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6单元教案(文末提示下载)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3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期末易错题精选

电子课本教材图片

知识点精讲

期中试题卷

期末试卷汇编

第1-4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一年级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的上面、×的右边是×。二年级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如×的正北方有×,×在×的东北方向。这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的知识

例2在平面图上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例3描述行走的路线

从方向与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要联系已有的认识方向的经验,教学一些新的方向词语;还要应用量角和画角、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由于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但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他们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相应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4.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行走路线。 

 

第1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页的例1,第51页的 “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南西北,第几排第几个,数对等)

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引导明确: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

②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东南、西南方向又叫作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东南方向也叫作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作南偏西。

③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手指快。

教师说方向,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能在图中指一指吗?

请多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明确:只要指在北和东的夹角范围内的都符合老师的要求。

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

课件演示并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0刻度线对准轮船的正北方向,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

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填一填。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来了呢?

课件演示:画出北偏东300这条射线,并提问: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300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看来,要想准确地描述灯塔1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还需要说清楚距离。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测量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3厘米    3×10=20(千米)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0方向30千米处。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需要具备两个要素,即方向和距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1页“练一练”。

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

(2)要求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

2.练习九第1题。

提醒:这道题内容比较多,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提问:(1)图中以机场所在地点为端点,向四周画出了许多射线,每相邻的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少度?

(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填空。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再次研究了确定位置。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描述位置方法有很多,课前大家说了很多,课上又学了一种。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描述方法。

五、课堂作业:练习九第2、3题

 

板书设计: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第2课时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的例2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描述和画物体具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描述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以黎明岛为中心的平面图。

(1)以黎明岛为中心,黎明岛的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什么方向?

随机指出:东——E 南——S   西——W   南——S

(2)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方向。

2.如果知道黎明岛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是清凉岛,你能在图上表示出清凉岛的吗?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根据给出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准确画出相关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明确清凉岛的位置。

(1)题目中告诉我们清凉岛在哪里?

(2)你能在图上指一指清凉岛的大致位置吗?

自己在图上指出来,并和同学交流一下。

2.探究操作。

(1)怎么在图上画出清凉岛的位置呢?

在小组中讨论后全班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要先画出表示方向的射线,再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图上距离。

(2)怎么画出北偏东40°的射线?

各自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上黑板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摆放量角器。

让学生说说画表示方向的射线时要注意什么?

(3)怎么确定灯塔到清凉岛的距离?

图中告诉我们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清凉岛在北偏东40°方向20千米处,图中清凉岛的位置在灯塔处沿北偏东

40°方向的射线几厘米的地方?怎么想?

各自计算后指名汇报:20÷5=4(厘米)

追问:为什么用20÷5就是图上距离了?

引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清凉岛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3.练一练

(1)出示题目要求:在黎明岛南偏西30°方向30千米处是红枫岛,你能在图中表示出它们的位置吗?

(2)各自独立完成。

(3)组织全班交流,重点交流画南偏西30°方向的射线的方法和所确定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

2.练习九第5题。

(1)看图说一说:图上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是猴山多少米?孔雀园呢?

自己先算一算实际距离,然后与同座位的同学说一说。

汇报交流: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么方向?距离猴山多少米?怎么算出来的?连起来怎么说?

孔雀园呢?

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猴山北偏西60°方向120米处。孔雀园在猴山南偏东35°方向90米处。

(2)蛇馆在猴山南偏西45°方向150米处。怎么在图上表示出它的位置。

各自在图上画出表示南偏西45°方向的射线,再算出图上距离,最后标出蛇馆的位置。

练习后交流思考的方法和具体的画法。

3.练习九第6题。

师:同学生欣赏过跳伞运动员跳伞吗?(出示题图)

你能完成上面的问题吗?

学生练习。

 

四、全课小结:

谁能告诉大家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

引导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画图时,要先用量角器确定物体的方向,再确定图上距离,最后画好距离,并标出名称。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第3课时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页的例3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九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方向和实际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平面图、铅笔、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来学校的?如果老师要从学校去你家,你能告诉老师怎么走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说说从学校到家的路线。

谈话:通过同学们的叙述,有些同学的家老师知道怎么走了,因为他表达地很清楚,有些同学的家老师还不知道怎么走,但是没有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会让老师根据你的叙述找到你家的。(板书课题: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二、互动新授

1.出示第52页例3,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师:这是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1)李伟家附近有超市、街心花园、医院、敬老院。

(2)大港小学在敬老院的北面。

(3)医院在超市北偏东60度240米处。

……

教师让学生尽可能的说全图中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从图中找出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么你能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吗?

学生交流。

汇报预设:

生1:先向东走到超市,左拐经过展览馆走到书店,再右拐走到学校。

生2: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走到书店,再向东走到大港小学。

生3: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生4:先向东走到超市,再向北偏东方向走到医院,再向北走到大港小学。

师:你能看图再说说医院在大港小学的什么位置吗?

超市在医院的什么位置?

(1) 自己说一说。

(2) 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

(3) 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一人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

2.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练一练)

(1)你想怎么说,各自说说看。

(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

(3)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

2.练习九第8题。

出示李家桥小学的平面图,让学生尝试描述行走路线。

 

3. 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的平面图。

指出:这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

(2)看图说说,5路公共汽车经过哪几个地方?

(3)你能说出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线路吗?

各自练习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引导在全班交流。

四、拓展练习(练习九第10题)

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从你家上学,途中要经过哪些有明显标志的地方?你能说出你上学的路线吗?

五、全课小结:

引导总结:我们在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的时候要说清楚方向,有距离的还要说清距离,途中各点要逐个描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六、作业:基础训练。

 

板书:

描述行走路线:确定方向和距离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者积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同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基础。 

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教材相比,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以及简单应用,淡化脱离现实背景的判断,加强正、反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要求应用正比例、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  正比例的意义 X  k B  1  . c o m

例2  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应用

例3  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初步认识到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会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例关系。

2.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逻辑思维水平。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由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4.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究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反比例的意义。新|课   | 标|第  |一| 网

教学难点:

正反比例的判断。

 

1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页的例1、第5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成正比例的量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引导回顾:

(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出示例1。

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预设:(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面变化。

(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驶路程越少。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

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越少。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2课时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能用“描点法”画出表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初步体会正比例图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

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直尺、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

1.判断下面两种量能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

2.折线统计图具有什么特点?能否把成正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在折线统计图里表示出来呢?如果能,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正比例图像。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2的方格图。

提问:表中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表示多少千米?

(2)出示例1的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

①   指导学生描点。

让学生在图中找一找“1小时行80千米”的这个点,并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引导:表示1小时的竖线与表示80千米的横线相交的点,就表示“1小时行80千米”。

让学生在方格纸中找一找代表其它几组数据的点,并指名板演。

②   连线。

让学生连接图中各点,说说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发现图中所描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就是正比例的图像。从直线上的每个点中,我们既能知道汽车行驶的时间,又能知道行驶的路程。这两个量紧密联系,对应的时间和路程用同一个点,点不同,时间和路程也都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比值却是不变的,所以我们就说它是正比例图像。

2.正比例图像的应用。

问题一: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数字在2和3的正中间这个位置同学们首先要看准,从这点作横轴的垂线,看这条线与图像交于哪一点,再由这一点向纵轴画垂线,看一看这条垂线与纵轴的交点。这点表示的千米数就是汽车2.5小时行驶的路程。

学生动手画一画,找一找。

问题二: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3.小结:我们在根据图像判断时,必须找准对应的点,通过画纵轴或者横轴的垂线的方法找准点,读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小玲打字的个数和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打字数量和时间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估计小玲5分钟打了多少个字?打750个字要多少分钟?

2.练习十第4题

先独立填表,再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长度和总价所对应的点,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组织讨论和交流

3. 练习十第5题

出示表格让学生说说题中表示的是哪两种量之间的关系,接着学生独立绘制表格,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在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时也可以通过图像来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数量时可以作对应点的垂线,以减少误差,让估计更准确。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3课时认识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3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怎样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样表示正比例关系?

2.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时间一定,行驶的路程和速度

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

3.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两种量成正比例?

4.导入新课:

如果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两种量又存在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反比例的意义。

(1)初步感知反比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3.

提问:从“用60元购买笔记本”这句话中,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60元是这批笔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发生变化,但是笔记本的总价是固定的,始终是60元。

(2)探究反比例关系。

提问:观察这张表格中的两个数量,它们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①  表中列出的是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  你能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吗?

①     猜一猜,这两种量成什么关系?

(3)揭示反比例的意义。

引导总结:购买笔记本的数量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单价变化,数量也随着变化。当单价和对应数量的积总是一定,也就是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单价和数量是成反比例的量。

2.反比例意义的应用。

出示第61页“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并仿照例3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用字母表示反比例的意义。

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别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x×y =k(一定)揭示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每袋糖果的粒数和装的袋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完成之后随机小结: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再看乘积是否一定,两者缺一不可。

2.完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之后集体交流。

3.了解第62页的“你知道吗”。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一读,再观察表格,说一说x和y的乘积总是多少,并用

“x×y=60”表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反比例图像。

四、课堂小结

引导总结:成反比例的两种量要具备三个条件:一、两种量要相关联;二、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三、两种量的乘积一定。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1、2题。

4课时正、反比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一第3—8题和第65页的“动手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正、反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反比例的量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学会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铺垫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

要求学生说出成正反比例量的关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系式。

2.举例说明。

3.讨论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二、基础练习

1. 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

(1)当底面周长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高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当侧面积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

(1)当(    )一定时,(    )与(    )成正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比例。

3.a×b=c(a、b、c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1)当a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2)当(    )一定时,(    )与(    )成反比例;

(3)当(    )一定时,(    )与(    )成(    )比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十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之后要让学生具体说明判断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5题。

(1)看图填写表格。

(2)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再根据图像特点判断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比例,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计算结果作出判断。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一定,所以这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启发学生运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进行解答。

4.练习十一第6题。

第(1)小题,引导学生根据四名同学看的是同一本书,理解“每天看的页数”与“看的天数”的乘积(也就是这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虽然“已看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和是不变的,但这两种量不满足构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条件,所以,它们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5.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能不能用相应的数量关系式表示这种变化的规律。

6.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自主练习,再把每次输入的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最后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基础训练

 

5课时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的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索掌握影子长度与目标物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资源:

长度不一及长度相等的竹竿、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要知道一棵大树有多高,你有办法测量吗?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大树有多高的问题。

二、实践探素,发现规律

(一)量量比比(小组合作完成)

提出要求:

1.在太阳光下,把几根同样长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比较每次的测量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再把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直立在地面上,同时量出每根竹竿的影长。 

(1)按要求填表。  

(2)计算竹竿与影长的比值  

(3)讨论:根据每次求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4)引导总结: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不同的竹竿高度与影长的比值是相等的。  

(二)议议做做

提出要求:

1.根据上面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假设一根3米长的竹竿,当时直立在地面的影长是多少?

   (1)学生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能想办法测出一棵大树的高度吗?  

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实践操作: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你的方法行不行。

  (1)在太阳光下,先用一根竹竿的高度和影长及量出当时大树的影长,并把结果填在下表里。

  (2)由学生各自算一算大树的高度。  

(3)小组讨论各自的想法。

  (4)提问: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树的影长。这样计算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根据求大树高度经验,让学生计算教学楼和旗杆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和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学得开心吗?

五、课外作业

回家后,选择你喜欢的、个头巨大的物体,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高度。

 

板书:

同一时间,同一点地,物体的长度和影长成正比例。

 


部编小学语文1-6年级课程资料汇总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