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词人·林逋
林逋(967-1029),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终身未娶,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后人称林处士。有《和靖先生诗集》,存词4首。
林逋在文学史上,首先是以隐士诗人而著称的,他写诗不喜保存,随写随抛,并不希冀留名于后世,临终前自书一诗云:“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评者认为比之王禹偁的
其实说到林逋,《山园小梅》一首无论是诗是词,都必然无法回避不提的,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被推为咏梅绝唱,后人甚至评为:“暗香和月入佳句,压
尽千古无诗才。”林逋这一联并非原创,而是本于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但原作分咏两物,仅是写景而无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却是神韵特出,有点铁
成金的妙处。另外在意境上,也偶有人讥议,如王居卿就曾在酒席间对苏东坡议论:“林和靖梅花诗里‘疏影’、‘暗香’一联,作为咏杏花、咏桃李的诗也可以呀!”苏东坡是个幽默的人
,没有直接争辩,只是说:“当然是可以,就怕杏花李花不敢承当!”满座大笑,估计王居卿当时也只有讪讪无语。而《带经堂诗话》里对诸如此类的议论就毫不客气的驳回去:“《陈辅之
诗话》里说和靖的梅花诗描写近似于写野蔷薇,这种说法连诗人的意境都没有深入的理解:‘疏影横斜水清浅’,野蔷薇能有这样的潇洒标致?”
不管后世怎么评论,林逋的梅花诗,确实做到了后无来者的地步,这“疏影”、“暗香”二语,也成为梅花的专用形容词,移去形容别的花都不可。南宋姜夔的自创调词,名为《疏影》
《暗香》,一看就知道是咏梅词,张炎想改咏荷花,便将词牌名改成《红情》、《绿意》,不便照样沿袭旧名。对于梅花来说,虽然“自从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甚至被公然认作
妻室,但能有这样风雅高洁的赏识者,总比只解嫁东风的桃杏要欣悦得多了!千古惟有梅花能当此咏,也惟有林和靖能当此花,不然的话,随便换一个人再学他称“梅妻”试试?即便无人嘲
笑,只怕自己也会醯锰笕弧?/P>
林逋终身未娶,当然也没有子孙,这一点人人皆知,可是又偏偏有人自认是他的后代,明代诗人陈嗣初曾经接待一个自称是林逋十世孙的人,并不说什么,只是拿出《宋史·林逋传》来 让他读,读到“和靖终身不娶,无子。”这一句的时候,来客不禁默然。陈嗣初大笑,赠了一首七绝给他:“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想君自是闲花草,不是孤山梅树枝。”嘲讽
得可谓尖酸。
但现代人也有对林逋的传说提出质疑的,理由便是他所作的这首小词《长相思》:“都说林和靖终身不娶,方有‘梅妻鹤子’之说,我却终有疑惑:那个终身只爱草木禽羽的人,果然能
木禽羽”,无情于人,便是“绝人情爱”?林逋并没有提倡不婚主义远离家人,我们看他的诗集,对自己的侄儿也爱护关怀,他的不婚,他的寄托情怀于梅鹤之间,为什么就一定要视作乖僻
不近人情?读他的小词,可以见出他对人间的情爱怀有一份宽容体贴之心,他个人的不婚,也许只不过是没有遇着自己的那杯茶而已,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林逋并非隐居而抛弃婚姻,因为做隐士只需要“不宦”,并不需要“不婚”,与林逋同时代的隐士杨朴,就有妻子,在他被召到朝廷之际,还能写诗调侃之:“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
送老头皮。”如此诙谐别致的送行诗,视帝皇召见的“恩宠”为“捉将官里去”的灾祸,使得宋真宗也无奈而失笑,只有将杨朴放还回山。突发其想,如果林逋也遇见这样可爱的陪伴自己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