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⑩】还只知道“三坑两涧”?你OUT啦!

林重阳 茶周刊 2023-08-29

2018,沐浴春风与阳光,茶人一年一度的忙碌生活已经开始。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推出春茶系列报道“这个春天我在茶山”栏目。在这里,您将看到各大茶区的春茶情况,感受茶园人文生态,感悟茶叶市场行情,一起足不出户走茶山!


林重阳

武夷学院茶学专业首届学生

福州瀚城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



每年的四月伊始,地处八闽之北的武夷山便繁忙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做茶的季节。而我正如那冬天要回南方过冬的候鸟一般,每到这个季节便来到这里。

茶季到来,茶园绿意盎然。


我最爱老丛,在武夷山,有这么一段形容老丛水仙的古文:

武夷有茶,名曰水仙,岁过甲子,谓之老丛。

其香妙哉,清新若木,似兰似苔,更透粽香。

其味奇哉,沧桑醇厚,老自天成,遇水则仙。


而武夷山众多老丛水仙之中,我尤喜竹窠老丛。


竹窠,是武夷山风景区内一个不出名的景点,却是武夷岩茶的一个著名产地。世人喝岩茶,唯知“三坑两涧”乃正岩核心,殊不知在专业之人眼中,另有“两窠”可与之相比。竹窠,便是其一。(另一窠是九龙窠)

竹窠山场。


“云窝竹窠擅绝品,其居大抵皆岩嶅。”( 清 朱彝尊 《御茶园歌》)竹窠茶园位于武夷山慧苑坑南边,是一个天然的山间谷地。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之间,比起三坑两涧那些狭长的山涧,竹窠的地势更加低洼,被笑称为三坑两涧的“盲肠”。低洼的地势,凝聚了许多自然肥料,使得此地土壤肥沃,水分充足;又避风排水,青苔满生。


茂盛的植被布满片片茶园,其中“罗秀”、“庙基”、“玉柱峰”、“茶子窠”、“上天阁”、“下天阁”等茶园种植了肉桂、水仙、北斗等品种茶,其中以水仙最为闻名。正如牛栏坑有“牛肉”为代表,竹窠亦有“竹窠老丛水仙”。这里老丛水仙的树龄有五十年以上,大的茶树更是达到百年之久。对于喜爱老丛的茶友,这里绝对是一块圣地了。

竹窠老丛水仙。


不论是桂皮香显之肉桂,或如幽扬之水仙,都让我钟情于此。许是上天抬爱,让我在茶叶的天赋上远超常人,先在校园学习理论,后在茶厂付诸实践。经过九年时间沉浸此道,品茶、制茶便不输事茶一生之人。


临近五月,我便早早来到厂里。看着青叶一批批运进来,我早已按耐不住,拿过一担老丛的青叶便自己动手。每年我都会自己做一些半手工茶,也就是手工和机械相结合:萎凋和前期摇青为手工制作,后期摇青、杀青、揉捻用机械制作。这样做出的茶叶,不仅可以使失水和发酵更加均匀,又避免了手工在后期摇青力度的不足。

新进厂的鲜叶正在进行机械萎凋。


在制茶过程中,最考验制茶技术的,当然是手工摇青。


手工摇青,需先将萎凋叶薄摊于水筛上,每筛首次放茶青约0.5—0.8kg。先摇青后静置,此过程要经过多次。整个过程下来,没点臂力的肯定是不行的。当然,不同的品种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也有很多,比如水仙这种叶片较厚的大叶品种,宜轻摇,延长走水期,多停少动,加重静置发酵。叶薄和小叶种的茶叶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方需注意发酵到位。

我正在进行手工摇青。


近年来,岩茶价格暴涨。今年正岩的老丛茶青价格更是从每斤100元到200元不等,而岩茶十斤青叶才能做出一斤精茶,使得许多师傅做青偏于保守,毕竟这么贵的茶青,做茶只要不出错就能卖个好价钱。我对自己的做茶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必须做透,做熟,毕竟只有自己才清楚自己的口味。


每年的茶季,都是茶人的狂欢,“就中武夷品最佳”,来武夷山看看吧,以茶之名与心灵对话。

读者朋友们:

如果您也想记录下您在茶区的所见所感;

如果您方便了解当地春茶的价格、市场等情况;

欢迎投稿分享!

来稿除在微信推送外,还将在茶周刊报纸刊出。

本栏目投稿邮箱:hzchazhoukan@163.com


请您在投稿时,以“文章名称+工作单位名称+姓名”的形式命名文件,并附上您的生活照!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监制/ 赵光辉   本期编辑/ 梁妍

电话:010—63744187

投稿信箱:hzchazhoukan@163.com


往期好文推荐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⑨】雷达山:探访鲜为人知的茶树王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⑧】一场自我流放,来云南“上山下乡”

【这个春天我在茶山⑦】一生情长处,圆梦在徽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