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的软木“CELL”:武汉市洪山区先建村环境更新设计| 2021获奖作品

LAF编辑部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2024-08-31


657份参赛作品,

27份终获奖,

是什么样的神仙毕设最终冲出重围?

关注#2021获奖作品 专栏,

我们邀请了19组LA先锋奖获奖者,

详解宝藏获奖作品背后的设计过程,

欢迎同学们交流讨论!

2021 AWARD

Vol.03

[景观规划类] 综合奖

[方案表达逻辑] 单项奖


2021LA先锋奖

LAF435

获奖作品评审图


左右滑动查看


获奖作品信息

作品题目:城市的软木“CELL”——武汉市洪山区先建村环境更新设计

参赛作者:高文婷 张婷 赵明明

指导教师:秦仁强

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

方案从宏观到微观,对规划、建筑、景观、使用人群、产业业态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模式化、典型性空间的设计策略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描述非常生动。但乡村设计要尽量多的考虑村落的自然生长脉络,网格化的空间格局,是否会破化了乡村肌理,如何更有机的实现乡村更新可做进一步的思考。


——2021LA先锋奖评审人评语 / 吴钢 ,维思平建筑设计  董事长,创始主设计师


较为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乡村的景观结构及设计(规划)操作方式。


——2021LA先锋奖评审人评语 / 司敏劼,未来乡土设计工作室 主持设计师


从选题、分析、解决方案及表达的综合完成度较优。


——2021LA先锋奖评审人评语 / 罗志航 ,美国SYNC  设计总监

01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向外扩张,城市与乡村的边界开始呈现出无序的滞后发展状态,逐步远离公众的视野。如同一个软木塞,阻碍城市的生长进程,形成了一种面临经济、生产、生态、交通等多方面挑战的特殊区域——城乡交错带。


如何破除“软木塞”,实现新细胞(cell)的表达与生长,是本次设计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追溯场地发展脉络后,从生命的“起源——发展——衰落——更新”过程出发,集中于讨论场地的更新动力问题,重新连接破碎的场地肌理。展示了“自然环境——农业聚落——人居环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的动态变化,旨在打造一个面向未来不断发展的新式城乡集合体。

02

 项目选址


先建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部,是一个以渔业、林果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资源好。居民自发建设的鱼菜共生系统,种植着大量的洪山菜薹,承载着场地的历史和特色。


作为武汉的城乡交错地带,先建村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影响发生区域割裂。但居民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乡村相较却极具其特殊之处,既与城市化的生活模式相通,又保持了农业生产的原生状态。

基址分析与问题梳理

03

设计理念


经过现状分析与问题总结,我们发现,似乎全然的城市化与传统的村庄结构都无法成为合理的改造方向。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动态生长性的过渡区域,成为新的议题。


细胞编程与有机生长

经过无数版本的讨论与修改,最终从生命的起源——细胞(cell)出发,开启了对于“生长性”的新探索。以细胞编程为概念,通过构建交通骨架与生态骨架,提升场地连通性,创造场地汲取外界营养与进行内部传输的必要条件。从生活、生产、生态多个角度对人居空间、农产空间、绿色空间等方面完成规划与改造设计,并为场地预测最佳生长方向。重整破碎的场地肌理,建立环境与环境、人与人、环境与人之间的连结与交互。

概念分析及框架构建

04

 总体规划


重新连接破碎的场地,从交通连通性、生态连通性、城市肌理连通性、桥梁涵洞景观改造四个部分对区域连通性进行规划改造,实现场地内部与外部的连通。其次,合理利用场地优势,对农业景观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居住社区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与道路交通规划五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

05

 详细设计


编程——单体与组合

细胞编程将特定基因注入衰老细胞,触发细胞进行重新表达,进而分化出多功能干细胞,以此达到“更新,修复,延长有机体生存量”的目的。同样我们试图利用这一动态过程,发挥场地原本的特色资源,为场地引入丰富的精神文化、特色体验、农居生活、水上运动等综合活动场所与产业基地。


以点状空间(单体)——线状空间(连通性空间)——面状空间(组团布局)的整合,促进场地内外能量交流,为场地的更新提供源动力,使城乡交错带的动态变化与生长更新成为可能。充分展示场地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文化,提升场地记忆感,实现从“软木塞”到“动态生长性”的转变与发展。

人居空间分析:组团形态、空间类型与活动适应性

绿色空间和农产空间分析:总结现状问题、优势与居民需求

编程与设计:点状空间、线性空间、住宅单体在人居公共空间的应用


绿色生态空间规划设计

利用场地独特的水文条对生态空间进行生态湿地带、生态漫步道、生态防护带三个方面的规划与改造。


生态湿地带:北侧野芷湖沿岸、场地西南侧汤逊湖沿岸借助水体深入湖岸,两片生态湿地由河道连接,拓宽河道,沿河道两岸也规划设计为生态湿地。从北到南,形成开口朝东的“U”字型生态湿地带,沟通南北水系、保护生态环境、营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场地景观。


生态漫步道:以供人步行深入游赏生态景观、自然水面为主。部分漫步道受水位线影响呈现弹性变化,平时露出水面供人行走,雨季则被湖水淹没。


生态防护带:沿穿过场地的城市三环线和两条铁路规划生态防护带,集中在两条铁路之间和东西两端的三环线边。隔开居民区、景观带与道路,减少道路对居民区、景观带的负面影响。


农产空间改造

农产农旅空间以其地域性参与性可食性互动性为主要改造策略。


为了更好地保留与展示地域特色,丰富种植体验活动,我们进行还了可移动式种植箱的设计。


可移动的特性使得种植箱可以组合为具有售卖功能的推车,参与从生产到加工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并进入农贸街区、流动集市等进行售卖活动。推动产业的融合与经济发展,形成集合乡土特色、生活居住、农旅体验于一体的“田园超市”

编程与设计:绿色公共空间和农产农旅空间改造


插入——布局结构与功能置入

对现状具体问题细化分析后,帮助生成模块化设计对问题进行多维度解决,再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模块置入。最终通过编程一段基因再置入这一过程,达成修复场地自身结构缺陷及其持续健康生长的目标。

功能置入与空间组团布局

功能置入与空间组团布局


形态转录与表达

水上码头

利用场地南侧汤逊湖的滨水空间,打造丰富的亲水运动区域,为人居空间带来更多活力,选取了水上运动码头作为居住空间改造的重点区域。设计有包括售票处、管理处等的管理区,包括卫生间、小卖部、候船休息处等的活动区,以及设有集船柱桩的码头区。对于水上运动码头进行的功能流线设计与植物种植设计,在保证充足的集散与活动空间情况下,丰富了水岸植物景观。


在雨季水位较高,水上运动较为危险时便不再接待游客,建筑形式多选用单层集装箱式住宅。这类住宅既可以充分满足场地使用需求,又具有可移动性高,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少部分建筑选用带有院落空间的单户组合住宅,为游客提供质量更高的居住体验。

设计效果与表达生成——水上码头、农业体验园等


农业体验园

保留居住认同感与场所归属感才能更好地符合居民的情感需求,凸显场地记忆。为了更好的使场地的发展轴线向外延伸,吸引城市居民。在保留场地农田,鱼塘肌理的聚落格局前提下。我们针对农业景观方面进行了农业体验园的设计,尊重居民的原本生活方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与田园观光,生产体验等游赏活动相结合。


结合鱼菜共生系统与可食性景观绿地规划“生产果园”、“采摘体验园”、“景观鱼塘”等综合农业体验场地。在路线布置,场地映像,空间布局上突出其便捷性。结合乡土植物与乡土材料的搭配使用,使自然景观,农业景观,游赏景观形成有机整体,更好的提升新型农村的文化魅力。

农业体验园景观元素拆解与农产品种植规划


建筑形态大多适应劳作农场的特色风格与保留乡村印象,采用了坡屋顶搭配木格栅围合的面材形式,与体验农场的休闲生活理念相互呼应。


笔直而富有节奏韵律的竖向构架形成简洁明快的空间氛围,在保证快速穿行的同时也为人们的活动创造了更具弹性的体验空间,增强了层与层,天空与地面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






作者


高文婷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LA先锋奖获奖学生

张 婷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LA先锋奖获奖学生

赵明明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LA先锋奖获奖学生



 END 


 关于 

连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

关注青年景观设计师的成长与思想


LA先锋奖(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是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由《景观设计学》期刊承办,针对全国景观设计相关专业院校的学生作品而举办的竞赛和展览活动。自2005年以来,LA先锋奖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6届,每年会奖励全国最优秀的学生毕业作品团队,是全国颇具含金量的景观设计学生奖项。

▲点击获取2021LA先锋奖获奖名单

你给打几分?

欢迎吃瓜群众在评论区交流讨论并点亮“在看”


编辑 制作 | 王卿  郑海臣


注:本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文末留言联系授权


点击关注

LA先锋奖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1LA先锋奖官方网站


如果你喜欢本期推送,

请点“赞”和点亮“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