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观?(3)
中观 (与中观相关的文章)
来源:《佛教哲学大词典》
读音:[zhong1 guan1]
(1)天台所立一心三观中的中观。(2)观三论所说的八不中道之理。亦称八不中观。御书一代五时继图(第七○二页)
中观论疏(与中观论疏相关的文章)
来源:《佛学大词典》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又作中论疏。唐代嘉祥大师吉藏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本书系解释青目(梵Pin%gala ,三世纪顷)注释之中论(鸠摩罗什译),并继承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发抒一己独特之见解而着成者。成书于隋大业四年(608)。书中首先说明僧睿(378~444?)之中论序,其次逐一详释二十七品。依作者观点而言,中道乃佛菩萨实践之道,其内容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此种三谛中道之说与历来之真俗二谛说可谓大异其趣,即谓世谛并非众生分别之境界,而系佛菩萨为济度众生之方便慧境;而真谛则为真实慧之境地,故说依二谛产生真实、方便二慧。此二慧有如佛菩萨之父母。本书引用多数经论,并言及当时之诸学说,例如根据涅盘经之思想以解释空之思想,此乃其他中论释书中所未见之特色。其注释书较着名者有日本三论宗大学者安澄(763~814)之中观论疏记一书。[三论宗章疏、东域传灯目录卷下]
中观庄严论(与中观庄严论相关的文章)
来源:《佛学大词典》
梵名Madhyamaka^lam!ka^raka^rika^ 。寂护(梵S/a^ntaraks!ita )着。本书综合中观思想与唯识思想,但较偏重中观。全书共九十七颂,第一颂强调一切法无自性,犹如影像。第二至六十二颂阐明第一颂之宗旨。六十三颂以下则叙述一切法无自性,并以世俗谛及胜义谛,来论述如何以论理学之法说明其得以成立。[中观庄严论の解读序说(山口益)、中观庄严论注の和裥研究(一乡正道)]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