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法门(下)
止观与五蕴的关系
“止”是止于一念,先要止于起心动念的分别心,于不乱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分析、认识,而不是计较、执著。也就是把握现前的一念,于能、于所作意思惟,探究解决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由此正行安住而生起身、心轻安。
“观”是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发觉其所认识的有多少是自我意识?于道的层次有多高?也就是于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周遍寻思。这些运作都不离五蕴的变化。
修行止观必先认识五蕴的运作。五蕴所表现的就是“我”。五蕴发起作用时,就是吾人的起心动念;五蕴的变化过程,即是一个意念的生灭现象。
五蕴包括:色、受、想、行、识。其大意如后:
色蕴——根与尘接触,也就是外色与心法相应而发境,色蕴形成。
受蕴——因色蕴的内涵,引发某种变化,而生起领纳后的情识作用。
想蕴——依感受而引发思想的作用,包括关系的、联想的,或潜意识的。它是一种因境分别而发动的回互作用,包括摄取、选择、筹谋等想像的运作。
行蕴——于思想的变化过程中,依据各种内容的结论,而确定的行为,是属于蕴之于内的心识作用。如果随业而转,即发起贪、嗔、痴等善恶行为;如果转业成道,即发起戒、定、慧等修养行为。
识蕴——依于行为的确定,而有的了别与识知的造作;或者说是行为以后的结果,也就是认识之后的肯定。不过,这种肯定,并不是问题之后的答案。
认识五蕴之后,必须把握五蕴变化和作用的枢要。色蕴中所形成的内涵,全在受想的变化而肯定作用;进一步,吾人可以发现变化和作用之前,受想与行识之间,必须建立起间隔。想、行之间的间隔修养,正与止观之法互相吻合;也就是利用此间隔修止观,正是行者转业成道的关键时刻。想、行的间隔愈大,也就是思想的空隙愈大,则佛法的成就愈高。
运用止观之法转业成道时,其五蕴变化的流程如下:
色蕴是烦恼→受想从道,运用止观之法加以修养→转烦恼成菩提,行识处于菩提之中。
本法门的熏习,由生而熟,由熟而巧,最后完成于一刹那之间。
善知方便道
行法之前,必须具备种种助缘与方便,才能使学人由随顺而入于正行;兹略述其要:
1、依住于菩萨法假安立,也就是深入经藏依教奉行。
2、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
3、具足清净戒,清净闻思,建立正知正见。
4、亲近善知识。
5、初学者须有静坐、调身、调心等基础。
6、不得少为足。
结语
止观法门是一种可信可靠,理事融通,必然可获益的法门,可为任何法门的辅行法门,例如:可以作为禅法的基础工夫,亦可以运用于探究经教的法义;实则,它的本身即具有殊胜的功德,可以完成不同层次的觉悟。例如:
1、能使行者从初禅而灭受想,次第成就。
2、能对治初地以至如来地,种种烦恼与所知二障。
说一丈不如行一尺,只要正勤精进,必然功不唐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初学者难免理、事难圆,有太多的与道不相应、与生死无关的认识,必须放弃。这是修学的必经过程,只要持之以恒,加上毅力与道心,必定可开拓另一个天地,达到“看破、放下、自在”的洒脱之境。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