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上)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破颜微笑。释迦牟尼佛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通俗一点讲,只有一句,也就是“我把正法传给迦叶了”。但是,许多人不明白,释迦牟尼佛手里只拿了一朵花向大家绕了一下,迦叶尊者笑了一下,怎么就说把正法传给迦叶了?殊不可解。其实,这里就涉及一个禅宗的思维问题。笔者不揣冒昧,想就此问题给读者解说一下。
(一)
学佛的人都知道,学佛有“理入”,有“心入”,当然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存在“理入”、“心入”的问题。“理入”者,从字面意义上看,就是从文字书本入手,慢慢地弄通其中的道理,逐步掌握其要旨。现在社会,学生读书,大多如此。“心入”者,从字面意义上看,也就是心领神会,也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心入”从心理学上讲,比这要深奥得多。就象一个人从没有人教他,天生就会画画一样。柏拉图把这种现象称作“灵魂回忆”,佛家则称其为宿业具足。如同六祖慧能大师,没有上过一天学,不认识一个字,没读过一本经,但是,当一个比丘尼给他念《涅槃经》时,他却能深刻领悟其中要旨。这就只能说是他具足宿世的德业。这种离开一切相深心契悟的现象在学习上就是“心入”。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经就是佛陀编写的教科书。学佛,就是学习佛陀所讲的揭示宇宙人生真相的道理。所以,一般教门学习时,首先都是从读经念经开始,也就是从理论探讨中逐渐深入其道,也即“理入”。现在的佛学院,基督教的神学院教育,都是如此。但是,语言文学毕竟是传递信息、保留信息的工具,它并不是万能的东西。因而,有许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就散失大半,而又有许多信息根本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传递的。所以,古人有“言不尽意”之叹。当然古人也发明了一种弥补的办法,即“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周易·系辞上》),也就是通过形象来表达它所涵泳的意义,意在言外,意在象外,如宋代大诗人梅圣俞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而禅宗的教学正是基于这一认识。
禅宗认为,宇宙间的许多事情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一旦硬用语言来表达,就落到第二义、第三义上了,落到名相、言诠上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了。这就如同西哲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人类的美德等同于知识,但它是不可教的知识。可教的知识只是技能,是皮相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但是,由于人们难以对某一事物下绝对的定义,所以,真正的知识是得不到的。写到这里,再给大家讲一个中国古代的故事。《庄子》记载,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一个砍车轮的老人叫轮扁,正在堂下干活儿。看见桓公读书,老头子就说:“大王,不要读了,那都是死人的东西,读它有啥用呢?”齐桓公就放下书本,对轮扁说:“说,怎么是死人的东西,怎么没有用?说得有道理还罢,说得无道理杀头。”轮扁就对齐桓公说:“大王,您想想,就拿老臣作个比方吧。老臣现在砍车轮子不管怎么挥斧用力,皆出神入化,分毫不差,试想老臣能把这种高超的技艺传给儿子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种技艺只能老臣心领神会,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怎么传授?若老臣要教儿子手艺,只能说怎么样使力,角度如何,也就最多把老臣学艺时师傅教的最基本的东西教给他。至于老臣现在的绝妙技艺,也只有等他将来技艺提高了才能自己慢慢领会,而老臣也就只有把它带进棺材板了。所以大王,老臣以为,能在书本上留下来的东西都是皮毛的,基本的,而真正的精理妙义是不能言传,不能书写的。所以,老臣以为,大王读的是死书,就象没有灵魂的死尸,而这种书也根本就是没有用的东西。”为了行文通俗,这个故事经过了笔者的敷演,但基本意思就是这样的。现在,再回过头来谈上面的话题。禅宗的思想也就如同轮扁的看法。它认为,人类正常的思维、认识以及语言文字等媒介工具,全部具有其局限性,因而,由这种思维方式和媒介所传递所认识所掌握的世界往往就是“颠倒迷误”的。而人类真正要“转识成智”、“由迷到悟”,认识佛家的终极真理,就必须在人们惯性认识能力之外去发挥另一种真正的智慧。所以,禅宗就不得不首先在教学上进行改革。
既然第一义的东西是不能言说的,不能书写的,那么,如果不说不写,怎么能让人知道呢?禅宗就发明了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即离开一切语言、文字的诠释,离开一切正常逻辑的思辩,而用一种非理性的、非逻辑的、非时空的、非秩序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声东击西,旁敲侧击,应机接化,举一反三,启发学生,点化学生。如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用这种方法启发大家,明白了没有?而只有迦叶尊者心领神会地一笑,说明迦叶尊者确实领纳了佛的本旨。这种教学法也叫以心传心。所以,禅宗也叫心宗,禅宗传法也叫传心、传心灯。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