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2 函数的表示法》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分别是解析法、图象法、列举法.
1.列表法
1-1 定义
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列表法.
例如,学生的身高(单位:厘米)
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平方根表、三角函数表,银行里的利息表,列车时刻表都是用列表法来表示函数关系的,除此之外还有公共汽车上的票价表等.
1-2 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计算可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对应的函数值.
缺点:当自变量的取值较多甚至无限时,无法表示.
2.图象法
2-1 定义
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图象法.(形)
如医学上常用的心电图,就是利用仪器记录心脏跳动的强度(函数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2-2 优缺点
优点:能形像直观地表示函数的变化情况.请你从下图中读出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增减性.
缺点:只能近似地求出自变量的值所对应的函数值,而且有较大误差.
(1)并非所有的函数都能用图象法表示,如:
狄利克雷函数表达式为
(2)函数图象的形状不一定是一条或几条无限长的平滑曲线,也可能是一些点、一些线段、一段曲线,但不是任何一个图形都是函数的图象.
3.解析法
3-1 定义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方法叫解析法.(数)
例如,正方形面积S是边长x的函数,用公式S=x2(x>0)来表示,既说明了S是x的函数,又说明了如何从x出发求出对应的面积S.
再如
3-2 优缺点
优点:
(1)简明、全面地概括变量间的关系;
(2)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定义域内的任意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
(3)便于利用解析式研究函数的性质.
缺点:
(1)不是所有的函数都有解析式;
(2)不直观.
例题1.(单选题)一个面积为100cm2的等腰梯形,上底长为x cm,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倍,则把它的高y表示成x的函数为( )
1. 分段函数的概念
1-1 概念
自变量x在不同的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叫做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每一段都有一个解析式,这些解析式组成的整体才是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如:在实际生活中,上海至港澳台地区信函部分资费表.
设信函的重量为x(克),应支付的资费为y(元),则: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的问题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个区间段,再选取相应的对应关系.
(2)分段函数在书写时要用大括号把各段函数合并写成一个函数的形式,并且必须指明各段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分段函数的“段”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
1-2 分段函数的三要素
(1)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并集,注意各段自变量取值范围的交集为空集.
(2)分段函数的值域是各段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函数取值集合的并集.
视频教学:
练习:
1.已知函数f(x)由下表给出,则f(3)等于( )
x | 1≤x<2 | 2 | 2<x≤4 |
f(x) | 1 | 2 | 3 |
A.1
B.2
C.3
D.不存在
2.y与x成反比,且当x=2时,y=1,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x
B.y=-x
C.y=x
D.y=-x
3.若f(x+2)=2x+3,f(3)的值是( )
A.9
B.7
C.5
D.3
4.如果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且关于直线x=1对称,且过点(0,0),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
A.f(x)=x2-1
B.f(x)=-(x-1)2+1
C.f(x)=(x-1)2+1
D.f(x)=(x-1)2-1
5.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曲线OAB,其中点O,A,B的坐标分别为(0,0),(1,2),(3,1),那么
课件:
教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函数的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主要表示方法.
2. 已知函数解析式会用描点法作简单函数的图象.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作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
作函数图象.
【教学方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分组讨论教学法.本节课先借助一个实例,简要介绍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进一步刻画函数概念;然后通过两个例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如何由解析式分析函数性质以指导画图,避免画图的盲目性.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做铺垫.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导 入 | 1.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2.你知道的函数表示方法有哪些呢? | 师:提出问题. 生:回忆思考回答. | 为知识迁移做准备. |
新
课
新
课
新
课
| 1.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1) 解析法
(2) 列表法
(3) 图象法
2.问题. 由3.1.1节的问题中所给的函数解析式 s=100 t (0≤t≤2) 作函数图象. 解:列表(略); 画图
3.针对上面的例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上例描点时,是怎样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的?哪个变量作为点的横坐标?哪个变量作为点的纵坐标? (2) 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3) s的值能大于200吗?能是负值吗?为什么?函数的值域是什么? (4) 距离 s 随行驶时间 t 的增大有怎样的变化?
4.例1 作函数 y=x3 的图象. 解 列表 画图
5.结合例1完成下列问题: (1) 函数y=x3 的定义域、值域是什么? (2) 函数值y随x的增大有怎样的变化? (3) f(a)与f(-a)相等吗?有怎样的关系? (4) 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 6.例2 作函数的图象. 解 列表 画图
7.结合例2解答下列问题: (1) 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是什么? (2) 在第一象限中,函数值y随x的增大有怎样的变化?在第二象限中呢? (3) f (a)与 f (-a)相等吗?有怎样的关系? (4) 函数图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 | 学生阅读教材 P62,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师: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有时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象. 师:你知道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吗? 生:第一步:列表;第二步:描点;第三步:连线. 师:在问题及解答过程中,我们分别用到了哪些函数的表示方法? 生: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函数图象分析回答函数的性质.
师:由上例可以看出,我们在列表、作图时,要认真分析函数,避免盲目列表计算.函数的图象有利于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如本例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y随x增大而增大等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函数 y=x3 的定义域是R,当 x>0时,y>0,这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y 的值随着 x 的值增大而增大;当 x<0时,y<0,这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y 的值随着 x 的值减小而减小.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列表、描点及连线,完成函数图象. 师生合作完成例1,让学生体会取值前如何分析研究函数式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讨论中掌握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分析课本例2如何取值. 学生作出例2图象,教师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点评或让学生互评.
教师强调自变量的取值,即 .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讨论中掌握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
| 这一部分内容简单,可采用阅读思考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本题的设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突破本节课难点而设计.问题(4)为下节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做准备.
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体会函数的性质,从做中学.
尽可能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3)(4)的设置是为引入函数的奇偶性作准备.
避免为作图象而作图象,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学习.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函数性质的方法.并为下一步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做准备. |
小 结 | 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2. 作函数图象. |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 梳理总结也可针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进行强调和总结. |
作 业 | 教材 P70 ,练习 1 -3; P72练习2-1 | 巩固拓展.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