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唯识?(6)


 

唯识与唯识相关的文章

 

来源:《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瑜伽派,认为凡是有漏心识所认识的,都是假说自性,都不能离却名言相。像有部的客观存在的青相,是必然要反对的。没有名言识的力量,决不能知道它是青是色。它与经部一样的,在假说自性的背后,建立离言自性。这一一法的依它离言自性,是必有的,不然就是恶取空。一切境界,都不离心识名言的势力,这虽已达到了认识论上的唯识,但隐在认识背后的离言自性,经部说是十八界,瑜伽派也承认它是缘起因果,也不见得就是心罢!似乎也没有充分理由,证实它就是虚妄分别的心心所。〈真实义品〉成立离言自性,引用小乘共许的教典,我不知它比经部高超了多少!

 

在认识论上,达到境不成实的思想;在因果相续的缘起论上,达到了细心持种能生一切的见解。彼此结合起来,这依它离言自性,就是心中种子所变现的,它就是心,这是真实。等到拦入认识界,它就出现了别体能取所的现象,这是不真实的。‘实无外境,唯有内识’的唯识论,宣告成立。

 

◎附四︰霍韬晦〈唯识五义〉(摘录)

 

唯识问题过去讨论极多,传统的解释,‘识’代表主体,因此唯识即是唯心,例如中国唯识宗的代表人物窥基(632~682)就是以‘“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唯识述记序〉)来规定。这一个观点,影响中国佛学界千余年,其实,‘识’的原义,在唯识学里是有不同用法的。

 

首先,传统观点是采取一种宇宙论的立场,把客观上的一切法收归主体,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已成一流行讲法。但实质上,这种心、识观念是未经判别的。三界唯心的讲法原出《华严经》〈十地品〉︰‘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另外在〈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中又说︰‘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这也很近于万法唯识的思想。问题是︰此心是直接的生起万法,抑经过阿赖耶识的曲折而收摄万法?则有待于理性研寻。结果,由于问题的重点不同,结论亦异︰着重主体之通于理想世界,为成佛问题铺路的是如来藏缘起说;着重主体之通于现实世界,为现实上的一切法立根源的是赖耶缘起说。前者所提出的主体是超越主体,后者所提出的是经验主体,所以唯心、唯识从宇宙论的观点看来,亦有两个立场。

 

在经验立场之中所提出的阿赖耶识,其实亦是一个形上学的概念。唯识家为了交代现实上的一切法的来源,于是认定阿赖耶识的构造是一个种子识,它摄持一切种子,待缘而起现行。这一个过程,即名之曰识转化(vij-n~a^naparina^ma,旧译‘识变’),即由识中种子化为对象。唯识家用这一个观念来交代客观存在问题,把客观存在都收入识的活动世界中,所以说唯识(vijn~a^nama^tra)。这一个‘识’字的用法,是扣紧主体讲的。

 

但是,种子既外化为对象,则在处理客观存在的问题上,这一个对象便有很重要的位置。唯识家特别将之名为vijn~apti──此字玄奘未能正视其价值,仍译之为‘识’,这就与代表主体意义的识(vijn~a^na)相混。也许,玄奘从宇宙论观点,认为vijn~apti的存在没有本体意义,它只是一个过程,所以可以略过(不过玄奘有时亦将之译为‘了别’,但‘了别’的概念只能说明识的活动,对客观存在问题仍不能交代)。然而,在佛教思想史上,这一个概念的提出却是特具意义。因为在唯识之前,印度流行实在论者的思想,如数论、胜论、弥曼差、尼耶也,及小乘佛教里面的说一切有部、经部等,都是同一进路。他们认为现象上的一切法推源到最后应有独立本体,否则现象上的存在没有根据,于是分别提出大种(ma-ha^bhu^ta,构成物质现象的基本成素,如地水火风之类)、极微(parama^n!u,物质的原子)等观念,以至有独立存在意义的心、心所法来。及中观学派兴起,破除一切法之自性,即本体观念,而归于空,于是进入绝对主义的思想,对现象上的法采取消解方式而不给予安立。唯识学派认为︰这样做对于众生的实践不能提供通路,因为把握真实是应该从经验对象开始反省的,所以必须先肯定这一层存在。问题是︰唯识学派从认知主体出发,不愿意接受实在论者的本体观念,认为客体不能离主体而独立。主要的理由,是这样的一个本体不能成为认知对象(即无‘所缘’义)。关于这一点,陈那(Digna^ga,约西元六世纪初)在《观所缘缘论》中有很清楚的剖示。他指出客体存在应有两条件︰(1)它是一个存在(即‘缘’义);(2)它是一个对象(即‘所缘’义)。实在论者的本体充其量只有‘缘’义,但无‘所缘’义,所以缺乏知识论上的保证。由此唯识学派转向观念主义,把实在论者的本体勾消,认为客观存在其实只是一种表相,称为vijn~apti(拙着《安慧‘三十唯识释’原典译注》一书中曾译为‘表别’,意义不够明朗,宜改正)。一切法都不过是表相状态的存在;简言之,就是‘唯表’(vijn~aptima^tnata^)。这一个‘表’字,是扣紧对象讲的,与上文所说的‘识’不同。事实上,唯识学派的开山大师世亲(Vasubandhu,约西元五世纪)的两本主要作品︰《二十唯识论》(Vim%s/a!tika^vijn~apti-ma^trata^siddhi)、《三十唯识颂》(Trim%s/I-ka^vijn~aptima^trata^siddhi),原题用的就是‘唯表’。玄奘全部译为‘唯识’,便把问题的重心转移了。

 

固然,从唯表进一步是必须谈唯识的,因为把实在论者的本体勾消之后,表相从何而有呢?这是必须归结为主体提供的。《解深密经》说︰‘识所缘唯识所现’(〈分别瑜伽品〉),所以唯识家进一步提出识转化,这是从知识论的问题转为存有论及宇宙论的问题。传统所说的唯识意义在此。从历史观点看,唯识理论源出修瑜伽实践的人,在印度原名瑜伽行派(Yoga^ca^ra),则这种观念主义的进路当与其禅定的体验有关,上文所引的《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就是指导禅定的文献。不过,回到理论体系的问题,一切表相由识所提供,从现实经验说,对象是有不同内容的,例如颜色、冷热、香臭、形状、大小等,如果将之分解为表相,则这许多不同的表相如何从同一的识中产生出来呢?为了有恰当的交代,唯识学派于是进一步分解识的世界,发现主体至少有三重不同性质的转化,而且从其提供的各种不同表相的能力上说,这个主体开列为八,这就构成八识系统。

 

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一般只谈六识。用六识来说明转化,只能提供感官经验与思维世界的表相,唯识学派认为这是不完备的。首先,不能交代自我观念的产生,其次,不能说宛实人生与过去世的关联,盖若整个世界都是识转化,但为什么转出此世界而非彼世界?转出此人生而非彼人生?是必须有理由的。佛教主张业论,以业来连贯,但中间的过转情形如何,争论极多。唯识学派面对这些问题,结果提出以末那识(manas)说明前者,而以阿赖耶识说明后者。换言之,末那识是自我意识,通过它的转化活动,提供自我观念,阿赖耶识则是轮回主体,及世界存在的根源,通过它的活动,转化出个体生命及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这样,和前六识合起来,就有了三重转化(严格言,前六识各自活动,应共有八种转化。不过前六识的转化主要是解决经验对象问题,所以可以平列为一重)。在《唯识三十颂》中,即分别名为异熟转化(阿赖耶识转化)、思量转化(末那识转化,‘思量’是就末那识对自我观念的念念执着言),和表境转化(前六识转化,旧译‘了别境识’)。

 

不过,转化虽有三重,从八识的存在关系上说,前七识均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根本依(亦称因缘依,因为赖耶摄持一切种子,表相的生起须以种子为因缘),所以表相呈现之后,仍然还落在阿赖耶识之中。一舒一卷,都不外为阿赖耶识的世界。问题是站在经验立场,我们尚不能亲证此识转化的情形(此即圆成实自性),我们只能依经验所得,起分别活动来套客体,结果永远对客体有执,此即遍计所执自性。所以唯识家说,我们在未获得无分别智之前,是不可能真知一切唯表相的。

 

◎附五︰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九章第二节(摘录)

 

要论述唯识思想的同异,有几点是应该先确认的。

 

(一)唯识学是以《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十七地论》为根本的︰十七地中,以‘五识身地’、‘意地’为先,表示了一切以心识为主的佛法。关于‘心意识’,如《瑜伽师地论》卷一说(大正30·280b)︰‘心,谓一切种子所随依止性,所随依附依止性;体能执受,异熟所摄阿赖耶识。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识,谓现前了别所缘境界。’

 

唯识学的主要内容,如心、意、识──八识;种子与熏习;转依︰〈本地分〉都已明白的说到。论是弥勒(Maitreya)所传,是唯识学所公认的。

 

(二)唯识学是在发展中完成的︰如种子(bi^ja),《瑜伽论》说因有七义;《摄大乘论》精简为种子六义,所熏四义;《成唯识论》更增立能熏四义。如成立阿赖耶(a^laya)识,〈摄决择分〉以八相来证明;《摄大乘论》说得严密些;《成唯识论》引(阿含)经,又以十理成立非有阿赖耶不可。又如恒行意,《瑜伽论》点到为止;《摄大乘论》成立非别有末那(manas)不可;《成唯识论》说得更详细。唯识学,是瑜伽行者以修验──唯识所现的信念,与‘一类经为量者’的细心受熏持种说,合流而形成的;由浑而划,由简而详,是论师们论究的成就。

 

(三)无著与世亲,有异义与新义的成立︰如无著的《大乘庄严经论》,依《瑜伽》〈本地分〉,立本有与新熏所成──二类无漏种子;《摄大乘论》却依〈摄决择分〉,立‘出世心……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无漏种子新熏说。如《大乘庄严经论》,随顺经部(Sautra^ntika),心所是心的分位差别;但《摄大乘论》等,又说心与心所相应了。《瑜伽论》等都说有五色根,而世亲的《唯识二十论》,为了成立(认识论的)一切唯识,别立新义︰‘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这是说‘似色现识’──如眼识‘从自种子’生,名自种子为‘眼处’了。陈那(Din%na^ga)《观所缘缘论》也说︰‘识上色功能,名五根应理。’论师们对唯识义的阐明,可能有不同的异义。即使是为‘本论’作释,有相当见地的论师们,不一定依文作释,总是决择、会通(甚至修改原文),使论义更精确、更圆满的。所以论究唯识,唯识的不同派系,应从论师的依据不同,思想不同去理解!

 

说到‘唯识’,梵语有二。(1)vijn~a^na-ma^trata^︰vijn~a^na,是眼识、耳识等识。(2)vi-jn~apti-ma^trata^︰《大乘庄严经论》以来,到《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都使用这一术语;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以来,到玄奘、义净,都一致的译为‘唯识’。Vi-jn~apti,就是表色(vijn~apti-ru^pa)、表业(vijn~apti-karman)的表,那vijn~apti-ma^trata^一词,为什么大家不译为‘唯表’,而一致译为‘唯识’呢?玄奘所译的《唯识三十论》中,‘尔时住唯识’,及安慧(Athiramati)释‘非实住唯识’,梵本也不是唯表,而是vi-jn~ana-ma^trata^──‘唯识’。又如《唯识二十论》,论题的‘唯识’,梵语是vijn~apti-ma^trata^──唯表;而世亲长行说︰‘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别),名之差别。’心、意、识、了,虽然名称不同,而意义是一样的。心、意、识的识,当然是vijn~a^na;论题vijn~apti,而以vi-jn~a^na来解说。Vijn~a^na与vijn~apti──二词,应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在我国文字中,‘表’与梵语的vijn~apti,意义并不一致。‘表业’,或解说为︰‘表示自心令他知故’。依佛法说︰表业是思心所为主的内心,表现于身、语的行为,所以身、语行为,依内心而有善恶的差别。表──vijn~apti不是别的,是内心(思等)的表现出来。如经上说︰‘愚夫希欲,说名为爱;爱所发表,说名为业。’表是心的表现,如将心识(思等)离去,那‘表’就根本不能表示vijn~apti的意义。总之,vijn~apti-ma^trata^的意义,是唯识表现,也就是‘唯识现’;古译为‘唯识’,正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现)的意思。大乘唯识学,正为了阐明这一意义,如《摄大乘论》卷中说(大正31·138c)︰‘安立如是诸识成唯识性,略由三相︰(一)由唯识,无有义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见二识别故。(三)由种种,种种行相而生起故。’

 

唯识的基本意义,是一切唯识现,没有外境(义)的存在。然唯识并非只有心识,而是表现为(能)见、(所)相二分的。‘种种’,古人解说不一,依《摄论》,是意识遍缘一切而起种种行相。依《摄论》所说‘缘起’与‘缘起所生法相’来说︰缘起是阿赖耶识与转识的互为因缘,着重种子识的变现,就是‘唯识’义。缘起所生法相,是︰‘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着重于现行识变,就是‘二性’义。所以说‘唯识’,说‘二性’,并不是矛盾对立而都是成立唯识的。无著的《大乘庄严经论》,也是这样。《论》中没有明说第八识的名字(世亲的解释中有),只说‘自界’、‘种子’、‘熏聚’(dau-s!t!hulyaka^ya──粗重身),着重于从(杂染的)种习而现(光)一切,是‘唯识’义。《论》上又说︰‘所取及能取,二相各三光;不真分别故,是说依他相。’所取(gra^hya)与能取(gra^haka),都是依他起相(paratan-tra-laks!an!a),那是有见有相的‘二性’了。依无著的论书,可见无著的唯识说︰种子识变现一切,一切‘唯识’,是依‘因果’说的。‘余(阿赖耶识以外的)一切识,是其相识;若意识识,若所依止,是其见识’;唯识的‘二性’义,是依‘能所’(认识论)说的。在无著的唯识说中,‘唯识’与‘二性’,是意义相顺而不是别异的。

 

[参考资料]陈译《摄大乘论》卷五;《佛性论》卷四〈无变异品〉;《十八空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本);《大乘法相研神章》卷二;《唯识思想》(《世界佛学名着译丛》{67});《唯识学概论》、《唯识学的发展与传承》、《唯识思想论集》一~三、《唯识思想今论》、《唯识问题研究》、《唯识学的论师与论典》(《现代佛教学术丛刊》{23}~{28}、{43}、{96});罗时宪《唯识方隅》;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欧阳渐《唯识讲义》;结城令闻《心意识论よ眺见晅る唯识思想史》;铃木宗忠《唯识哲学概说》;上田义文《唯识思想入门》。


更多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