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07 念病非真非有《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南怀瑾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清代 五方佛像



编者按:《维摩诘经讲记》是南师怀瑾先生于一九八一年七月十日,在台北十方书院开始的所讲解的《维摩诘经》。由于书院的学生以出家众及学佛者为主,所以南师的讲解偏重在修持方面,举例引证也以修持为重点,与一般讲解佛经不尽相同。

 

《维摩诘经》,是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关系最大、影响最深、历史最久的一本经。该经由鸠摩罗什法师所翻译,在达摩祖师到达中国之前,广为传播。

 

大陆出版更名为《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07 念病非真非有《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5.07 念病非真非有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有病的菩萨,当你在生病的时候,「应复作是念」,重点在这个「念」,不是嘴里念佛的念,那只是念的一种表象。当你生病时,比如头痛,你想要它不痛,要它舒服,做不到。那个感受你并没有去想它,可是怎么也摆脱不掉,那就是念。你感冒了,你思想还照样在想,那个感觉身上难过的,并不是思想的,那就是念。一定要清楚认识什么是念,如果把念当作是心理的普通状态,是错误的。心理的普通状态是不会停留的,比如我在讲,大家在听,这个在佛学名称叫妄念。妄念等于是漂在水面上的一层油似的,不会停留。水会流动是表面一层,深水层是不动的。我们的思想也一样,在表面漂动的是妄念。「妄」,因为它虚妄,不实在。所以你用不着除妄念,你不用对它客气的,它根本就不停留的。比如你现在一边听我讲话,你思想不能集中,一边还有很多事情在想,这个是妄念,它不会停留的,不停留所以是「妄」。

 

那个真正的「念」是你去不掉的。比如刚才讲的,你生病的不舒服感觉,那个念头去不掉。其实那个还是妄念,不过比较妄念起来,那个是念的根。所以这个念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念,是第六意识接近到第七意识,意识的根。念是很麻烦的事。学佛的人口口声声说要念佛,为什么大家念佛不得力?都是妄念的念,没有真正的念。真念佛的正念起来的念,那连阿弥陀佛四个字的佛号都没有了。心心念念挂到了,那叫作念。比方我们欠了某人的债,或者吃素的人想吃荤又不好意思,叫你心里不要想吧,唉,这念头实在又挂到心上,这就是念。又如许多学佛的人说,自己不要名不要利,依我看来很多都还在求名求利,他自己都不明白,那个东西叫作念。

 

三十七菩提道品是以四念住为根本,其它都是从四念住来的,乃至所有修持方法,也是以四念住为根本。四念住归纳起来就是两个东西:生理和心理。念身的感受是苦,和念心的思想无常,下面都是解释,实际上就是念身心两个东西。身心两个东西合起来就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修菩提,要从这一念开始。

 

我们把这个「念」字解决了,现在回到原来这句经文:「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生病修道的人,应该重新起这个观念。注意!是要「重新」,生病的时候痛苦得要死,怎么会重新起这个观念呢?这就是切实的功夫了,就是上次提到过天王道悟禅师,给人丢到水里去,在水中还会浮起,临死后来为什么还叫痛?这里面是个大问题,大家要在这里参。禅宗有很多这样的典故,比如有些祖师,没有悟道以前,打坐时有百鸟衔花来供养,天人送食,悟了道之后,这一套都没有了。照我们想法,是不是不悟道比较好?悟了道反而没有那么大神通。

 

天王道悟禅师临死时告诉徒弟,喔哟喔哟是不痛的,这跟叫唉哟唉哟到底有什么不同?你们要好好去参。当我们生病的时候,这个感觉到痛,很难过的时候,你有一个东西没有在痛、没有在难过。你觉得自己很难过的那个是念!那个没有在难过,没有在生病,没有在痛苦的,大家不晓得知不知道?我们要在这里用功,才能够懂得佛法。

 

比如我们这里有一位同学,他一直感觉到身体不好,有病。依我的看法,他一点病都没有,他什么地方有病呢?他的念有病。自己感觉到有病,拿现在的话讲是心理病。我断定他没有病,但要他先去医院作健康检查,结果今天把医院报告拿回来了,什么病也没有。所以一切是唯心所造。我们修行的功夫,就在怎么把这念的力量转过来,才是学佛,八万四千法门,就在这一下,这是真功夫。

 

所以「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生病修道的人,应该重新起这个观念,什么观念呢?「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这是感受方面的问题。大家会念《心经》,开始就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五阴解脱。生病最痛苦是受阴,像这次我感冒一身骨节都酸痛,动一下都痛。还好我先用了些药把肺保住,否则这把年纪得了肺炎一定报销了。虽然如此,这个周身痛只好捱了,这就是受阴的痛苦,要能观「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那是真功夫了。这个时候想阴没有受痛苦的,照样起作用,你想医生,想吃药。那个痛苦的感受是受阴上的,就是所谓苦受乐受。病也是在受业报。这个时候如何求得解脱?要念转,这不是空洞的理论,要真实的智慧观察。这时你念什么咒啊,甚至连药师佛的师母都请来,痛的时候受阴照样痛。

 

那么佛法岂不是不灵了吗?灵的。你这个时候要用止观的观想,如何转这一念的感受,《维摩诘经》讲的就是这个东西。他叫我们怎么转呢?「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所谓病苦,都是感受方面的,同样地,你念了一堂佛下来,觉得好清净好舒服,对不起,你还是在玩受阴感觉。你念了一堂南无阿弥陀佛,把浊气叫出来了,烦恼也叫完了,没得力气了,身子觉得清净了,这是感受清净,是靠不住的。所以很多念佛的人,到临死的时候,这个受阴整个在痛苦中,佛都念不起来了,这我看得多了。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功夫的,你想要恢复平常打坐念佛的那个清净功夫,你不要作梦了。那个功夫到哪里去了?功夫在病中,就在痛苦中。你能认清楚这一点,就可以成佛了,可以解脱了。

 

这个时候要观「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这怎么说呢?病的时候确定是真的,痛就是痛,难过就是难过。但你要晓得那个病痛非真非有,你要能观察自己的心理,不去配合这个感觉,那要真功夫的,完全要在病中去体会。你不去配合这个感受,那个感受就站不住了。虽然站不住了,你还是在病中,但可以马上做个测验,假如你原来在发高烧,你能够拿开这受阴的感受,那个体温立刻就降下来。现在医学研究也说,病只有三分,你的心理观念加上了,就变成十分。所以你要观察自己这个病不是真的,是四大假合不调和来的,是空的。这是讲菩萨境界,众生呢?「众生病亦非真非有。」都一样的,很平等。

 

解脱的功夫在作观,要仔细观察自己身心的状况,这是一念来的,这一念解脱,病痛就减轻了。这是第一种作观的方法。第二种作观的方法,如果平常修密宗净土的,把别的境界,佛的境界能够用第六意识观得起来,这个病痛就减轻了,受阴减轻了。所以这个观有两重意义,一是真正的观察,一是作观想。

 

「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菩萨同众生一样会生病,但是菩萨生病的境界不同,菩萨病的时候要放掉大悲心。念念有大悲心在,这个同凡夫的爱见,是同一力量。这个话好像很矛盾,学佛的人本来应该先培养大悲心,但慈悲过度就是爱见,不得解脱。所以菩萨过度的慈悲,而不真解脱观念,慈悲就成了菩萨境界的病。要能够解脱,才能够起大悲心。当然,这是菩萨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中,这个大悲心是爱见的根本。

 

什么是爱见?众生对三界里每样东西都喜欢,都不肯放。学佛修道人的爱见心理,比任何人都严重,我们为什么学佛修道?因为我们贪恋这个生命,想修到不生不灭。对不对?坦白检讨自己,是不是想修到比一般人好?实际上这就是爱见心的根本。这个爱不只是对名利对物质世界的留恋而已,对道业上贪着这一念的心理就是爱。爱形成了见,古人把爱与见连合起来,产生一个佛学名词叫爱见,见就是观念,爱见就是爱的观念。功夫越好的人爱见越深,认为只有打坐才是道,其它事情都在扰乱我修道,所以什么都不管。他的爱见堕落在禅定,堕落在清净面。清净面就是菩萨的爱见。

 

爱见不能解脱,是病痛的根本,一切病痛从爱见生。十念法中的念死,是第一个修行解脱法门,随时知道一切「有命咸归死」,就不会有爱见的贪恋,不会以为学佛可以留到不死。有人问我,为什么他的祖父长年念佛吃素,结果还得了癌症死了。他讲得好像有无比的怨恨。我反问他,学了佛就可以不死吗?学了佛就可以不生癌症吗?不可能的。得癌症只是死亡的方式之一,别的死亡方式还很多呢!

 

「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维摩诘经》所讲的爱见,第一个是指修道的人而讲,我们懂了《维摩诘经》再自我反省,就晓得自己所谓学道都不是正见,都想求得长生不老,几乎没有例外,因为众生业力根本的这个爱见不能脱。所以维摩居士同我们讲,大乘菩萨道为了断除客尘烦恼,因此而起大悲心。这话怎么讲呢?众生身心所受的痛苦,是因为客尘烦恼而起的。「客尘烦恼」在中文的经典里,首先是见于《维摩诘经》,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创作,在后人的文学作品中被大量引用。这个名词,后来也被《楞严经》惯用。我们心理上的思想来来往往是不停的,因此被比方成过客。好像客人进进出出你家里,但是他毕竟不是主人,他不停留的。所以妄念叫作客尘,它引起的不是痛苦,而是烦恼。我们往往把烦恼当成是痛苦,烦恼是使你很烦,苦恼,并不是痛苦。生病时发高烧难过,那是痛苦,是苦受,不是烦恼。我们平常的心理状态,只有烦恼没有痛苦,烦恼是因为妄想而来,是表面的这一层。

 

所以菩萨的修持,是为了断除一切众生的客尘烦恼,为什么要断除它?因为众生自己不认识这个妄想是客尘,它不停留的,你用不着怕它,它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你也留不住它,想过了它就跑掉了。这客尘是引起你的烦恼,你如果认清楚这一点,一笑置之,它就不会给你烦恼了,但是众生不知道,所以菩萨悲悯众生,起大悲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是这两句话。但是大悲心起了之后,我们学佛的人的通病也犯了,因为最大的烦恼就是客尘烦恼不能停止,既悲痛众生,也悲痛自己的烦恼不停,因此产生一个反作用的心理,就讨厌这个生命。就是「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所有学佛的人都会陷入这个观念。尤其学禅宗的人,抓住「以无念为宗」的鸡毛当令箭,以为打起坐来,什么思想都没有就是道。当你有了清净的爱见,落在这样错误的见解中,对于生死就有疲劳、厌恶的心理。常听到学佛的人讲,只要悟道了,下一生再也不到这个世界来了。或者说,这个世界可恶极了,我死了只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学佛人的通论,都是逃避,是错误的心理,不是佛法的正见。

 

菩萨于生死是没有疲厌心的,「若能离此,无有疲厌」,这才是真解脱。对生死不感觉到可怕,不感觉到疲劳,不感觉到厌倦。「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十方世界,六道轮回,任意寄居,都可以往生,都去作客,都敢去。这就是菩萨的解脱,大乘佛法的境界,智悲双运,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诸佛菩萨永远是再来人,真得了涅槃的人,生生世世永远在这个世界,永远在三有中救助一切众生。「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是小乘。



05 维摩居士的侍者 | 06 如何调伏 除病《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03 众生病 菩萨也病 |04 空室引起的话题:空解脱《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02 文殊菩萨来了《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01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维摩诘经讲记》第05品 文殊师利问疾


05 长者子善德:布施供养(下)《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05 长者子善德:布施供养(上)《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4.04 持世菩萨:如何修行(下) 《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04 持世菩萨:如何修行(上)《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03 光严童子:何处是道场《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4.01 菩萨品第四|4.02 弥勒菩萨:什么是菩提《维摩诘经讲记》第04品 菩萨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