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蔡文婧:在舒适区外的自我挑战都是高光时刻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编者按 ·


从橘子洲头看百舸争流到鹏城展翅高飞万里,我们祝愿港中大(深圳)2020年本科毕业生前程锦绣!


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近来自理工学院蔡文婧,与你分享她在大学学习、书院生活和海外求学期间的经历和点滴感悟。




蔡文婧

2016级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逸夫书院

高中毕业于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将赴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软件工程硕士学位


目前已获得9所大学的offer,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项目,莱斯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波士顿大学的计算机项目,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杜克大学的电子计算机工程项目及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数据科学项目。


在校期间曾获得:

学业奖学金

杰出学生奖

理工学院Dean’s list

逸夫书院Master’s List

逸夫书院优秀服务奖

国家励志奖学金



彼时“爱”“恨”交加的课程压力带来

此时额外丰厚的知识回报



初入大学的时候,她的目标还不明确,她既想体验与高中不同的大学生活,也想学到宝贵的知识。大学四年里,她在紧张的课程的压力下、在教授的谆谆教导及朋辈的悉心帮助下,一步一步试错,慢慢探索,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整个过程,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也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乐趣。


2020年

在新年派对上与徐扬生校长合影


提及大学的课程设置,她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的深度及广度,“恨”的也是它的深和广。深入的知识探索,虽然有时会让学生“苦不堪言”,但也能让我们管中窥豹,探索学术前沿的一隅。她很喜欢学校开设的有趣又长见识的课程,说到印象最深刻的,她提到了黄铠教授和李雪石博士。


黄铠教授的云计算、物联网课程一直紧跟着科技发展的步伐,4G、5G的标准更新迭代有多快,黄教授的课件更新就有多快,他还在课后要求同学们广泛阅读,拓宽知识面,虽然过程不容易,但是收获是满满的。李雪石博士主讲的舌尖上的中国课程设有书评、小组展示、论文等繁重的课业,让同学们叫苦不迭,但是回头看看,正是这些高强度的学习,让她获得了额外丰厚的知识回报。



从科研项目体验到字节跳动的实践



大一确定了专业之后,她便加入了林立德老师的安卓应用开发项目。大二期间,她参与了李文烨教授的深度学习研究项目,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来完成图像中文配文的任务。她还与队友参与了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建立MATLAB模型优化智能小车系统的调度策略。在这些活动中,她都运用了自己擅长的编程技术,不仅巩固了学到的知识,还对计算机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美国西点军校与同学们合影


在美国耶鲁大学与同学们合影


大三的暑假,她在华为和字节跳动两者间斟酌,最终加入了字节跳动并参与负责“游戏发行平台”项目的雏形构建、项目落地与优化的项目组。她主要负责平台的后端业务逻辑的部署及优化,即用户登录及注册、游戏包断点上传、支付功能等。她使用Vue和Golang开发的数据库可视化平台和数据批量格式化、导入数据库的后台工具,帮助团队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并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工失误。在字节跳动资深导师的引导下,她熟悉了业界开发的规范与标准,更切身实际地融入了团队开发的氛围,为项目的落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毕业季,蔡文婧在橘子洲与同学合影



走出舒适区,

挑战自我,坚持自我



在谈到大学精彩片段的时候,她说:“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坚持自我的实践都是一次高光时刻。”


她最引以为豪的是担任志愿者和主持人。校园内外,各种志愿者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EPC带班、开学迎新、校园开放日、深圳网球公开赛、深圳黑科技峰会……作为微光公益的一员,她积极策划、参与了感恩节活动、湛江支教等各种公益活动。不仅如此,她还参与了EPC破冰活动、逸夫书院开学迎新活动的筹备与主持。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她的课余时光,也历练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更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2017年,蔡文婧(右二)参与理工学院迎新活动,与罗智泉教授合影


2017年

策划及主持逸夫书院迎新活动


蔡文婧在大学年度颁奖典礼上留影


她的大学四年也并不是没有遗憾的。“初入大学时目标不够明确,既想体验大学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又想学习宝贵的知识,规划申研也比较晚,课程、语言考试和实习加在一起,过的比较辛苦。”但她依然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多多尝试,尽早在不断试错之后确定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努力。


对她来说,大学四年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在大学里,她从一个“没得情感的高考机器”,经过了不断地尝试、体会,逐渐明确软件开发的职业发展方向。大学毕业后,她将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就读软件工程硕士,在那里深入地探索软件开发的奥秘。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对团队、对社会都有价值的工程师,有价值的人。她说:“希望自己能打磨软件开发技术,精益求精。毕业十余年后,自己能够驾驭软件系统的开发及架构,带领团队将架构落地。”


2019年

在逸夫书院高桌晚宴上和室友合影


蔡文婧与高中毕业于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同学合影



对学弟学妹说

最后,她送给学弟学妹们一句话:“不要害怕尝试,也不要畏惧失败;尽可能多多尝试,也尽可能早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不断为之付诸努力!”


-End-




回首过去六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全体师生一直共同探索在中国内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


2018年,大学向社会输送经管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


2019年,理工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和经管学院第二届本科毕业生走入职场或继续前往世界名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2020年,港中大(深圳)的毕业生们同样为大学四年的付出与奋斗画上了最为圆满的句号。



◆◆★◆◆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撰文:肖筱君(2017级理工学院、学勤书院)

排版:魏子昕(2018级经管学院、逸夫书院)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学公众号


点击下方标题

浏览更多专访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王婷婷:尽量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漆天:兜兜转转,在试错中成长

徐霖宁:鲜有人行的路

尹梓芊:从供应链跨界做工程师

李旻澄:乘风好去,清光万里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