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19)
3 不强求,做自己,人生可以了无忧惧
尽管已在前文说过,但我还是要一再强调:我现在的人生满怀喜悦而非恐惧。这是现在的我和过去的我最大的差别。
从前,我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尽力避免痛苦或取悦他人,只是我自己没有察觉。我忙于事务、忙于追求、急于达成种种目标,从不曾考虑过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我被各种各样的忧虑恐惧驱使着前行——怕别人不高兴,怕自己失败,怕显得自私,也怕永远做得不够好。在我眼里,无论自己怎么做,都永远及不了格。
亲历死亡之后,我知道自己之所以起死回生并非因为有未竟之事业或更大之作为有待完成。我继续活下去的目标只有一个:是我所是。正因为如此,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我再也不事事力求完美无误,也不再时时提醒自己要循规蹈矩。我只会本乎一己之心而动,而且深信随心而动就不会走错路。有趣的是,随心而动的我反倒比过去畏手畏脚的我更受人欢迎,因为我比过去要快乐得多、自由得多!
我的健康状况也因此彻底转变。我的内心顿悟到自我的无限,我的身体作为一切内心活动的反映就能调节平衡好自己。对自己毫无保留、毫无条件的爱给我增添了无尽的能量,整个宇宙也因之善待我、恩宠我。
事实上,外部世界是一面明镜,映照出你我内心对自己的感受与认识。抛弃一切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我们就能让自己的世界改天换地;如此,我们亦能一天比一天更爱自己、更信自己。而自信越多,我们就越能放松自己,不去强求事情的结果。只要我们能够随心而动、随性而为,不再冥顽不化墨守成规或固守教条,不再抱残守缺坚持已经不再适用于我们的观念想法,我们就能更真实地表现出真正的自我。
正如前文所述,在濒死经历以前,我一直在自身以外的世界寻求引导或指示,无论是同龄人及师长上级的认同和接受,还是周围人的意见和想法。我总是遵从他人的建议与教诲,服从既定的条条框框,无论它们是否真正于我有益。很多时候我恪守那些教条或成规,只是出于害怕,害怕它们万一是正确的,万一会有我不知道的信息。
在濒死一刻我忽然醒觉:只听从于内心之外其他人的声音使我迷失了自我。因为“生怕万一”才去做一件事,这就是内心恐惧的表现。所以自此以后,我不再对任何成规、习俗、程式、秩序、教条等惟命是从。实际上我现在最重要的生活准则之一就是永远不需要任何铁定不变的条条框框!相反,我只会关注眼下我感觉是对的东西。对我而言,生命是一次精神之旅,我时时刻刻都在转变与进步!
如果每个人都是宇宙生命力之能不可分割的组成,我们就不需要任何外部的东西来为我们做决定或指导我们何以提升或损耗自己的能量。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我,所以没有谁可以给我们制定是非对错的绝对标准。不幸的是,世上的精神信仰体系或宗教流派林林总总,许多都想要越俎代庖。一旦某一组织或体系建立起来,总会要求世人对同一套教义或信条顶礼膜拜、绝对服从。那些不愿遵从的人就会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异类。正因为如此,那些自成一派的宗教体系,本想通过建立自身的一套信仰学说来团结民众,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制造了势同水火的对立与争斗。皈依某一宗教并不一定能够使我们远离颠倒梦想或消除畏怖之心,甚至不一定能使人类避免手足相残。相反,假如每个人都能追寻自己心的方向前行,就能释放出真正的自我,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无限自我沟通起来。
显而易见,所谓信仰系统或宗教流派,一旦跨越自身文化的范畴,往往显得悖谬可笑。印度和中国的信仰体系与疗愈学说简直是背道而驰。印度教徒认为吃肉是一种罪过,中国人却相信不吃荤会影响健康。又比如印度人有一套“佤祀图”学说,与中国的风水之说具有同样的功能,但是二者的理念与界说却大相径庭。世上每种信仰都会存在一些独特的观念,与其他信仰相互抵牾。我过去常常因此大惑不解。不知该相信哪种说法会让人心内惶惶——至少会让人焦虑不安,担心选择错误。
而最终还是濒死的经历让我找回了自我。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找到自己该走的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有的人看破了俗世繁华,遁入山林,远离红尘二十余载;有的人创立市值数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工作岗位。他们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别。有的人选择去佛寺或教堂寻求内心的宁静,有的人则愿意去海滩凭海临风,有的人又喜欢在酒吧独酌。还有的人与相爱之人携手漫步,沉醉于落日的余晖,又或者有人如我,乐滋滋地舔着冰激凌徜徉于花香鸟语的公园。终归而言,我们所选择的任何人生道路对我们自身而言都是正确的,不存在哪种生活方式会比另一种更高尚或更超越世俗。
我这样说,并不是反对任何宗教派别。但对导致人们四分五裂、流血冲突甚至无情杀戮的任何宗教教义,我都高度怀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皆为一体——每一个体都是宇宙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与宗教结缘,有着坚定不移的精神信仰,而有的人则不然。假如每个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得到滋养,使个体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使自我的伟大与辉煌充分展示出来,我们的人生就无所缺憾了。反之,将某一种信仰或教义奉为世间唯一真理只会限制自我的无限可能性,使生命变得沉闷单一而不是丰富多元。
我们实在不必为了发现无限精彩的自我而刻意“为”之,比如遵循某些特定的仪式或者恪守所谓权威的信条。当然,假如我们心甘情愿这样做,而且也乐在其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但这绝非必要条件、非为不可。我们只须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就能知道对我们而言何为正确,就能知道怎么做才能找到它们。一旦我们重归爱的中心,对己对人都不再加以评判,我们的生命就走上了正轨,我们就能在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中发现自我的辉煌。
譬如,虔诚的祈祷在某些时候可以给某些人带来莫大的安慰,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由于祈祷中他们卸下了心中所有的背负,心理上的释然会对生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祷告后他们会感觉如释重负,精神也为之振奋,不仅有益于个人健康,也有益于周围人的健康——因为人与人是彼此相连互为一体的。你身上发生的一切积极变化都将作用于天地万物的整体。
但是,我不认为那些虔诚祈祷的人就比不祈祷的人或多或少更能与无限自我沟通。每个人都自有发现其内在无限可能的方式,有的人会选择靠祈祷来发现。其他人则可能选择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的陶冶,又或者寄情于山水之间,甚至是求知若渴、学习不辍——但凡能够激发我们自身热情和创造力、能够让我们觉得人生有目标有意义的事都可以。换言之,祈祷本身并不比其他方式更能让我们与心中无限自我实现沟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伟大。事实上,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充满热忱地去生活,努力达到一种禅的境界,让生命活得有意义,让自己与天地人合而为一,我们就能活出自我的精彩与辉煌。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没必要向某一外在的神明进行祷告,所谓的神都是与人对立的存在,而我知道我与天地宇宙是同为一体的,而且直到永恒。所以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曲赞美诗。静坐冥想对我而言意义非凡,它使我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意识的澄明,让我重归爱的中心,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然而对其他人而言,冥想却并不一定能使灵魂得到这样的升华,可这又何妨?以哪种方式实现一己之性灵因人而异,关键是此生能够实现之。
假如追随某一信仰体系让你如沐春风身心舒畅,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不过,一旦你开始感到自己的情感释放或思想自由受到这种信仰的制约甚至钳制,那么很可能它已经无法让你受益。相反,一切顺其自然的状态下,最好的转变就会发生。你就是你,做你自己,迎接一切能让你感受到生之乐趣的东西!
虽然我坚信我能为自己和他人所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有意识地保持自己昂扬的精神状态、永远只做让自己快乐的事,但我并不赞成所谓的“正向思维”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作为读者,你们也许会感到很意外。毋庸置疑,既然众生一体,那么保持自我乐观向上的心态将会对所有人都产生积极影响。
但是,无论是假设还是现实,当我觉察到某些消极的念头悄然而生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任其自生自灭,对一时的意志消沉保持宽容而非苛责的态度。因为每当我努力想要遏制这些消极的念头或者强迫自己转变低沉沮丧的心态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越是尽力将它们往外推,它们就越是强势地反弹回来。于是我学会容忍这些灰暗的心态或消沉的想法,不再苛责自己,而是顺其自然、随之而去。结果证明生活终将云开雾散,自己总能走出阴霾。最终,我自然而然地步入了对我而言最为合适的人生道路,真正活出了我自己。
诸如“消极心态必定导致消极人生”的一刀切式的说法未见得正确,相反会使逆境中的人们感觉更糟。想到自己“不当”的想法或心态有可能将自己置于更为艰难甚至不幸的境地,谁都会战战兢兢、噤若寒蝉。不分青红皂白地妄下定论常常让那些本已身处逆境的人产生自怨自责的心理,因为他们会以为自己是一切痛苦与不幸的罪魁祸首。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假如我们认定是自己的消极心态导致了当前的艰难处境,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一切想法疑神疑鬼。事实上,我们的处境更多地与自身情感而非思想相关,尤其与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息息相关。
还有一种说法,只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就能使生活充满阳光。其实也不尽然。尽管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我还是要说:能否真正去爱自己才是决定我们人生幸福与否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远比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重要!
我允许自己为生活中的困扰或逆流感到意志消沉,因为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感比遏制它们要好得多。我们应该允许喜怒哀乐忧思愁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不应处处抑制或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切顺乎自然,不处处苛求自己,这才是爱自己的表现。只有真正爱自己、善待自己,人才能活得快乐无比——勉为其难地装出乐观阳光的样子往往适得其反。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开朗乐观、生气蓬勃的好人,生活却过得四分五裂、危机重重。于是我们会想:瞧瞧,所谓乐观心态根本无济于事!可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这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想法吗?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一个人内心每时每刻的活动,也无法了解他是否真的感到快乐。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否真正爱自己、尊重自己。
我在濒死一刻所获得的感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不对自己妄加评判、不殚精竭虑自己不够完美,这样的心态何其重要!当内心的声音告诉我一切无恙,世界无条件地爱我、接受我,我就会将这种正能量辐射出去,改变我周围的世界。外在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正是我内心状态的镜像!
其实,一整天或者一整个礼拜都过得很糟并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当我面对这一天或这一个礼拜时心里对自己怎么想。在处境艰难的时候,我是否依然对人生抱有信念,而且勇敢面对可能袭来的焦虑、忧伤、恐惧,而不是拼命压抑这些情感直到它们消失。就让我勇于面对最真实的自己,一切负面情绪都将冰消雪融,今后袭扰我的频率也会越来越低。
濒死经历之前,我习惯于压抑心里的烦忧苦恼,因为我一度认为这些负面情绪只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厄运。而且因为担心给别人添麻烦,我总是竭力克制自己的思想感情,强迫自己装出一副乐观向上的样子。但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人生幸福的秘诀在于永远珍爱真实的自己,永远做最真实的自己。
时间长河中的每一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转瞬即逝的每一秒从物理层面而言都是永不能再现的。我已经学会坦然面对时间的去而无返,开始认真活在当下的每一刻。我尽我所能不把这一瞬间的情感包袱背负到下一瞬间,而是将每一瞬间都视为崭新的一页,留待生命去书写全新的可能。所以我只做能在当下这一刻带给我最多快乐与满足的事——有可能是冥想沉思,也可能是逛街血拼,还可能是品尝一块巧克力的香醇甜蜜,无论做什么,让我身心愉悦就好!
与真正的自我和谐共处绝不只是一味强迫自己反复强化积极的心态和正面的想法。相反,我们要做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事,真正激发我们热情的事,真正发挥我们天赋及潜能的事——同时,还意味着我们应该无条件地爱自己。当我们真正做到这一切,满怀激情与活力地生活时,我们就能与无限强大的自我实现沟通。而一旦我们发现自我的无限与伟大,一切都将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世界将充满奇妙的同步共时。
共时性[1]的概念以及引力法则[2]在近年来广受关注。我想,事则成,万事皆因我之所想而水到渠成——这种说法固然诱人,但我还是喜欢顺乎自然的说法。
如我所言,世间万物皆与宇宙同为一体,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我”之为“我”的无限精彩。外部世界只是我们内心的镜像。我的人生之所以崩塌,根源在于我从未关注我的内心,相反我时时处处要与他人或外在的标准去比照,因此永远都在与自己较劲、与他者竞争。过去我一度认为世上的资源太有限,所以人们才你争我夺,造成贪婪与竞争。我不能正视与接受自己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所以拼了命想要让他人认可我的想法、接受我的思路。
所有这些想法都源于同一谬见,即宇宙是有限且匮乏的。事实上,宇宙之大,浩瀚无垠,能滋养万物,也能包容万物。我们的使命在于无限延展自我、尽我所能允许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当然,要完成这个使命,我们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而不是从外部寻找途径。
当我茅塞顿开醒悟过来时,我的注意力开始聚焦于自身,我开始用欣赏的眼光注视自己——一件完美的生意盎然的杰作!我的完美不是一种静止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犹如万花筒转动时精美绝伦的图案一个接一个地呈现于眼前,所谓完美,是永远变化不止的。漫漫人生路,沿途我将不断发现美,即使是那些明显的过失与错误,也将引导我进入认识的下一个全新境界。我的目标是要始终欣赏自己,从而能信任自己,在自珍自爱的状态下,我才能不在乎结果。当我开始懂得欣赏自我的完美无瑕时,我就会发现身外的世界恰恰反映出了这一切。我向宇宙传递出内心最美最真的东西,因而天地间最美最真的东西也会被吸引而至。
如前所述,走出去改变世界非我所愿,也非我所能。这只会使我习惯于评判一切,变得日益挑剔,从而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改变世界的企图源于我们的一己执念——这是不对的,也是有问题的,所以需要纠正与改变。事实上,我选择不再盲从任何既有观念、不再笃信任何宗教信仰,这反倒使我的自我愈发充盈、意识愈发澄明,宇宙能量因此能自由无阻地畅行于体内。在一切顺乎自然的状态下,我的生活迎来越来越多的惊喜与巧合。
我在内心愈是善待自己,身外的世界就有愈多的惊喜和转变与之应和。反之,我对自己越是挑剔和苛责,生活就越是处处受挫、失意低迷。宇宙总会印证我内心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
以前的我总是逼着自己不断去追求,感觉自己必须有所为、有所得、有所成就。可事实上,这种紧追慢赶必有所求的生活方式恰恰源自我们内心的恐惧——担心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会让我们陷入二元对立的泥沼,因为世界被我们执拗地划分为两个部分:追寻者与被追寻者。所幸,如今的我不再追寻任何东西。我只静待其变,一切顺乎自然。
比如说,有时我会有种强烈的渴望,希望生活朝着某一方向发展,但假如我抱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去争取,结果只会导致自己与宇宙能量的较力和抗争。我越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地去努力,结果就越是错得离谱。而顺其自然则意味着不去勉力而为。那感觉更像是一种释然或达观,既然我已了悟到万物同体、天人合一的真谛,那么我就会明白心之所欲已然在握矣。
只要我们首先做到相信自己,然后坚定不移地做最真实的自己,一切就会顺乎自然地发生。我真心所想的,也就会被我吸引而至,而且不疾不徐不早不晚,让我感到舒心畅意。我当然可以继续一门心思地想着生活中的烦心事,又或者整日担心自己这也不足、那也欠缺,但这么做的结果只能使我的生活停滞不前,永远也无法向我憧憬的目标前进半步。由于我的心里只有担忧与畏惧,我的眼睛只盯着让我烦恼痛苦或者自惭形秽的东西,我的生命将永远陷入胶着,维持现状一成不变。事实上,正是我自己控制着现实生成的快慢,一切取决于我需要多久才能打消心中的畏惧,让一切顺其自然地发生。我越是执着于某一信念或结果,越是害怕新的挑战与冒险,生活就越是举步维艰、步履迟缓——因为我不敢正视与直面生命的过程。我阻碍了宇宙之能在我体内的自由流淌。
但顺其自然并不等于成天枯坐着思考每一种选择或可能性。相反,我是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地活在此时、此处,样样顺乎自己的内心,而非外在。外在世界没什么值得追求的东西。既然宇宙存在于我们内心,我内心所体验的一切必将影响天地万物的一体。
生命的织锦早已织好,我所期待与憧憬的一切都已存在于非实体的无限空间里。我的唯一使命就是不断充盈和延伸自我,让自己融入到无限宇宙。即使我渴望什么,也不用刻意强求。我要做的,是扩大自己的意识,使宇宙能量能够感受到它,把它带到我的现实生活中。
一心强求,渴望的东西反而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顺其自然,意味着我已明白世间万物彼此相连、同属一体,我所期望的其实早已在我手里。
* * *
[1]“共时性”又译“同步性”,作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由荣格在1930年首先提出。他试图用“共时性”来描述人的心理状态与客观发生之间的非因果关系。他认为共时性是一种巧合。
[2]“引力法则”,亦可译为“吸引力法则”,作为正式的专门术语诞生不过一百多年。其内涵是指人的思想具有磁性和某种频率,所以我们的所思所想将会发射到宇宙中去,而宇宙也会以相同的频率将回应返送回来。简言之,人之所想,事之所成。
附:《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目录
第1部 你原本无须这么辛苦
1 童年,照见长大后的自己
2 曾经路过心上的事,很久以后再碰,才知道一直有伤痛
3 逃婚:这一次,听从了内心的声音
4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5 绝症,为什么偏偏落到我身上
6 寻找身心灵的救赎
第2部 假如人生再来一次
1 “死”去,我见到了天堂!
2 回去吧,无所畏惧地活下去
3 回到人间
4 不治而愈的奇迹,这是相信的力量
5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应该早就不在人世了。”
6 站在宇宙的中心,放下,刹那花开
7 癌症自愈六年来的喜悦生活
8 再活一次,遇见完美的自己
第3部 和这个世界温暖相拥
1 我因何而病?又因何而愈?
2 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量
3 不强求,做自己,人生可以了无忧惧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