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为诗人,他们生活——访谈涤纶诗社的三位主创


作为诗人,他们生活

Live as poets

——访谈涤纶诗社的三位主创



涤纶诗社主创:


冯驰轲

2017级 经管学院 经济科学专业 思廷书院

凌云帆

2017级 经管学院 应用经济学专业 思廷书院

谭玉麟 

2017级 经管学院 应用经济学专业 思廷书院



在前往鲍勃·迪伦演唱会的途中,三个热爱诗歌的年轻人一拍即合:新成立的社团就叫涤纶诗社。他们没有在名字中寄托什么愿景、期待或其他深刻含义,而将这与社团一直绑定的名字的决定权交给了当时那一刻的“感觉”——这一做法的确很有诗人风范。就这样,港中大(深圳)的第一个诗社诞生了。


作为涤纶诗社的主创,冯驰轲、凌云帆和谭玉麟对其投入了相当多的心血。大四期间,他们仍然时刻关心着社团:朋友圈里经常转发诗社相关的推文;诗社举办的活动他们都愿意亲力亲为;听说我对诗歌有兴趣,谭玉麟在采访过后还特地把我拉进了学校里爱诗人士聚集的微信群。这份共同的对诗歌的执着和热忱像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般将三人紧紧牵系,他们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在采访期间时不时互相调侃、接话,有些问题甚至能直接代替对方作答;也正因此,采访的氛围十分和谐融洽。至于自己如何与诗歌结缘,三人都说是因为先认识了彼此,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才使一人的爱好成了三人共同的热爱。我问他们,以后离开了校园,缺少了像社团这样简单易得的平台,你们打算以怎样的方式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呢?他们说,当然是和这些朋友们保持在诗歌方面的交流啊。所以,他们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不论过去、现在或未来。


采访期间,三个年轻人总是不疾不徐地侃侃而谈,对于诗歌有自己的见解,同时能够准确地表达所思所想;不过他们也怀着谦虚的态度希望不断精进,就如凌云帆所说,他认为自己在诗歌领域还是一位初学者,仍需要学习和修炼,因此创作时会有意模仿某些诗人的写作风格——他起初喜欢读现代诗歌,后来接触了更偏后现代的口语诗人,如乌青和何小竹。事实上,这两位诗人对三人的影响都很大:冯驰轲提到,这两位诗人对他写作风格的转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谭玉麟也说,他就是通过读这两位的诗才入门诗歌领域的,因为阅读门槛较低。三人的写作风格并不固定,而是富于多样性和变化性,这样自由的创作态度同时反映在了他们管理的诗社内,也造就了涤纶诗社“对不同创作风格高度包容”的特点。谭玉麟说,他们一开始就想提供一个广阔的创作平台;不仅如此,诗社还会定期举办分享会来倾听不同的声音,社团成员可以在分享会上自由讨论。成员们通常会分成观点鲜明对立的两派进行思想碰撞,比如对待口语诗歌的态度,一部分人支持,剩下的反对。凌云帆精简地概括了这样的状态:“我们诗社经常会因为乌青、何小竹的诗歌吵起来。”


谈及诗歌的魅力,冯驰轲认为,诗歌作为最古老、创作门槛最低但欣赏门槛最高的艺术,其本身一定是具有不小的魅力的:从形式上说,诗歌的语言是语言最纯粹的状态,能够剥离一切并展现语言的本身,透露着野生的、充满生机的气息,这就是一种魅力;从内容上说,诗歌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可以作为思考的最原初载体引起人更深的思考,比如海德格尔就将诗歌作为原始材料进行处理,以形成个人的思考体系和哲学反思;除此之外,诗歌对人有很强的冲击力,通过短短几句话便能直接触动和刷新人的思维,与其他艺术形式依赖于深刻的感官体验有所不同。凌云帆说,一开始他觉得诗歌的魅力来源于文字,但后来才发现诗歌最特别的一点恰恰在于它可以绕开文字、直击内心。谭玉麟这时追问凌云帆,那你怎么看待“诗到语言为止”这一说法呢?——尽管闲谈中时而打趣,面对采访问题他们却总能秒变正经脸,认真地回答或倾听;有时听着听着会忍不住冒出一句追问,而后两人便就此问题再讨论几句。凌云帆回答说,他认为这句话和“语言是诗歌的原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诗歌可不就是得用我们听得懂的人话写吗?但诗歌源于语言却高于语言,它并不展现语言表面的信息,而是探索语言背后的意境,比如在诗歌里使用意象时,诗人就是在利用意象背后的连续来构造和谐而又有诗意的情境——有时我们读诗的速度很快,匆匆掠过具体字词,但仍能感受到纯粹的美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三人都认为,如果要问写诗时最重要的是什么,那么答案一定是“当下的感觉”。冯驰轲说,开始写诗后就不要动用理性思维了,要让“感觉”引领笔尖的流动;但写诗前要多想,写诗后也要理性地分析。凌云帆分享了他的类似体验,是他在大学期间创作诗歌《高度》(附于文末)时的情景:他以“该男人是一种传统”为开头开始扩写句子,最终发展成了一首诗。现在回过头来看,这首诗可以被解读为带有反父权制的色彩,但凌云帆强调,这并不代表他在创作时就想要表达这个思想——创作是一个如行云流水般的过程,平时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太多经验,许多思考和想法在脑中沉淀已久,因此想要输出时还没怎么思考要写什么,文字便能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谭玉麟还提到如何抓住这一刻的“感觉”,他借用一位诗人说的“写诗过程就像修禅”,认为应当保持专注,关注当下脑中所想,并及时记录以避免它们逃跑。这不禁又让人想起“涤纶诗社”这一名字的由来,它也算是当下感觉的产物吧。


“凭感觉写诗”这一过程昭示了诗歌与生活体验的紧密关联,但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还不止于此。凌云帆提到,他认同英国一位评论家说的“诗歌可以作为宗教的替代品”——如今科学主义盛行,社会世俗化、语言工具化,但我们仍能在诗歌中获得灵性的体验,发现日常奇观,这和宗教灵修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诗歌也能作为人心灵的一种慰藉。


我还问他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诗人可以捕捉到我们常人会忽视的一些美丽的细节,或者主观地给一个在我们看来不带情感色彩的事物赋予情感,那么你们成为一个诗人之后看待世界的视角有没有什么不同呢?他们稍作思考后,觉得自己的视角好像没什么变化。冯驰轲补充,很多人误以为成为诗人后就会变得更敏感,其实这只是诗歌的其中一种流派,一部分浪漫主义的诗人确实是多愁善感的;但现在很多诗歌是思辨性的、不带情感的,或是取巧的、幽默的、讽刺的——“浪漫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凌云帆说。不过,三人在视角以外有许多变化,冯驰轲觉得自己和语言的关系更近了,能够更精准地表达所思所想,但这样的变化是语言方面的练习造就的,也不一定非得写诗。凌云帆说自己成为一名诗人后对文字更敏感了,会更加在意别人说的话,有时听别人的一句话便觉得诗意盎然,好像这句话打几个回车键就能变成一首口语诗。他举了一个例子,曾经在某个公共卫生间里看到过这样一则标语:即使在没有人的时候,水也会周期性流动,以防止排水管污垢。他感叹,这是一首多好的口语诗啊。谭玉麟则说,刚刚谈“诗歌的魅力”时提到的“超越语言”在这里也适用:除了文字,他对生活中其他艺术形式——比如图像——都变得更加敏锐了。他曾经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李伟穿着逼真的袈裟装扮成高僧,用机械设备把自己悬挂在空中,谭玉麟从中也感受到了诗意。


涤纶诗社曾参与举办过三届快速眼动诗歌比赛,有比赛就涉及到评价。评价一首诗歌时也需要“感觉”的引领,冯驰轲说,有些人会用某个评价理论去套一首诗歌,但他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开始读诗时就要抛开所有理论去纯粹地感受这首诗歌,从“感觉”出发来评判;当然,事后可以归纳出一些理论,以保证评价标准的一致性。至于评价维度,谭玉麟和凌云帆认为应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出发:形式即语言质量,包括语言韵律和意象使用;内容方面,一是看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二是看是否有创新意识,因为一位好诗人必定会在读过的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至于如何训练自己写诗的能力,他们提到应多读多写、多和诗人朋友们交流,并阅读诗歌奖的入围作品以及时了解目前中国青年诗人的写作动态。还有一条很重要,即多参加涤纶诗社的活动。


如今很多人认为这个时代是一个“没有诗的时代”,但他们三人的看法却截然相反。冯驰轲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民间写作流派的有意识介入等因素的推动,80年代之后写诗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现在已经出现了诗歌领域的大爆发,举个例子可以映证这一点:有段时间北岛的诗歌课就是豆瓣上销量最好的几款产品之一。谭玉麟认为,如今诗歌创作已打破格律诗的种种规矩,创作门槛逐渐降低,人群中有更多人能轻易上手,参与到诗歌创作中来。凌云帆联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认为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喜欢诗歌的,这从大家的个性签名或分享的歌词中就可以看出——大家钟爱的句子多少都带有诗意成分。也正因此,人们无需在这样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花大力气普及诗歌;不过,三人认为无论诗歌发展状况如何,普及本身也是没必要的。凌云帆说,由上到下的普及实际上是出于商业目的,因为想读诗自然就会去读,根本不需要普及。谭玉麟提到曾经受涤纶诗社之邀来学校讲座的一位诗人的观点:在“911事件”后的美国和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都可以看到成群的诗歌涌现出来,这足以说明写诗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行为,并不需要被刻意催化。


在他们的眼里,如今正是一个诗歌写作的好时代;而他们三人就在这样一个“好时代”里,迈向未来。



左右滑动查看访谈原文


附:凌云帆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一首诗《高度》


高度


该男人是一种传统 在饭桌前 


他将证明自己高于一个盘子


或是一个饥饿的举着空盘子的人


如果他能够再加正视自己的地位 他就会尝试


把酒杯叠得尽可能高一点 像黄鹤楼


并考虑把不多不少的服务生往上面赶


在他有限的登高经历里 


他的额头始终高于他的打火机 处于他看不到的地方 


这朴素的海拔概念使他恼火 不知为什么


他再一次举起了手 这一次


深刻地看到了比以往更高的自己的一部分


这标志着他有资格享受高空抛物的乐趣


享受坠落 它们来得如同保险理赔单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追求者


过去几十年来他焦虑的问题从来不包括


今天晚上吃什么以及如何从高处下来




-END-



图片及内容来源于校刊《神仙湖畔》

采访:吴一鸣(2020级数据科学学院、思廷书院)

排版:季瑄(2019级数据科学学院、祥波书院)



长按二维码


下载校刊!



校内师生

下载渠道


校外人士

在线阅读渠道

《神仙湖畔》下载链接(限校内师生):

https://sp16.cuhk.edu.cn/cpro/CPRO/_layouts/15/DocIdRedir.aspx?ID=2Q626S57ZSMF-730431847-26




CUHK-Shenzhen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结合传统与现代  融会中国与西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