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姜易函:每个选择都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 编者按 ·


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当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而担忧了。" 人生路上,诱惑丛生,荆棘拦路,但我们要坚持选择自己最想要的。


本期“正青春·毕业生专访”带你走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姜易函,与你分享他在大学的选择之路。



姜易函




2016级人文社科学院翻译专业

学勤书院

高中毕业于杭州二中

毕业后将赴利兹大学修读哲学硕士课程



听从内心的声音


或许对于不少人来说,一个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做出攻读哲学硕士项目的决定,有那么一点意料之外的感觉。姜易函已经收到了利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北伊利诺伊大学的offer,并决定在2020年9月前往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哲学文学硕士学位。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哲学,姜易函给出的回答很简单:“我对哲学比较感兴趣,然后未来职业可能是在大学里当老师,我比较喜欢那种工作状态,总之,我觉得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挺好的。” 


姜易函坦言哲学一直是自己的“心头好”。在高中时,他已经泛读了主要的哲学著作。在大一下学期,修读了由Dr. Christopher Kluz主讲一门通识课——“与人文对话”,让他重拾对哲学的兴趣,对哲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开始思考未来硕博往哲学研究方向发展。


哲学论述并不易读,有时一个小时也看不了几页,但一旦看懂了,就会觉得豁然贯通,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姜易函常有。他最喜欢的三个哲学家是尼采、萨特、庄子,从他们那儿,他对于什么是“理想的生活”、“怎样去生活”有了更多思考。萨特曾言:“人是受自由之苦的。”人拥有自由的意志、选择的权利,也必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因此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应该听从内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于是,姜易函听从内心真实的想法,选择了哲学。“哲学对于一般大众来说,看起来时没有非常实际的价值,但是我觉得它有它存在的价值,有研究的价值,因为它对社会、对一个人的人生有启蒙价值,这是我觉得有意义的。”


在一个重物质的时代里,哲学与金钱、权力、地位似乎都不太搭边,姜易函也未尝没有考虑过未来的经济收入、发展方向。虽然未来收入或许算不上高,但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哲学是他所喜爱的,在大学任教的生活状态也是他能接受的。“路子窄,确实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就只有去让自己在这条路上做到最好。”姜易函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做哲学的人,收入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毕业季留影

Graduation photo




有的放矢,尽力而为


为了学习更多哲学知识,并为申研做准备,在校内,姜易函修读了哲学作为辅修专业,并在大二暑期在杜克大学选修了两门哲学课程,大三上学期,他去往苏格兰圣安德鲁斯交换继续学习哲学。这些经历让姜易函对国外的哲学教学水平有了了解,还认识了一些哲学老师咨询申研问题。


为了兼顾哲学课程学习,姜易函几乎每个学期都是6门课满学分,有时还需要修7门课。面对不小的课业压力和有限的精力,姜易函强调“尽力而为”,他会选择将重心放在未来的主业——哲学上,将更多时间和精力分配到读研相关事情上。


即使课业忙碌,姜易函的课余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在校期间,他参加了英语辩论队,这段经历让他收获颇多。辩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各方面,与此同时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材料,这些经历不仅扩充了他的知识面,还锻炼了演说能力和思辨能力。姜易函曾参加上海国际辩论公开赛(SIDO)和亚洲联合辩论锦标赛(UADC),在比赛中他认识了许多来自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增进了对西方国家的了解。


除了活跃于辩论赛场上,姜易函也常常出现在篮球场里。他曾参加篮球社团,平时跟着教练训练,有时也会出去打友谊赛。谈到大学的精彩瞬间,姜易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2019年的书院杯篮球赛,他所在的学勤书院队赢得了冠军。




感动与感恩


在学习和申研中,姜易函很感激学校老师们的帮助,尤其是哲学老师们。“他们都是非常尽职尽责的老师,”不论是教学质量、学术水平,还是对他的帮助,姜易函都印象深刻。姜易函常常会找老师们聊天交流,关于研究生、博士的一些疑惑,老师们都一一耐心回答。在姜易函看来,比起普通高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让他对未来发展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方向。



姜易函与人文社科学院Christopher Kluz博士

在学勤书院高桌晚宴上合影




对学弟学妹说

“GPA在申研时候非常重要。学弟学妹们以后就不管干什么,我觉得GPA还是从一进学校就要抓紧。”


“可以去上一上Lucas老师的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研究的话题是关于人类的存在。它的主题就是把哲学拉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思考要怎样去生活,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怎样去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上完这堂课大家会产生一些思考。”




回首过去六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全体师生一直共同探索在中国内地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


2018年,大学向社会输送经管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


2019年,理工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和经管学院第二届本科毕业生走入职场,或继续前往世界名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2020年,人文社科学院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港中大(深圳)的毕业生们同样为大学四年的付出与奋斗画上了最为圆满的句号。我校约84%的毕业生将到世界最知名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约16%的毕业生选择就业,获得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华为、微软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的录用通知,平均年薪超过往年。



-End-


传讯与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撰文:甘笠男(2017级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

排版:许甘露(2018级人文社科学院、祥波书院)



“正青春·毕业生专访”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大学公众号




点击下方标题

浏览往期推文




向上滑动浏览更多

01

毕业生专访



龙悦: 用热情拥抱挑战的旅行家

尹梓芊:从供应链跨界到工程师

高颜铭:不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

尹梓芊:从供应链到精密制造研发工程师

漆天:兜兜转转,在试错中成长

李松浩:保持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朱航:合理规划,锐意进取

蔡文婧:在舒适区外的自我挑战都是高光时刻

李旻澄:乘风好去,清光万里

徐霖宁:鲜有人行的路

丁宣语: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婷婷:尽量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李雪薇:以梦为马,一路花开

施锐朱宁:一个人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陈子洲:让灵魂更有趣向欣桐:感恩现在拥有的,努力奋斗想要的王捷:科研是一场长跑,要勤于思,敏于行


02

认识港中大(深圳)



要成为港中大(深圳)2020级同学,看这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报名系统填报指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年本科招生问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招智能问答机器人徐扬生校长为你介绍大学概况港中大(深圳)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及科研情况国际交流、培养质量及书院制、招生政策大学设施及校园艺术活动港中大(深圳)四大学院王牌专业毕业生分享:朝花夕拾·书海泛舟——我与母校的故事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