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挥学科优势,浙江财经大学结合疫情防控向业界建言献策④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

抗疫防灾众志成城

浙江财经大学土地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从专业领域出发

发挥专业优势

展开反思、探讨和展望


浙江财经大学

地研院院长

吴绍华  教授


增强城乡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以特有的制度优势,集中力量,迅速反应,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疫情爆发和防控过程中也暴露出城乡系统的脆弱性。如何增强城乡系统的弹性,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从规划视角提出四点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相统一的规划观。以往我们的规划重视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指令性管理。空间规划根本目的是什么?维护人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生活空间的改善和栖息地的保护同样重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自然为本相统一的规划观理念,优化人和生态的健康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健康的城乡弹性系统。

(2)构建多样性、模块化的国土空间结构。空间蔓延是疫情、火灾、虫害等重大灾害的典型特征。如果系统组成和结构单一,这些灾害会在整个系统中蔓延。而模块化可保持相对独立,一个模块受到突发影响可迅速隔离阻断,而其它模块依然可正常运行。因此,多样性、模块化的国土空间结构设计能增强城乡系统弹性。

(3)优化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除了因物流导致短暂波动外,粮食、蔬菜等食物供应基本稳定。农村和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和交易可增强城乡系统弹性。因此,需要规划好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发展路径。

(4)重视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如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疫情,病虫灾害等,我们该如何应对?对于重大的外界干扰,多中心的治理主体之间团结一致做出响应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法。新一轮的空间规划需加强空间治理的基础研究,将规划的硬技术和社会治理的软制度相结合,提高城乡系统应对不确定事件的能力。


浙江财经大学

徐保根 教授


树立人类-生物共同体理念

开展国土空间问题研究

人类是生物界生态系统的最强势群体,但新冠状病毒、SARS、蝗虫、洪水泛滥等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否也说明“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人类自身发展不平衡,会造成弱势群体的不满、争斗甚至战争;生态系统各动植物的发展不平衡,也照样会引起被人类任意宰割的动植物弱势群体的反抗与斗争。人类与各动植物群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生态系统健康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离不开全球生态系统”,如何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是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应把“以人为本”、“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进一步拓展到人类-生物(命运)共同体的范畴,树立人类-生物共同体新理念,积极开展国土空间利用、建设、保护问题研究:

(1)根据生态适应性理论开展人类-生物活动适宜空间研究。积极学习运用生态适应性理论,开展人类、各类动植物的活动空间及其规律研究,根据其规律确定其空间规模,划定各自的活动空间界限,实现人类及各动植物活动空间的适当集聚。加强人类-生物活动缓冲空间、增强活动弹性、提高应对意外自然灾害能力问题的研究。

(2)根据人类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开展人类-生物活动规则研究。应充分利用人类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方面的文献成果,根据各类动植物对人类的有利影响以及人类利用、侵害动植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人类-生物活动规则及负面清单研究,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人类-生物活动规则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做到“井水不犯河水”,实现和平共处。

(3)加强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价值的深入研究。积极开展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支持、文化功能之间辩证关系研究,通过其价值的全面科学核算,探讨其价值实现的最优方案。严格控制生态系统供给,禁止掠夺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重视生态系统调节、文化价值挖掘,积极发挥生态系统的调节、文化价值为人类谋福利。

(4)加强国土空间问题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病菌与疾病传播、气象与海洋灾害等没有国界,全球生态系统是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各国都应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物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各国及全球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研究,加强国土空间问题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浙江财经大学

李武艳  教授


构建耕地应急保障支撑体系

提升区域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心。一时之间,全中国万众一心,为抗击肺炎行动着。突发疫情考验着我国的应急防控机制,联防联控的过程也是我们反思、总结和完善防控机制的过程。为及时响应这次重大疫情,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一种兼具生存生活生态功能的战略资源。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耕地资源退化严重。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因此,耕地资源应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支撑体系。从肺炎疫情的防控过程、耕地资源特点和功能特征,我们认为耕地应急保障支撑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一定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确保在应急情况下,满足中国14亿人的吃饭问题。(2)建立分层级的耕地应急保障体系,以防在突发和隔离情况省、市、县区和乡镇可以实现自我防控和自我保障。(3)从节约农产品运输成本提高供给效率,应合理布局,确保人口密集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4)增加人口密集区农业设施用地供给,提高耕地利用效益和农产品种类数量供给率。(5)充分发挥耕地的生态功能,特殊时期可允许耕地及时变更为临时建设用地,支持必要的应急疏散人口安置和隔离管理。


浙江财经大学

地研院副院长

祝锦霞 副教授


增强城市空间韧性提高适应性治理能力

快速的城市化使得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很短时间跨越了百万级人口的门槛,直接跨入千万级,成为超大城市。面对本次新冠疫情,中国凭借制度优势抗疫成效显著。但中国在超大城市治理方面经验不足。如何增强城市系统韧性提高城市的适应性治理能力,提高城市的治理水平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遵循城市空间自组织发展规律,揭示城市系统运行机制。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的循环周期都贯穿潜力、连通度和恢复力的变化。外界环境发生缓变和突变的时候,城市系统的三大属性如何动态变化?需要从城市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出发,揭示城市系统的运行机制,打开“黑箱”,为指导城市快速进入新的适应性循环奠定基础。

(2)有序合理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空间韧性提高适应性治理能力。快速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空间迅速解构和分化,居住隔离、空间隔离现象显著,城市治理的诸多问题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城市治理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发挥大数据的优势,基于RS、GIS、街景、lidar等有序合理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增强系统的空间韧性使其适应城市外部环境的变化。

(3)以人为本,创新多主体的整体性空间治理模式。规划被经济利益主导作为实用主义的管理工具已经太久,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城市和规划的“初心”。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环境公平、空间正义、经济活力和社区韧性,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维度,多主体的视角实现政府、市场和公民的联动协同治理,创新空间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的效能。


浙江财经大学

韩璐 副教授


加强突发事件时空预警

促进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期,随着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场“疫情”的战场是检验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区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涌现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但在应对疫情的同时,一些地方和部门暴露出在预防预警、先期防控、应急能力、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也折射出区域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健全等问题。突发事件波及国家社会经济各个方面,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标志着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建立系统且完备的突发事件空间预警机制是我国实现区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在突发事件的预警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信息精细化不高、防控与预警机制不健全等。据此,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思考与建议:

(1)实现空间行为轨迹共现性,完善区域精细化信息获取机制。运用现代技术并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快速获取疫情、泥石流、滑坡等突发事件的相关空间数据,如病菌传播轨迹、暴雨大雨活动轨迹、人口流动轨迹、舆情传播轨迹等,并准确的、精细的、及时的进行可视化信息发布,这样才能体现突发事件的同时同地共现性等特征,有利于提升公众的风险防范与预判意识。

(2)完善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区域预警预报联动机制。在精细的空间行为轨迹数据获取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标准,完善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同时,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城市体征诊断、城市体检等方面,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报联动机制,这是区域突发事件联防联控的核心所在。

(3)搭建共治共享的信息平台,构建区域风险识别与分担机制。对突发事件预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搭建信息平台,识别突发事件中病菌传播、暴雨大雨活动、人口流动、公众舆情传播等各类区域风险,建立风险信息系统及关联结构图。此外,相应地构建相关信息的公开共享、保密上报传播、快速决策、风险分担等保障机制。


浙江财经大学

徐飞 博士


珍惜书桌,学为所用:

GIS绘图技术可供统计疫情的空间分布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各行各业的不容易,疾风知劲草,挑战显担当。有建设者在防疫一线昼夜施工,有医疗工作者在一线竭力抢救,有科研人员抓紧时间研发疫苗,有热心人事积极捐献物资,有社区工作人员积极的排查登记,有广大警察日夜蹲守监测点,这些无一不体现中华儿女的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深切地感受到正是全国各行各业的同舟共济,团结一致,才保障着我们在家工作,这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

在抗疫的关键时期,虽然我们不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思考能做些什么?我们的所学能否所用?虽然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听起来似乎与此次疫情没有关联,但是我们所学的知识,例如GIS的绘图技术,可用于统计疫情的空间分布情况,可视化的展示疫情在全国和全球的时空分布。除了专业知识的应用,我们更应该通过此次疫情,清楚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争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表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积极通过班级微信等渠道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将学生线上教学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不忘初心,担当作为,为疫情攻坚做出党员老师应尽的责任。


浙江财经大学

潘艺 博士


权衡多重生态系统服务,

精细化城市空间布局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暴露出我们国家在应对重大公共危机和社会治理的一些短板和不足。但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强大的制度协调能力、高效协同的创新创造能力,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面对疫情,我们应该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做好表率作用。还应牢记教师的使命和责任,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提升现代化教学技能和课程质量。作为公共管理和大数据背景的研究人员,更要发展应对新问题的能力,深思所做研究的初衷和意义。城市绿色空间承载着城市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在提高城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规划追求简单的人均绿化数量、面积,粗放的布局和硬性指标难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场疫情让我们意识相关研究不足和探索方向。(1)要切实地以人本导向出发,深化对城市绿化空间及其功能效益的思考,权衡协调城市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探讨其效益实现的最优方案。(2)要发挥大数据优势,精细量化绿色空间布局,由二维平面绿地向三维空间拓展,由户外公共绿色空间向微观居住绿化延伸,构建起微观个体与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的研究框架。(3)需要多学科、多视角,剖析城市绿色空间对居民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影响,为城市精细化布局和社会治理与管控提供政策建议和科学决策。


浙江财经大学

曾灿英 博士


土壤污染,一份预防胜过千份修复!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这个春节与众不同。揪心,感动,焦急,钦敬,我们共同经历了种种复杂心情。但无论如何,保持信心,减少出门,做好防护,相信科学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能为抗击疫情做出的贡献。

新冠肺炎目前尚未有治疗的特效药,患者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实现康复,因而切断传播途径是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最为关键的手段,即“防”字当先。这让我们联想到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土壤污染问题。土壤也会生病,污染物是土壤生病的罪魁祸首。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同样大面积遭受着病痛“折磨”。生病后的土壤组成、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对生物、水体、空气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受污染的土壤治理难度大,代价高,修复可能需要上百年。因而“防”也是改善土壤污染最为重要的环节,一份预防胜过千份修复。如何预防土壤污染,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健全土壤污染赔偿的问责机制,在法律中明确土壤污染赔偿的具体规定与办法,促使企业自我约束;(2)建立关于土壤污染举报、预警以及监督的志愿者信息平台,让公众参与到土壤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实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协同共治;(3)加快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等级的全面详查,把未污染或轻微污染的土壤保护放在首位,划定保护红线,加强重点污染源的风险防控与监测,建立严格管理制度;(4)提升土壤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土壤污染的快速响应机制,在突发事件中最大限度降低土壤污染。


浙江财经大学

张瑶瑶 博士


警惕自然反噬,坚守生态底线

回首过去的半个世纪,随着人类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发展,全球灾难性生物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反而在增高。其中生态环境恶化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征服”,由于其动物宿主被消灭或被人类作为资源,原本与人类相安无事的病毒,将并无相应免疫力的人类作为了新的宿主,并借助频繁的全球人口移动,传播肆虐形成全球性传染病,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及新冠肺炎等。

爆发的疫情危机,给人类敲响警钟:“竭泽而渔,焚薮而田”,当受损的生态环境向人类社会疯狂反噬时,没有人能幸免于难。“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一方面,需要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内区域,保护水源地、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红线区域内严禁工业开发,修复受损、脆弱的生态环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另一方面,节约自然资源,并促进能源、土地等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如,倡导民众向绿色消费转型、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推广生态农业等。唯有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等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千秋万代的发展。

【1】@zufers:同学们!开课啦!

【2】同心战“疫”| 歌声与祈愿齐飞 爱与希望永存

【3】关于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和开学前工作的通知

【4】【同心战“疫”】师德如炬  携手抗“疫”

【5】面对传染病,人类的武器是什么?准备上课!

【6】发挥学科优势,浙江财经大学结合疫情防控向业界建言献策②

【7】防控疫情在行动,“寻找身边的感动”征集进行时

【8】停课不停学,在家上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向社会免费推出4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9】【同心战“疫”】浙财统一战线画好同心圆,为抗击疫情凝聚力量

【10】校领导部署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11】【同心战“疫”】携手同行 ,研究生院积极抗“疫”不停学

【12】【同心战“疫”】筑起防疫青春长城,浙财大青年在行动

【13】抗击病毒,科学锻炼,浙财大吴艳老师带来腰腹核心训练

【14】共抗疫情!学校编发《“互联网+”教学指南》助力停课不停学

【15】发挥学科优势,浙江财经大学结合疫情防控向业界建言献策


编辑 | 程攀


浙江财经大学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新浪官方微博:@浙江财经大学

欢迎来稿:zjcjdx_xmtzx@163.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