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局 | 陈安庆:返城青年,感谢春节,再见爸妈,再见故乡的月亮与泥巴!

2018-02-21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

1

大年,离开家的人,大都回了家,大年过完,又该离开家。

在人数据时代的舂运迂徙图上,30多亿人次的奔行呈现一目了然的轨迹。

对于绝大多数人,春节假期已经余额不足,要离开了,亲爱的故乡!请原谅以这样的方式向你辞别!

尽管对很多人而言,离开之后,你会在偶尔的黄昏或者月圆之夜,在千里之外那座城市,想念故乡的月亮与泥土,想念年迈的父母!

这一代人和家乡的最后联系,不再是家书,而是春节。离开后,回到工作的城市,在手机电子地图上打量故乡的山川平原,像秋思的那位马致远。

告别小镇深巷来到大都市多年,哪怕你的口音和口味、价值取向都已改变。谁不说咱家乡好,漂泊在外的游子,如果家乡强大到足以容纳他们的理想,谁还愿意远离亲人长年在外受苦?

故乡,只有游子才能体会它的分量。牵挂一如风筝,龙飞九天,故乡和亲人却是那紧拽的线!很多话要对你说……

2

我们在乡村的时候,总在诅咒着乡村的苦难,盼望长大,在某一日能彻底地脱掉农皮,而我们终于长大了,做了城市人,我们才觉得少年的美好,才知道快乐在苦难之中。

乡村仍然有着属于它们的时代气息:楼房崛起、道路崭新、家电齐备、互联网化……尽管因为这些气息的存在,乡村也拥有了城市才有的浮躁与焦虑。

土地总是能勾起国人心中最深的眷恋。谁人不说家乡好?远离故土的人心中常有一股乡愁萦绕,我们想家、想念家的味道,而家的味道总是由厨房飘散出来。热灶台弥漫出呛人的烟火气息,凝聚成一道道热乎乎、刚出锅的菜肴,挑动你的味蕾,直达你心中最柔软的部位。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你长胖了吗?回城的汽车后备箱里是否已经装不下了?

在家乡,亲友仍然会直接问你最私密的问题:收入、婚姻和生育。原谅他们吧,家乡的亲友也许对混迹在大都市的你充满了善意,但带来的却是不自知的冒犯。

在家乡生活很舒适,仿佛脱去钢盔铁甲,不想纸媒在移动互联网夹逼之下的未来,不想明天PM2.5是否爆表,不想换掉蜗居再弄套大点的房子——但是,我能够逃离大城市回家过田园生活吗?

青年白领们在“北上广”等一线大都市经过了从“激情燃烧的岁月”到“何处安放的青春”的巨大落差与迷失,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高拥堵率、快节奏、蚁族蜗居的逼迫下挣扎,家乡春节几日,仿佛回到港湾,汲取能量,返城后,你会有更昂扬的斗志面对生活和工作。

有人返乡才几日就会发出感叹患上了“不适应综合症”,发出了“故乡已是异乡”的惊愕。但是你需要静下心思考,对于乡土中国目前所发生的裂变,痛苦、惋惜的情绪可以有,但我们更应看到:这一切必然要发生,也必然要接受,因为对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融合体来说,我们必须向前看!看到我们的富强,看到我们的繁荣。

对于农民来说,提这些问题比较奢侈,亘古的流离失所和安土重迁,他们有权利享受现代文明。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人的人想逃出来,一如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3

春节期间很多文人墨客,大写返乡笔记。我们想说的是,返乡笔记应该承载着我们的乡愁和憧憬眷恋。当返乡笔记站在所谓的优越者的角度,居高临下地审视乡村,就容易对乡村中的封闭、落伍、贫穷、丑陋,生出逃避、轻蔑、厌恶和“尖锐的批判”。

这片土地从没有辜负任何人,是你辜负了故乡。变的是你,乡土提供了繁衍生存的处所,更提供了厚重、宽广的道德基因和文化基因。

我们永远切不断和老家——这个精神故乡千丝万缕的纽结。封闭的乡村,也因此保留了人性中最宝贵的热情和朴素。

乡土是回不去的精神故乡,带给你脱不掉的农民根性,城市则是躲不过的现实所在,一个能量强大的同化场。拒斥带有几分“本能”,接纳多少有些无奈?

想当初,我们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仰天大笑出门去。

18岁出门远行,背井离乡,奔进大城市,找寻理想中的诗和远方。

春节你挥泪与父母告别,收拾行囊离开熟悉的故乡热土,奔向远方。

诗和远方的美好,唤醒了我们不谙世事的青春,激发了潜伏的奋斗雄心。

出生和成长于乡村及小城镇的年轻人,厌烦了故乡封闭单调,令人麻木,大都市的时尚、躁动、层出不穷的机会是令人着迷的。

于是乎,他们怀揣着对大都市的种种向往,凭借着自己的加倍努力和父母的全力供养,携带着拼搏奋斗的志向来了!

我们的视野宽了,心灵成长了,谈吐也不一样了!感激城市带给我们的机会,也感谢故乡给我们的养育!

4

虽然没有衣锦还乡,但是我们终究还是回来了,其实父母要的不是你的荣耀,他们只想看看你,因为想念因为团聚,这足够了!

在大都市拼命挣扎的我们,巴望着有一天能时来运转,突破窘境,融入主流社会,享有哪怕是稍微稳定一点的生活,希望自己在那个城市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为此他们赌上了青春,甚至一生。

我们没有能够衣锦还乡,仍然漂泊无依地流动在大城市,但我们逐渐明白自己的所求,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温和的方式,追逐自己的梦。

当黎明到来,太阳升起,我们又会意气风发地投入到为梦想奋斗的新一天。

面对着不多的薪水和大城市生活难以负担的开支,我们生存辛苦,频陷困境,遭受排挤,心怀愤恨。

不论我们怎样努力存钱,都永远买不起一套商品房,即使勉强付得起首付,也相当于背负了一辈子还不完的债。

我们只能租房,但大城市每一次房价上涨,房屋租金也跟着水涨船高。

大城市的每一次拆迁,自己的栖身之处随时可能被夷为平地……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乡愁的正解。

5

中国很多工业薄弱的小县城状况都类似。劳动力往外迁徙,经济也难以振兴,城市日渐“空心化”。村里的人在往镇里迁移,镇里的人在往县里迁移。像北上广挤满了外来年轻人一样,乡村的年轻人也在向县城这个中心聚集。一个个老迈的乡村正在枯萎于大地之上,但城镇化似乎又是一个不可遏止的趋势。

当初毅然走出去的故乡却也难回去了。曾经诱惑美好的诗和远方却不见模样,不知道未来路还有多长,乡愁、家愁成了都市人心底埋得最深,亦最柔软的地方。

回到大城市,一个人租房、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独自打拼。我们虽然不乏高学历者,却同样摆脱不了独身租房独居的状态。

家乡同学们眼中,大城市仅仅是给了你工作快感的城市森林,只是雾霾或者拥堵当中的模糊符号,机动车摇号、房产限购、出租屋的拥挤,一半的工资扔在了房租上,可以轻易击碎那些不是特别强悍的内心。

但他们并不了解你的事业和大城市生活的便利和快乐。

我想说的是——大城市给外地年轻人的东西实际上就两个:见识和机会。大城市知道人才值钱,大城市有你发展的机会!

“见识”是个挺浪漫的词儿,听起来很虚,实际上不是这样,你在大城市呆十年,再回到小地方的老家去生活,你会发现你的洞察力跟气质与那些从未出来过的同乡们并不一样,中国人讲“见过世面”,“见识”的确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除了更好的医疗、教育水平之外,大城市给你的要远远丰富于家乡—博物馆、艺术展、动物园、茶馆、咖啡厅,而家乡相应的便利往往逊色不少。

是挤在大城市做蚁族,还是待在小城市做贵族,是毕业生无法回避的选择题。

也许我们根本无须去解这道题,因为我们从离开家乡的时候就做出了选择!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回城,充电完毕,且向故乡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属谁之物 ??

注:本文系南方传媒书院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为国内知名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中国第一代调查记者代表性人物)

2018年2月21日 狗年春节大年初六

观局 | 陈安庆:需警惕张扣扣案网络戾气,键盘侠以暴制暴血酬舆论导向要不得!

观局 | 陈安庆:全媒体时代新闻能级金字塔,你属于哪个境界的媒体人?

观局 | 陈安庆:现在过年一点意思都没有……春节传统文化为什么成了支离的碎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