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修行精义:唵(OM)与意识的四种状态 (下)
印度修行精义::唵(OM)与意识的四种状态 (下)
作者:邱陵
编者按:唵(OM),也译为“嗡”。本文思想主要来自于喇嘛尊者的传承,反应了印度教主流的见地。其实也是目前人类灵性方面的主流见地。上世纪Sant Mat著名大师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又译:基帕尔.辛)在《生命的桂冠——瑜伽研究》中有关于印度教的精彩论述,供大家比较、参阅。
又及,实修法门的精髓在于传承,传承的精髓在于证悟真师的存在。没有证悟真师的法门或实修系统,最多只是没有活力、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木偶,尽管没有死,也只是活着,而已。
三、唵的观想和禅定
瑜伽行者以唵的声音来观想和修定,必须了解它的精深含义;若只像鹦鹉一般重复念诵唵,身心便难得感应。瑜伽行者以唵修持达到心灵专一,心息相依,就能把身心导向内在更精细的旅程。
《曼都卡奥义书》的偈颂说:“纯意识如前所述具有四种状态,四而合一就是唵。音声A-U-M(音为阿a,欧ou,姆mou)和字母A、U、M代表清醒、作梦和深睡三种状态,而这三种状态就是三个声音和三个字母。但是第四种是潜藏而不可知的状态,只有在寂静中方能了悟到。”
构成唵的A-U-M这三个声音象征着自我个体的三种状态,观想唵,瑜伽行者才能了解第四种状态——图力亚,即超觉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无声的境界",即“无声之声"。
喇嘛尊者从语言学的意义对唵作了如下剖释:A和U是单母音,在梵文字母里A是第一个母音,也作为认识其他母音和子音的入门,是柔和的呼吸声,并且是生命能量粗钝的声音。印度神秘学把字母A表示为“创造者",U表示为“保存者",M表示为“毁灭者”。阿(A)声是永恒不断的波流,含有一切生命的力量。欧(U)声是人类声调较低的部分,寂静由此开端,融入最后的姆(M)声中,M在梵文中称为鼻音,是介于子音与母音中间的一个元音。因此它象征宇宙本体的不朽和永恒。导向内在的音声产生巨大的回响,最终合成唵,在A-U-M这些元音之后,是寂静的状态。
瑜伽行者在清醒时意识体验到唵的第一个字母阿(A),它遍布一切处,一切音声中皆有阿(A)。所以它被比拟为这个字宙,而充满宇宙的生命力是一体的,意识的属性之一就是生命能量。
瑜伽行者应该对清醒状态作最佳之利用,以了解现象世界并与世俗相交往。虽然人们知道无法从清醒状态得到生命其他层面的广泛知识,但心灵意识层是只在清醒之时起作用的。心灵支配感官与外在世界接触,接收到各种感觉和映象。这种外在世界的知识也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修持者追寻另一层面的知识。
对世俗事物的利用,瑜伽行者可以走入世之路或出世之路。这两者都能取得成就,达到开悟的境界。问题在于能否做到视世上万物均为帮助我们达到至上意识境界的工具,或能否使它们不致成为修持者的障碍。瑜伽行者能否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外在的世界,作到役物而不役于物,最重要的是不执着于物质世界,不贪图维持生活以外的财富及享乐,这才是灵性修持的正途。
瑜伽行者在梦中意识体验到唵的第二个字母欧(U),它是介于清醒与深睡之间的状态,超越了第一种状态A,因而比较精细,它是以概念而非物质与这个世界相接触。当灵性修持者经由深沉的入静和观想而有能力分析和了解U的性质与梦中的实境时,也就能够了解和控制他的无意识的心灵。《曼都卡奥义书》称此状态者为“觉人”。瑜伽行者了解制造梦境一切物相的精细印象,即能克服诸如憎恶、嫉妒、仇恨等消极的心态,而有利于修持。
静坐时可以体验到在梦中所体验到的状态,因为静坐时虽然没有使用感官与外在世界接触,但瑜伽行者的意识保持完全的清醒。这就是说,静坐中可以回忆起在梦中所表达出来的一切未实现的欲望,瑜伽行者即能分析、了解和解决它们。
真正的灵性修持者是无梦的,经过训练,他们即使做梦,醒来时也能清楚地记忆梦的实况。
第三个元音M,是表示深沉睡眠的状态。瑜伽行者借着持续不断的吟诵唵,A和U变成一个音节,而融入M,然后又从M中放射出来,发音便变成OM。了解这个更精细的境界,人们就能了解内在与外在世界的特质,也能了解自身与整个宇宙是一体的。深睡状态比清醒和作梦还要精细,能够利用这种状态的瑜伽行者,能为自己带来无限的益处,他能使身体、神经系统、大脑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也能扩展意识,并了解到一般心灵所不了解的事。
在深睡中,可以经验到“空”的感觉,静坐时也能经验到“空”的感觉。“空”并非虚无,而是有一种“虚无”的感觉。深沉睡眠是一片空白的无意识状态,人们没有觉知。当人们处在“空”的状态下,但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处于此种状态,一旦清醒,才忆起“空”的状态。在深沉的静坐里,瑜伽行若入定在空灵的状态下,他却知道他处于此种状态里。因为禅定的状态是完全醒觉的状态。因此,只有禅定能使人了解深睡的精细状态。
真正的瑜伽灵性修持者的睡眠受到自由意志的控制,他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超过三小时。
A-U-M都融入唵里,便成为无声之声。唵即寂静,即第四种状态——图力亚。《曼都卡奥义书》说:“唵,无声之声,是意识不为吾人所知的部分,它非一般之心灵和感官所能思议。它截断了一切现象,甚至连喜悦也休止了。这是一个与二元对立的状态——唯一不二的状态。这个称之为第四种状态,同时也是真正宇宙的大我。了悟这个状态,即将自身扩展至宇宙意识。”
这是唵的最后阶段,是清净圆明、不可分割、不可思议、超越言语和心灵的境界。瑜伽行者在深沉的静坐和观想中,进入了三摩地,达到了悟的境界,而了悟自身即是至上意识。从这个最高的了悟状态里,可以完全理解清醒、作梦、深睡等意识的各种状态。
喇嘛尊者以大厦为例来解释此意识四种状态。他说:“我们在大厦一楼所看到的外界景物,可以比拟为清醒状态的体验,即A(阿),二楼较宽广的视野,可比拟为梦境中的体验,即U(欧),三楼更好更明朗的展望,可比拟为深睡状态的体验,即M(姆),而从楼顶所看到的全景,就像是第四种状态所体验到的寂静,即图力亚。从这个观点,我们了解到唵是整座大厚,而单音母A(阿),U(欧)、M(姆)只是单层楼而已。”
从印度婆罗门教到佛教的咒语,绝大多数以唵作为开头第一个字。据说释迦牟尼在最后的修行期间,观想月轮,并且在月轮中修习“唵字观”,因而能得到无上的了悟。
本文摘录自《印度瑜伽》,作者:邱陵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