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中语文《8 复活(节选)》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知识点:


视频教学:



练习:


课件:


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主旨,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

2、分析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重难点

1、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

2、分析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作家作品简介

(1)作家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贵族家庭。

1847 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其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状况,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社会争权夺利的内幕,强烈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巨大的道义谴责力量,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列宁称赞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2)作品简介

《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

 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

2

整体情节概述

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贵族青年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玛丝洛娃沦落成了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要受到审判。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玛丝洛娃,良心受到了谴责。聂赫留朵夫为玛丝洛娃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上诉失败后,聂赫留朵夫陪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的行为感动了玛丝洛娃,玛丝洛娃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但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和地位,玛丝洛娃最终没有和聂赫留朵夫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夫妻,从而走向“新生"。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相信《圣经》中说的:“人不但不可恨仇敌,而要爱仇敌”,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

3

“复活”解读——玛斯洛娃角度

因内容较多,此部分下期见!

“复活”的双重内涵

其实,“复活”不光是针对玛丝洛娃的,也是针对“聂赫留朵夫”的。他拯救玛丝洛娃的过程正是自救的过程。起初,聂赫留朵夫的目的单纯指向自救,在这种自私而功利的心理的支配下,他并没有真心忏悔,也不可能达成目的。当他看到玛丝洛娃的堕落、冤屈与痛苦之后,他才真正直视自己的罪恶,真心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对玛丝洛娃产生了“不带丝毫私心”(67)的感情和责任。他并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有了单纯的拯救玛丝洛娃的决心,他才有了自救的力量。


高中生学习推荐: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数学(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思维导图汇总下载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思维导图汇总下载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