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禅宗教学法浅谈(下)

孙守京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二)

 

弄清了“心入”与“理入”的不同,弄清了宗门与教门的区别,大家就知道,它们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差异,而不是宗教教义的分歧。下面,笔者就曹洞宗的“五位君臣”的教学法给大家解释一下。

 

曹洞宗总结禅宗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五位君臣”的教学法。这里,“君”就是“正面表达”,是“无语”,指空界,也即“本体”;“臣”,就是“侧面表达”,是“有语”,指色界,也即“现象”。对于“本体”、“真理”等“第一义”的东西,要“正面表达”,又不能说出来,只能通过“无语”来暗示、提醒。就是“君”法。对于“本体”、“真理”等“第一义”的东西,有时候也能通过某些事象进行暗示,这种“侧面表达”也可以“有语”,这就是“臣”法。而两者结合,随机应变,互为表里,举一反三,就是“君臣”法。曹洞宗的这种通过正面、侧面来诱导、启发人们把握、顿悟“本体”、“真理”等“第一义”东西的方法,共有五种,所以就叫“五位君臣”法,即:“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现分述如下:

 

(1)“正中偏”。

 

“正中偏”是“无语中有语”。如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虽无语却有语;又如人们问什么是佛,百丈怀海禅师就用竖拂的动作暗示,也是虽无语却有语。再如《传灯录》卷五所载,慧忠国师与紫璘议论,既升座。紫璘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紫璘曰:“是什么义?”师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这也就是所谓的“无语中有语”,是一种没有说明却正是说明的方法。

 

(2)“偏中正”

 

“偏中正”是“有语中的无语”。如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回答说“麻三斤”之类。如《传灯录》卷三记载,僧问省念和尚:“如何是佛心?”曰:“镇州萝卜三斤。”这种答非所问,表示根本不该问这类问题,这就是“有语中无语”。

 

(3)“正中来”。

 

“正中来”是“无语中无语”。即根本不回答,只用当头一棒或一喝,促使问者自己去省悟。“德山棒,临济喝”最为典型。如水潦禅师问马祖道一禅师:“如何是西来的意?”马祖禅师即当胸一脚踏倒。水潦禅师大悟,起身拊掌,呵呵大笑。后来告诉众人说:“自从一吃马祖踏,直到如今笑不休。”这种根本取消问题的方法,就是“无语中无语”。

 

(4)“偏中至”。

 

“偏中正”是“有语中的无语”。象禅师们上堂开法即是,被认为是对下等根器人用的下下之法。如师上堂,有僧问:“什么是佛”,师答曰:“即心即佛。”由于这种方法把话说白了,落到名相、言筌里去了,背离了“本体”、“真理”之本义,所以,义玄禅师批评这种方法是“如把屎块子向口里含过吐与别人”。

 

(5)“兼中到”

 

“兼中到”的方法是不说有语无语,也可以说有语,也可以说无语,任你自己去领悟。如庞蕴居士问马祖道一:“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马祖答:“待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再为你说。”就属此法。

 

禅宗教学,除了曹洞宗的“五位君臣”法外,还有临济宗的“四照用”、“四料简”等法,笔者兹不赘述。

 

(三)

 

禅宗教学灵活多变,除了“第一义”不可说,只能超越思辩,超越惯性,灵活机动,暗示启发外,还与释迦牟尼佛因缘说法、随机救苦的精神是一致的。

 

读佛教的书,经常看到两个字“方便”。那么,什么是“方便”呢?“方便”就是一种灵活机动、通达权变的方法。白居易曾经怀疑佛经里有些地方自相矛盾,那就是因为他不懂佛陀随机说法、因缘方便的教学法而已。举一个孟子的例子来比证说明。孟子重义轻利,但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时,孟子却说:“大王的这种癖好非常好,如果大王把这种癖好再推及一步,那么,老百姓中就没有打光棍的人和缺吃少用的人了。”孟子是抓住齐宣王的特点顺着说,希望齐宣王能施“仁心”,行“仁政”,这一种权变机动的方法,就是“方便”。试想,孟子如果站在道德家的高度批评齐宣王“好色”、“好货”是不良的行为,那么,齐宣王肯定早把孟子赶出来了,孟子想推销他的政治

 

主张有可能吗?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传教的时候,也是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施以不同的教法。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人的八万四千种心病。如对好色的人说“不净观”,对治其色欲;对吝啬鬼说“布施观”,对治其贪欲;对心狠手辣的人说“慈悲观”,对治其狠心等等,皆是因缘说法,随机应化。所以,不了解佛陀这种“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的教法,就不会领悟佛陀教导的意义,更不会理解佛陀慈悲救世的良苦用心。

 

禅宗的随机教法也源于这种方便慈悲的救世精神,但是,由于它打破了常规,超越了理性,所以在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上显得更灵活、更机动、更创新、更革命。

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