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小企业用工荒告诉你:城市真正短缺的是啥人才?

工控参考 2023-07-11

工控参考

关注工控自动化大事小事



来源何南野


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29家来自中国,超过美国的121家。


“中国军团”第一次傲视群雄,光荣之至!


然而,上榜企业光鲜的背后,却隐藏着大多数企业难以言说的苦楚。


在中国4400多万家各类企业中,刨除入围世界500强的129家企业及3000家A股盈利的上市公司,剩下的大多数都在苦熬:一是企业盈利越来越困难,经营状况一年不如一年;二是员工越来越难招,用工荒如影随形,企业老板每年大把的精力都耗费在招人、留人、培养新员工等琐碎的事情上。


当下企业要由小做大,走出盈利和用工困境,可能比以往更加需要政策的春风。




两位中小企业老板的心声


一直以来,各地的招商热情都是无比浓烈的,低价给地、税收优惠、专项扶持资金、贷款贴息等等,奋力吸引优质企业前来投资办厂。通过引入优质企业,可以快速做大地方GDP蛋糕,并在全国区域经济总量竞赛中拔得头筹。


然而,时至今日,曾经奏效的招商引资手段,似乎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一年多,笔者拜访了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与企业老板交流过程中,发现了不少有趣的事情,下面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江苏某生产型企业


案例一,江苏一家生产新材料的企业,年净利润大几千万,已经准备筹划A股IPO,算是区域内政府倾力打造的一家明星企业。为了吸引该企业入驻,政府花了大力气,低价给了很多地,也给了大幅度的税收优惠。


在交谈中,老板提到,目前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不是资金、厂房、土地,而是员工短缺。


一方面,人难招,经常招不到像样的、认真干活的员工,更不要提有点技能的熟练工了;另一方面,人难留,招进来的员工,流失率很严重。


这些新进员工,90后居多,原先很多就住在工业园区,因拆迁,家里补贴到两套房和一笔现金。物质富裕了,工作就懒散了,对于这些年轻员工而言,工作愈发成为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稍有不顺就会选择辞职不干。更有甚者,干一个月休息一个月,等花完工资才会重新找下一份工作。用工荒背景下,反正不愁找不到工作。


过去几年,当地政府大力引进了一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但对于引进学历更低的产业工人、对于培育产业工人群体,当地政府却无所作为,稍有技能的产业工人都极度紧缺。


为此,企业提前做了用机械替代人工的布局,花巨资建造了一个自动化的厂房,以应对未来生产线工人短缺的风险。但即便这样,产业工人的用工荒依旧给企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


案例二:浙江某互联网电商企业


案例二,浙江一家互联网电商企业,主营家具的互联网销售,在行业内已小有名气。老板为了扩大销量,决定增设一支营销队伍,但没想到的是,最困难的环节竟然发生在招人这一项。


首先,要招聘到合适的营销队伍负责人,不仅要给予高额的工资和提成,还要为其配置一辆不错的公务车,这似乎已经成为行规。


其次,对于普通员工,一定要允诺每个月组织他们聚餐、喝酒、唱K,因为在他们眼中,开心和娱乐比工作和工资本身更重要。


该老板坦言,目前招人真的很难,稍微有点技能的员工,要价很高,导致企业招聘成本水涨船高,除了付出较高的工资之外,有的还得解决住宿和配车,并给予日常定期的休闲娱乐,否则招进来也留不住,“当老板这几年,真的都是在给员工打工,心累。”


管中窥豹,上述两家企业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众多企业在当下面临的共性难题,“人”正成为越来越关键的因素。地方政府曾经在人口红利下无往不利的招商引资手段,可能要部分失效了。除了土地、房产和税收优惠,能不能在当地轻松招聘到合适的产业工人,似乎也要成为企业老板选择入驻的重要考量。


“新生代”工人缺什么?


2009年12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揭晓了2009年的年度人物,“中国工人”群体入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并位居榜单第二位,仅次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关于“中国工人”的上榜原因,《时代》周刊写道:


中国今年能成功保八,归功于数以千万计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


正是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过去的奋斗、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


然而,十年过去,“中国工人”这个群体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英雄迟暮”,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不再年轻,时代周刊“感谢中国工人”的字样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


统计局数据显示,人口红利拐点在2010年就已显现,总抚养比(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在2010年触底之后开始反弹,老年抚养比(≥65岁人口/劳动人口)上升趋势则更为明显。


截至2017年末,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已经分别上升至39.25%、15.86%,意味着每100名劳动人口大致要负担39名非劳动人口,其中老年人口约16个。


同时,经济学人智库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将接近30%,这意味着每100名劳动人口大致要负担30名老年人口。可想而知,未来的老龄化压力有多大。


幸运的是,老一代中国工人集体谢幕所带来的负面冲击,正部分被“新生代”工人的崛起弥补。这些80后、90后的“新生代”工人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新生代”工人占比连续4年快速上升。这些“新生代”工人中,80后与90后旗鼓相当,其中,“80后”占比50.4%,“90后”占比43.2%,“00后”占比6.4%。


不幸的是,这些“新生代”工人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离“肩负重任”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学历依旧普遍偏低,大多数都未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新旧产业工人群体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0.9%。


二是特定技能有限,大多数“新生代”工人也没有系统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他们的专业能力并不能有效满足当今产业结构的需要。相比前些年,最近几年技术的更新换代愈发快速,对“新生代”工人的学习能力、行业技能正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新生代”工人离老一辈差距甚远。


正在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幸运与不幸交织背后的“新生代”工人,让“招工难”、产业工人技能缺失问题成为企业老板每天都要面对的难题,老板们很焦虑,不知如何突围。


地方招商引资,“给对人”很重要


在过往地方政府的“筑巢引凤”计划中,给地、给房、给税收成为政府吸引企业入驻的常规手段。在企业发展早期,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正面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低价拿地、获得政府高额税收优惠,可以大幅减少企业初期的成本费用支出,使很多企业在盈利困难的时期顺利存活下去,以至于很多企业在进行入驻的时候,往往会把这些与金钱直接相关的权益考虑的清清楚楚。


然而,纵观国内外经营成功的公司,其基业长青的基础,绝对不在于政府扶持政策,而在于自我造血、持续盈利,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人才。对于互联网型、科技型企业而言,高端IT人才是基础,但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产业工人,尤其是具有一技之长的熟练技工,是关键


因此,面对愈演愈烈的产业工人短缺的难题,地方政府当有所作为,除了给地、给房、给税收,“给人”甚至更为重要。


具体“给”什么样的人?不是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而是能够忍受车间重复无聊工作、具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工人,这些人往往学历较低,是地方政府人才引进战略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是“招人难、用工荒”问题的主角,但又是最不可或缺的。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至少需要做两方面工作:


一是在大幅降低本科生等高学历落户门槛的基础上,同步定向降低具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的落户,多给予这些人群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产业技术工人的汇聚和流入。


二是加强区域内“新生代”工人的职业教育培训。当下,在毕业生人数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跨步大跃进,职业教育毕业人才却明显下滑;在人才需求上,早些年被哄抢的本科生已不再吃香,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具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才是“香饽饽”。如此“一上一下”,使得人才的需求与供给极度不匹配,导致我国持续进入“大学生就业难,但技术工人用工荒”的怪圈。


打破怪圈,唯一的出路可能是齐头并进,在推动本科教育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同时,大力推动对低学历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当前正处于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时期,客观上也要求“新生代”工人能更快、更好的掌握与产业转型相关的新技术。对于这些学历普遍较低的“新生代”工人而言,职业培训无疑是最快的捷径,需要地方政府给予最大的重视。


过去的十几年,我们国家培养了太多的本科生,但在职业教育这一块,却没能有效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在全球老龄化、产业工人用工荒背景下,德国、日本等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就十分重视职业教育。


结 语


展望后人口红利时代,要赋能企业发展,要发展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高端制造业,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人才一定是基础。


一方面,要推动“人口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高举高打”才能实现重要技术的快速突破、攻坚克难;另一方面,要推动“人口红利”向“具有熟练技术的产业工人红利”转变,才能实现重要产业的规模化、有序化发展。


对地方政府而言,不能简单的陷入盲目的“抢人大战”,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抢”区域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优秀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也成为“被抢”的重点,能被政策给予更多融入和落户当地的机会,如此才能构筑更美好的城市未来和城市竞争力。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所言:


“中国一些城市陷入简单的抢人大战,我问一个问题,抢来了干嘛?没有仗打,就给房子,只是抢来一批房客。有仗打才能抢人,抢来人才要有用武之地。请来一批买不起房子的人,给他补贴,他觉得挺好,就住下了,你以后麻烦大了。”


想想,确实如此!


往期推荐

协作机器人带来一片新“蓝海”

西门子、通用电气两大巨头发布季度财报

海尔美的富士康角力工业互联网,“药方”是什么?

收藏 | 七月工控自动化圈内大事速览

GE前掌舵者经验之谈:为何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如此困难?

ABB发布二季度业绩:营收达71.7亿,同比增长2%

西门子MindSphere扩大在华朋友圈,一口气与11企签署合作协议

工业机器人国产化替代依然是主要趋势

开赛 | 第六届“台达杯”高校自动化设计大赛决赛拉开大幕

科创板开市 | 首批25家企业拔头筹,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受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