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末提示下载)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期末易错题精选

电子课本教材图片

全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精讲

期中试题卷

期末试题汇编

页底点阅读原文下载Word文档

第1-4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

27

小军

5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5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刚才我们采用了哪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师:通过列表的策略来分析数量关系,可以让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浅显。除了列表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四、反思总结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二)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合理的解题思路。

2.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获得解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

教学难点: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用。

   提问: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提问:知道长方形面积和宽,怎样求长?要求宽,需要知道什么y求长呢?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面积÷宽=长)

   2.初探: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6米,宽14米;另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14米,这两块土地的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

  摘录信息:

长方形




正方形


学生摘录信息后列式解答。

16×14+14×14

(16+14)×14说说你是为什么这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列表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

长方形花圃原来长8米。修建时长增加了3米,面积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提问:这道题能直接求出答案吗?直接看文字叙述,你感觉怎么样?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先画什么?可标出哪些数据?

再画什么?比划一下朝哪个方向画?可标出哪些数据?

最后画什么?可标出什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画,然后用多媒体演示画图过程。)

   (2)分析数量关系:增加部分是什么图形?与原来长方形有联系吗?要求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告诉我们了?怎么求?

   (3)列式解题。18÷3×8=48(平方米)

   提问:18÷3求的是什么?

   2.小结:提问: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帮助看清小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变式:如果求“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

   (两种方法:(8+3)×(18÷3)或者18÷3×8+18 (8+3) 求的是什么?)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

(1)课件出示“练一练”题目的文字部分。

学生阅读题目,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提问:你打算用怎样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

(3)画示意图并解答。

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并列式解答。完成后,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小组里的同伴交流。

(4)组织交流。

展示学生所画的示意图,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解题的过程。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6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分别在图中画出增加或减少的部分,再解答。

四、反思总结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练习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综合练习

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8题。

这道题画示意图时,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个小圆点表示一个人,画出下面这样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计算出每个方阵需要两种颜色的运动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准备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3题。

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将长方形扩大成正方形。

组织学生观察图,思考:扩建部分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六单元  运算律

   1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和踢毽子吗?我们班哪位同学跳绳比较强?谁踢毽子比较强?

学生自由发言。

2.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题1情境图,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说)

追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参加活动的女生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3.导入新课。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进行过很多的加法运算,你知道在加法运算里有哪些基本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加法中的运算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加法交换律。

(1)提出问题: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2)列式解答。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7=45(人)

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17+28=45(人)

(3)观察发现。

提问: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算式,说说它们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加数相同,得数也一样,只不过是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了一下。

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道算式连起来呢?(等号)

师板书:28+17=17+28

(4)照样子写一写。

让学生试写等式,并投影展示。

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这种规律。

学生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表示规律后,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明确: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

教师指出: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跳绳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注意不同的解答方法,并指名两人板演不同的方法。

(3)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

 (28+17)+23

= 45+23 

= 68(人)

解法二: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

  28+(17+23)

= 28+40 

= 68(人)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比较这两个不同算式的计算结果。

追问:这两道算式的结果相同,我们可以把它写成等式吗?怎样写?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28+17)+23=28+(17+23)

(4)加深认识、探索规律。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算一算,判断下面的○里能不能填等号。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②组织观察:这几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得出:这两个算式中,三个加数分别相同,加数的位置也相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追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

师板书:(a+b)+c=a+(b+c)

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及判断的依据。

第三小题既交换了位置,又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该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1、2、3题。

(1)第1题中的最后一小题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第2题是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这在过去的计算过程中有学习过,通过这几题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识。

(3)第3小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每组中两题的联系。

比较每组中的两题,说说哪一题计算起来更加简便。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2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条运算律,你们还记得是哪两条吗?各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上节课还说到了加法运算律的用途,我们已经知道运用加法交换律可以进行加法验算,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加法运算律的另一项用途,那就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板书课题)。谁知道简便是什么意思?你们喜欢简便运算吗?既然大家都喜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怎样进行简便运算,我们仍然从解决现实问题做起。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2。

(1)出示例题。提问:谁能说出算式?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

(2)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你能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要注意的是,要从这个算式接着往下算,而不是另列 算式。

(3)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

学生的算式可能有: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46+54+29

     =129(人)     =29+100       =100+29

                   =129(人)        =129(人)

   (4)让抄写算式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包括运算的根据,以及怎么想到把46和54先相加的。

(5)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6)教师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

 ①65+79+21    ②78+(47+22)

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指名把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4)全班共同检查黑板上的算式。

提问:两道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第l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第2题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你是怎样看出78和22、79和21的和是100的?(十位上数的和是9,个位上数的和是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找凑成整百数的专项练习。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学生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2.完成教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一小题先进行后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

第二小题先进行前两个数的计算比较简便;

第三、四题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3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练习九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能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能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谈话:

提问:我们学习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追问:运用这些运算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呢?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加法运算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加法运算律的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九”第4、7、8、9、12题。

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题型,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最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九”第5、6题。

这两题是前面的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师需进行必要的指导。

(1)第5题:

①课件出示两组题目。

②让学生计算每组中两道题的得数,并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③组织思考并交流。

提问:两道题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你有什么发现?

(2)第6题:

①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②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三、综合练习

探究减法的性质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0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计算出每组中两道题的得数。

(3)组织观察、比较,交流各自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1题。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简便计算的。

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把自己的发现和简便计算的经验和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探索发现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九”第13题。

提问:观察表格,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追问:观察表格,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增加多少,和也增加多少;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多少,差就减少多少。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六单元  运算律

   1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问题。

(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7+87+13    46+(59+54)

2.揭题。

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在其他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运算中又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题3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列式得出:5×3=15(人)或3×5=15(人)

(3)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

3×5=5×3

追问: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

(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b×a(板书)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题4。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

算法一:先算出一个年级参加的人数。

(23×5×6

=115×6

=690(人)

算法二:先算出全校有多少个班。

 23×(5×6)

=23×30

=690(人)

(2)观察这两道算式的数据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①每组两道算式中的三个乘数相同。

②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3)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存在这样的规律?

①18×5×2       18×(5×2)

②13×25×4      13×(25×4)

③24×(125×8)  24×125×8

学生通过比较明确: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4)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乘数,上面的规律可以写成:

(a×b)×c=a×(b×c)(板书)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第一小题,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15×2”的积;第二小题,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先算“25×4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然后指名说说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最后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验算,指名板演。

4.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并交流计算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2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2.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2.揭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索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

2.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师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汇报预测:

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6+4)×24

=10×24

=240(根)

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

 6×24+4×24

=144+96

=240(根)

4.观察比较。

(1)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 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板书:(6+4)×24=6×24+4×24

(2)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加4的和,再算10个24是多少;等号右边

先算6个24与4个24各是多少,再求和。

5.探索规律。

(1)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呢?

(2)举例验证。

让学生独立举例验证,验证后把自己举的例子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交流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3)总结规律。

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6.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写成:

(a+b)×c=a×c+b×c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40×50+50×90与40×(50+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20+1)与74×20+74,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3.完成教材第65~66页“练习十”第6、7题。

第6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

第7题,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用乘法分配律沟通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既能加强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又能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3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价值,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27×6+27×4=27○(□+□)

25×(2+4)=□○□○□○□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填的?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中是左边的算式计算简便还是右边的算式计算简便?

3.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究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题6情境图。

提问:观察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收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已知条件:中国象棋一副32元,围棋一副58元。

所求问题:买102副中国象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2.解决问题。

(1)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指名说说可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2×102

(2)提问:32×102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先想一想,算一算,再将你的想法和算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计算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组织全班汇报。

请几个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汇报预测:

算法一:用竖式计算。

算法二:先算100乘32,再算2乘32,最后把它们的得数相加。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算法二,强调:算法二中的每一步计算我们都可以通过口算得出,这就是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32×102

=32×(100+2)

=32×100+32×2

=3200+64

=3264

提问:回顾计算的过程,谁来说说,我们计算的步骤是什么?这样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样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

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组织评议。

(2)小组讨论。

提问:什么样的算式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呢?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两个数相乘,其中的一个乘数接近整十或整百数时,我们可以将这个乘数写成整十或整百数加(减)几的形式,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当两个相加(减)的乘法算式中有相同的乘数时,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让学生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第一小题是顺向的改写,第二小题是逆向的改写。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顺向应用,有的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先对各个算式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加深对这些算式的特点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8、13题。

第8题,巩固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的方法。

第13题,这道题和“练一练”第2题类似。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4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练习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乘法运算律,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我们学过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完成一些和乘法运算律有关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3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结合律来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样的练习,在巩固乘法结合律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完成教材第65页“练习十”第5题。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组织观察,收集题目中的信息。

(3)学生独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观察等式让学生对各种各种乘法运算律进行回忆。

练习时,可以指名让学生说说每个等式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是怎样运用这些运算律的。

4.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5题。

这道题是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师在组织计算时,只要学生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过程是简便的,都应给予肯定。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6、17题。

这两题是乘法分配律的拓展。从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拓展到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

第16题,先让学生算一算每组的两道算式是否相等;然后组织观察,交流各自的发现;最后总结得出:两个数的差乘第三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减。

第17题,这道题是利用第16题的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35×98这道题要先把“98”转化成“1002”,然后再利用上面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67页“练习十”第18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不同的算法,比一比谁的算法更简便。

3.自主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其余的练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六单元  运算律

  5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探究发现“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

2.感受“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用列表、画图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回答下面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1)小明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芳每分钟走60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学生回答并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7情境图。

(2)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当时的情境。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并思考:他们在出发的时间、地点、方向上有什么特点?

追问:他们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吗?

(3)导入:这两个同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两人在途中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收集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题目,观察情境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已知条件: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芳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两人相遇。

所求问题: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整理信息。

(1)引导:我们找到了这么多信息,想一想,我们学过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呢?(列表、画图)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2)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整理。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3.分析解题思路。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

思路二:两人4分钟一共走的路程,就是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算两人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相遇时间”就等于总路程。

4.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以上两种解题思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组织汇报交流。

解法一: 70×4+60×4

        =280+240

        =520(千米)

解法二: (70+60)×4

        =130×4

        =520(千米)

5.观察比较,感受联系。

提问: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1)两种方法的得数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将它们连起来?

(2)观察等式,你想到了哪个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6.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提问: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交流体会:画图和列表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要注意寻找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9页“试一试”。

这道题是例题7的补充,题中一个向东走,一个向西走,可以理解为是“相背而行”,“相背而行”求总路程的方法和“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方法相同。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7相似,进一步巩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策略,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一”第2题。

这道题是“工程”问题,也可以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来思考,“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可以看作是第一队的速度,“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就看作是第二队的速度,“经过8天正好凿通”可以看作是相遇时间,“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看作是总路程。

四、反思总结


第六单元  运算律

   1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1.梳理知识。

(1)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学习了哪些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单元学习的运算律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2)追问:运算律有什么价值?

归纳:运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可以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2题。

出示题目后,可让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完成教材第72页“练习与运用”第3题。

出示题目后,先组织学生观察各个算式的特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简便计算。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页“练习与运用”第5、9、11题。

这四道题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第5题,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题,是“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第11题,五年级和六年级“每班人数”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计算时也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页“练习与运用”的其他习题。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2题。

这道题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连加的数学问题,在计算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哪些地方运用了简便运算。

2.完成教材第74页“探索与实践”第13题。

这是一道探索规律的练习,让学生先计算填出前三小题中间的符号,然后再观察比较,找出规律。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追问: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③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④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cm,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探索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1)布置探索任务。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2)学生独立探索。

(3)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提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

(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

(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

(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4)总结规律。

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目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四、反思总结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

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60、30。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45、45。

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90+60+30=180

90+45+45=180

3.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

二、交流共享

1.量一量,算一算。

(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个内角的度数

3个内角度数的和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但一定会接近180。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2.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

(2)组织观察。

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

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

(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

(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

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

3.自学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课题: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

1.第1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3.第6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2.第11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

3.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材

简析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常见的、比较简单的,也是很基本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还是特殊的四边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四年级上册教科书里建立了垂线与平行线的概念。以这些知识经验为基础,本单元相对系统地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主要是这些图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们的底和高等内容。随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概念的形成,学生会增加许多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空间观念会得到明显的发展,还能为以后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作必要的准备。

教学

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体会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1.按要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加强对图形特点的了解。

2.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3.画梯形的高。

教学

措施

1.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

2.从已有经验里提练出新的数学概念。

3.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安排图形的拼、分等变换活动,关注图形的变化,加强对图形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

10课时

 

第 1 课时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2 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追问: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③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④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cm,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3.探索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1)布置探索任务。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2)学生独立探索。

(3)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提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

(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

(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

(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4)总结规律。

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目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3 课时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

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60、30。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45、45。

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90+60+30=180

90+45+45=180

3.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

二、交流共享

1.量一量,算一算。

(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个内角的度数

3个内角度数的和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但一定会接近180。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2.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

(2)组织观察。

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

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

(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

(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

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

3.自学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4 课时 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

1.第1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3.第6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2.第11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

3.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6 课时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认识并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题6中的3个三角形。

提问:它们都是什么三角形?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按角的特点来分,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角的方面对三角形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将从边的角度来考察三角形。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等腰三角形

1.量一量。

引导:我们要观察三角形的边,光用眼睛看还不够,还可以用尺子量一量。

学生动手测量教材例题6中的三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在小组内交流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强调:测量时用毫米作单位,取整毫米数。

学生各自测量图形的边长,教师巡视,并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2.汇报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结果?你们看一下每个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小结: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

3.认识等腰三角形。

(1)教师指出: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板书)

在刚才画的三角形上标出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边介绍边标注:相等的两条边叫作腰,剩下的一条边叫作底,两腰与底的夹角叫作底角,另外一个角叫作顶角。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腰,两个底角。

(2)认一认:

指出上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分别在哪里。

指名学生上台指认。

4.探究等腰三角形的特点。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刚我们认识了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长方形纸对折,画出对角线,然后沿对角线剪,展开就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动手剪等腰三角形,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

(2)折一折,议一议。

将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观察并说说:等腰三角形还有哪些特征?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它的对称轴上。

小结: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二)认识等边三角形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题7的三角形。

测量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认识等边三角形。

(1)交流发现。

学生发现这个三角形的3条边长度相等。

(2)教师介绍:3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3.探究等边三角形的特点。

(1)剪一剪。

教师介绍:刚才我们剪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就来剪一个等边三角形。

教师边介绍边示范:先将正方形纸对折,打开斜折并画上点,画线并剪开就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

(2)折一折,议一议。

将剪出的等边三角形折一折,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有哪些发现。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追问:你是怎么发现等边三角形3个角相等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将3个角对折重合。

②用量角器量。

③将3个角剪下来比较。

师小结: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

(4)提问: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吗?为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等边三角形3个角都是60,所以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1题。

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结合学生认为警示牌也是等腰三角形的认识,说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2题。

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正方形的特点来理解。

教师说明:这样的三角形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3题。

同桌合作拼一拼,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 7 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部分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习和整理。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完成下面的板书:

           锐角三角形:3个角都是锐角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1个角是直角

(按角分) 钝角三角形:1个角是钝角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三”。

1.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3.第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

小组交流讨论。

组织汇报交流得出:第一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三、综合练习

1.第9题。

这道题是将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和交流找出规律,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2.第11题。

这道题是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四边形的内角和。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时,内角和是180,当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四边形时,内角和是360。

3.第13题。

由于题目中没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体有多长,因此需要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得出只能用20米作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园的三条边长就是:10米、20米、20米。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进行解答。

4.第14题。

(1)让学生取出小棒摆一摆。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摆法。

(3)全班交流。

师提醒学生注意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所以“3、3、8”这种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8 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能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确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8页例题8图。

(1)提问:你能在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2)追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见到平行四边形?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2.揭题。

同学们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相信通过探究,大家将有新的收获。(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平行四边形。

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第88页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1)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品行四边形。

教师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图。

2.观察、交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平行四边形,再在小组内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比较多,教师要抓住主要特点进行交流,其他特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师归纳:

① 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其他特点:4条边,4个角;对角相等;邻角的和是180。

3.概括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过度: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出了平行四边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结合平行四边形图,指出: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板书)

4.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底。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你能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吗?

学生在教材的平行四边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突破难点。

①课件出示学生的不同画法:

第 9 课时  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3.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题9情境图。

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上这些物体的名称吗?这些物体上都有相同的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从物体上抽象出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像上面这样的四边形时梯形。

3.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梯形。

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梯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梯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1)组织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出梯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梯形,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梯形。

2.观察、交流梯形的特点。

引导思考:同学们可以将梯形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看一看、说一说梯形有哪些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梯形,再在小组内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梯形的特点: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3.概括、总结梯形的定义。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到了梯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90页的一段话。

(2)组织交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出的梯形上标出上底、下底、腰。

4.认识梯形的高。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在上面梯形的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

学生在教材的梯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学习画图的方法。

通过交流认识到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3)认识梯形的高。

教师介绍: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在图上标出“高”。

(4)画高。

组织学生画出方格纸上梯形的高,并分别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画出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

5.认识等腰梯形。

(1)课件出示等腰梯形图。

引导:观察这个梯形,你有什么发现?用尺子量一量教材上的梯形图,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2)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得出这个梯形中两腰的长度相等。

明确:这个梯形两腰的长度是相等的,这种比较特殊的梯形,叫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反馈完善

1.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梯形。

2.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判断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在梯形图上标出上底、下底和腰。

3.完成教材第90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动手画一画。

(2)投影展示学生画的高。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教师相机介绍直角梯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 10 课时 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梳理知识。

小组讨论:

(1)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独立画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条。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这道题是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时,只要判断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第(2)小题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只要用90减去另一个内角就可以了;第(3)小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用(180-顶角)÷2来计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4、5题。

这两道题都要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

5.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这道题是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画图。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讨论。

2.完成教材第95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拼一拼。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梯形纸片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想一想。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评价与反思”部分的评价量表。

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填写。

全班交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题1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4组第3个;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教学例题2。

(1)认识方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99页“练一练”。

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3.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思总结

 

 

第八单元  确定位置

课题:练习十五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c2”是哪枚棋子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并标出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引导学生对练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题:多位数的认识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题:数的运算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题:解决问题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h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教材

简析

本单元与第二学段各册教科书的期末《整理与复习》一样,分“数的世界”“图形王国”“应用广角”等部分编写。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4.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5.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6.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7.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8.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9.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难点:

1.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

措施

1. 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是本学期教学的“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

2.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都是本学期“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知识。

3.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 1 课时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的读、写法,以及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为了能更好地掌握好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复习多位数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整数数位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从个位起依次说出各个数位。

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在的位置,叫作数位。

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一共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2.复习多位数的读、写法。

(1)多位数的读法。

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每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2)多位数的写法。

先写亿级,再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复习数的改写及省略。

(1)改写。可以将万位、亿位后面的4个0、8个0省略,换成“万”或“亿”字,这样就将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省略。省略时一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部分的尾数最高位是小于5、等于5还是大于5。

4.比大小。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整理与复习”第1~5题。

1.第1题。

这道题通过2011年我国几种家用电器产量的数据,组织学生进行读数、大数的改写等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先读图,再独立进行相关的练习。

2.第2题。

这道题是进行写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指名进行汇报。

3.第3、4题。

这两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专项练习。第3题是用“万”作单位,第4题是用“亿”作单位。由于求近似数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因此教材安排了两道专项练习。

为了巩固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可以多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4.第5题。

这道题是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结合具体题目说说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2 课时 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回顾、整理有关数的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多位数的知识,通过复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数的运算有关的知识。

 1.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1)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相同,即: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2.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提问: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

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1)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2)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复习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1)计算器里有哪些常用的键?

计算器一般由显示屏、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运算符号键区、等号键、数字键区等组成。

(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一般有哪些步骤?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先按开机键,然后按顺序输入算式及等号,最后显示计算的结果。

二、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6~107页第6~9题、第13题。

1.第6题。

这道题是组织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第二组的变化情况和教材上学习过的知识相同,第一组的变化情况隐含着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练习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一组进行探究,从而得出: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减少几,积就减少“一个乘数×几”。

2.第7题。

这道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综合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集体讲评。

3.第8题。

这道题是用计算器计算综合算式,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4.第9题。

这道题是运用计算器来探索规律,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算式蕴含的规律,最后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两题的得数。

5.第13题。

这道题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复习价格问题和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四、课堂作业

 

第 3 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种运算律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各种运算律的特点,掌握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和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

1.复习运算律。

(1)提问:我们学过的运算律有哪些?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h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①可以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②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还可以进行加法和乘法的验算。

2.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出以下问题: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们通过画什么样的图来分析问题?

(3)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二、查漏补缺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0~12题。

1.第10题。

这道题是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运算律,加深学生对各种运算律的认识。

2.第11题。

这道题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先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

其中,“329-186-14”这道题可以先将两个减数相加,再相减,也就是运用减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计算。而“630÷45”可以转化成“630÷9÷5”来进行简便计算。

3.第12题。

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以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94×21”和“102×37”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综合运用提升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整理与复习”第14~18题。

1.第14题。

解决“相遇问题”,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与“相遇问题”两种解题方法之间的联系。

2.第15、17题。

这两道题都是复习用画示意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再组织交流和评价。

在掌握示意图画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3.第16、18题。

这两题是复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虽然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思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 4 课时 空间与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2.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确定位置。

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归纳:“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2.图形的运动。

(1)复习平移。

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复习旋转。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转:图形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图形的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3)复习轴对称。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问题,将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111页第19~26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掌握不够好的几道题进行课堂练习,其余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第九单元  整理与复习

课题:空间与图形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探究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通过复习,巩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知识。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哪些知识呢?

2.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交流共享

1.确定位置。

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归纳:“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前后的顺序不能颠倒;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把两个数隔开。

2.图形的运动。

(1)复习平移。

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复习旋转。

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图形的旋转:图形绕中心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图形的旋转三要素:中心点、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

(3)复习轴对称。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问题,将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三、反馈完善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111页第19~26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掌握不够好的几道题进行课堂练习,其余题目作为课后练习。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小学初中高中各科微课+朗读+教案+知识点+习题下载汇总

语文

小学

小学语文1-6年级课程资料汇总

小学语文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小学语文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初中

初中语文7-9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初中语文789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高中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全册知识点精讲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全册知识精讲

高中语文必修1-5课程教学资源汇编

高中语文必修1-5电子课本图片汇编


扫码观看和下载↓↓↓
数学

小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视频精讲汇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视频精讲汇编

北师大小学数学1-6年级视频精讲汇编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北师大小学数学1-6年级期末试卷汇编

冀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冀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青岛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期末试题卷汇编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1-6年级电子课本图片汇编

初中

人教版初中数学789年级微课精讲汇编

苏教版初中数学789年级知识精讲汇编

北师大初中数学7-8-9年级微课精讲汇编

初中数学789年级电子课本教材图片汇总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789年级知识点精讲汇编

湘教版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汇编

高中

高中数学必修1-5课程教学资源汇编

高中数学必修1-5选修1-9电子课本总汇


扫码观看和下载↓↓↓
英语

小学

小学PEP英语3-6年级知识精讲汇编

新起点小学英语1-6年级知识精讲汇编

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知识点精讲汇编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3-6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人教版小学英语1-6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科普版小学英语3-6年级全册教案汇总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外研版小学1-6年级英语全册朗读+知识点

初中

新目标初中英语789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仁爱版初中英语789年级全册知识点精讲

鲁教版初中英语7-9年级知识点总结

外研版初中英语7-9年级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英语全册教案

冀教版初中英语789年级全册知识点精讲

北师大版初中英语7-9年级知识点总结汇编

高中

高中英语必修1-5课程教学资源汇编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选修电子课本汇编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选修8知识点+重点词组汇总


扫码观看和下载↓↓↓
科学 物理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1-6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教科版小学科学1-6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教科版小学科学1-6年级期末试题卷汇编

青岛版小学科学1~6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汇编

初中物理

人教版初中物理8-9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初中物理8-9年级下册图文精讲微课汇编

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必修+选修电子课本汇编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选修知识点精讲


扫码观看和下载↓↓↓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

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小学道德与法治1—6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汇编

部编版1-6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

初中7—9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料汇编

初中7-9年级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教材图片

初中道德与法治7-9年级下册全册课时精讲+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789年级期末知识要点复习提纲汇编


高中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精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精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精讲

高中政治选修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高中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电子课本

高中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高中政治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电子课本


扫码观看和下载↓↓↓
音乐+美术

小学音乐

人教版小学音乐1-6年级全册歌曲播放

人音版小学音乐1-6年级全册歌曲播放

人音版小学音乐1-6年级全12册教案

湘艺版小学音乐1-6年级全册歌曲+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1-6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人音版小学音乐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人音版小学音乐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湘艺版小学音乐1—6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小学美术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下册微课教学视频汇编

人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下册微课教学视频汇编

湘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汇编

湘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苏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下册电子课本汇编

人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岭南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共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12册教案

江西(赣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整册教案


初中音乐

人教版初中音乐789年级全册教案+歌曲

湘教版初中音乐7-9年级全册教案

湘艺版初中音乐7-9年级全册歌曲

初中美术

人教版初中美术7-9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人美版初中美术7-9年级全册教案汇编


扫码观看和下载↓↓↓

化学

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7-9年级下册图文|微课精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课程知识精讲+教案


高中化学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材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选修电子课本汇编

高中化学必修1-2选修课程教学资源汇编


扫码观看和下载↓↓↓生物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7-8年级知识精讲汇编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7-8年级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

新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后习题与探讨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选修电子课本汇编

高中生物必修1-3课程教学资源汇编


扫码观看和下载↓↓↓地理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7-8年级微课精讲汇编

人教版初中地理7-8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湘教版初中地理7-8年级全册教案+知识点汇编

湘教版初中地理7-8年级知识点总结精讲汇编

高中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选修电子课本汇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汇总


扫码观看和下载↓↓↓历史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7-9年级下册课程预习

初中历史7-9年级微课精讲汇编

初中历史7-9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选修电子课本+知识点汇编

高中历史知识点必备

扫码观看和下载↓↓↓

怎样回看全部的空中课堂视频?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收藏

操作指引:如何用手机观看和下载教学视频动画?

下载课件需要解压密码、提取码怎么办?(请认真看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五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空中课堂(观看下载)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