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心故事丨携手入党57年 这对党员夫妻不忘初心
★ 序言 ★
1987年,陆建章、黄静贤夫妇一起进入浙江财经学院工作。今年,陆建章84岁,黄静贤82岁,夫妇相伴住在杭州市沈家路108号馨和园颐养院内,已经五年。
接受采访时,陆建章身着蓝色衬衫、灰色西裤,左胸口位置别着党徽,黄静贤身着普通紫红色镶嵌白色花纹涤纶衬衫,夫妇俩早早在门口等待,见到我们后全程面带笑容。随着他们走进房间,有两张并排摆放的单人床,一样的老式红色印花床单,靠厕所方向的床上放着一份摊开的报纸,两张床之间有一张灰色皮质沙发,正对着床约一米的墙壁上有一个电视机,正在播放午间新闻。
热爱党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基础
陆建章和黄静贤的爱情故事全程都有党的参与,党的思想是他们彼此产生共鸣的起点。陆建章于1964年7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黄静贤于同年8月9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两人曾是同一所高中的学长学妹关系,却并不相识。后来陆建章就读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黄静贤就读于北京化工学院,俩人第一次交集是因为黄静贤的弟弟,他正好是陆建章在人大的学弟,住处相隔很近,三人有了一起见面的机会,然而俩人真正对彼此产生好感是因为在政治思想上的共通。
“当时我们聊天,发现对方都对党有着浓厚的感情,在政治思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我们都想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陆建章回答完,和黄静贤相视一笑。当被问及为何对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黄静贤毫不犹豫回答,“因为我们都受到过党的极大帮助。”黄静贤家庭贫困,解放初期,分得了土地和房屋,后因父亲患肺病治疗无效去世,家里经济来源被阻断,她和三个弟妹全是由国家培养长大,且都考取了大学,所有人的生活费和学费也是国家资助。陆建章自小没了父亲,妈妈改嫁,家里一贫如洗,他的读书也靠国家支持。黄静贤说,两人对于党的感情已不仅仅是感激,而是深深的一种眷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自己。”陆建章补充说道。
从恋爱到结婚,党从未缺席他们的幸福时刻。“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谈恋爱的概念,只知道以学习为重,所以也没留下什么浪漫的经历。”陆建章遗憾地说。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是平淡式爱情,一开始有点柏拉图式恋爱,直到工作后两人才愈发亲密起来。黄静贤谈及,我心里有他,他心里有我就好了,平常的互动也就是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唯一特别的是大学期间,正值全国学雷锋精神,陆建章送了黄静贤学雷锋的书籍,成为两人之间的第一份礼物。1966年结婚时,黄静贤像往常一样上班,只是在下班后穿了新衣服,修剪了头发,买了些糖果,陆建章则还在忙着参加党总支会议。新房就是办公室,一切布置照旧,只是小床换成了大床,两人邀请了党总支书记来陆建章房间做客,书记送了印有毛泽东头像的笔记本当做纪念,黄静贤的党支部书记也送了她《毛泽东选集》一到四卷。有了党的祝福,俩人算正式结为夫妻。
跟党走,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陆建章夫妇不仅在政治思想上有共通之处,在关于党的要求方面也有着一致的行动。1964年大学毕业后,陆建章留校任教,黄静贤则被分配到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1969年3月,俩人迎来了第一个挑战。因备战需要,黄静贤所在的国防科研项目要集体迁往青海省。一旦黄静贤去了青海,两人联络将会很困难。但是,俩人从未产生过分手的念头。“党的命令不可违,况且国家需要我,作为党员,我不能逃避。”黄静贤说。她毅然答应要去,而陆建章也服从党的安排,支持她,只是他不忍和爱人分别,经一段时间思考后,陆建章主动申请了离开北京,放弃在北京条件较好的工作环境,跟着黄静贤一同前往青海支援三线建设。交通不便,山高路远,环境恶劣,空气稀薄,但他们一待便是十三年。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黄静贤所在的国防科研项目又从青海省迁往河南省洛阳市。再加上老职工也可适当向外流动,陆建章就申请返回教育岗位,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当时,浙江财经学院应发展需要,继续引进教师。经授课试讲通过后,陆建章调入了浙江财经学院当老师。这一次,陆建章跟着党的需要走,而黄静贤也如之前的陆建章一样,无条件支持。两人再一次在行动上展现出了默契,黄静贤放下洛阳的研究工作,跟着陆建章来到了杭州,也成功进入浙江财经学院。他们满足党的需要,祖国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去哪里,他们携手共进退,始终陪伴在对方身边,没有缺席对方的任何一个重要阶段。
最后,两人留下了对青年党员的寄语。陆建章谈到,党员如何看待个人利益很重要,要始终坚守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加强对自身的磨练。黄静贤则说,只牢记一点即可,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
初心永不褪色 使命历久弥新
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的令人动容的故事?
还有什么记忆深刻的红色片段?
欢迎投稿至xcb@zufe.edu.cn
分享属于你的初心故事
☞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
文字 | 谭云辉
编辑 | 陈妍佳
责编 | 俞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