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与用功(上)
本焕大和尚
编者按:本文根据上本下焕大和尚1996年在台湾万里灵泉寺禅七开示之录音整理编辑而成。本文仅为其中的一部分。题目及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1、要放下一切
昨天讲大家要发道心。发道心干什么呢?就是要把功夫用好。不发道心,功夫是用不好的。 现在我们坐在禅堂里参禅打坐。参禅一定要放得下。放得下,功夫才能提得起来。若放不下 ,功夫也就提不起来。为什么这样讲呢?要知道,我们一个人,不说从无量劫到今天,就拿我们今生这几十年的时间来说,各种人我是非、贡高我慢、无明烦恼、家庭纠纷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钻到我们的脑子里,挤得满满的。既然装得满满的,要再装什么,就装不进去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挤得满满的,闹哄哄的,静不下来,又怎么能够用功办道呢? 所以,在禅堂里,要想把功夫提起来,首先就要放下一切。
关于参禅的功夫,各位在这个地方打了多年的七,大和尚给你们讲了很多。今天,我再来重复地讲一讲。讲什么呢?大家知道,禅宗强调 “疑”字,就是起“疑情”。“疑”字从哪儿提起呢?从一个“不明白”上提起:不明白自己的本性,不明白讲话的是谁,不明白念佛的是谁,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不明白我是谁……关于起疑情,祖师们留下了很多的公案,公案虽然很多,但究竟只有一个,就是一个“不明白”。这个“不明白”不是简单地“不明 白一句话”。当你在这个不明白上认真地疑起来,来回地参究,它就是止,就是观。它是直 指心性的。所以,疑情起来之后,它是很有力量的,很有滋味的。它可以不疑而自疑,不参而自参。你越是参越想参,越参越高兴。“不明白”一句话还不算功夫,要真正持久地在这个“不明白”上起来疑情,那才是功夫。各位参禅参了这么长的时间,是不是真正地在“念 佛的是谁”这一个“不明白”上起了疑情呢?修禅的,就要在“念佛的是谁”这一个“不明白”上起了疑情呢?来回参究,直到疑成 一团,突然来一个桶底脱落。
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大家在参禅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起疑情。要起疑情,首先就得发道心。参禅要如丧考妣,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疑情才会发得起来。如果你思想上没有一点惭愧心,没有一点警觉心,松松散散,摇摇晃晃,这个疑情是很难发得起来的。所以,你们要想真正地把功夫用好,一定要发道心,一定要起疑情。有了疑情之后,并不就完事了,还要保任,要使疑情打成一片。疑情真正地用得好,这支香提起来有,那支香提起来还有,静的时候有,动的时候也有,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有。能够这样地把握疑情,开悟就有希望了。古人讲: “行亦禅,坐亦禅,行住坐卧体安然”。如果你们行也不会,坐也不会,那就什么也安不上了。所以,我们用功夫,要把疑情打成一片,在一切时、一切处,都用功夫。走一步路,要走在功夫上,没有功夫,这一步路也不要走;吃饭要吃在功夫上,没有功夫,这一口饭就不要吃;睡觉也要睡在功夫上,没有功夫,这个觉也不要睡。所以,大家能够静如是,还要动如是才好;能够动静如是,还要睡梦中如是才好。如果光是静中有功夫,一旦动了就没有功夫,那还不能算真有功夫。古人讲,我们静中有十分的功夫,在动中只有一分的功夫;在动中有十分的功夫,在睡觉中只有一分的功夫;在睡觉中有十分的功夫,在八苦交煎的命终时,只有一分的功夫。想一想,用功夫有多难。实际上,问题的症结还在我们自己有没有真心 地去用功。如果真真切切地一切都放得下,什么功夫都能用得好。如果你放不下,不但说功夫用不好,恐怕到头来还逃不脱阎王老子。
所以,用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这里我讲一个公案: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弟子拿着鲜花来供养他。佛叫他把花放下,他就把花放下了,佛又叫他把身放下,他却不知道怎么放,佛再叫他把心放下,他一下子就开悟了。想一想,佛若不叫他放下,他怎么会开悟呢?因此,我们要想把功夫用好,一定要放下,不但要放下我们这个色身,还要放下心。我们的身心都一齐放下了,功夫才能用得好,那时我们才能逃脱阎王老子。如果放不下,不但说功夫用不成,开悟不了,连阎王老子也逃不掉。这个地方我还要讲个公案:过去有个叫金碧峰(?)的祖师,他功夫用得很好。阎王老子派小鬼来捉拿他,那小鬼到处找,找来找去找不到,就找到他的弟子,问师父跑到哪儿去了,那弟子就说,你要找到他,只要把他最喜爱的那只金钵敲几下,就找到他了。小鬼听了以后,就把金碧峰禅师的金钵敲了几下,金碧峰祖师果然出现了,于是小鬼就把他捉住了。金碧峰祖师就问为什么要抓我,小鬼回答说阎王老子要你去。金碧峰祖师就说:请个假好不好?过七天以后,我再去,我说话算事。小鬼再三不同意,他就再三请求,最后小鬼就说:好了,就让你七天 。小鬼走后,金碧峰祖师就想:原来阎王爷来抓我,就是因为我放不下这个金钵,现在我就把它砸掉。之后,他就打一坐,入定了。小鬼再来找,哪儿都找不到,又去找金钵,金钵也没有了。这时,听到金碧峰祖师在虚空中说:“小鬼拿我金碧峰,除非铁门锁虚空,铁门锁得虚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大家想一想,虚空无相,怎能锁得住?小鬼跑回去跟阎王老子讲,阎王老子听了很高兴,就:“恭喜他,恭喜他。”大家想一想,过去的祖师,一个金钵放不下,就被小鬼抓去了;我们今天的凡夫,执着不知要比祖师多多少倍,我们是不是放得下呢?我们要不要向祖师们学习呢?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祖师那种“无形无相”的境界。为什么?放不下啊!放不下,哪能把功夫用得好呢?所以,我希望各位,要想找到自己,一定 要放下,无论是财色名利,还是色身心念,统统都要放下。
2、只管照顾念头
时间很快,今天是禅七的第四天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个精进七,生死七。开悟则生,不开悟则死。所以大家要留神点,注意点,一切时、一切处都要精进。这几天我的讲话是有针对性的,目的是想使大家的精进心、勇猛心发起来。昨天讲了,用功的时候要放得下,放不下,功夫就提不起。今天我就讲一讲,如何用功,如何对待妄念。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功?我们的心很散乱,想东想西,象跑马灯似的,一刻也不停,我们用功的目的就是要“降服其心”。无论用什么功,都是为了把我们无量劫以来所养成的一切人我是非、贡高我慢、烦恼障碍等坏的习气去掉。我们的自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但是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愚痴,形成了许多坏习气、坏毛病,这些坏习气、 坏毛病将我们的自性障蔽了。所以,我们今天要用功。不用功就不能去掉坏习气,就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证道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今天在这里用功,就是为了去掉妄想执着。 妄想执着去掉了,我们的清净自性就会现前,那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自性本来就是照天照地的嘛。“本来无修证,修证即不无,若无即不得”。所以,虽然佛性人人本具,但是, 我们现在还得用功修行,不修行即不能见自本性。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用功的人,不要怕妄想;怕它也怕不了的,怕它也怕不成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烦恼妄想,无边无际,多得不得了;我们有哪一时哪一刻不在妄想中,不在同妄想打交道?没有妄想是不可能的。那么,对待妄想该怎么办呢?你只管用你的功,让它打它的妄想好了。只要你不断地用功,妄想自然而然地会灭的。打个譬喻,我们现在住的这个灵泉寺是惟戒法师一手一脚把它建成的,忽然某天外面来了一个野人,要把他赶走,独占这个房子,你看他会不会听任这个野人把他赶走呢?他肯定不会走的,肯定要跟这个野人打死架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要知道,我们的妄想是我们自己一手一脚造成的,今天我们突然参“念佛的是谁”,想把这些妄想赶走,你想想,这些妄想怎么会答应呢?它们会跟你打死架的。打死架怎么办?你不要怕它,怕也怕不了;你也不要有心去除它,有心去除它也除不了。有心除妄想,宗门下叫做“搬石头压草”,虽然表面上看不到草,但是把石头搬开,草照样存在,并没有消失。所以,对待妄想,宗门下用功要“斩草除根”。搬石头压不行,要斩草除根才行。那么,究竟怎样去除根呢?大家想一想,我们打妄想的是这颗心,我们用功的还是这颗心,并没有两颗心。为什么一颗心既能打妄想,又能用功呢?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只不过是一个习惯问题。在座的,有二十几岁的,有三十几岁的,有四十几岁的,还有年纪更大的,你们想一想,你们有哪一天不打妄想?即使不主动去妄想,它也会自动打妄想的。对于打妄想,我们太熟悉了,太习惯了。各位想一想,除了习惯性地打妄想之外,我们有几个人认认真真地用功使自己不去打妄想呢?很少。所以,既然打妄想是一种习惯,那么,只要我们养成一种用功的习惯,妄想自然就会少了。如果我们都有意识地去照顾自己的心念,不去打妄想,并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我们的妄想就会越来越少,乃至没有了。可见,这还是一个习惯问题。大家问一问自己,你一天用功几次?你是不是实实在在在那里用功?恐怕没有认真用功。既没有用功,又如何抵挡得住妄想习气呢?这个,在宗门下,叫做“一人与万人敌”。你一个人怎么敌得住一万个人呢?当然敌不了。敌不了又怎么办?你不用怕,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你打你的妄想,我用我的功夫,时间久了,你就能敌住妄想。我常常打这样一个譬喻:假设功夫和妄想加起来共十分,若妄想有八分,功夫就只有两分,若妄想有六分,功夫就有了四分,若功夫长到八分、十分,那妄想不就只有两分,乃至没有了吗?没有了妄想,那就自然而然全是功夫了。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一个心嘛。用功夫也是这个心,打妄想还是这个心,现在这个心只让它用功夫,自然它就不会打妄想了。功夫和妄想都是一心之用,二者不能同时俱存,区别在于,开始的时候,用功夫的念太粗,打妄的念太细,等到你用功夫的念象打妄想的念一样地细的时候,那就有戏唱了。所以,妄想起来,你也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心去除它。你有心去除它,这“除它之心”也成了妄。对这一点,大家在用功的时候,要好好地领会,好好地去参究。
总的一句话,用功要认真,要细心,不能马马虎虎的。真正用功的人,真正想了生脱死的人,他会全身心地去照顾自己的功夫,照顾自己的心念,他在用功时,你看不到他的眼睛在转 。如果他的眼睛在翻翻的,那说明他的功夫早就跑掉了。用功的人,一天到晚要照顾话头。古人讲,用功“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最好是“念起即觉”,因为“觉之即无”。念头起来了,马上就觉,这就叫“用功夫”。如果说念头起来了,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你自己还不知道,那么这种用功恐怕就是骗自己的,因为骗人是骗不了的。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