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教案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1-04-30


语文

作文

数学

英语

法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

音乐

育儿

网校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课时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知道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宪法关于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具体规定。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在我国存在很多国家机关,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师: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体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我国是__人民民主专政__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人民__,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工人阶级__领导的、以__工农联盟_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www-2-1-cnjy-com

3.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__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__。

4.广大人民通过__人民代表大会__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__人民当家作主__的权利。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 我国国家性质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二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探究: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1)我国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活动二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探究并分析下列图片,思考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 

  ,年满18周岁的学生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 

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分组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作点评。

小结: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活动三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

材料一 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2•1•c•n•j•y

材料二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小结: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活动四 参与政治生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其中《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节俭教育的提案》《关于完善学生社会实践体制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的提案》被评为“最佳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学生们继续修改和完善这些提案,最终形成能够提交政协会议的正式提案。2016年3月1日,他们将提案交到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手中,由这些政协委员提交给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到国家事务中,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小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2-1-c-n-j-y


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B )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各级人民政府

2.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 )

A.毛泽东  B.工人阶级

C.习近平  D.中国共产党

3.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D )

①平等权   ②人身权利

③政治权利  ④财产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 A )

A.人民  B.公民

C.工人阶级  D.中国共产党

5.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说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 B )2

A.真实性  B.广泛性

C.一致性  D.单一性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________的权利( C )

A.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B.管理社会事务

C.当家作主  D.参与政治生活

7.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模拟人大”活动,学生人大代表听取了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向学校提交了关于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校园欺凌与暴力等议案,并对议案进行充分讨论和表决。中学生“模拟人大”活动( D )

A.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

B.行使了监督政府的权利

C.实现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决定权

D.担当起学校主人应尽的责任


第2课时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知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2.知道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十分广泛。

3.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4.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教学重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教学难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以上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师: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有尊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人权方面的知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__自由__、__平等__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__尊重和保障人权__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__我国公民__,也包括__外国人__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__群体__。

4.__尊重和保障人权__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__宪法__,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__科学性__、__民主性__。【

6.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__依宪施政__、__依法行政__、__简政放权__。www-2-1-cnjy-com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 我国人权的广泛性

阅读分享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感悟。

材料一 为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材料二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它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象征着人类尊严和荣耀;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民: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保障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应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2•1•c•n•j•y


学生谈感悟。

小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活动二 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一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法律体系。

材料二 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凡与企业注册登记、年度报告、变更注销、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商标专利、资质认定、税费办理、安全生产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以及与居民教育医疗、户籍户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房保障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材料三 原告柯先生乘坐被告某公司的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而严重受伤,司法鉴定为二级伤残。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了解到柯先生经济困难且身在边远地区、家属无力到庭等情况后,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被告当庭支付给柯先生28万元赔偿款。2-1-c-n-j-y

1.材料一为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奠定了法律基础?

2.材料二中的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

3.材料三中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机关应当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C )                       

A.人快乐地活着  B.人的衣、食、住、行有保障

C.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D.人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2.在我国人权具有广泛性。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 D )

①人权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权内容的广泛性 ③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④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C )

A.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B.依法行政

C.尊重和保障人权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第二框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1课时 组织国家机构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了解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2.知道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了解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主要体现。

【教学重点】

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表现。

【教学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你知道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吗?

师: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并由此产生各种国家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各项权力。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我国的国家机构。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人民__。__人民代表大会__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__组成__、__任期__、__工作方式__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民主集中制__的原则。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 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

材料二 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请根据上述两则材料,绘制思维导图体现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的。

 

小结: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懂得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教学重点】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2016年12月4日,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我国现行宪法内容包括序言、总纲、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__、__国家机构__、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我国宪法是__人民意志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根本__法。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__最根本__、__最重要__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__宪法__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5.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依宪治国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依宪执政__。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__最高法律地位__、__法律权威__和__法律效力__。

7.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基础__,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

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小结:(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2•1•c•n•j•y

活动二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小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活动三 宪法的地位和效力

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www-2-1-cnjy-com

材料二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三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的根本法。

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我国宪法的构成是( C )

①序言和总纲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国家机构 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表明宪法( C )2-1-c-n-j-y

A.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加严格

B.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问题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________为根本活动准则( C )

A.中国共产党党章  B.民法

C.宪法  D.刑法

4.2017年10月20日,由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联合组织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作了题为“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可能涉及的教材知识有( D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宪法是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着作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6.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C )

A.宪法比普通法律修改更加严格  B.宪法就是普通法律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拓展延伸

开展宪法诵读活动。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增强学生宪法意识,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好宪法文本。

○确定好本周要诵读的内容。

○选定领读人。

【活动过程】

○在领读人的带领下,大声地诵读宪法文本内容。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诵读宪法的感受。


第二框 加强宪法监督


【教学目标】

1.知道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懂得监督对于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的行使,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3.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教学重点】

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行使监督权。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在某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市政府《关于贯彻城市规划法执法检查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后,未获通过。

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以上事例表明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市政府权力的行使。这说明在我国,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__监督__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__监督__的权力将导致__腐败__。

2.宪法规定,__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__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3.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__批评__、__建议__、__申诉__、__控告__、__检举__等方式行使监督权。2-1-c-n-j-y

4.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__增强宪法意识__。

5.增强宪法意识,首要的是对__国家公职人员__提出的要求。

6.宪法与我们每个人__息息相关__,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__宪法意识__,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监督权力行使

活动一 正确行使监督权

材料一 201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要求,每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协调,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到会听取审议意见、回答询问,今后可以视情况适当增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到会应询,参照上述办法组织和落实。

材料二 小锋上学经过的和平路两侧,挤满了卖菜、卖水果的摊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小锋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政府部门派人调研,听取居民和摊主的双方意见后,修建了农贸市场,彻底改变了和平路交通的状况。

思考: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小锋行使了什么权利?公民行使这一权力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有何积极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代表回答问题。



小结:(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2)监督权力的行使,离不开包括你我在内的公民的参与。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探究二】 增强宪法意识

活动二 增强宪法意识

学生分享教材P26“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宪法主题公园”“宪法诵读”“宪法宣传”四幅图片,谈谈自己的感悟。

这四幅图片说明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小结:(1)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2)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要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活动三 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

请对照宪法文本,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填写空框中的内容。

我是中国公民。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作为儿童,我得到了父母的抚养和教育。 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禁止虐待儿童。

我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活动四 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

1.学生探究分享教材P27小凡、小刚两名同学参加了宪法讲座等相关活动之后的学习心得,并尝试创作表达自己学习宪法心得的作品。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学生探究分享教材P28小华同学的行为,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小结:增强宪法意识,我们应做到:(1)学习宪法。坚持宪法至上,需要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国家信访局于2016年开通了“手机信访平台”,这一举措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有利于( B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③帮助解决老百姓所有的困难 ④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6年1月28日,北京7名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庄严宣誓,这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在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后,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目的是( C )www-2-1-cnjy-com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

D.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3.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很多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 D )2•1•c•n•j•y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 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 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下列做法属于增强宪法意识的是( D )

①设立国家宪法日 ②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③开展宪法宣传 ④认真学习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对待宪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B )

A.可以不学习宪法,应专心搞学习

B.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

C.现在宪法离我们太远,长大后再了解宪法,学习宪法

D.学习宪法是大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增强宪法意识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④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能力目标 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2•1•c•n•j•y

3.总结:

行使权利

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

目标导学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1.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1)会(或不会)。(2)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

活动四:探讨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怎么办

(阅读教材第42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1)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协商。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了解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以及下列图片:

 

3.归纳总结:

因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3 板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维护权利守程序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行使权利的界限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认识,特别是结合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来认识,这些限制性的要求就是权利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结合例子容易当堂掌握。


第1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

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

活动一:案例再现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归纳总结:

遵守宪法法律

义 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因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法 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目标导学二: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二:情景再现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

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

(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

维护国

家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教师讲解:(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依法服兵役

活动四:一人参军 全家光荣

 

1.思考:(1)热血青年积极应征入伍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提示:(1)要热爱祖国,积极报效祖国。(2)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活动五:探究逃避服兵役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合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3.教师讲解: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2•1•c•n•j•y

 

4.归纳总结:

依法服兵役

因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法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目标导学四:依法纳税

活动六:材料再现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年2月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为大家解疑释惑。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罚没收入。

1.思考: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活动七:探究不纳税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提示: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活动八:观点辨析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女孩的观点。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税收还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4.教师补充: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提高了对义务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www-2-1-cnjy-com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不依法纳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并不复杂,但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结合宪法的规定和具体的事例认真领会这些义务,把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义务观。


第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对。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一致

活动一:情景再现——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

“带走!”随着执行员的一声令下,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赡养父母的鲁某被依法拘传。自鲁某结婚后,经常对两位老人非打即骂。其父母年事已高,无其他生活来源。法院判决鲁某每月支付父母500元赡养费。由于鲁某拒不支付,今年其父母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4次奔波都未找到鲁某,终于在一天凌晨将还在睡梦中的鲁某拘传。

1.思考:(1)鲁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鲁某被拘传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1)不对。他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问题: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教师讲述:观点一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观点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2•1•c•n•j•y

活动三:探究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阅读教材第53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幅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提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4.归纳总结: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时事链接:2017年3月28日至30日,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各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某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目标导学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活动四:材料再现

2017年6月2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支持申请人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申请,撤销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这也是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例。为何异地撤销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原来,被发现时年仅8岁的未成年人妞妞被亲生父母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某盗窃团伙,被犯罪嫌疑人何某带往全国各地行窃。www-2-1-cnjy-com

1.思考: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为什么被撤销?

提示:他们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活动五:“请客”

(阅读教材第53—54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

提示:上述观点不全面。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捡到失物要归还,否则丢失东西的人该多么着急呀!捡到失物,及时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知识链接: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还有:爱护公共财产;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2-1-c-n-j-y

活动六:履行义务须合法

(阅读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4.归纳总结:

法定义务须履行

原因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做法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目标导学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活动七:案例回放

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被告人费某利用担任戴楼镇三资办报账员职务之便,单独或与被告人鲁某、招某结伙,先后7次将三资办账户上的资金挪给招某、鲁某等人使用,用于偿还经营性贷款或者生产经营周转,合计人民币194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费某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缓刑二年;鲁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招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1.思考:费某等人为什么会被判刑?

提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处罚。

2.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活动八:违反法律要担责

(阅读教材第56页“探究与分享”)

3.思考:(1)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2)金某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提示:(1)行政责任。(2)刑事责任。

 

4.归纳总结:

 

违反义务须担责

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违反行政法律 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依法履行义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义务一致、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其中以权利义务一致为重点,要真正弄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和正确的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3 板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权利义务一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法定义务须履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不同的法律,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探讨依法履行义务。大多数问题都较为抽象,不易于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内容较多、头绪不少,要结合经典例子弄明白这一道理;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侧重点不同,不要混淆,主要意思就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2课时 根本政治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案例,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想一想:(1)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认识?(2)你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活动一:情景再现

2017年3月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表决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6个决议草案;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等。2•1•c•n•j•y

1.问题: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2.师生共同总结:(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4)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等等。

(二)走近人大代表 认识人大代表

活动二:情景再现

2017年5月11日上午,湖北省咸丰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在该县县委党校开班。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欧阳开平讲话,要求代表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意愿转变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思考:(1)湖北省咸丰县为什么进行人大代表培训?(2)如何走近人大代表?

提示:(1)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2)走近人大代表,可通过以下方式:①手机。②微博。③人大代表联络处。④人大代表之家。⑤人大代表述职。

目标导学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活动三: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思考:上述讲话精神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优越性?

2.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活动四: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这句话?

4.师生共同总结:(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www-2-1-cnjy-com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了其内容、优越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1-c-n-j-y

3 板书设计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大代表的职权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同时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应结合典型案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认识。选取案例要选有针对性、学生较为熟悉的,避免简单地讲解、灌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全册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