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你真的很牛批!
作者 | 燕梳楼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我想说,鄂尔多斯,你真的很牛逼。
昨天晚上,北部小城鄂尔多斯政法委发布了一则官方通告。
与其说是官方通告,不如说是安民告示。瞬间让鄂市幸福感爆棚,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羡慕妒忌恨。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本文下面的分析,先把通告全文张贴如下:
通告并不长,不过区区500字,但一股“人味”却穿屏而出。疫情三年,我们看过太多的通告了,包括兰州七里河事件的第一份警情通报,满纸写着冷漠。
而鄂城的这份通告,力挺民众主张权利,支持民众自救或紧急避险。之所以被刷屏,是因为这通告白底黑字,彰显的却是人性化防疫的底色。
完全可以说是无数疫情通告中的一股清流,开风气之先河,创德政之典范。尤其在当前过度防疫悲剧频发的大环境下,这一纸通告更为难能可贵。
通告的起头一句,便直奔主题:“针对近期国内个别地区在防疫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鄂尔多斯市政法系统将汲取教训……“。
个别地方是哪些地方?河北的保定?兰州的七里河?郑州的富士康?如此指向明显,是不给同僚们面子么?不,是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觉得看不下去。
所以在回应人性化通告上热搜时,鄂城毫不避讳,“就是为了预防隔离期间遇到其它省市出现的问题”。
镜头再往前拉一点,就能看到西安孕妇难产无法就医,上海透析病人在医院门口被拒等等,每个疫区城市都说开辟绿色通道,不会出现就医难问题,但悲剧仍然不断地重复悲剧。
能从别人摔的跟头里汲取教训,审视和防范自身可能遭遇的考验,并且给出方法和答案,鄂城这种超强的借鉴能力和预警意识,恰恰是很多地方领导所欠缺的。
而通告正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通告的灵魂和主旨,“在鄂尔多斯,无论任何时刻,我们都坚持生命至上,救人为先“。
在整个疫情时代,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生命至上“这个词了,但”救人为先“还是第一次出现。实际上,生命至上不就是救人为先吗,不把救人排在第一位,生命至上又从何谈起?
当然,喊口号很容易,难的是如何落地。而鄂城的通告则把“生命至上”化为一种可见的行动和“救人为先“可操作的方案,不仅接地气,而且抚慰人心。
“在鄂尔多斯,如您在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期间,遇到特殊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110,非紧急情况请拨打12345市长热线,心理危机请拨打96885热线。对隔离群众报警,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置,提供帮助、解决问题”。
特殊紧急情况怎么办,非紧急情况又怎么办,还贴心地给出了给理危机的纾解通道,这就像一颗定心丸,老百姓看了还有什么担惊受怕的?又怎么会有什么埋怨?
你看,连因为疫情、因为隔离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想到了,我们其它城市想过没有?还是一味的要求公众理解、支持,或者是你忍一下,再忍一下?
什么是心理危机?不就是让老百姓发发牢骚嘛。
紧接着,是通告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令人感动的一部分:
在鄂尔多斯,如您遭遇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特别是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等相关法律之规定,您有权采取措施自救,或及时紧急避险,但请谨记:在自救和避险时,不要损害他人生命。事后,我们会安排相关部门对事情过程进行回溯和研判,并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依法依规处置。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官方在疫情中力挺百姓必要时自救并提供法律援助的,这让那些在防疫中处处挥舞法律大棒的地方情何以堪!
疫情以来,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如何要求遵守各种规定,甚至是层层加码的土规定,强调的是公民的服务和遵守义务,谁会告诉你还能享受什么权利?
我不禁想问,如果兰州七里河亡童的父亲,在危及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采取了闯卡冲关或其它不影响他人生命安全的措施,会不会悲剧就不会发生?
看了七里河发出了第二份通报,对整个过程描述的非常详细,整整108分钟的宝贵时间就这样耗在了流程里,看似谁都在负责,结果却是谁都不负责。
最终,没有人替这个3岁男孩之死负责。
连老胡在今天的“忍不住说几句“中,都认为这是一种困在流程中的悲剧,他认为我们公众应该理解和宽容这种防疫机制带来的不幸,这种不幸只能尽量避免。
说实话,这种看似理性却缺乏悲悯的立论我很难共鸣。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等于是放任了某些地方过度防疫或者说教条防疫的做法,并为之做了堂而皇之的注脚。
但对比鄂城的这一纸安民告示,才突显出“生命至上“的真正内涵,那就是”救人为先“,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不放过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命,共情每一个群体的悲欢。
法规不一定要冰冷才能显示其威严,有温度的管控才能直抵人心。比如说河北保定的持刀买奶粉事件,同样作为父亲,为了抢在隔离前为刚出生的孩子抢到奶粉,男子不惜持刀闯卡,这无论如何,都是一起恶性事件。
但结局却出人意料,当地警方通过事后追溯,却选择站在舆论这一边,不仅没有一拘了之,而且还给男子送了两罐奶粉,最后仅仅象征性地罚款100元了事。
这就是鄂城“紧急避险“公民权利的生动诠释。
提到紧急避险,这里多说几句,就当是进一步的科普。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我们对正当防卫可能了解更多一些,对紧急避险知之甚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责或者减轻责任制度,和正当防卫一样,体现的都是现代法律的人性化。
所谓紧急避险,简单来说就是在生命财产安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较大利益而不得不损害较小利益的做法,比如说为了送急救病人连闯7个红灯,通过事后回溯就可以免予处罚。
这在《刑法》上也有清晰的表述,“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民法典》中对于紧急避险的一些情况也有明确的分类。总之一句话,面对生命或财产等较大利益危险时,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事后回溯并没有造成第三方或公共利益严重损害时,可减轻或免予处罚,即“法不强人所难”。
但知道权利是一回事,权利能被保障又是一回事。而鄂城不仅科普了这种常识,还提供了法律保障,如此“人性化”且稀缺的官方通告,引发怒赞也是常理之中:
政治站位有高度,疫情防控有力度,执法建设有深度,人文关怀有温度。
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暗中叫好,并通过客户端全文转发了这则通告。人民日报向来都是传递政治信号的风向标,转载就是态度,就是支持。
有人很好奇,鄂城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又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如果你了解他们这一届班子的构成,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份人性化通告会在鄂城横空出世。
首先说现任政法委书记邢征,毕业于牛津大学法学硕士、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学硕士,做过WTO中心法律部咨询员,没事的时候还开直播普法,你见过这样穿着T恤上直播的领导么?
而公开资料显示,市委书记李理,市长杜汇良,均是标准的70后干部。显而易见,这份通告从起草到发布,当然不可能是政法委独自作出的,而是班子的集体意见。
再结合此前内工大学生分流事件,鄂城喊出的口号是“接宝宝回家”,别的城市对分流的疫区学生惟恐避之不及,他们却接回来好吃好住,把“宝宝”们照顾好好的。
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不是历史底蕴,不是人文景观,而是文明与法治,格局与温度,而鄂城这个曾经的“鬼城”,正成为很多人的心仰之城。
甚至有人发起“怎样成为一个鄂尔多斯人”的问答,引发点赞无数,其中最高赞的一条评论是:
鄂尔多斯,牛批!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如果认同,请转发点赞支持,谢谢
位卑未敢忘忧国!
15261438737