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别再说你懂90后了!
毫无疑问,90后的年轻人已经取代80后,成了大众市场消费的主力。
市场上没有人不信奉“得90后者得天下”的道理,于是,每个品牌都把90后当作最重要的目标顾客。然鹅,作为80、70后为主体的大叔老板们,90后可不是你想约就能约……
最近,我们餐厅新推出了日料系列。其中,加州卷(反卷寿司),因为出品美观好拍照、口味浓郁很亲民、价格适中能装逼,被我们寄予厚望。
在研发时,有10年日料经验的大厨,开发了一道水果卷,说是在以前的餐厅销售不错。然而,当我第一眼看到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
。
。
。
。
。
。
。
看到它时,我、同事和摄影师三人,先是异口同声的发出“挖~操”的语气助词,然后斩钉截铁的说:这特么绝对不能上!
我动动脚指头都能列举出无数理由:
一、人造樱桃与日料崇尚天然的属性不符;
二、浓重的水果酱与日料重视本味的追求不符;
三、花哨的颜色与日料的禅意背道而驰;
四、……
过程不表,直接说结论:虽然我用尽洪荒之力企图把它扼杀,但我被市场实测结果狠狠的打了脸——70%的样本顾客,认为这款挖操加州卷是最好吃最好看的产品……
这些样本顾客有两个特点,第一,都是90后。
等等,你是不是想说她们没见过世面?错!
因为他们的第二个特点,都是点评网Lv5的用户(Lv5意味着为500+商户写过点评)……
其实,我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抛弃思维定式,避免主观,坚持从顾客角度出发;并且,我也一直很努力很努力的试图与90后保持连接,但凡我主动去认识的人,90%都是90后。
这种努力,曾一度让我产生了幻觉:我已经足够了解90后了,甚至,我可以掌控90后了?
但是,我的反应模式还是带着80后深深的套路,我为毙掉挖操水果卷所列举的所有理由,都有一个隐藏前提:正宗的日料才是正确的日料。
80后、70后,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尊重权威,工作的时代主流就是要往上爬。只有向上层社会和意见领袖靠拢,才有上位的机会。所以,在消费观念上,极度重视品牌、重视专业、重视仪式、重视正宗……
但是90后呢,所有的标准都不是标准,我的感受才是唯一的标准!
90后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没有享受过“延迟享乐”带来的心理满足和成就感。所以,他们讨厌喋喋不休,崇尚简单直接:你若要对我好就要让我快乐,听好了,不要说以后为了我好,我要的是立即、马上、现在的快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90后活的更加真实,他们所表达的就是他们所感受的,而80后,在消费态度方面,50%甚至更多所表达出的内容,只是为了装逼。
我通过反复研究发现,他们是真的觉得挖操卷好看又好吃,丝毫不会担忧是否有人因此怀疑他的品位。但若测试对象是80后,呵呵,那简直就是一场装逼界的奥林匹克大会。
我听过很多人说,90后对于品质没有鉴赏能力,因为他们伴随着食品添加剂成长,辣椒精、防腐剂和肉宝皇就是他们味觉记忆中“妈妈的味道”。
我还听很多人说,90后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消费体验的丰富,他们的鉴赏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对品质的追求也会越来越凸显。
但我现在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80后在抓不住90后的时候,臆造出的自我安慰:你为什么不和我约?是你现在还不懂我的好。但这仍然是80后的思考框架。
90后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体验过通过获取、记忆信息而得到的成就感。换句话说,90后认为一切信息都唾手可得,“我不创造知识,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学习简直就是自虐行为。
我的价值,就是我与生俱来的基因优势,基因优势是身体、是颜值、是智商、是地位的脱颖而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信息优势——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就是优越感。
你非要纠结90后到底知道多深?坦白的说,他们绝大部分人对一切事物都是浅尝辄止。但是,对不起,请别跟我谈内涵,内涵简直是对我的侮辱,你就直说吧,你想认识我是不是觉得我长得美?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就是90后的审美态度。你说90后没有审美?那是因为你完全不懂,什么才是90后的美。
他们眼中的美,只需要被认同和强化,拒绝被评判和纠正。
通过近期的思考和感受,我深刻的体会到,“掌控90后”是一个多么不靠谱的愿望。90后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统一的特点,不可被掌控。
面对90后,妄想左右逢源的GAP失败了,妄想一统天下的通用汽车失败了,兜售American Dream的麦当劳捉急了……
80后为什么可以一网打尽,因为他们有主流示范对象,有自主向权威和高级文化靠拢的动能。抓住意见领袖,就抓住了广大70/80后群体。大领导去哪个餐厅吃,大家就向往,自己也偷偷去吃,这就是前个时代高档酒楼兴起的根本原因。
以前,社交是很难的,人们需要不断妥协来获得安全感。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小城市,个性也许有点叛逆,父母在当地口碑也一般,身边大多数人对你是持有偏见的。这时你发现在互联网上,很容易找到一群和你一样的人,交流成本很低。
90后不需要死磕现实来获得认同。80后为微信朋友圈(熟人圈)刷屏而兴奋的同时,90后却在通过微博关键字搜索,与千里之外的怪咖找到共鸣。但是,90后并不忠于某个特定文化,小众文化对于他们不是学习和深入钻研的对象,而只是众多消费品中的一个。一个年轻人,往往既是歌剧爱好者,又是朋克死忠,同时还是慈善人士。当选择变的如此容易,为什么不多选择一些呢?
90后是小众文化的消费者,不是继承者。作为消费品的文化,就是要酷,就是要可以展示自我的优越感。于是,越是小众的文化,越是能吸引更多的90后前来消费。只有小众的,才会是大众的。
走中庸路线,企业想只手遮天老少通吃?结果一定是谁也没捞着。
阈值,又称阈强度,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90后的快乐阈值,越来越高。
在儿童教育领域,大部分学习不好的孩子,并不是学习能力本身出了问题,而是注意力的问题。而注意力问题的根源,是看多了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声光电效果强烈,儿童不需要倾注注意力,就能被长久的吸引。但一旦进入学校,面对书本和黑板这些没有强刺激的媒介,就很难集中注意力。
90后,出生就生活在强刺激的情境下,快乐无处不在,但快乐也转瞬即逝。于是,他们最常见的一种痛苦,叫做“无聊”。随着快乐阈值的提高,无聊越来越频发,因此,不少90后的精神健康都处在令人堪忧的状况。
无聊已经催生了很多产业,例如直播。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至今无法透彻理解无聊的力量,而试图用我们的方式去解决他们的无聊——教唆、逼迫他们去了解不感兴趣的深度内容。
有一次,我在一家重庆火锅店,看到老板正在耐心的给一桌90后美女示范该如何涮毛肚,讲解的非常细致到位,这样那样才好吃……然而,顾客表情尴尬而冷漠,老板走后,两名时尚女孩面面相觑,嘴角挤出两个字:傻逼。然后,将毛肚一股脑扔进锅底……
作为商户,这种价值观的强行宣贯显然不起作用,套用一句流行语:哪有时间去了解你的内心戏?我们要深刻的接受一个事实,如果感官上无法吸引90后,就没有机会展示你的特色和品质。
//
到底该如何拯救90后的无聊?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你想多了,90后不需要也无人能“拯救”,90后聪明到分分钟识破你的套路,更多时候却心甘情愿的被套路,不要自作聪明去掌控90后,要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找到他们的选择,跟随他们选择的变化。
也许,“90后”这个词本身就是个错误。
所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并授权发布
▼
丁一,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串亭烧烤居酒屋』创始人,公众号:餐饮MBA院长(cymba001)。从业十年的非典型餐饮人,毕业于清华大学MBA,曾供职于奔驰,现任清华大学校友导师、中烹协特聘讲师。个人及品牌管理故事入选清华大学工商管理案例库、全国百优工商管理案例。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cymba111
编辑 | 红餐网_白唐
内容交流 | 请加微信:hongcw66
商务合作 | 电话/微信:180263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