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越便捷,人会变得越无知吗?
高考成绩出来第二天,我的朋友圈就开始被下面这张图刷屏。
先介绍一下江苏高考和学区房的相关情况,否则理解这张图可能有点困难。
1、关于高考:江苏高考共考5门,其中3门语数英按分数计,总分480分,其余2门按等级计,有 A+、A、B+、B、C、D 六个等级。因此上图中所计算的400分以上人数,基本可以算作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
2、关于房价:苏州最好学区的房价,大概是无锡同等地段的2倍、南通同等地段的2.5-3倍。
所以,你们应该能够理解上图最后一句话:苏州就考成这样,还好意思房价这么贵。
刚开始看到这张图,我也感到了莫大讽刺,不自觉地就认同了它最终的结论:苏州的学区房真不值那么多钱。
但多看几遍之后,我意识到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图中所列苏州的几所学校,虽然在最好的学区,但并不是苏州最好的高中(况且,读高中并不按学区来,不知发布信息的人,是故意以最好的学区暗示最好的高中以误解公众,还是TA本人也不知那几所中学的真实排名);
相反,南通、无锡那几所学校,却是他们最好的学校;
因此,这几所学校并不具备可比性。
事实上,过了没多久,苏州最好的高中苏州中学就发布了他们的高考数据:考分超过400分的学生人数40多人。
虽然相比无锡和南通,这个数量也有差距,但我们不能妄下断言说苏州的教学质量比不上其它两市:
一来,我们不知道几所学校参加高考的总人数,也就无法比较400分以上人数占学校高考总人数的比重;而比重才是更客观的衡量标准。
二来,评价教学质量优劣,不仅要看400分以上的人数,还得看一本达线率、二本达线率这些指标。
后来,我的朋友圈出现了这样的消息:全市已有87名学生通过中科大少年班初审,共有152名学生考入麻省理工、斯坦福、哈佛、牛津等全球排名前10的海外著名高校。
转发这条消息的人,无不附上类似这样的评论:这才是苏州教育的真实水准,学区房还是要买的。
然而,转发消息的人可能没想过,152个考入海外名校的孩子,可能不完全代表苏州的教学水准,他们的成功更与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长远的教育眼光有关系。
再后来,又有消息出来“辟谣”说,152个学子考入海外名校这个数据不准确……
那天下午到晚上,围绕着“苏州教育质量”和“苏州学区房是否值得”这个话题,我朋友圈里的人讨论了一波又一波。
说实话,由于数据的缺失,大部分观点所依据的证据都不怎么可靠。但大多数人,都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现象,在讨论争议性问题时常常出现。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实际上并不关心事实,只会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立场,去寻找能支持自己的理由,并以此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但这么做,很可能让我们陷入“无知却不自知”的境地。
01
什么是这个时代的无知?
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书是《专家之死》。
作者托马斯•尼科尔斯是美国海战学院的国家安全事务教授,哈佛继续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交政策和国际安全事务。
这是一本相当尖锐的针砭时弊的书。如果你曾经,或现在,是一个作者所说的“无知”的人,那么,你在阅读时可能会感到不适。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探讨美国大众排斥专业知识、抓住错误认知不放、“错得理直气壮”现象背后的原因。
书中的一些现象虽然是美国特有的,但如果我们稍加不注意,就有可能滑入相同的境地。因此,读这本书算是给自己敲一记警钟,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无知却不自知”的境地。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无知”?
并不是不购买知识付费产品,也不是不看资讯,也不是不读书,而是这样一种状态:
缺乏所讨论话题的专业知识背景和逻辑论证能力,把道听途说当成事实,不信任专业建议,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书中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2012年,美国美食家群体兴起了“生乳运动”。生乳拥趸者不仅认为未经处理的乳制品味道更好,还认为它更健康。他们将生乳类比于生鲜蔬果,认为既然生鲜蔬果对人类更有益,那一切生鲜食物不都应该这样吗?
事实是什么呢?美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生乳制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是灭菌乳制品的150倍。
但生乳拥趸者并未因此动摇自己的喜好,他们继续摄入生乳——他们并不信任专家,他们认为既然专家在其它议题上出过错,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的建议也有可能是错的。
公众不断地寻找专家在知识上的漏洞,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无视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专家意见。
02
无知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达克效应”与“证实性偏见”
“达克效应”由康奈尔大学两位心理学家提出,它告诉我们,越愚蠢的人,越会高估自己,不觉得自己无知。
“越无知越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根源,是这种人缺乏关键的“元认知”能力。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认知,也就是能够评价自己的某项表现好不好,是否有哪里存在不足。
那些缺乏“元认知”的人,缺少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的能力,就会导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结果。
“达克效应”解释了人的“元无知”。“证实性偏见”则解释了某些人在具体问题上无知的原因。
“证实性偏见”是指,当我们在主观上认为某种观点正确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信息,只接受能够证实这一观点的证据,忽略推翻这一观点的信息。
要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世界上多的是具体的案例,我们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立场的案例和故事。但如果我们看一看统计数字,就会发现,你找到的案例,可能只是小概率事件。
互联网上的假消息、对热点事件的情绪化解读,也给我们的“证实性偏见”提供了滋生疯长的温床。
因此,有时候表面的获取新知,实际上是强化偏见。
(2)高等教育“商品化”
为了争取学生的学费,美国的高校使出了浑身解数。
顶级大学当然不用愁生源,但不那么好的学校,则需要在师资力量这个维度之外的其它方面吸引学生。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大学不再把学生当学生,而是把学生当客户。他们迎合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食堂、更豪华的宿舍和更欢乐的课堂体验。
但欢乐的大学体验,并不能保证学生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很多学生的四年都在“教育不足却被过度赞誉”的状态中度过。结果,当他们离开校园时,可能会同时带着不安全感和傲慢。
这种心态,会让一些人既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知,又不愿向专家虚心学习和请教。
(3)互联网制造垃圾信息
互联网制造了大量的冗余信息和无聊的噪声。我们可以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史特金定律”来形容互联网上的情况:90%都是垃圾。
互联网自身也缺乏辨别和区分信息的能力,这就导致大量优质信息被冗余数据所淹没。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辨别能力的大众,容易被错误信息诱导。
互联网的危害,还体现为给电脑前的我们制造了一种“知识的幻觉”——我们错把外包的知识,当做内化的知识。
作者对“维基百科”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维基百科提供基本资讯有一定的价值,但在更复杂的问题上并无太多建树。
互联网上无限的信息,也给任何拥有“证实性偏见”的人,提供了确认其立场的证据,让人们陷入自身偏见的泥沼中。
(4)新兴媒体不提供真相
新兴的媒体形态不利于我们获取真相。
首先,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喜好,变得越来越娱乐化,以至于很难在复杂问题上做深入的讨论。
其次,新闻业从业门槛降低,很多对某一话题毫无研究的记者也可以发表相关看法,以至于出现错误,误导受众。
最后,为了取悦观众,一些媒体越来越倾向于迎合受众的立场,而不是传达事实,这导致媒体成了一个证实性偏见的大型现场。
(5)专家也会犯错
专家也会犯错,并且专家犯错的故事会被大肆宣传,这会给受众一个错误印象:专家比普通人更容易犯错。以至于大众越来越不信任专家。
作者承认,专家犯错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明目张胆的欺诈,到因自负而弄巧成拙。但无论如何,专家犯错的几率远远低于普通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研究领域内接受了多年的训练,他们比普通人更有经验;其次,专业圈子有比较完善的自查和自我纠正机制,即使专家犯了错误,学术圈的自查机制也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故意的欺骗和行为不端都会得到清算。
(6)民主激发的自大与敌视
托克维尔说,不信任知识权威的现象根植于美国民主的本质。
美国的民主传统,让大众产生了一种错误认知:一切观点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
这种对个人观点、个人价值的大肆宣扬,导致了两个不良后果:第一,大众变得既自大又敏感,难以分辨“异议”和“不敬”的区别;第二,大众幼稚地抵制一切权威和精英主义。
03
如何避免成为“无知”的人?
在本书中,作者没有专门辟出一章,讲述如何避免成为“无知”的人。但从作者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探讨中,我们可以自己得出一些启发:
(1)警惕“证实性偏见”
牢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证实性偏见”,因此在探讨重要问题时,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证实性偏见”。
(2)重新理解大学
如果你还没上大学或正在上大学,也许你需要调整对大学的认知:
大学只是教育的开始,而不是教育的终点。
大学里很重要的一件事,是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论证能力。
(3)调整对网络信息的态度
作者建议我们,对待网络信息,保持以下态度:谦恭虚己、混合吸收、少点偏激、多加辨别。
结语
我在前文说过,《专家之死》是一本比较尖锐、容易让人感到不适的书。这就容易造成一个很吊诡的现象:
作者最希望影响的那批人,恰恰是最不可能读这本书的人——他们也许会怀着好奇翻开书本,但是当他们读到其中让他们不舒服的段落时,很有可能愤怒摔书,并从此再不染指这本书。
这该怎么办呢?真是一个让人为难的问题。
但作者还是把书写出来了。因为他说,他写这本书是出于“专家的义务”。
29 Jun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