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上大学是一场“压抑的胜利”吗?

黑糖豆花 豌豆花 2022-04-12

△ 剧照《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文/一碗甜豆花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章提到6年前流传甚广的一篇演讲稿。
我被这篇演讲稿戳中了。
那是一场面向北大学生的演讲,演讲者是一位作家、“西南联大”的史料研究者,也是北大校友,叫张曼菱。
她原本打算讲一些西南联大的故事,但当站上讲台,看见眼睛里带着迷茫的北大学生时,她愤怒了。
她觉得西南联大的故事离她眼前的学生们太遥远。联大的学生是民族精神和自我觉醒的一代精英。
而她眼前的学生,虽然头顶名校桂冠,却只是“被动成长”和“成功压抑”的产物。
她认为这群学生考入北大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
他们得了高分、进了北大,只是一场“压抑的胜利”
他们也并不比他们的同学聪明、优越、用功,只是比他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还误以为这种压抑是成功的必要、人生的正面经验。
“压抑的胜利”这个说法最初很打动我,看见这五个字的那一刻,我好像撞见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真相。
回顾我自己上学的经历,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似乎就是一场“压抑的胜利”。
但在我快要认同这个结论时,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01

“压抑的胜利”

这个夏天,另一个同样毕业于北大的人火了,她是李雪琴。
如果你看过《脱口秀大会》,那你一定知道她。
早在参加《脱口秀大会》之前,李雪琴就因为在抖音上拍视频向吴亦凡隔空喊话而有了些名气。
《GQ智族》采访了她,在那篇文章《李雪琴:我很痛苦,但我想让别人快乐》中有一段李雪琴的自述。
她谈到了她眼中的北大学生:
北大很多同学,其实他也不喜欢自己学的专业,不知道学了有啥用,但是好学生当惯了,不能接受自己比别人差。
……
包括就北大这个环境,我觉得北大已经算国内十八九岁顶尖青少年聚集的一个地方了吧,但其实你会发现大多数其实也都还是些普通人,天天看着那点GPA、谈恋爱、搞很傻乐呵的那种社团、保研、出国之类的事情。至于保研、出国是为了啥?想清楚的人也不是很多。
李雪琴所描述的北大学生的现状,似乎正体现了张曼菱所说的“压抑的胜利”的后果。
这些学生为了满足外界的期待,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压抑压抑着,他们不仅失去了生活的热情,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只知道依循以往的惯性,去追求更好的成绩、更高的收入。
如果某一天,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碰到了类似“你追求这些到底是为什么”这样的灵魂拷问,在一阵错愕和迷茫之后,他们也许会生出虚无感。
根据很多人的日常经验,“压抑的胜利”的案例不在少数,我们的应试教育似乎也特别擅长制造这样的胜利。
压抑的胜利,说白了,就是追求并实现了外界强加的价值和目标,但在这过程中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
其实,心理学家早就对这一现象和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就是在这一领域颇有成就的研究者。
他的研究主题是“内在动机”,并写了一本书《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最近刚刚在国内出版。
所谓“内在动机”,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激励,人为了自己、为了行为本身固有的回报而做某件事。
与内在动机相反的则是外在动机,它指的是为了外在的奖励、满足他人的期待、避免受到惩罚等外在因素而做某件事。
根据这个解释,“压抑的胜利”其实就是一个人追求外在动机、丧失内在动机后的恶果。
可能很多人认为,外在动机才是真正能够激励自己的力量。
如果不是因为不上学会被父母训斥,谁还喜欢上学?一份工作,如果不能带来更高的收入、被亲朋好友羡慕,还值得做吗?
而内在动机,是不是太理想化了?而且,如果外在动机也可以驱策人,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内在动机呢?


02

外在动机的恶果

为什么需要内在动机?
这是因为缺失内在动机、追求外在动机会带来恶果。“压抑的胜利”就是恶果之一。
几年前,一篇关于北大学生“空心病”的文章流传甚广,那篇文章称: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人想要放弃自己。
“空心病”这个概念是由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一位老师提出的。在日常接待心理咨询来访中,他发现很多这样的案例。这些学生有很强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那篇文章归结为我们的教育方式:
这样的教育观培养出来的同学,已经完全被训练成分数的奴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只知道高的分数可能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获得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
无独有偶,浙江大学的心理咨询老师陈海贤在他的书《幸福课》里提到,浙大学生也有类似的空心病的症状。
这些都是内在动机缺失的恶果。
几年前,我还没读过这本《内在动机》,就在某本心理学教科书或某篇文章中了解了追求外在动机的恶果。
我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了两组志愿者,并让他们完成一项任务:拼积木,这种积木有点类似今天的乐高积木,可以拼成不同的形状。
其中一组志愿者拼出积木会获得金钱奖励,而另外一组志愿者则不会得到任何奖赏。
两组志愿者都可以拼30分钟。到时间后实验人员会离开志愿者,并暗中观察两组志愿者接下来的反应和行动。
实验者发现,相比那些没有获得任何奖赏的志愿者,那些获得金钱奖励的志愿者在接下来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再玩这个游戏的可能性小得多。
这个实验验证了实验者最初的假设:金钱奖励会削弱内在动机
这是因为引入金钱奖励后,参与者对游戏的看法就改变了:原本,他们是为了获得乐趣而玩游戏,但增加奖励后,他们变成为了奖赏而玩游戏。
这么一来,外在动机驱动所带来的弊端就显露出来:行动者对外在奖赏的依赖日益加深,一旦外在奖赏消失,行动者就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但也许有人会反驳,这一发现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比如有些人原本就对工作充满兴趣和热情,而这份工作所带来的物质回报更能增强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也就是说外在动机也可以增强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的作者德西表示,外在激励确实有可能不伤害内在动机,但前提是将金钱奖励当作对付出的认可和感谢,而非当作一种激励手段。
比如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你能考100分就可以获得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和“这次考试进步很大,为了认可你付出的努力,给你买一辆新自行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用控制的手段(奖励也是一种控制)去让孩子做一件事,会破坏内在动机。而后者没有控制,也就不会对内在动机造成影响。


03

助长有条件的自尊&工具性的价值观

外在动机有各种形态,奖励或惩罚都是。它的本质是其他人对行动者施加控制,让行动者按照控制者的意愿行动。
其中有一种控制手段,比较常见,也比较隐蔽,就是有条件的爱。也就是将爱、接纳和尊重建立在人们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的基础之上。
在亲子关系中,有条件的爱更为常见。
比如有些父母会告诉孩子,只有听话才会被爱,有些父母则会告诉孩子,只有成绩好才会被爱。
原本最纯粹的亲子之爱,被加上诸多条件,就变成了一种交换——你满足我的期待,我爱你。
童年时经历有条件的爱,会造成两种可悲的结果:
第一,会发展出有条件的自尊和工具性的价值观;
第二,吸收和整合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时会出问题。
有条件的自尊比较好理解,指的是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价值必须建立在种种条件基础上,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学业表现、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外貌评价、社会贡献等。
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建立在种种条件基础上,那ta会用这些外在的成就指标来衡量其他人,也同样会用这些指标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当发现自己身上没有这类光环时,就会自我贬低,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工具性的价值观则是将一切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考高分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工作挣大钱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另一半是为了赢得他人羡慕的眼光……
一旦以工具性的价值观看待世界,那么每件事本身是否有乐趣就不重要了,每项活动的过程也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那个结果。
以工具性的价值观看人生,我们几乎不得不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尽力完成目标,但在目标完成的那一刻,这件事就被驱逐出了我们的生活。就好像你交朋友是为了与他们分别;你谈恋爱结婚是为了让感情走向终结。
在把每种经历当做实现目的的工具时,人也会渐渐地将自己看成工具。
童年时经历有条件的爱,也会让人在吸收和整合社会规范、社会价值观时出问题。
具体来说,这样的人会更容易将外在的、由奖励和惩罚相关的规则所组成的社会规范,变成内摄的信念
当社会规范被内摄时,人体验到的是“必须”“应该”和“不得不”,ta会认为某些规则并非出自本心,但必须要遵守。但这种遵守是死板的、僵硬的,当ta遵守规范时,ta会感到自己并非按照真实的意愿在行动,而是被头脑中的命令所逼迫。
内摄的对立面是整合,整合是指将某些社会规范变成自我规范,发自内心地认可那些规范,主动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社会规范被整合后,人所呈现的状态有点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内摄这个概念让我想起了《倦怠社会》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当代“功绩社会”的现象。
这本书揭示,我们的社会已经由“规训社会”变成了“功绩社会”,生活其中的人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
规训社会重视禁令、规范,它强调的是人“应该”做什么;而功绩社会重视计划和自发行动,它推动生活其中的人主动去思考“我能够做什么”。
功绩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个社会存在一种集体无意识——渴望将生产最大化,渴望提升整体的效率,也就是说集体渴望着“更快、更强、更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功绩主体不断剥削者自己。
我曾经以为功绩社会中的自我剥削是由内在动机支撑的,但现在看来并不是。
它虽然表现为自己对自己的驱动,但它更像是遵从内心某种僵化教条而做出的选择。
而且,这种自我剥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个外在于活动本身的目的,为的是“更快、更强、更好”,行动者似乎并未体验到ta所从事的活动本身的乐趣,这与内在动机指向活动本身的乐趣,是不同的。
对规则的内摄也让我开始怀疑,很多时候人们说某件事是“出于我的自主选择”是否是真的,“自主选择”是否那么自主。
如果我们头脑中那些“必须做”“不得不”的声音只代表我们对社会规范的僵化地顺从,那么听从这些声音所做的选择也就不能说是自主的选择了。


04

培养内在动机

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内在动机的重要性。
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拥有内在动机让我体验到了持久的快乐和满足。
在文章开头我提到,我差一点就要认为我考上大学是一场“压抑的胜利”,但后来我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就在于,不管在哪个阶段的学习中,我都感受到了学习、求知本身的乐趣。
最初,我和很多人一样,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等外在动机的激励下学习,但学着学着,我体会到了学习本身的乐趣。
拥有这种内在动机后,我对考试的态度也不一样了,我不会把考试当作对我的能力的评价,我将它当作对我的学习方向的指引,让我看到有哪些bug需要修复。
我想这大概是我的幸运,也是我没有被学业的压力压垮的原因。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太多内在动机的人来说,应该如何获得内在动机呢?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反面案例,来自我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一则回答。
十几天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消息传出,知乎上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很热烈,我看到了其中一条高赞回答,答主是国外某高校在读博士生。
回答的大意是说我们的教育不会关怀失败者,太追求上进,贬低平凡的价值,亲友长辈对我们的期许总是“有所作为”,似乎没有“作为”和“成就”的人就没有价值。
面对这样的教育环境和不合理的期待,答主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感恩任何PUA式建议,也不要担忧任何人的看法,只需要自己开开心心就好。
△ 知乎截图
我之所以反对这种应对方式,是因为它似乎在提倡消极的反抗。但这种反抗是非自主的,它和顺从一样是一种被控制的行为。
它的本质是悖逆他人的期望,不让发号施令者得逞,但是它遮蔽了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和动机,让一个人没办法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因此这种反抗对当事人来说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它没办法解决“空心”的问题。
这就像有些孩子为了跟父母的期望反着来,就逃学、打架、玩游戏,这些行为短期的确能让自己变得开开心心的。但这样的选择却不是深思熟虑后负责任的选择,它是屈从于非理性冲动的任性妄为,而不是出自内在动机的自主选择。
那么,怎样找到内在动机呢?
很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如果一个人在外在动机的驱使下生活了很多年,那么ta不大可能猛然开悟般与过去所信奉的价值观和信念告别。
这必然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ta要有意识地驳斥某些主流的价值观(比如将人的价值与成就挂钩),要给自己僵化的想法松绑,要修补有条件的自尊,要改变工具性的固化思维。
此外,ta还必须找到一项活动,ta能够体会活动本身的趣味并沉浸其中。
内在动机的获得还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胜任”。也就是说,一个人越胜任、擅长一项活动,ta就越可能感受到活动本身的乐趣。
这也就意味着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十分必要。而优势是天赋、练习和时间的产物,从这方面看,获得内在动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找到能让你不计回报地沉浸其中的活动,那感觉真的很美妙。真希望你也拥有这样的快乐。




『从哪里可以阅读这本书?』
微信读书上可阅读本书电子版。想买纸质书,可戳下面链接:

『也许你还想看』
● 《心流》:如何避免「三分钟热度」,找到人生的「热爱」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正经历“¼人生危机”的我,被这本通俗哲学书治愈了《倦怠社会》: “每天都累得像条狗”?过劳背后的真相了解一下
一碗甜豆花:武汉大学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从地产策划转行文字编辑。好读书不求速度,每周精读一本书,专注心理学、文学书籍,偶尔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畅销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