的城市

《身份的焦虑》:哈佛才子的这碗鸡汤,帮你治愈焦虑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和他相比,你的困境算个屁

《情色电影》:这个故事有点污,只想让你看看最牛的讲故事方式

《斯通纳》:所有孤独时刻,组成了他的一生

《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恶作剧成就的圆满婚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