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贴标签的危害居然这么大,可惜很多父母都不明白
乱给孩子贴标签,究竟会导致多严重的后果呢?
给大家讲讲两个常见的案例:
案例一“这孩子挺聪明,就是不用功”
这句话很耳熟吧,相信不少同学都被如此评价过,也正是这句不痛不痒的话,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问题出在哪儿呢?道理很简单,想要学习好,光靠聪明才智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自制力,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毅力。而这句话恰恰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聪明比勤奋高级,聪明比努力牛逼,聪明大于一切,形成这样的心态:我还没有尽全力,不过我聪明,我要是尽了全力一定秒杀所有人。
而事实是,他们可能永远都不会“尽全力”,因为“聪明”这个评价让他们沾沾自喜,沉溺于表现自己的聪明中,而不敢真正努力。因为害怕努力了没有想要的结果,怕自己没有别人想象中的聪明。
直到长大以后,走的路多了,经历得多了,那些被定义为”聪明但不用心“的孩子才真正发现: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世间最大的智慧。
案例二:这孩子就是内向,不爱说话,以后肯定没出息
有从小就被定义为“内向”的闺蜜跟米粒妈讲过,因为不爱说话,沉默少语,父母,七大姑八大姨一提起她就唉声叹气,评价她“胆小”“内向”,担心她长大以后“没出息”,每每家庭聚会,全家人变着法“鼓励她”学习外向和开朗。
她自己也羡慕那些外向的小伙伴,只是越是被人定义内向,就越害怕在公众场合讲话,见到熟人更加不敢主动打招呼,那段时间里,整个人充满了挫败感。
“这孩子就是内向,不爱说话,以后肯定没出息”,这句话最混蛋的逻辑,在于认为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是一种负面情绪。只是因为能言善道的人,更容易得到众人的关注和喜爱,所以不知不觉中,内向就成了一个贬义词。
看下心理学家对内向和外向的评价:
内向的孩子能量来源就是独处,他们更喜欢倾听,喜欢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一个有趣的研究表示,以口才谋生的人,比如主持人,演说家,内向者的比例反而很高,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总能从倾听中抓住关键点呢?
内向不是病!没有胆小,没出息的孩子,只有乱贴标签的大人!
以上两种是最常见的标签。日常在教育孩子时,你是太习惯评价孩子了?不是
自豪地猛夸孩子“天才”“聪明”,就是恨铁不成钢地骂孩子“讨厌鬼”“笨蛋”,还有什么“小恶魔”“内向”“胆小”,甚至“没出息”。
来看著名的“伤痕实验”:实验者通过化妆,在志愿者脸上画出一道道血肉模糊,让人惊悚的伤痕,先让志愿者看了效果后,借口补妆,悄悄把伤痕擦掉。然后带着毫不知情的志愿者来到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观察人们对志愿者面部伤痕的反应。
志愿者返回之后,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几乎所有志愿者,都描述了相同的感受:他们感觉人们对他们比以往更粗暴、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与往常无异,没有任何不同!
这就是标签的威力。因为被定义为脸上有伤痕,所以志愿者给予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同样,你给孩子定义为“自私”,孩子容易变得越来越自私,你给他定义为“胆小”,他可能就越来越胆小。
在《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书中,作者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位三十来岁的单身母亲,在青春期的时候就被家人定义为“贱人”,久而久之,她也认为自己是“贱人”,不知道怎么摆脱这种心态,青春浑浑噩噩中度过,和十几个异性发生关系,未婚生子。
一个人被别人定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行为会和所贴的标签一致。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当家长总是批评孩子“笨”,他会不会对开始怀疑自己能力,对自己失去信心呢?
也有家长反驳,说这样“骂”孩子,只是“激将法”,激发出孩子的潜能。这么说,貌似有一定道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给人贴消极、不良的标签,被贴标签者可能极力想摘掉这顶不合适的帽子,进而努力自我改变,做出恰恰与标签相反的行为。
也就是说,“激将法”是可行的。然而,想让负面的标签发生正面的作用,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被贴标签的人能理解所贴标签既不公正也不客观;
被贴标签的人独立性很强;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能满足这两种条件的,只能是成年人。孩子年龄小,对家长言听计从,不能分辨家长的评价是否公正和客观,也没有很强的独立性。越小的孩子,越难有“你说我不成,我偏要证明给你看”的想法。
不贴标签,我们究竟该怎样跟孩子交流?
认真反思一下跟孩子的日常对话,发现自己一直在贴标签的家长请举手。米粒妈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好像不贴标签,不知道该怎样跟孩子说话了。
1别轻易做出坏的评价
同样的话换句说,是不是效果更好呢:你的心情不好,所以发脾气了,对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需要一点点耐心/去别的小朋友家做客要有礼貌,先敲门再进去玩,没经过主人允许,不能乱动东西……是不是比“你这个坏脾气的臭小孩”“你太没耐性了”和“你看起来很没教养”,要动听得多?
米粒妈知道,肯定有人会表示:孩子太玻璃心,不接受负面评价怎么行,怎么承受日后的挫折?换位思考,你能否接受每天批评你又胖又馋的伴侣?越挫越勇这种品质,必定是有用心爱你,用心包容你的人在背后默默鼓励你,你才勇往直前。每天被最亲密的人打击,挖苦,讽刺,贴标签,那种感觉真是。。。不能更糟。
2
专注于事件、行动本身,避免定义性格
当孩子做一些积极或者消极的事情,别因此对性格下定义,而是就事论事,谈论事情本身。
比如孩子自己读完一套牛津树,你可以说:你付出时间和努力来读书,我为你骄傲。而不是:你真聪明,你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3多一些正面强化,少一点负面强化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缺点有陋习的时候,我们急切希望他们改正,天天盯着孩子的缺点,不停强化这个缺点:你怎么又不先写作业就玩游戏啊?你就不能洗完手再吃东西吗?你怎么又……然而常常适得其反,越是禁止反抗声越强烈。
人的意识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分。显意识只占我们大脑思考的百分之十,而潜意识占百分之九十。举个例子:请你不要想蓝色花,我们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蓝色的花,因为潜意识听不懂这个“不”字。所以当你希望孩子不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其实就是让他们这样做,越小的孩子表现得越明显。
所以用正面强化来替代负面强化吧,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别总揪住缺点不放。比如孩子抵触英文,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观察他在英文上的优势,像发音标准啦等等,增强成就感。
对孩子多多鼓励,少批评和指责,强化他们“好”的行为,也就淡化了“坏”的行为。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前提是身为父母,你要撕掉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
PS:亲爱的,除了文章前面那两个标签,你被贴过其他标签吗?来,今天的评论区特地为你们敞开,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精彩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亲子情感科学育儿教育教养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 、英文启蒙、剁手推荐。如果你是个妈妈关注我准没错,也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 milima106,愿我们成为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米粒妈更多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