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发布】你好,新时代新渔村!一起见证它的华丽蜕变
渔民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
土地面积仅0.25平方公里
但这里却诞生了
全国首个万元户村、
全国首批社区股份公司、
农村城市化改造样板等
多个城市发展标签
渔民村人一直勇立潮头
努力将“春天的故事”续写得更精彩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使命
渔民村也有了新追求
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迈进
不断焕发新光彩、展现新魅力
12月17日,罗湖“双周发布”举行渔民村专场。罗湖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红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宫雪、渔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联合带来“新时代新渔村”主题发布。
2019年以来,罗湖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按照“标准+质量+示范”的思路,探索超大型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子,在渔民村所在的渔邨社区开展先行探索,助力渔邨社区实现从“物质小康”到“精神小康”。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可以观看发布会直播哦
从以船为家到住进花园小区
渔村精神不变
▼
行至深圳滨河大道南侧
老远就看见一座高高矗立的大楼
“渔民村”三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从打渔世家到中国最早的“万元户村”
再到如今现代化的花园社区
渔民村是深圳叙事的起点
留下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印记
也留下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情的足迹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
和巨大变迁的缩影
#上下滑动查看#
一个“小渔村”的沧海桑田
渔民村在立村时只有22户渔民,人口不足百人。他们以船为家、四海漂流,又像是大海里的一段枯枝,所以叫“水流柴”,后在政府帮助下上岸定居。改革开放前,渔民村人主要以捕鱼种田为生。
到上世纪80年代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渔民村人开展多种经营,在1979年到1980年短短一年间,33户村民家家都成了万元户,渔民村成为全国第一批万元户村,为特区的发展作出了精彩的注解。
1992年,为适应特区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渔民村又率先实现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转变,开展股权改革,享受红利,成立渔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村办股份公司之一。
2001年,渔民村在深圳率先启动城中村改造。三年后,一个崭新的现代化花园社区拔地而起,同时创新成立了渔民村物业管理公司,为深圳规模庞大的旧村改造和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国城市进程中的成功典范。
2015年,渔民村又经历了一场改革的洗礼。渔丰股份公司召开股权改革表决大会,通过了公司股权改革方案,基本实现了股权内部流转的股权改革目标,使集体经济发展再次驶上快车道。
渔民村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变迁
也见证了风起云涌的特区四十年
罗湖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红班表示:
“渔民村的发展历程,正是渔民村人发扬了‘敢为人先、勤劳务实、团结奋斗’的渔民村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的结果。”
如今走进渔民村
看到的文化地标和文艺精品
寄寓着渔村人传承渔民村精神、
勇立时代潮头的志向与追求
文化长廊
村史馆
主题雕塑
主题话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敢为人先、勤劳务实、团结奋斗”的渔民村精神,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罗湖对渔民村文化长廊和村史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村口公园设立《扬帆》主题雕塑,创作主题话剧《幸福渔村》,努力把渔民村打造成为深圳改革开放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基地。
文化长廊
总长350米,以渔民村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以场景再现的形式,精炼地概括了渔民村近百年来的变迁历程。
村史馆
建筑面积约278平方米,共四个部分,累计收录文件实物近百件,照片213张,影音视频4个,全面、系统展现了渔民村发展历史。
主题雕塑《扬帆》
围绕“渔村、窗口、示范”三个核心理念进行创作设计,综合考虑了渔民村地理风貌、交通情况、气象条件和视觉审美等因素,既反映渔民村的自身文化特色,又用较为当代的艺术手法凸显渔民村在特区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窗口示范作用。
主题话剧《幸福渔村》
以渔民村改革开放历程为题材,由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09剧场《军哥剧说》团队担当主创,以多重故事线展现渔民村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
时代变了,渔民村精神不变
新时代,新担当
渔民村人将继续发扬
“敢为人先、勤劳务实、团结奋斗”
的渔民村精神
在“双区建设”的新征程中
走在前列、勇当先锋!
从“物质小康”
到“精神小康”的新追求
▼
渔民村人敢为人先,敢于创新
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
如今,渔民村发展越来越好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深入
你可以感受到这里
浓厚的志愿氛围
志愿服务:一座小“驿站”的贴心点单
渔民村人致富思源,2002年积极响应政府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渔民村与戈宝公司在新疆合作,先后在新疆建立了总计18万亩规模的戈宝红麻野生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和仿生种植区。
秉承着一直以来的志愿精神,2016年成立了以渔民村村民为主体的民乐志愿者协会,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如今各种志愿服务
在社区随处可在
↓↓↓
居住在渔邨社区的陈奶奶,是一位83岁高龄的轻度认知障碍者,子女工作繁忙,常年由保姆照顾生活起居。一次偶然的机会,渔邨社区长者服务区的社工给她和家人详细讲解了中心的服务内容,在评估陈奶奶的情况后,社工安排了手工锻炼、益智训练等预防脑退化的活动。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家人发现了陈奶奶的变化,人变开朗了,也爱笑了。
近年来,罗湖区在社区层面注重整合现有志愿者团体,形成合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渔邨社区组建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社区党委书记兼任队长,常态化开展社区“8+N”文明实践活动。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渔邨社区还开展 “志愿罗湖,温暖邻里”系列活动,让“有时间做义工、有能力做义工”的罗湖义工口号更深入人心;组织各中小学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文明城市我参与”主题团课、队课及青少年“小手拉大手”志愿者活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在渔邨社区
还有各种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
为居民带来各种福利
比如名家讲座家门口就可以听!
文明实践:一次家门口的名家讲座
2020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望喜在渔邨社区开展传承家风家训文化讲座,现场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特别引人注目。她激动地表示,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名家讲座,就毫不犹豫走了进来。
类似这样的讲座在渔邨社区正在如火如荼举行,自2020年10月起,罗湖在渔邨社区试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图书馆为主阵地,常态化开展“政治引领+教育实践+公众服务”三结合的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10月份以来,共开展活动8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10000人次。
下一步,渔邨社区还将探索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制度,以现有义工积分制为基础,新增文明荣誉、文明实践得分等,根据积分等级予以优先享受公共福利,换领商家公益商品等激励措施。
以渔邨社区为试点的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实践
▼
2019年以来
罗湖区委抢抓“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选择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的
渔邨社区作为试点
探索超大型城市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创新机制:一个党群服务中心的蝶变升级
你能想象党群服务中心
还可以是社康、书吧、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吗?
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
最便捷、最综合的服务
▽▽▽
居住在渔邨社区的李永棠爷爷退休居家,平时很少参加娱乐休闲活动,新党群服务中心开业后,他被邀请到长者服务区活动,打乒乓球、跳舞、做操……在这里,他交到了很多新朋友,“我从来不知道党群服务中心还有这么多功能,而且全部都是免费向居民开放的。虽然儿子不在身边,但我们老两口也不觉得孤单了,老人们凑在一块,心情特别的快乐。”他说。
罗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宫雪介绍
2019年以来,区委把渔邨作为第一个试点社区,将原本分散在社区里的社康、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书吧进行整合,并一体规划、整体升级,建成全市首个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3层3500多平方米,实现了下沉资源、管理与服务在社区的“物理整合”。
新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
社区党委配套建立了
“社区党委领导、条块联动、以块为主”
的社区治理机制
产生了“1+1>2”的强烈“化学反应”
渔邨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居民小区“四位一体”党建模式作用,在船步街片区棚改中,仅用15天就实现了签约户数、套数、面积三个“99.7%”的签约率,刷新了深圳同类项目的速度。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后,服务长者人次,从之前的300人次上升至现在的1293人次,增长率达331%;家庭医生签约数,由2019年的2998人增长到8930人,增长率达197.8%。
通过政务服务的下沉,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431项政务服务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站通办”,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建成了24小时“不打烊”智慧政务驿站,实现了230个事项自助办理。
法治思维:一次综合分析会的解决方案
“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背后
是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
但社区高效治理的落实落地
仅有新机制还不行
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承载平台
一起来看看这个平台是如何运作的
渔邨社区基层治理分析会
航运小区是渔邨社区内的老旧住宅小区,有个别业主和租户开始在小区空地摆起了麻将桌,时有邻里纠纷,甚至是打架斗殴,存在安全隐患。
“走,去找李竞(社区党委书记),请她搞那个什么治理会,我们自己解决。”听说“渔邨社区治理综合分析会”效果不错,小区居民便主动找到了社区党委。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经过整治,目前航运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小区整体环境得到了提升,小区居民群众及周边商户纷纷点赞。
“渔邨社区基层治理分析会”
是在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
社区党委搭建的一个社区共建共治平台
用于统筹协调条块力量
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
解决居民关注的社区治理顽疾
此外还配套建立了
“居民点单、部门统筹、按需上菜”
的普法共建机制
让“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有烦心事操心事找社区解决”成为社区共识
通过“基层治理分析会”这个平台——
社区不仅建立了“反馈问题、协调解决、跟踪反馈、考核评价”的社区治理闭环模式,还最大限度调动了各方力量,将“问题处理在基层”,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精细治理: 一台AI机器人管家的聪明智慧
当下
社区的高效治理
离不开成熟的平台载体和机制
也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
智慧渔邨系统
早高峰期间,人流量大,早餐店空间有限,店老板将桌椅摆放到人行道上。早上7点50分,“很认真”的93号AI摄像头,抓拍到早餐店有出店经营情况,智慧渔邨终端——AI管家迅速将信息传达给区网格管理中心,随后信息分拨到了处置部门,街道执法队即刻前往巡查,督促提醒商家后,将处置情况上报系统,整个过程耗时1小时。
过去,这类问题通常是执法队员日常巡查中发现并处置,这种依靠人工的方式,很难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智慧渔邨系统建成使用后,AI摄像头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重点区域,自动识别抓拍出店经营、垃圾箱满溢、乱堆物料等14类城市管理类事件,自动派遣到相关平台进行处理。店主一违规,就会被识别处置,不会再心存侥幸。
这个事例反映了
智慧渔邨系统的一个应用侧面
除此,它还可以应用在
许多常见的社区治理场景中
借助AI管家,依托综合网格改革
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实现全面感知、态势预测、事件预警、
高效处置的网格化全周期管理
让社区治理更聪明、更智慧
深港协同:一支港人志愿者队伍的向心力
社区的治理
要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
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罗湖毗邻香港,有近4.3万名常住港籍居民。与香港隔河相望的渔邨社区,港籍居民更是占到了辖区常住人口的8.43%,成为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群体。
第一支港人志愿者队伍
渔邨社区的港逸豪庭业委会共5名成员,其中4名是香港籍业主,业委会主任王纪明也是香港籍。长期以来,港逸豪庭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处积极合作,为小区居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把香港小区的优秀物业管理经验带进小区,助力小区的居民服务与社区的治理。
2020年9月,在社区党委牵头下,试点成立了第一支港人志愿者队伍“渔邨社区港逸志愿服务队”,带动了更多港籍业主融入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目前,这支队伍已壮大到12人。“係哩度,深港一家亲,我哋就係一家人。”王纪明说。
近年来,罗湖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
在港籍居民较为集中的渔邨等社区
率先探索了港人服务新模式
一方面,搭建了港籍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坚持“发挥港人优势,服务好港人”理念,试点实施了“港人领头雁计划”,引导4名港籍居民参选并当选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组建了12名队员的港逸志愿服务队,带动了越来越多港籍居民,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社区小区事务,促进辖区内两地居民关系从“松散”到“紧密”,从“隔阂”到“认同”。
另外还建立了面向港籍居民的“标准+示范”的服务体系。按照寓治理于服务的理念,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港人服务专窗,提供6大类30项业务的办理。设立咨询、求助热线,搭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文化交流、就业创业、爱心救助、社区治理”6个平台,编制繁体字版《深港双城生活服务手册》,汇总5大类22项惠港政策,方便港人在深生活工作,促进港籍居民在社区生活从“不便”到“舒适”。
升旗仪式周周有
家国情怀满渔村
▼
走进渔民村
你会发现这里的居民生活丰富多彩
更是充满着“渔村”特色
爱国主义:一场升国旗的仪式感
2020年10月1日,一场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准时举行,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渔民村。其实,这样的升旗仪式渔民村每周都会进行。
渔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颂球介绍
2019年渔民村完成城中村改造、优化提升文化广场设施的同时,在村文化广场建成了标准化的升旗台和自动升旗杆,并开始在每周一及重要的节日,举行升国旗仪式。“我们是想通过这种持之以恒的仪式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很多人的心里。”
让吴颂球感动的是,疫情防控期间,在一旁小区的三楼,有个小学生经常在每周一早晨8点50分,准时出现在阳台上,对着冉冉上升的国旗致以少先队队礼。“改革开放后,渔民村敢为人先、勤劳务实,更是成了全国首个万元户村。有国才有家,才有安稳的生活,这是渔民村村民的切身体会,也是渔民村村民爱国情怀的朴素由来。”他说。
还有一个地方
也是居民们常去的“打卡”点
那就是文化氛围超级浓厚的图书馆
文化生活:一家图书馆的心灵栖息
温馨柔和的灯光、富有创意的书架桌椅以及柔软舒适的台阶沙发,一改传统图书馆的刻板、冷清,传递的是一种悠然、悠闲、慢下来享受幸福的图书馆生活方式。有着满满温情的渔邨社区悠·图书馆一开馆即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渔邨社区悠·图书馆不仅有着舒适的环境,更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氛围和资源。图书馆馆藏书2.5万册,报刊200种,馆内配置台式(平板)电脑25台及各种图书自助借阅电子设备,配以最新、最热门、最畅销图书的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拥有高达49.20T的海量数字资源,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文化服务。
社区图书馆不仅圆了渔民村人的读书梦,在日新月异、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也为众多在渔民村居住的外地来深建设者营造了一处心灵栖所。
从“先富起来”到“幸福起来”
渔民村正在
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
往期精彩回顾
2、建圳者·见证者|邱兴堂:以罗湖为坐标,为达州人的深圳梦护航
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