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讨论】在鼓励员工方面,你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吗?(“职场交流群”精华呈现10)☆奖品在文末!

2016-03-16 交流群 经营与管理

 

大家好,感谢余明老师和各位朋友对经营与管理微杂志的支持!咱们的“职场交流~首席行政官群”每天都有新鲜内容和精彩互动。你想不想参与到讨论交流中呢?下面,小编就将近期的讨论精华呈现给大家,你也可以留言回复看法哦!(文末有奖品放送!)

 

Q&A

 

【2016.3.13】讨论:在鼓励员工方面,你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吗?

 

Q(小编):转自一位群友的问题----请教大家,我觉得自己在处理刺头员工和鼓励员工方面做得不够,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法吗?


A1
(余明老师):在鼓励员工上面,个人认为领导首先还是要以身作则。前段时间微信圈有篇帖子,名字叫《离开待遇和成长,给员工讲忠诚就是耍流氓》,我没有点开看内容,但这个题目却让人深思。鼓励员工,我认为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给员工设定一个他能预期到的目标,应当分为两个层面:务实和务虚。前者是待遇,让他明白自己努力一个阶段达到一个新标准时,自己会变得更“值钱”;另一个则是务虚,在前者火候还不到的时候,让他在工作技能、业务视角等方面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才能收效,否则,就会变成单纯的洗脑,员工可能会改变一阵子,但不长时间后又会回到原样。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们都会去追随能给他带来价值成长的领导,而远离让他止步不前甚至退步的领导,即使后者的薪酬待遇较前者更优。

至于鼓励的方式,应该要看具体的工作场景。但有一点,管理者要注意的,就是鼓励必须要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对某项具体的工作进行鼓励,并同时给出可供参考的指引性意见。不能光打鸡血。或者许一个让人够不到的愿。

 

A2(温州-科技-D先生):鼓励能否理解为在物质或精神上,给予别人的一种满足感?使他们能根据这种满足感而自发地学习,进步和达成目标要求?


A3
(上海-生物科技-Q先生):刺头员工看能力,能力高就感化并尽快找到其情感需求想办法留下。能力低的尽早开除了事。鼓励员工就是激励机制的设计与执行,物质与精神并济,一味用金钱,效用会越来越低。尽早稳定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归属感才是正途。


A1
是的。尽管很多人都不愿承认,但我们生来多多少少都是带点惰性的。能较好克服这种惰性的,就是帮助他们设定一个比较舒适的满足区间。


A2
对于新入职员工,管理者可以在哪几方面建立他在工作和团队中的归属感呢?

A4(苏州信息-W编辑):提高员工敬业度:①制度透明:倡导公平公正,关键是管理者身先士卒;②激励及时:缩短等待期,增加激励频次;③绩效明确:良性导向,奖优罚差鼓励上进,也帮助后进;④定期沟通:定期倾听和收集员工意见,第一时间反馈;⑤加强内训:提高员工技能,增强工作独立性和成就感。

 

A5(天津-神州-G先生):无论是务虚,还是务实,或虚实结合,希望都是建立在公司现状和企业文化基础上的。

 

A4【老板与员工何以共赢】
1、老板求才,员工求财;财去才来,才来财聚。
2、老板放权,员工责全;权责利效,融合贯通。
3、老板愿意先吃点小亏,理解员工对改善生活的需求;员工愿意创造付出,体谅老板经营压力与艰辛,先利他后共赢。
4、事情归事情、人情归人情、利益归利益。先调节共赢思维频道,再建共赢分享机制。

 

Q巴纳德认为,一个组织往往是短命的,因为人的积极性不可能持续。当公司越来越大以后,普遍的工作热情会下降,管理学留下了这样一个疑难问题,如何持续调动人的积极性。

 

A6(贵州财大学生-小谭):就比如山峰一样,人登顶后,必然需要走下坡路下山,而登顶的目的之一就是站得更高去寻找更高的山峰,然后下山去登顶这座高峰!这个时候下山团队的积极性不如登顶时强,因为需要更大的毅力,智慧,凝聚力才能继续前进!

 

A5公司大了,需要的是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这个积极性高了,企业就运作良好,但是这个积极性往往建立在牺牲个体积极性的基础上。

 

Q:谢谢大家。

 

 

 

★反思:你同意上述回答吗?欢迎各位高人出出主意支支招哦!好礼等着您!

 

上述参与发言的朋友将会得到《经营与管理》当期杂志一本,请私信小编。

你想加入“职场交流~首席行政官群”吗?直接联系小编(liujiajyygl)吧,谢谢支持!

 

 

本期编辑:刘佳

 


 


 



职场交流群更多讨论内容(请戳这儿↓↓)


 别人未经过我授权使用我的产品,算是违背专利法吗?(精华呈现09)

员工提前一个月打辞职报告,怎么办?(精华呈现08)
怎么留住核心员工?花双倍时间教会下属做一件事,值吗?(精华呈现0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