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格兰斯》灵性箴言 (1)
印度 Amritsar的金庙是锡克教徒宗教传统的中心
1、“让谦卑通过你来说话;让宽容成为你唯一的优点;让甜美的话语成为你的咒语。让这三者装饰你,哦,姐妹,只有那时你才能够拥有他”。
2、“头脑所拥有的任何欲望和执着都称为贪。”
3、“如果一个人在主那里寻求庇护,甚至热风也不敢碰他一根汗毛。我被他整个包围着,痛苦无法侵袭到我。”
4、“否定力量使每个人都随着他手指的摆动跳舞,就像亚绍达陪着幼年时期的主克里希纳一样。”
5、“选择不同的衣服会导致肉体的痛苦,人因为他自己的行为而在生活中受苦。断食会导致失去胃口,当一个人执着于外在世界时,就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不穿衣服白天黑夜都会发抖。静默的仪式不会唤醒任何一个人,觉醒只源于明师的恩典。”“人类将自己颠倒了,他种下什么,就将收获什么。他吃的是不可吃的,弄脏了他自己的头脑。一个灵性上无知的人失去了他的荣耀。”
6、“只有借助一位完美明师的恩典,人才能认识主,头脑的忧虑才能消失。”
7、“当我找寻到明师,他就是快乐,他拥有神奇的‘咒语’,那时我才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音流(word),在这些帮助下,我才能在最终战胜头脑。”
8、“在所有圣人的眼神中都蕴含着甘露。”
关于《阿迪·格兰斯》
《阿迪·格兰斯》又译《阿迪·格兰特》,是一本宗教典籍,全书主要收集了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阿晋上师以及历代祖师所写的赞歌,还包括一些印度教虔诚派领袖和伊斯兰教活动家的诗篇,共3384首,1.5万多诗节。书中使用的文字有多种,以旁遮普文为主,亦有用梵文、马拉提文、印地文、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写成的章节。亦称《格兰斯•沙哈卜》《古鲁•格兰斯•沙哈卜》。该书由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晋上师(Guru Arjan 1563—1606)在位时编纂,最初成书于1604年。
增补于公元17世纪末页,第十代祖师(即末代祖师)戈宾德(1675—1708)对此典籍做了增补。其真本藏于阿姆利则市(印度)的主要寺庙——金庙。
此书是研究锡克教哲学和宗教思想的重要依据。他认为宇宙起源于唯一至高之神。神无形无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万物都是其力量的表现;人在神面前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亲相爱;种姓分立是违背神意的,偶像崇拜和繁琐的祭仪是多余的;只要是个人的灵魂与至高之神相融合,就能获得解脱。
在印度,印度教是第一大教,信奉者达到了人口的83%。锡克教徒在印度这个人口大国中只占约2%。而主要生活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锡克教人称《阿迪·格兰斯》这本经典为“宗教博物馆”,书中包罗了锡克教徒所信仰之详细内容,锡克教尽管教徒不多,但其教义、教规、寺庙以及教徒的穿戴都极具特色。
锡克教产生于15世纪后期,由鼻祖那纳克在印度旁遮普创建。锡克教吸收了印度教的虔信派及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特点,是一种试图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教义融为一体的宗教。其教义提倡人人平等、友爱,强调现实,主张简化礼仪、朝拜圣地和积极入世,反对印度教的多神论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时也反对偶像崇拜和男尊女卑,而且反对妇女戴面纱和幽居深闺以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的繁琐祭礼。锡克教的经典是《阿迪·格兰斯》。
锡克教徒十分敬重该教的祖师,尊称他们为“古鲁”,即“师尊”。第十代师尊时期,男教徒的名字后面加上了“辛格”,意为“狮子”,女教徒的名字加上了“考尔”,意为“公主”。
锡克教的庙很有特点,一般为金庙,最著名的是在位于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锡克教圣地阿姆利则城的一座通体镏金的寺庙,是锡克教第五代祖师阿晋上师兴建在阿姆利则城的圣湖“琼浆玉液池”的中心小岛上。这座金庙兼具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建筑风格,规模宏大,金碧辉煌,被称为“锡克教圣冠上的宝石”,是锡克教徒心目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