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九上数学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知识点精讲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一、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1.矩形的性质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④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⑤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的性质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菱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⑤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①边:四边相等,对边平行;

②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且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即正方形的对角线与边的夹角为45度;

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例1 矩形ABCD中,DE⊥AC于E,且∠ADE:∠EDC=3:2,则∠BDE的度数为  (   )


A.360        B.90       


C.270        D.180



例2 如图,矩形ABCD中,AE⊥BD于点E,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BE:ED=1:3,AB=6cm,求AC的长。   


例3 如图, O是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 AE平分 ∠BAD,∠AOD=120° ,求∠AEO 的度数。



例4 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邻角的比为1:2,则较短对角线的长________ 。


例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G是BC上任意一点,连接AG,DE⊥AG于E,BF∥DE交AG于F,探究线段AF、BF、E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二、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



1.矩形的判定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④还有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2.菱形的判定方法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

④对角线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的判定

①菱形+矩形的一条特征;

②菱形+矩形的一条特征;

③平行四边形+一个直角+一组邻边相等。


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一般思路是:先判断它是矩形,在判断这个矩形也是菱形;或先判断它是菱形,再判断这个菱形也是矩形。


例1. 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边BC的中点,过点A、D分别作BC与AB的平行线,并交于点E,连续EC、AD。

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例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ED⊥BC,DF//AB.


求证:AD与EF互相垂直平分。 

                      


例3.已知如图,在△ABC,∠ACB=900,AD是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AB、AD上,且AE=AC,EF∥BC。


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

                                           


三、矩形、菱形、正方形与函数综合题



1.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知识解决函数问题;

2.利用函数知识解决矩形、菱形、正方形的问题;


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C与原点O重合,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在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4,3).


(1)求k的值;


(2)若将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菱形的顶点D落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时,求菱形A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的距离。



例2.如图,点B、C分别在两条直线y=2x和y=kx上,点A、D是x轴上两点,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k值为______. 

        


例3 已知点A、B分别是x轴、y轴上的动点,点C、D是某个函数图象上的点,当四边形ABCD(A、B、C、D各点依次排列)为正方形时,称这个正方形为此函数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例如:如图,正方形ABCD是一次函数y=x+1图象的其中一个伴侣正方形.


(1)若某函数是一次函数y=x+1,求它的图象的所有伴侣正方形的边长;


(2)若某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的伴侣正方形为ABCD,点D(2,m)(m<2)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四、矩形、正方形的翻折



1.从翻折中找出对称轴,利用对称性找相等关系。

2.利用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例1 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直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点F.若CF=1,FD=2,则BC的长是(   )


 A.3√6   B.2√6   


C.2√5   D.2√3



例2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7,点E为BC上一动点,把△ABE沿AE折叠,当点B的对应点B′落在∠ADC的角平分线上时,则点B′到BC的距离为(  )


A.1或2  B. 2或3   


C.3或4   D. 4或5 

                        


例3 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E为AD边上一点,连接BE,将△ABE沿BE对折,A点恰好落在对角线BD上的点F处。延长AF,与CD边交于点G,延长FE,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H,则下列说法:①△BF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DF≌△FHA; ③∠DFG=60°;④DE=2-√2;⑤S△AEF=S△DFG.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4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N=45°,它的两边AM、AN分别交CB、DC与点M、N,连接MN,作AH⊥MN,垂足为点H。


(1)如图1,猜想AH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


(2)如图2,已知∠BAC=45°,AD⊥BC于点D,且BD=2,CD=3,求AD的长。



五、综合运用



1.计算。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中的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


2.证明。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结合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展开证明。


3.探究。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知识展开探究。


例1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


(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


(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


(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 




例2 现有两个具有一个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DE和△ABC,其中∠ACB和∠AED=90°,且AC=BC,AE=DE,CF⊥AB于F,M为线段BD中点,连接CM,EM.


(1)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若AC=1,AE=2,求FM的长度;


(2)如图1,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证:CM=EM;


(3)如图2,当A、B、D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探究CM,EM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先给出结论,然后证明。


概念回顾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有哪些

菱形的定义

对于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但是邻边不一定相等,那么,如果邻边相等,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呢?

当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我们就将其称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菱形

PS:如果一个图形是菱形,那么它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

菱形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具有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

性质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AD=BC,由菱形的邻边相等,故AB=BC=CD=AD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又AB=AD,三线合一,故AC⊥BD,即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

性质3:易证△ABD≌△CBD,故∠ABD=∠CBD,∠ADB=∠CDB,故对角线平分顶角,同理,AC平分∠BAD和∠BCD

PS:凡平行四边形具有的性质,菱形同样具备

菱形的面积

菱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有两种

方法1:将菱形视为平行四边形,按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面积=底×高

方法2:利用菱形对角线的相互垂直的性质,即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菱形的判定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菱形的判定也有两种思路

从平行四边形开始

如果一个四边形已经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我们只要利用菱形所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即可进行证明

判定1:根据菱形的性质

当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只要一组临边相等,即为平行四边形

判定2:根据菱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平分,因此,当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时,该平行四边形也即为菱形

从一般四边形开始

在我们平时所遇到的题目中,不是所有的四边形都告诉我我们是平行四边形,还有更一般的四边形需要我们证明为菱形

判定3:当AB=BC=CD=AD时,也有AB=CD,BC=AD,因此,四边形ABCD也为平行四边形,又AB=AD,一组邻边相等,故四边形ABCD为菱形


判定4:当一个四边形对角线先相互平分时,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又对角线相互垂直,则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四种判定定理的关系

从上述文字我们可以发现两点

第一,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两种:

第1种是从平行四边形出发,找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相互垂直

第2种是从一般四边形出发,利用菱形的特殊性质进行证明

第二,判定1和判定3是相似的,判定2和判定4是相似的,判定3和判定4都可以通过过度到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判定1和判定3

思考: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么?如果不是,请举出反例。


习题精析

如图,点P是菱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点E是AB的中点,若AD=2,∠DAB=60°,则PB+PE的最小值是(  )

解析:


C


试题分析:


找出B点关于AC的对称点D,连接DE交AC于P,则DE就是PB+PE的最小值,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


连接DE交AC于P,连接DE,DB,

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B、D关于AC对称,则PD=PB,
∴PE+PB=PE+PD=DE,
即DE就是PE+PB的最小值.
∵∠BAD=60°,AD=AB,
∴△ABD是等边三角形,
∵AE=BE,
∴DE⊥AB(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在Rt△ADE中,

即PB+PE的最小值为

故选C.


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PE=PB,PE交CD于点F,连接DE.

(1)请判断△PDE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若∠ABC=56°,求∠DPE的度数.


解析:



试题分析:


(1)首先证明△BCP≌△DCP,得出∠CBP=∠CDP,PD=PB,根据PE=PB可得∠CBP=∠CEP,PD=PE,然后求出∠DPE=∠DCE=90°,得出结论;

(2)由(1)可知∠DPE=∠DCE,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DCE=∠ABC,从而得证.


试题解析:


(1)∴△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DC,∠BCP=∠DCP=45°,
在△BCP和△DCP中,

PC=PC


∴△BCP≌△DCP(SAS);


∴∠CBP=∠CDP,PD=PB


∵PE=PB,


∴∠CBP=∠CEP,PD=PE


∵∠CFE=∠PFD(对顶角相等)


∴180°-∠PFD-∠CDP=180°-∠CFE-∠CEP


即∠DPE=∠DCE=90°


∴△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AB∥CD


∴∠DCE=∠ABC,∠DPE=∠DCE


∴∠DPE=∠ABC


∵∠ABC=56°


∴∠DPE=56°.


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BA交AC于点E,DF∥CA交AB于点F,已知CD=3.

(1)求AD的长;

(2)求四边形AEDF的周长.(注意:本题中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根号)

答案

B.

试题解析:∵21=2,22=4,23=8,24=16,25=32,26=64,…,

∴2017÷4=506…1,

∵(2+4+8+6)×506+2=10122,

∴21+22+23+24+…+22017的末位数字是2。故选B。


图文导学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