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
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
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朗读
译文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
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
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
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视频
注释
⑴抛秧:插秧前,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做抛秧。
⑵插秧: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⑶兜鍪:古代打仗所用的头盔。蓑: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⑷胛:肩胛骨。这里指肩膀。
⑸渠:他,代词。朝餐:吃早饭。半霎:很短的时间。
⑹莳: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匝:满。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赏析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
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
文学赏析
01
—
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
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五至八句通过描写农家夫妇的对话及对话时的情态,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后四句,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作者早年学诗曾从江西派入门,后来冲出江西诗派阵营,尽毁少作千余首,转而自开户牖,创立了“诚斋体”。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这与“活法”自是相联系的。所谓“活法”,包括新、奇、活、快等内容。该诗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因而从中也可看出诚斋体的这一特点。较之当时故作艰深、讲究“无一字无来历”的江西派末流,这样的作品自然是别具一格。该诗所表现的便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劳动场景,所以逼真而又自然。02
—
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不如此,便写不出抢插的紧张程度。结句“秧根未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似乎是田夫对送饭老人的回答:“您瞧这稻苗还不栽稳,再说这块田还没插完,您把饭放这儿,我们呆会儿就吃,您得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们,它们要来到田里,可就糟了。”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3分)2.“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3.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4分)4.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4分)5.这首诗句句平易自然,却又不乏新奇快语,请结合任意一联诗句进行赏析。(4分)6. 诗歌的尾联写得极富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试加以赏析。(2分)1.全家参与(1分),冒雨进行(1分),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1分)。2.比喻(1分)。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1分),突出了劳动的艰辛(1分)。3.“只不答”是说田夫没有答应“朝餐”“歇半霎”(2分);第四联是提醒田妇看管好家里的鹅鸭,提防它们到田里作践。(2分)4.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2分);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1分)。(共 4分)5.示例: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平实,又可暗示分工明确;颔联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盔甲”防护之严,雨水仍然不免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颈联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便写出抢插的紧张程度;最妙的是尾联写出全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赶紧照看好那帮鸭鹅,把送饭的也派上活儿了。(选以上任意一联解说,3分)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达效果 1分)(共4分)6. 诗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呼唤送饭人的答话:“秧还没插完,没空吃早饭,你回去要管好家里的鹅与鸭,免 得它们糟蹋庄稼。”(1分)这两句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爱惜劳动成果的农民形象)(1分)。《芣苢》《插秧歌》对比阅读
任泽区第一中学 贾彦娜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并疏通诗意,注意“掇”、“捋”“袺”、“襭”、“兜鍪”、“渠”、“霎”、“莳”、“匝”的翻译。
2、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两首诗的劳动场景,并比较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异同。
3、文化传承与建设:通过学习两首农事诗,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任务一:疏通诗意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翻译:
茂盛的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茂盛的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茂盛的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茂盛的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茂盛的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茂盛的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翻译: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任务二:赏析劳动场景
1、(07年北京卷)前人读《芣苢》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明确: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2、《插秧歌》描绘了什么场景?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表现了农人什么样的劳动品质?请加以概括。
明确:(1)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
(2)全家参与,冒雨插秧,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3)吃苦耐劳、勤劳乐观的精神品质。
任务三:对比劳动场景
《芣苢》《插秧歌》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劳动的,它们在描写劳动场景、表现劳动情形上有什么不同之处,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不同:《芣苢》描写的是妇女采集车前草的集体劳动情境,是一首明快而优美的劳动之歌,歌颂了劳动妇女热爱劳动的美德。
《插秧歌》描写的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雨中插秧的农耕风俗图画,表现了劳动的繁忙和艰辛。
相同:都写出了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讴歌。
任务四:对比艺术手法
《芣苢》《插秧歌》在描写劳动场景时使用的艺术手法有何不同?
明确:①《芣苢》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生动地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②《插秧歌》一诗运用白描、环境烘托、比喻等手法。通过“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颔联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来雨势之猛,上下两句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忙碌精神。
任务五:文化传承与理解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以及你的劳动观。
明确:
无论在任何时代,好逸恶劳都是可耻的,幸福的生活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获得。勤劳勇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中华儿女用勤劳创造了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新的时代,劳动的领域愈发宽广。袁隆平辛勤育种,张秉贵热心服务群众,钟杨探求生命的边界,这些都是劳动者杰出的代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无数的大国工匠在精磨手艺,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在深度探索,有无数的小人物在敬业奉献。所有这些劳动者,支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附:
习近平谈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
1、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2、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3、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
4、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5、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同学们好,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万里的《插秧歌》。对于插秧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插秧是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因为是移栽,所以要先从育种的田里拔起,然后再种植到稻田里。这就是诗歌提到的“小儿拔秧大儿插”的一个情景。诗歌里还提到的抛秧是指在插秧前将秧苗从秧里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这就叫做抛秧。插秧也是农村试秧的一种方法,这里的“试秧”。就是课文注释十四中提到的“试”是移栽种植的意思。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插秧歌讲的什么内容。请大家根据书下标注的词语解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就好像是头盔,蓑衣就好像是战甲,可是雨水仍然会从头上一直淋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休息片刻,他低头弯腰努力插秧,没有直接作答。他说的却是:“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插你还没有完成,你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和小鸭。”
读到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首插秧歌在词句理解上难度不大,可以说是明白如画,平实质朴,但是细细读上几遍,我们分明又能感受到诗歌文字背后蕴藏了很多值得玩味和咀嚼的地方,让人觉得意趣横生。今天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一首平白如画的诗歌。读来为什么让人感到饶有意趣?让我们走进诗歌,先感受一下诗歌表现出了哪些意味深长,又让人颇可玩味的地方。诗歌中表现出的劳动的辛苦,这是不在话下,但是辛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家人齐心协力,满怀希望和乐融融。丈夫抛秧苗,妻子接秧苗,小儿子把秧苗从育种的田里,拔起大儿子负责种植到新的稻田里。拔秧活轻小儿子干,青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就由田夫和大儿子承担了,全家一起出动,各尽所能,配合得多么默契。相必是多年来,全家人一起插秧劳作的经验累积起来,才有了这样的分工,可以把秧苗插得又快又好。在插秧的过程中,家人体贴问候,让田夫和孩子们先吃早饭,赶紧歇歇,田夫又叮嘱家人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叮嘱?大家可以想想、小鹅、小鸭和他们正在插的秧苗有什么关系?原来鹅和鸭都会啄食青绿的秧苗,所以田夫叮嘱的,其实是要小心鹅和鸭,别吃了我们辛辛苦苦插好的秧苗。一家人互相体贴,互相关心,共同面对家里的农事,显示了浓浓的亲情。而且在描写劳作场景的诗歌中,用全家人入诗也是少有的选材角度。我们从这一家人的插秧中还能看到,当时一个地区插秧劳作的情景,广阔的秧田,绿色的秧苗,斗笠蓑衣,还有那未出镜的鹅儿和雏鸭,在农村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在人物的描写上抛、接、拔、插是典型的插秧的动作,穿蓑戴笠也是雨天农家寻常的装束,就像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的:“轻箬笠,绿蓑衣。”大体是一样的装束。田夫与家人的对答,一个“唤”,一个是忙得顾不上抬头说话,可以说也是从农民丰富多彩的劳动生活里截取来的镜头,田园气息十足。
接下来我们一起思考一下:作者如何通过平白如画的语言表现出这种独特的意趣?首先让我们注意到诗人连用的4个动词“抛”、“接”、“拔”、“插”让我们看到一连串插秧的农事活动紧张而又有序,尤其是这个抛的动态描摹,写出秧束在雨中飞舞的情态,空中飞起一道道绿色的美丽的弧线,给雨天灰蒙蒙的背景增添了亮色,飞起、落下的线条之美,嫩绿的颜色之美就在空中荡漾。秧田里“小儿拔秧大儿插秧”,手的动作有拔起、有插下,在宽阔的秧田背景中,空中飞舞的线条,地面上快速娴熟的动作,两者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线条美、动态美和劳动美。紧跟其后的是“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比喻。“斗笠蓑衣”明明是雨天,田间劳作的普通装束,在作者眼中却可以化身为头盔、铠甲。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比喻很是新鲜有趣,然而细细品味一番,也颇有一番道理。戴上斗笠,穿上梭衣的农夫,一家人辛勤插秧的画面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奔赴战场战斗的场面是多么的相似,也从一个侧面暗示出了农忙时节抢种庄稼,就好像与天地奋力拼搏,争分夺秒的一场战斗。然后是“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照管鹅儿与雏鸭。”在这几句中,我们一看诗句就明白其描摹的情景,又下雨,有对答,有前夫低头插秧的动作。“雨从头上湿到胛”,一个“到”字,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天空下着急雨,田夫一家虽然穿蓑戴笠,雨还是顺着斗笠直接往下淌,肩膀很快就被大雨浇湿了。可见雨量之大雨势之猛,但是田夫一家依然还在抢种秧苗,联系前一句,“笠是兜鍪蓑是甲”,可见这场战斗的持久与艰辛。
一般人或许认为:农民插秧,既不如文人吟诗作赋般风雅,也没什么高深的意味,有什么可看可写的呢?杨万里却通过巧妙的联想、想象开拓了诗境,让读者感受到辛勤种植的背后是农民们那种占天斗地、积极蓬勃的精神力量。“唤渠”中的“渠”是“他”的意思。“唤”这个词包含的感情,有提醒,有催促,有心疼,如果换成“叫”就给人一种粗鲁吵闹的感觉。“唤渠朝餐歇半霎”,“朝餐”是指吃早饭。由此我们可以想见,田夫恐怕是天刚蒙蒙亮就出门劳作了,到现在连片刻都没歇过,一个“唤”,一个却是“不答”。田夫到底有没有应答?我们仔细来看,就会发现前夫用“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来回答了,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你要好好照管鹅儿和小鸭。那诗歌为什么要说不答呢?那是因为前夫没有直接回应家人对自己“朝餐”、“歇半霎”的呼唤,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秧苗身上,根本顾不上吃早饭歇一歇。前夫一边继续弯着腰,埋头整理小儿从秧起拔出的秧苗,一边还惦念着家中的鹅、鸭,反过来催促送饭的家人不要管自己吃不吃,歇不歇,赶紧看好鹅儿和小鸭。我们可以想象家人听到回话后是怎样的心情。眼看他低头折腰劳作不停,满心都是一大家子的生计,家人的心疼和无奈都跃然纸上。再来看看“鹅儿”这个词语,“鹅儿”使用的是儿化词,用在这里给人的感觉,虽然需要小心提防这些家禽会啄食秧苗,但是这鹅还是挺可爱的,给人亲切自然之感,如果用“白鹅”去替换就会显得比较生硬。由此可见,看似顺手拈来的词语,其实也包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一方面符合了农民日常生活用语,另一方面也和诗歌标题《插秧歌》中的“歌”,自有的民歌民谣的特点相吻合。
最后我们一起来整体感受一下诗歌对画面的描摹。诗歌对人物动作、肖像和对话进行了生动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时隔几笔就有先声夺人之势。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家庭人员逐一出场,紧跟的是人物的动作,这样的表达形式连续出现了4次,却并不给人重复之感,人物不同,动作不同,相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连用。构成了一种语势上的连贯,也有一种气氛上的紧迫感,让我们觉得一连串插秧的农事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夫妻、兄弟一家人齐心协作的劳动场景一下子就映入眼帘,慢慢的,画面聚焦到人物雨天的着装上,引出大雨,给劳作增添了艰辛。也因为雨大,画面就再推进,农夫低头折腰的动作,家人间亲切的对话,让我们看的分明,也听得清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诗歌没有使用单一的描写手法,而是多种手法交替使用,这样勤劳的一家四口的形象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首诗歌不仅有人物活动,还有鲜明的背景渲染,带给我们丰富而生动的画面感。这幅画面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之景,也有静态之景:远处是整齐的稻田,近处是抢种秧苗的农家,稻田和秧苗是静止的,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是动静,还有人物插秧时“抛”、“接”、“拔”、“插”的动作。我们还可以想象虽未出场,但也在画面之中的鹅和鸭可能会啄食秧苗的动态情景。除此以外,画面有视觉形象,也有声音的效果。农民插秧的繁忙与艰辛是通过视觉感受呈现在眼前的,雨声对答声则是声音描摹。就这样一幅雨中插秧的农耕风俗图,就完整而又鲜明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化生为熟也。”这首诗歌还是很有这方面的特色的,以“农家插秧”入题,在古代诗歌取材中并不多见,而这首诗歌不仅以“全家人齐心协力插秧”入题,还能表现出独有的自然率真、活泼风趣的风格。而钱钟书提到的“化生为熟”,其实也突出了杨万里诗歌创作“活”的特点。鲜活的题材,生活的语言和活泼的旨趣。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活”的背后依然显现着他的思想性,就如这首《插秧歌》,在浅显生动、活泼自然的风格之中,表达的是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怎样的诗才是好诗?杨万里在《颐菴诗稿序》中有一段论述,大家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对于这段论述,周汝昌先生在杨万里选集中是这样解释的:“照诚斋的意见,诗应该像茶才行。茶并不是让人一下子就得其真味的,因为茶不是把它的真味摆在最表皮最浮面上,而是让你“品”而后得,回味而甘的。诗,正应当像茶味那样,不是要把词义径直浅露的摆在表皮、浮面,而要将词义酿化而成一种具有深度的“味道”,须使读的人经过涵泳玩味才能领略感受,而领略感受之下,却又说不出,道不得,也无法传达给别人。——这才是诗的艺术,诗的力量。”杨万里的诗就是要慢慢去“品”,涵泳玩味,领略感受,让人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传的独特意趣。杨万里《诚斋诗话》中说:“诗已尽而为方永。”也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这堂课我们研讨的主要问题是:一首平白如画的诗歌。读来为什么让人感到饶有意趣?这首《插秧歌》逼真地刻画了全家上阵,冒雨抢插秧苗的场景,描绘出了一幅雨中插秧的农耕风俗图画。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劳动场景中,既有鲜活灵动的视觉画面,也有如闻其声的雨中问答,在巧妙的视听结合中,表现出诗歌自然率真、活泼风趣的意趣。
本堂课,我们从对诗歌语句的整体理解入手,感知诗歌描摹的生动画面,关注诗歌中看似寻常,却能传神的表现人物动作情态的词语,品读诗歌中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比较这首诗歌与其他诗歌在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从而感受到诗歌独特的意趣。
第二;杨万里诗歌“风格活泼自然,语言浅白流畅。”请另外结合一首杨万里关于田间劳动题材的诗歌,(如《观稼》《农家六言》等)赏析其艺术特色。↓
下载完整WORD电子版请扫码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公众号发送消息
【121】这3个数字获取
点击关注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239.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